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历的5个跑路老板的故事(来自一位基层银行行长的口述)

5月25日,宝鸡圣丰乳业董事长权天林自缢身亡,遗书称“牛场要了我的命,农发行釜底抽薪,我害了大家,来世相报”。6月1日,农发行扶风县支行回应称,圣丰乳业未按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将700余万元贷款挪用于圣丰乳业股东投建的奶牛场。

在王团结老师讲述跑路老板的故事之前,岛君想先说两句。5月25日,宝鸡圣丰乳业董事长权天林自缢身亡,遗书称“牛场要了我的命,农发行釜底抽薪,我害了大家,来世相报”。6月1日,农发行扶风县支行回应称,圣丰乳业未按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将700余万元贷款挪用于圣丰乳业股东投建的奶牛场。但网友倾向于认为,银行“晴天送伞,雨天收伞”,银行收贷致使企业家求助于利息更高的民间借贷,最终酿成悲剧。管理失误最终要了企业家的命,令人痛心;但悲剧过后,我们是否应该进行更全面的反思?

王团结曾就职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担任过部门经理、支行行长等职务,但只说自己是做了十多年一线工作的“银行客户经理”,打交道的客户也多为小微企业。小微企业无法到证券市场上融资,多依赖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行业周期的变化,每每很快传递到这些在市场上浮沉的小微企业,而最终,睡不着觉的,还有银行行长……

作者:王团结

2011年冬天,我的一个客户,跑路了。这位老板从走街串巷收棉花的棉花贩子做起,一步步积累,开了家棉花收购加工企业。2009年,老板看到附近有些无纺布企业效益好,就投了大约500万,建了个无纺布加工厂。当时我去考察,看到的是最新款的设备,可是投产之后,形势急转直下。2008年国家支持上基建项目,无纺布作为防水材料,需求很旺盛,但到了2011年需求量骤降。而且,好客户都在老厂商手里,新人进来,只能去做不好收款的客户。

老板跑路的时候,欠银行600多万,欠民间高利贷600多万元。银行的600多万元是多年来一直续贷的,在经营旺季的时候放下来,在淡季的时候就还上一部分。民间的600多万,据说刚开始只有300多万,后来利息越借越高,从2分到5分,再加上利滚利,成了600多万。

春节前后,公安局利用经侦手段把他抓回来了,拘留了几天,就放出来了。我请他到银行里来,问他还有没有还款能力。他从衣服里掏出一大堆白条,说这是客户欠他的货款,去要了好多次了都没收回来。后来,担保人为他代偿了这笔贷款,总算有惊无险。

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微企业多元化经营失败的案例。

2012年4月,我们给这位食品批发商发放了贷款;9月,他想增加一些额度。我问为什么,他说要合伙开一家KTV。我问要多少钱,他说800万。我说“你们这是在找死”,他们没有一丝不安,向我说KTV是多么赚钱,管理不用担心,专业的KTV管理公司保证每天营业额5万元,2年收回全部投资;资金也不是问题,有人说要投200万入股,但是他们不要。我说,第一,职业经理人靠不住,小微企业要靠自己管理;第二,如果有人入股,双手欢迎,减轻资金压力,降低风险。可是他们己经深深地沉醉在对KTV赚钱的憧憬之中了,一句也听不进去我的话。

2013年1月份,春节前夕,他们的KTV经过紧张施工,终于试营业了。总投资达1000万,超出了预算;但每天的营业额也就两三万,与经营公司承诺的五万相差甚远。一个月五六十万的营业额,除去各项开支,利润大概有二三十万。他们很满足,相对于原来的食品批发行业,利润非常可观了。

2013年4月,他的贷款到期,还款后,又给他贷了款。当时也心存侥幸,也许他真能走出多元化投资的宿命,一举转型成功。但是,糟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2013年8月8号,他的合伙人选了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跑路了。这位合伙人通过民间借贷融了500万,而这500万里,这位老板就担保了200多万,债务人跑了,债权人让他还。

8月12日,我找到他,告诉他,当前处置的办法只有一个,抓紧把KTV卖了,还上债,你还继续卖你的矿泉水方便面。他说考虑考虑。当时有人出价400万接手,可是半年前投的是整整1000万啊,他舍不得。之后,银行不再续贷,债主们轮番催收,他一跑了之。好在他的几个联保体成员还正常运转着,己经达成了还款协议。

这是2013年的一笔业务,没等批下来,申请人就跑路了。

这是一家物流公司,名下有二十多台危险品运输车,没有贷款。我去考察,财务柜台的收付款还挺忙,一大排大货车整整齐齐地停在车场上。除了这块租来的停车场,老板在工业园区又买了60亩新厂区。

不过瑕不掩瑜,他的材料报上去,审批人员一看还算不错:贷款不多,资产实力还可以,就是担保人稍差一些。为担保人的事,来回折腾了好几遍,一拖就是一个多月。就在审批过程中,他跑路了。

之后听到消息,他总共欠款2000多万,全是民间借贷。又听说,他借贷主要是用于买地,两年前园区刚开始建设,土地价格很便宜,大约就是10万一亩。他的物流项目属于政策比较支持的项目,拿地手续办理很快。他当时手里也没有多少钱,七借八借,利滚利,最后居然成了2000多万。后来,法院把那60亩地拍卖了,成交价2000多万,几乎能把他的窟窿堵上,但是他还是没有回来。

这家企业犯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为了买地而买地,搞不清资产的用途。第二,以短期借款投固定资产,“短贷长用”,而且用的是高息的民间资金。

我(“我”是《我是银行客户经理》作者王团结,正和岛注)接触到这家企业,是因为年底银行与企业的银企对接会选在这家公司开。老板讲话不如其他几位慷慨激昂,只说自己的产品是一种新型建材,不同于传统水泥,但是听起来还是水泥。会开完了,不久就过春节,春节之后不久,就听说企业被债主们堵门,随后宣布倒闭。

这家企业倒闭有诸多原因。首先是赶上政策不支持:一是政府的拆迁补偿款,总数有几千万,但是政府只到位了一部分;二是他想着土地证办下来,以土地证抵押,银行贷款很容易获批,但在房地产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水泥产业属于不支持行业,多家银行都未批准贷款。其次,这里不是水泥厂聚集的地区,也不是原材料产地,在市场上没有价格优势。第三,管理杂乱无章。水泥厂倒闭后,有债权人去收应收款,但到水泥厂一问,说是业务员已经把钱拿走了,债权人回到自己企业一问,并没有收到这笔钱。管理松散,指头缝里就漏掉不少。

想起来这个案例,总是百感交集。人是好人,企业是好企业,可是时运不济,世事弄人。

故事1中的棉花收购加工厂老板跑路后,本故事的主人公是受伤最重的当事人。他为棉花厂老板担保最多,代偿了近400万。当时很多人都以为他要倒下了,但还是坚强地生存了下来。代偿后,银行又相应的增加了一部分额度,就这样挺过来了。

2013年续授信的时候,他担保的另外一家企业又倒闭,替人代偿了100万。谈到两年内两次代偿,他妻子眼含泪花:“这些年省吃俭用,别说到城里买房子、换好车,就是贵一点的衣服也不舍得买,谁知道最后替别人还了账!”

谁知厄运远远没有结束,2014年,他担保的一户又出了问题,这次似乎躲不过这一劫。这一笔担保不但替人代偿了100多万,而且造成了两个最不利的后果:一是大家都认为他撑不住了,没有人给他担保;二是当地一家银行的贷款到期后没有续贷,这样就形成了资金链断裂,在我们行的贷款出现逾期。

平常人很难理解这个老板的是:老板明知对外担保有风险,为何还要担保?当事人都是有苦难言。这位老板也是做棉花加工行业的,在棉花收购期需要大量资金,而这些企业一般都位于乡镇上,既没有房产证,也没有土地证,想贷款就必须互相担保。

而且,同行业担保更加加剧了风险:行情不好是大家都面对的问题,有的企业感觉到没有前景就摞挑子不干了,像这位老板这样坚强的企业家不仅要勉力维持经营,还要为别人代偿。这是联保制度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

大多数倒闭的企业,都存在短贷长投的问题:将短期贷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短贷用高成本的民间资金,固定资产却迟迟不能产生效益,资金供需的错配,导致很快就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但是一定时期内,这个问题能够掩盖,企业的问题不会暴露出来。但是有两个关键前提:第一,经济比较景气,经营性现金流量为正值,而且能够覆盖短期借款;第二,社会融资环境比较宽松,企业容易获得贷款,对短期贷款进行搭桥、转贷。如果银根紧缩,银行没有贷款额度,或者企业经营情况不佳,银行不贷款,而已有短期贷款又面临到期,企业立即就陷入绝境。

短贷长投的错配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银行的原因,也有企业的原因。

在还款方式上,短期贷款也更方便。中长期贷款相对利率要高,一般是按月还本付息,对企业的现金流是个考验。而短期贷款到期后,企业使用过桥资金“倒一倒”,现金流在一定期限内不会减少,甚至有的企业这将种还款方式归纳为“只还息、不还本”。

企业的倒闭未必是资不抵债,大多数是资产是大于负债的,但资产和负债出现错配,资产是固定资产,很难变现,负债是流动负债,迫在眉睫,资金链一旦断裂,就可以宣布企业倒闭。而且,短贷长投导致银行的短期贷款被投在了固定资产上,但是有的项目属于产能过剩项目,投产之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收益,企业长期维持低利润甚至亏损,银行背负巨大的风险。甚至当这些“僵尸企业”想破产而政府不同意的时候,事情就更复杂了。

做信贷有个常用的考察企业的手段:核库存。库存是企业的重要流动资产,核实库存是摸清企业资产规模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即使库存是真的,如果卖不出去,又有什么用?

其实不只是家电行业,其他很多行业的代理商,也面临类似困境。上游厂商的过剩产能最终转嫁给了经销商。去库存化的关键在于提高库存周转效率,不应该以流通业的重库存化为代价,库存转移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对于很多小企业来说,一年的盈亏情况,往往要等到年三十收款时,才能决算出来。应收账款风险比较难以觉察到,因为企业不是没有订单,也不是产品卖不出去,而是选择客户失误,在回款过程中缺少控制。

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经济下行、产能过剩是外因。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外需不足、内需乏力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内一些企业开始经营困难,这时他们往往会利用自身的信用额度,从上游供货企业进行赊欠。另外,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上供大于求,库存积压严重,行业内的同质化竞争,往往通过价格战、延长账期获得客户。这就导致了三角债的恶性循环。

重规模、轻效益是内因。销售部门往往只追求销售业绩,不重视销售的回款,有些企业没有严格的赊销审批制度,随意给予客户优惠的付款条件,结果造成日后应收账款的回收困难。我们常常发现某个单位很多应收账款的账龄是几年前的,外国人对这个现象都很吃惊因为在很多国家,法定超过半年的应收账款就必须作为坏账。

与上世纪90年代的“三角债”危机牵涉的多为国企不同,这一轮经济危机之后的“三角债”牵涉的更多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最容易形成三角债的产业链上,大企业在原料、辅料供应中处于上游,如果大企业资金紧张,寄生在它周围的中小企业则没有了源头活水,相互之间开始欠账,三角债的情况就会加剧恶化,原本就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就成为“三角债务链”资金压力的主要承担者。被“三角债务链”绑架的企业,时刻面临着多米诺骨牌式的资金链危机。

故事5中的好老板资金链断裂了,问题主要出在担保圈。对于企业经营中的战略问题,我们银行工作人员(“我”是《我是银行客户经理》作者王团结,正和岛注)都可以明确提出来,但有两个问题,提出来也没有用。这两个问题,一个是民间借贷,二是担保圈。对于中小微型企业来说,几乎没有不用民间资金的,或多或少而已,频率高低而己,尤其是还贷款的时候,不用说,也是借的民间资金。更为头痛的是担保圈的问题,这既然是个圈,就是盘根错节,纠缠不清的。

担保圈的风险,加上高利贷的风险,是企业的两大杀手,可以瞬间让企业窒息。对于小微型企业,一般都缺少土地、厂房等抵押物,由几家规模和实力相当的企业组成联保圈、互保圈,这曾经被认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有效的担保方式。但是,近两年产业呈现空心化,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担保链上的一些企业也介入民间借贷市场。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民间借贷的泡沫首先被刺破,风险也会向担保圈企业传导。

面对担保问题,银行也是纠结的。第一,如果企业太稳健,太慎重,只做抵质押贷款,那么银行的业务量就会大减。第二,抵押物变现困难,如果借款人不还款,真到了诉讼处置阶段,抵押的变现便利性反而不如担保。但是到了经济下行期,抵押的好处是显现出来了,无论企业是否倒闭跑路,无论是否资不抵债,毕竟还有资产,还有收回的希望,而换作担保的话,回收的希望很小了,或者难度很大了。

多元化是小微企业经营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己经形成规律。很多中小微企业的老板都讲,企业经营的产品市场很小,向上发展很容易遇到天花板,在主业上无法再突破了,只能寻求其他市场。其实小产品同样有大市场,老干妈把一瓶辣椒酱做到几十亿的年产值,谭木匠把一把梳子做出1.2亿的净利润(2015年)。

很多小微企业的老板,经营主业是没问题的,轻车熟路。但是隔行职隔山,跨行业发展,就超出了小微企业的能力。首先,超出了资金能力。上新项目都是大举借债,银行借不到就借民间的,低息的借不到就借高息的,总之一定要把项目上起来。但是项目投产只是第一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之后,还要买原材料备货,下游客户还会压一部分货款,配套的流动资金有时超出老板的想像,资金缺口越来越大。第二,超出了管理能力。跨行业发展,新项目和老项目是两个没有任何关联的项目,所有的人都要重新聘请,老板不懂,员工还要有个磨合过程。可以断言,新项目的投产的前三年内一般是亏损的。一个小微企业,哪里有能力亏损三年?没有等到新项目盈利,债主们己经把企业逼得关门了。

小微企业的老板们是最繁忙、最辛苦的一族,企业的生产、销售、采购以及与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关系,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在与小微企业老板们的接触中,我(“我”是《我是银行客户经理》作者王团结,正和岛注)深深体会到了他们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变革,愿意接受新生事物,也敢于反省和承认自己的不足。但他们在用人上,往往左右为难。

但实事求是地讲,小微企业大多数是在从事一些门槛较低的行业,核心竞争力并不强。土地和厂房都可以租来或买来,技术和设备也都可以买到,很少有小微企业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靠什么?就必须靠看不见的管理,看自己的用人水平和管理水平。

一位做化妆品代理的老板对我说,我们的竞争力在哪里?品牌是厂家的,渠道是商超的,资金有一部分是借的银行的,那我们有什么资源?其实我们最大的资源就是一支能出成绩的销售队伍,销售员业务能达到普通销售人员的三到五倍,这些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这段话改变了我对企业资产的看法。

很多小微企业的老板一点风险意识都没有,更没有风险防范手段,就像在风雨中裸奔,没有一点防护措施。

有的小微企业,连过夜的钱都不留。万一企业有个急用怎么办?大企业是从小企业时候过来的,在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或者遭受过血的教训,才会逐步制定了一些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过去民营企业飞速发展的时期,我们不妨称之为草莽时代。草莽时代的成功,有若干偶然因素。

2、靠关系。销售有两种路径,一是通过关系,二是通过市场。在中国这么个关系型社会当中,一家企业对外销售,难免依赖关系。以后的市场秩序会越来越好,企业最终拼的是产品,关系的市场会越来越小。“关系是最大的生产力”时代己经过去,创新才是生产力,那么我们就需要学习,而且锻炼这种能力。

3、靠政策。草莽时代的拼杀出来的英雄,喜欢走的政策的边缘,争取获得最大化的利益。有的企业,在政策的高压之下,没有被政策打倒,有的企业,则是被打倒了。

但不管如何,草莽年代过去了,企业要发展,必须先发展专业管理能力。

线上课程推荐

2024年11月5日-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行。中国贸易金融网记者了解到,法国作为本届进博会的主宾国,将以国家馆的形式参会,全面展示其优质产品及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此次参展恰逢法兰

在本届进博会上,渣打银行将带来一系列创新方案,旨在连接全球市场。这些方案包括为东盟、中东、非洲等关键贸易走廊量身定制的服务案例,以及覆盖全球34个市场的跨境人民币解决方案。此外,渣打银行还将展示其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工具箱”、全场景化的“渣打外币通”服务,以及数字化司库管理等创新金融工具。

THE END
1.某大型食品加工厂生产两种不同口味的苏打饼干.A种饼干是咸味的.B...某大型食品加工厂生产两种不同口味的苏打饼干.A种饼干是咸味的.B种饼干是甜味的.A.B两种饼干平均年销售量分别为2万千克和3万千克.为进一步扩大规模.该厂决定每年拿出10万元资金做广告.依据市场调查.每年投资x万元进行A种饼干的广告.其销售量将是原来的y1倍.且,每年投资thttps://m.1010jiajiao.com/czsx/shiti_id_6cbcf6bedb50854cdf92cd17e59aab91
1.适合农村的小型加工厂,投资仅1万多,能年赚20万!豆制品加工业在当今的农村经济中,小型加工厂以其投资小、回报快、贴近市场的特点,成为许多农村创业者的优选。 特别是豆制品加工行业,作为传统的食品加工业,不仅有着深厚的市场基础,而且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豆制品的消费量逐年上升,为农村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MF864105199AOH.html
2.开个小型食品加工厂需要多少钱开个小型食品加工厂需要多少钱? 开个小型食品加工厂,在地级城市办厂,300平米规模的话,大概需要投入50万元左右资金,主要的费用支出包括有店面租金费、加工设备费、人员工资费、原材料采购费、装修设计费等。开食品加工厂,一定要先对市场进行考察,做市场需求量大的食品,这样不用担心销量的问题,而且潜在的客源多,发展...http://www.jiameng.com/zixun/news/P5Lg7fM10949.htm
3.小食品加工创业项目小型食品加工厂项目有哪些?小型食品加工厂项目推荐,现在很多创业者都看好小型食品加工厂的未来前景,但是在投资的时候又不知道选什么项目有前景,选什么项目赚钱,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食品加工创业项目推荐,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庭加工创业小项目:豆制品加工 加工https://m.yjbys.com/chuangye/xiangmu/xiaobenchuangyexiangmu/557317.html
4.食品工厂筹建流程(精选6篇)篇2:食品工厂筹建流程 在抚顺开一个小型食品加工厂需要什么手续,多少资金,好不好办?-小型食品加工厂项目我想在抚顺近郊开一个小型食品加工厂,不知道需要什么手续,好不好办,办这些手续需要多少钱,另外,如果仅是小作坊需要什么手续,越详细越好,我给高分酬谢,答案准确详细的我再追回分数。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gs097.html
5.食品工厂实习报告在发展中,燕京坚持规模扩展和效益增加并举的方针,经过三步大跨越,从食品工厂实习报告时投资640万元的小型啤酒企业,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工商银行实习报告亿元,员工18000人,占地233万平方米、年产销能力超过200万吨的全国大型啤酒企业集团。目前,燕京啤酒集团是国务院重点支持的520家大型企业之一,下属拥有控股子公司(厂)十八...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1046756.html
6.湖南国调信息网,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A.家庭居住,3户,需要B.家庭居住,3户,不需 C.集体居住,3户,不需D.集体居住,1户,不需 答案:A 17.住宅摸底表住户基本信息模块中,三居室,租用为某餐馆服务员的集体宿舍,每间摆放4个床位,共住有12人,应为(),住宅内的住户数为(),M204-M214()填写。 http://hnzd.stats.gov.cn/hndc/ztzl/cxzhyth/cxzh_jnjs/201306/t20130604_28150.html
7.五种适合在家开的小型加工厂降养生烘焙店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小型加工厂,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通过烤面包、蛋糕、饼干等甜点或面包类食品的制作,烘焙店可以为家庭和企业提供高品质的食品。同时,与传统制作方式相比,开启烘焙店并不需要太多的投资和设备,若你充分挖掘自己的创意,也可以推出自己独有的产品牌子。 https://sn.qunapu.com/sn/369.html
8.小型食品加工厂注册条件有哪些?价格如何开一家小型食品加工厂?需要满足哪些条件?首先,您需要确定加工厂的所在地区,目前,有些城市不允许注册加工类公司的,例如:北京不允许设立加工类企业。如果您所在区域能注册加工类企业,那么,您需要有实际经营地址,并且经营场所需符合当地工商部门的要求,例如:卫生标准、消防安全等,从事食品生产的加工厂必须办理食品生产...https://www.yinghuodd.com/keywords/word_31509.html
9.利润最高的小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是将原木进行分解、鉴别、干燥、加工等方式,质量好价格高,取得更多的利润。这种小型加工厂经营比较简单,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和场地,只需要有基本的木工技能和木材加工设备即可。 11有机肥料加工厂 6%结果提及 有机肥料加工厂是一个利润较高的小型加工厂投资项目。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和环保,有机食品和生态...https://www.qr700.com/post/rq2m91v4d.html
10.开个食品加工厂需要多少钱(想开一个食品加工厂需要办什么手续...一起费用合计:3325-5349元左右 开个食品加工厂需要多少钱(想开一个食品加工厂需要办什么手续)的内容解释到此,成立一家食品加工公司需要多多从各方面考虑,也可以咨询专业代办机构和财会人士,如果您有时间也可给我们创业之家留言或者拨打热线电话,随时欢迎。https://dahsg.com/view-314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