违法添加案例:乐清“日落黄”案件落网
店主并不知道,这些顾客的身份可不一般,他们是乐清市公安局治安一大队的民警。此前,警方接到线索:怀疑这家卤味店的熟食添加了“日落黄”。
“日落黄”是一种人工合成着色剂,能使食品外观更加好看。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日落黄”不能使用于熟肉制品。人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日落黄”,可能会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会伤害肾脏、肝脏。
民警把卤菜店买来的熟食,送进乐清市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经检测,汤料、猪头肉、鸡爪中都检出“日落黄”成分,其中熟食的“日落黄”含量为每千克116克,样品汤料为每千克0.003克。
证据确凿。乐清警方立即对该卤味店突击检查,当场查获“日落黄”100克,并扣押约20公斤涉案猪头肉、鸡爪等熟食及汤料。
食品添加剂存认识误区
在食品行业中是没有办法完全逃避食品添加剂,但把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相互混淆,仍是现今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最大误区。并不是所有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都叫食品添加剂,也并不是所有的添加剂都可用于食品中。比如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苏丹红本身是工业用红色染料,即工业产品添加剂,被用于食品中就是非法添加物。
同样,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并非都安全,添加多种添加剂也并一定不安全。比如婴幼儿奶粉根据不同生长时期婴幼儿的营养需要进行设计,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其他营养物质。这些加入的维生素、矿物质,就是食品添加剂,一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含40多种食品添加剂,但并不能说明它是不安全产品。而合格的鲜牛乳是没添加任何添加剂,但缺少*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对婴幼儿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新《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规定
一是明确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生产者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取得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
二是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的企业,必须要具有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者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
三是生产者生产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四是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添加剂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
五是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者必须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添加剂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
滥用食品添加剂不是我国专属问题,是全世界监管单位共同面临的问题,我们在严格执行自己国家法规的同时,不妨放眼世界,看看别的国家是如何监管的,学习有益的经验才能有助于净化大家的饮食环境,也给食品添加剂“洗冤”,让其在食品加工行业发挥真正的价值。
美国
明确检测方法
德国
实行快速追溯
欧盟
事先证明无害
欧盟食品添加剂立法采取“混合体系”,即通过科学评价和协商,制定出能为全体成员国接受的食品添加剂监管法规,最终公布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使用的特定条件及使用限量等。即使某食品添加剂是无害的,但在被证明无害之前禁止使用。
昨天上午,当记者在病房看到盛梦婷和妈妈叶俊华时,护士正要给小梦婷测血压,叶俊华则在一边照看着。叶俊华的脸庞看似平静,却带着深深的疲惫。小梦婷有着一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扑闪着像两把小扇子,非常可爱。小梦婷刚出生不久就被诊断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叶俊华几天前刚把女儿从鬼门关拉回来,而这样的地狱之旅,7年来她们已经走了十来趟。更不幸的是,叶俊华3个月大的小女儿,本来是带着拯救姐姐的使命而来,却也被诊断为疑似再生障碍性贫血,很可能将重复姐姐的命运。
因为生病的两个女儿,叶俊华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
大女儿患病七年
救姐姐的妹妹又不幸患重病
叶俊华和丈夫都是舒城农村的农民,2008年她生下了可爱的“奥运宝宝”盛梦婷,但是孩子6个月的时候出现发烧、呕吐、全身紫斑等症状,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悲痛之后,夫妻俩没有放弃孩子,而是决定竭尽全力为女儿治病。当别的孩子在玩具和书本中逐渐成长的时候,小梦婷的童年却在一个黑色链条中反复循环:无端出血,治疗和输血,再出血,再治疗输血……每年小梦婷几乎都会有一两次颅内出血导致的昏迷和病危。7年来,叶俊华带着女儿四处求医,去过大大小小十几家医院。
“去年以来孩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经常是一周输一次血,一年12个月要住院18次,医院都成了家,而且她发病总是那么突然,有时候孩子半夜发病痛得昏睡过去,要是没人注意到就危险了。”叶俊华一脸悲痛地对记者说:“所以现在一个晚上我经常要醒好几次看孩子,生怕一闭眼睛她就走了。”
随着病情发展,医生说药物治疗的疗效已经越来越低,必须尽快用骨髓或者脐带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了就女儿,叶俊华夫妻决定再生一个孩子,他们想用小女儿的脐带血来救姐姐。不久前,小女儿莲心带着拯救姐姐的使命,在全家人的希望中降生。
可惜祸不单行,刚刚3个月大的莲心血小板异常偏低,医生认为极有可能很快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7年的坚持可能换来一个更可怕的后果,夫妻俩欲哭无泪。
颅内出血也不哭闹
她是“很特别的硬骨头孩子”
“很特别的硬骨头孩子”,这是小梦婷的主治医生李春对她的评价。医生告诉记者,小梦婷来医院后做了三次骨穿和骨切,一般的孩子肯定会痛得哇哇大哭,但是这个7岁的小女孩却只是咬牙忍着,有时候疼得脸都扭曲了,却很少吭一声。
叶俊华告诉记者,之前有一次孩子病情恶化住院,医生对她说,你家孩子太能忍了,所以虽然她不怎么吭声,但还是建议给她头部拍个片子看看是不是颅内出血了。拍片结果显示真的有颅内出血。这么大的痛苦一个孩子竟然能做到不哭闹,小梦婷就像一个“水晶娃娃”,既脆弱易碎,又格外坚硬。
“为什么要如此忍耐呢”记者在聊天中问了小梦婷这个问题,她咬着嘴唇半天不说话,等妈妈转过头去的时候,悄悄告诉记者:“因为以前我每次哭的时候妈妈也哭,我一哭妈妈就难受,所以我还是尽量不要哭了,我已经给妈妈带来很多很多痛苦和麻烦了。”做骨髓穿刺的时候也强忍痛苦,因为她听说以前一个小病友扎针的时候乱挣扎,让针头扎错了,后来导致病情恶化。“我现在什么都不能做,但是至少可以好好配合医生治疗,不乱动不闹腾,这样就不会出错了,我就能早点好了。”小梦婷眨巴着眼睛看着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