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食品安全与检测》教学大纲

2.课程名称:食品安全与检测(foodsafetyandinspection)

3.学时/学分:36学时/2

4.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

5.面向对象:化学与化工专业学生

6.开课系(部):化学与化工学院

7.教材、教学参考书:《食品安全与检测》,《食品安全与检验》

《食品安全与检测》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及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安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学生对食品分析的研究进展和最新发展动态有一定的了解。

本课程先修课程有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

五、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掌握食品安全学的概念,熟悉其研究内容和方法,了解食品安全学的发展及研究进展。(二)教学内容

一、食品安全的概念

二、食品安全的科学内涵

三、食品危害的概念和类别

四、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

五、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掌握食品安全学的基本概念。了解食品加工中的危害因素、国内外食品安全概况。

2、重点、难点

重点:食品加工中的危害因素;安全食品的分类。

难点:食品加工中的危害因素分析。

(四)教学建议

以课堂讲授为主,可适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1掌握采样的定义、原则、目的,样品与食品分析结果的关系;

2掌握采样的过程与步骤,样品的分类,采用的方法;

3掌握样品预处理的目的与要求;

一、样品采集

采样定义

采样方法

采样原则

二、样品预处理

样品预处理的原则

样品预处理要求

常见样品预处理方法

新型样品预处理方法

三、样品保存

样品保存方法

1.采样(1)定义

(2)原则与调查

(3)步骤(分类)、方法

(4)要求与注意事项

2.预处理(1)目的与要求

(2)方法:有机物破坏法、蒸馏法、溶剂抽提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

3.重点、难点

食品采样与预处理方法。

1.掌握常见农药和抗生素残留种类

2.掌握我国及欧美发达国家食品中允许的农药和抗生素残留标准查找方法

2.掌握农药和抗生素残留测定的分析方法

3.掌握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第一节农药残留

一、常见农药的种类、结构和理化性质

二、农药残留的危害

三、常见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方法

第二节抗生素残留

一、抗生素及其分类

三、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

1.常见农药和抗生素残留所属类别

2.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与构造及检测器使用原则

3常见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的气相色谱柱分析方法

4重点难点

农药和抗生素检测方法

1、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

2、掌握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

3、了解几种食品甜味剂(糖精、甜蜜素、安赛蜜、山梨糖醇)的检测方法

4、掌握常用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尼泊金乙酯和丙酯、脱氢乙酸)检测方法

5、掌握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检测方法

6、掌握亚硫酸盐的检测方法

7、掌握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

第一节食品添加剂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1.定义

2.作用

3.分类

二、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危害

三、常见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1.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

2.食品中环己基磺酸钠的测定

3.食品中亚硝酸钠和硝酸盐的测定

第二节饲料添加剂

一、克伦特罗

二、克伦特罗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1、概念:食品添加剂、甜味剂、防腐剂、发色剂、漂白剂、合成色素、GC、HPLC、TCL、离子色谱。

2、糖精钠的检测,甜蜜素、安赛蜜的检测。

3、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检测

4、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预处理

5、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检测原理

6、重点难点

重点:食品添加剂分类及危害

难点: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

掌握包装材料概念及分类,熟悉纸、金属、塑料、印油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常见食品包装材料迁移物的检测。(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一、食品包装的定义二、食品包装的作用三、食品包装的类别第二节常见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的种类

一、纸包装

一、荧光染料的检测

二、多氯联苯的检测

三、酚的测定

四、甲醛的测定

五、可溶性有机物质的测定

六、挥发物的测定

七、聚苯乙烯塑料制品中苯乙烯的测定

八、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中氯乙烯的测定

掌握包装材料概念及分类,熟悉纸、金属、塑料、印油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食品包装的安全性检测方法。

重点:中国食品包装存在的问题。

难点:食品包装的安全性检测。

食品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及危害;

原子光谱法的原理及仪器构造;

常见重金属的分析方法;

多氯联苯化学特性、毒理学、、吸收、分布、排泄和生物转化、、危险评估、监测和控制;二噁英化学特性、毒理学、危险评估、监测和控制;

多环芳烃化学特性、毒理学、危险评估、监测和控制;

丙烯酰胺化学特性、毒理学、危险评估、监测和控制;氯丙醇化学特性、毒理学、危险评估、监测和控制;

1.常见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2.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光谱的仪器构造及使用方法

3.常见重金属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4.多氯联苯、二噁英、多环芳烃、N-亚硝基化合物的危害及检测方法

5.重点、难点

重点:重金属污染种类及危害

难点:重金属检测方法;

掌握生物性污染的概念,熟悉细菌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第二节细菌一、沙门菌属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三、志贺菌属四、空肠弯曲菌五、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六、副溶血性弧菌七、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特菌八、金黄色葡萄球菌九、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十、其他细菌(三)教学要求

掌握生物性污染的分类及概念。了解生物性食品污染的因素。

重点:生物性污染的分类。

难点:细菌毒素的食品安全的影响。

掌握生物性污染的概念,熟悉真菌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二)教学内容

(一)黄曲霉素(AFT)特性

㈢AFT毒性

㈣AFT卫生标准

㈤AFT的测定

第二节赭曲霉及其毒素的检验

(一)赭曲霉毒素(OCT)特性

㈢OTA毒性

㈤OTA的分析方法

第三节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TCTCs)

㈡TCTCs特性

㈢TCTCs毒性

第四节玉米赤霉烯酮(ZEN)

第五节杂色曲霉素

第六节有毒食用菌

(一)分类

掌握真菌及其毒素的概念。了解真菌毒素对食品污染情况。

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

掌握天然有毒物质的概念,熟悉植物性、动物性有毒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一、存在于天然食物中有毒物质的种类二、天然有毒物质引起中毒的可能性三、食物的中毒与解毒第二节食物中的天然植物性毒素一、苷类二、生物碱三、棉酚四、毒蛋白五、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六、草酸及其盐类七、芥酸八、紫质及其衍生物第三节食物中的天然动物性毒素一、水产类二、两栖类三、其他动物组织第四节毒蘑菇和麦角毒素一、毒蘑菇二、麦角毒素

掌握天然有毒物质的概念,熟悉植物性、动物性有毒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重点:食物中的天然植物性毒素的影响。

难点:食物中的天然动物性毒素的影响。

教学目标

掌握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概念,熟悉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检测技术、管理方法和法律法规。(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一、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由来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第三节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一、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目的与原则二、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内容三、用于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技术四、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第四节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与法规一、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二、中国转基因食品的法规

掌握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概念,熟悉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检测技术、管理方法和法律法规。2、重点、难点

重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

难点:中国转基因食品的法规

掌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熟悉GMP、SSOP、ISO9000等管理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HACCP一、HACCP的产生和发展二、HACCP在中国三、HACCP的特点四、HACCP原理第三节GMP一、GMP含义二、GMP的介绍三、国内外主要GMP第四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一、卫生标准操作程序二、SSOP范例第五节良好农业规范一、概述二、良好农业规范的实施第六节ISO9000一、ISO标准简介二、2008版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和特点

重点: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难点:2008版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和特点。

掌握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和监督体系,了解我国食品安全中的科技瓶颈制约与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了解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食品安全的总体趋势

第二节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1、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2、我国食品法律体系现状

3、《食品卫生法》缺陷

4、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化工作亟待加强

5、发展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建议

第三节我国食品安全监督体系

1、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2、《食品安全法》替代《食品卫生法》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节我国食品安全中的科技瓶颈制约与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1、我国食品安全中的科技瓶颈制约

2、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五节食品安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食源性疾病与食品污染(新、变、国际贸易)

食品安全标准(风险评估,农田到餐桌)

特定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生物技术产品、保健功能食品等)

食品安全保障技术及管理者的责任

掌握食品安全法律和监督体系的概念,了解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重点: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难点: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监督体系

六、考核方式

考查

七、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七、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

上课之余开设与教师科研方向及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的小科研课题,让学生学习之余走进实验室与教师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行设计试验、独立操作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并撰写科技论文,遇到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或与教师探讨共同解决。通过让学生参与整个科研过程,既巩固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THE END
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2016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以下简称“GB2760”)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国卫办食品函[2016]1358 号),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牵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中国香化协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http://down.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13956&moduleid=25
2.食品添加剂分类使用和安全性技术前沿新闻中心我国制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http://m.gbw114.com/newsdetail?newsid=27417
3.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修订了哪些内容?2、修改了2.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增加了营养强化剂。 3、删除了原标准中“4食品分类系统”中的“如允许某一食品添加剂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时,则允许其应用于该类别下的所有类别食品,另有规定的除外”内容,将其体现在附录A的A.3中。 4、增加了第8章“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第9章“附录A中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https://www.biolo-tech.com/newsshow.php?id=898
4.食品原料能否添加使用的判定方法依据技巧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目前我国可以用作食品原料的物质主要包括:普通食品原料(包括可食用的农副产品、取得SC的加工食品)、新食品原料、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简称药食同源物质)、保健食品原料、可用于食品的菌种、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等。 食品原料看似简单,实际应用的时候却难以判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判定的依据: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FHUMEPJ0514EAHV.html
5.食品接触材料中非有意添加物的安全评估FDA规定对暴露量小于TOR(0.5 μg/kg食品,相当于每人每天摄入1.5 μg)的化学物质,只要提供证据表明是非致癌物,可以豁免FDA法规监管[10]。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WHO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用TTC决策树评价超过1 200种调味料的毒理学特[11]。结合TTC方法和其他分析手段,TTC被逐步应用于化妆品[12-...https://www.zgspws.com/html/zgspwszz/2017/2/20170226.html
1.《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第二版课件任务1.1认识食品添加剂认识食品添加剂知识目标1能力目标21.知道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了解不同国家对食品添加剂定义的不同2.掌握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分类方法,安全评价的分类方法3.了解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学会几种食品添加剂的鉴别方法认识食品添加剂1.什么是食品添加剂?GB2760-2014《国家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添加剂的...https://m.renrendoc.com/paper/337852356.html
2.GB27604食品分类系统 食品分类系统用于界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只适用于本标准,见附录E。如允许某一食品添加! 剂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时,则允许其应用于该类别下的所有类别食品,另有规定的除外。 5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https://test.yjssishiliu.com/jiancebiaozhun/2439.html
3.标准解读GB9685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用添加剂是指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过程中,为满足预期用途,所添加的有助于改善其品质、特性,或辅助改善品质、特性的物质;包括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过程中,所添加的为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而不是为了改善终产品品质、特性的加工助剂。 http://www.anytesting.com/news/562910.html
4.卫生部发布《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4、修订后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与GB2760-1996有什么区别? 主要变化是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食品分类系统;增加了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加剂名单及例外的食品类别名单;调整了部分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调整了标准查询的检索方式,共有两种检索方...https://www.zgcdc.com/details/jkdt/jkxx/19625.html
5.标准2024版2760发布都有哪些变化,官方解读,伙伴网整理,网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现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等4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6项修改单。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GB 2760-20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使用标准 https://www.shifair.com/wap/article_details/index/id/235697.html
6.什么是食品添加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同时规定,“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称为“营https://wiki.antpedia.com/article-3189688-120
7.食品添加剂种类作用于是,食品添加剂受到了厨师的青睐,并逐步作为厨艺的特殊秘密武器应用于烹饪之中。但是经过这些事件以后,很多人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误区,认为食品添加剂就是对身体有害的。其实不然,那么什么是食品添加剂,添加剂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和功能,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和学习。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bgi45hi.html
8.按照GB2760【简答题】食品添加剂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将500公斤大米从杭州运到苏州属于物流的基本功能中的()。 A. 运输 B. 储存 C. 回收 D. 包装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面哪种情况不属于复位操作可以实现的功能()。 A.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屏蔽状态受到复位操作的影响 B. 复位所有...https://www.shuashuati.com/ti/b7544d94b6604228953069ce1c41d999.html?fm=bd3321fdeb98b23b3fc2bf64a6549ae68a
9.悟空看标准GB27602024变化详解!明年2月8日起实施2、将原标准中2.5“国际编码系统(INS)”和2.6“中国编码系统(CNS)”合并为2.5“食品添加剂编码”,并修改其定义描述。 2.5食品添加剂编码 用于代替复杂的化学结构名称表述的编码,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国际编码系统(INS)和中国编码系统(CNS)。 3、将原标准4“食品分类系统”中“如允许某一食品添加剂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https://www.wukongjiance.com/news/industry/rule/1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