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学院2007年研究生招生简章第6页招生简章

郑州轻工业学院简介郑州轻工业学院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创建,1979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先后隶属国家轻工业部、国家轻工总会

作者

郑州轻工业学院

001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080801电机与电器

电机与电器硕士点是郑州轻工业学院首批获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点,该专业所在的电机电器学科是河南省省级重点学科,“信息化电器实验室”是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目前该学科具有“模糊控制技术中心”、“控制工程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该学科具有一批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勇于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现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2人,省级特聘教授1人,省级学术带头人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9人。拥有充足的教学和实验场所及仪器设备,与国内多家大型企业有着密切而良好的合作关系。

该学科点的研究工作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先后承担2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创新人才基金项目1项。

目前该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信息电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智能测试与控制系统的研究;

4、现场总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5、电气监测与智能诊断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联系人:杨小亮

学校代码:10462拟招生人数:12人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9人,在读博士2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业务能力强,学术思想活跃,积极开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承担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并取得多项省级鉴定与奖励,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与教材10余部。

本学科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1.工业过程检测与自动化技术研究;

2.检测技术与传感器;

3.嵌入式微处理器应用;

4.智能仪器与系统;

5.图象识别与处理。

学校代码:10462拟招生人数:6人

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9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4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这支学术队伍以中青年教授为学术骨干,业务素质高,学术思想活跃,多年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队伍年龄、知识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拥有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信息融合与智能传感研究所,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室,智能仪表研究室等。本学科点承担国家、省部级和企业联合的科研项目20余项。近几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被EI、ISTP收录10篇,出版学术著作9部。

该学科点现有五个研究方向:

1.测试技术与智能传感器系统;

2.计算机测控与网络化系统集成;

3.网络化电子测试与微机控制系统;

4.智能仪器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5.测试计量理论及应用。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工业过程先进控制与优化;

2系统建模与仿真;

3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

4运动控制。

学校代码:10462拟招生人数:5人

080805电工理论及新技术

本学科点现有正副教授5人,在读博士2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0人。这支学术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学术骨干,业务素质高,学术思想活跃,多年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知识结构合理。拥有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室、电子信息中心及电子信息实验中心等。本学科点承担多省部级和企业联合的科研项目。近几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

电工理论及新技术学科致立于信息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始终强调新技术的交叉与融合,富有很强的生命力。学科研究方向十分重视电工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在电气测量与处理技术和电磁可靠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而且在工程应用上也解决了许多电气设备设计和制造中的技术难题,很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科研方向,为学科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1信息系统与电磁可靠性技术研究;

2软计算技术在电工领域的应用;

3电气测量与信息处理技术;

4光电技术及应用。

002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本学科点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有教授8人,副教授1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人,博士研究生8人。主要研究机构有化学化工研究所、表面技术工程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

近年来,本学科点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纵横向项目2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及教材6部。本学科点现有3个主要研究方向:1.固体材料表面与界面:主要对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的表面进行表征和改性,并对材料的性能和表面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如敏感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功能陶瓷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新型电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等为主要研究内容。

2.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利用各种方法对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物化性能进行研究,以便对高分子的组成、结构等给予表征,同时指导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研究。3.凝聚态物理:以敏感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功能陶瓷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新型电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等为主要研究内容。

080502材料学

本学科点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有教授9人,副教授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人,博士研究生8人。主要研究机构有化学化工研究所、表面技术工程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

近年来,本学科点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纵横向项目2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出版专著及教材5部。开发了系列高分子功能母料如杀菌功能母料、防粘功能母料、增白增亮功能母料、微发泡功能母料等。本学科点现有3个主要研究方向:1.聚合物改性与功能材料:高聚物的共聚、共混、复合、填充改性及结构与性能的表征,聚合物共混共聚增韧增强机理的探讨,此外,在液晶高分子的合成、原位复合改性、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制备、纳米复合共混高聚物的制备及结构性能关系等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2.高分子材料与加工:聚合物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及设备、塑料成型及特种成型机头、模具的设计与应用、聚合物加工流变特性分析、模具CAD、聚合物新型成型加工手段及方法等。3.无机非金属材料:以敏感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功能陶瓷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新型电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等为主要研究内容。

081701化学工程

本学科点有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5人,副教授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人,博士研究生5人。主要研究机构精细化工研究中心、表面技术工程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

近年来,本学科点承担了包括省部级纵横向项目近2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近10项,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及教材2部。

本学科点主要研究方向:

1.精细化工:研究精细化工中有关的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的一般原理和共性规律,解决过程及装置开发、设计、操作及优化的理论和方法问题等。2.电化学工程:主要研究在电池(特别是二次电池)、电解、电镀、金属腐蚀与防护等生产过程中的工程问题,并对生产装置的开发、设计等。

3.化工过程与分离:主要从事固-液分离、液-液分离过程的研究及新型分离装备开发。

联系人:王军周立明

081702化学工艺

本学科有教授7人,副教授17人,另有双聘院士1人,兼职教授1人,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浓厚的学术气氛,主要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近几年先后承担包括省重点攻关等纵横向项目20多项,取得包括省级二等奖在内的科技成果10多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

1.表面活性剂合成与应用:重点开展环保绿色和安全型表面活性剂,可再生资源型表面活性剂、功能性和功效性表面活性剂;在工业应用领域方面,集中在高技术领域,如能源、煤炭、石油开采、机械加工、电子加工等。

2.中间体合成工艺与技术:主要从事新型药物及药物中间体的制备与研究、环境友好型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的制备与研究、香精香料的合成与应用等。

3.绿色化学与化工:主要从事垃圾渗滤液、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及新装置的研究、开发。

081704应用化学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9人,博士研究生7人。这支学术队伍以老、中、青教授为学术骨干,业务素质高,学术思想活跃,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队伍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人员配备比较合理齐全,人员较为稳定。本学科点的教授、副教授导师皆承担有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均取得过多项省级以上鉴定成果和奖励。98年以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19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10余部,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近20项,转让科技成果10多项。本学科点现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1.应用电化学:主要从事电镀、电解、电冶金、表面工程和化学电源等方面的研究,该方向关于电镀不锈钢的研究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

2.分析测试技术:利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如色谱分析、分子光谱技术、电化学分析、质谱及波谱技术等,在化学及化工过程的现代工业生产中进行过程质量控制、分析、研究。

3.材料化学与应用:功能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应用、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增韧增强机理,无机功能材料、敏感材料、新型电池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等。

003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目前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含食品工程、烟草工程2个专业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生物技术4个本科专业和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储藏工程、发酵工程3个工学硕士点,并有一个工程领域——食品工程硕士点。食品科学学科为河南省省级重点学科和特聘教授设岗学科。郑州市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南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都挂靠在该院。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积累,尤其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为该院未来几年内争取博士点的奋斗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中现有省级特聘教授1人,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讲师15人、博士后3人,博士19人、在读博士6人,其中包括河南省创新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获得者、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及省管优秀专家和省级骨干教师8人。

目前该院在校本科生1000多名、硕士研究生30多名。食品工程是全国第三、河南省最早(1980)招收该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其中,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原为烟草工程专业)是我国最早设置(1984)的本科专业(方向),已经为我国烟草行业输送了数百名专业人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各大中型烟草企业的技术骨干和厂级领导,被业内人士喻为烟草行业的"黄浦军校"。生物工程专业也是全国较早、我省最早(1989)招收本科生的该类专业,毕业生已成为全国大部分著名生物技术与工程企业的科技骨干。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对高学历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该院学生考研热情空前高涨,考研率连续位居学校前列。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省部和企业有关科研项目100多项,总经费近千万元,有40多项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获厅局级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0多项,产生经济效益数千万元。该院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具有广泛而密切的合作交流,有10多名院士和博导为兼职教授,在国内外食品发酵、生物工程和烟草工程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声誉和知名度。

联系人:王岁楼、郑坚强

083201食品科学

食品科学是以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为主要基础的应用基础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食品的加工、保藏和综合利用及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的发展必然推动食品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繁荣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食品科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必将大大加速各种食品深度开发利用中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极大地提高食品工业科技水平和科技含量,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产业化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科学学科现为河南省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有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博士和在读博士13人。近几年,先后承担研究课题40多项,取得了包括省级二等奖以上在内的科技成果20多项,产生社会经济效益数千万元。目前,本学科已在食品工程新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和烟草化学与香精香料等的研究开发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食品加工与保藏技术

2.食品生物技术

3.食品化学及添加剂

4.食品安全与检测

5.烟草化学与香精香料

学院代码:10462拟招生人数:12人

08320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是以农产品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学和工程学为基础,研究农产品贮运、加工及加工中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是:根据农产品特性,以提高产品品质,最大限度地保持或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改善外部感官特性,提高产品耐贮性,降低成本和能耗为目的,研究农产品加工及贮藏的原理和理论;结合现代高新技术成果,研发各种食品;同时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和营养学进展,研究并设计面向21世纪的新型营养保健食品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解决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郑州轻工业学院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在农产品加工、保鲜及烟草加工新技术等方面已有多年的研究工作积累,取得了一大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该学科点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博士、硕士21人,皆承担有省级以上或横向科研课题。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农产品加工新技术

2.农产品贮藏保鲜新技术

3.烟草加工新技术

4.生物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应用

学院代码:10462拟招生人数:6人

082203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学科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工程技术产业化的关键。本学科是利用生物(微生物、酶、动植物细胞)的特定性状,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产生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将生物资源开发、医药制品、能源、化学制品、环境保护等全球性课题联系起来的一种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技术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计算机模拟与控制等新技术结合并发展起来的现代化技术。发酵工业的各类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轻工、医药、食品、畜牧、能源、环境等领域中。七十年代以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等新技术的发展给发酵工程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食品与营养、健康与环境、资源与能源等重大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发酵工程必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郑州轻工业学院发酵工程学科现为河南省省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有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博士、硕士16人,皆承担有省级以上或横向科研课题。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革传统发酵食品生产工艺及开发生产新型生物化工产品、功能性食品活性因子及生物药物等方面,已有多年研究工作基础。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食品发酵工程

2.发酵产物分离工程

3.现代生物发酵技术

4.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

5.细胞工程

081703生物化工

生物化工是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研究有生物体或生物活性物质参与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该专业是一门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并重,综合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与工程技术理论,通过工程研究、过程设计、操作的优化与控制,实现生物过程的目标产物。它在生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反应和反应器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加工工艺、动植物细胞培养工程、生物过程检测与控制、生物制药工程等。该学科在生物技术中有着重要地位,是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能源、食品、健康和环境等重大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

郑州轻工业学院生物化工学科有一支业务素质较好、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目前有教授6人、副教授9人、博士5人。近3年来完成了省级鉴定的科研成果多项,目前在研的科技攻关和基础研究及横向项目10多项,形成了生物制药、发酵及酶工程技术等较稳定的科研方向,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生物制药工程

2.生化工程技术与发酵工程

3.生物催化

4.酶工程

学院代码:10462拟招生人数:5人

083202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是以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这一类天然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粮食生物化学、淀粉化学、蛋白质化学及其营养活性的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并进行深层次加工产品和应用及现代加工技术的工程研究。它不仅肩负着我国大宗农产品资源的有效加工和保障供给的历史重任,还承担着发展农业、为食品和其他行业提供多功能优质原料的任务。

郑州轻工业学院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学科点具有一支业务素质较好、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目前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3人,拥有植物蛋白工程研究中心和变性淀粉技术研究开发实验室。近三年多以来该学科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总科研经费达100多万元,完成了10多项省级鉴定的科研成果,其中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目前已形成了粮食、油脂和植物蛋白深加工及开发利用等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科研方向。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粮食品质与加工技术

2.植物蛋白深加工与开发利用

3.功能油脂开发及品质分析

4.淀粉深加工技术

004机电工程学院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和计算机、电子、控制、信息、现代管理等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兴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学科所在的专业是郑州轻工业学院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目前该学科具有“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机电工程研究所”、“计算与仿真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该学科点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17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22人。形成了以老、中、青教授为学术骨干,业务素质高,学术思想活跃,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术队伍。

近年来,该学科承担了多项“863”高科技、国家、省科技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15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18篇,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3项,转让科技成果15多项。

该学科注重学科整体的建设与发展,更加强调具有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先进制造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目前该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轻工机械设计制造的计算机仿真.;

2.轻工机械机电系统智能控制;

3.CAD/CAPP/CAM集成制造技术;

4.MRPⅡ/ERP/MES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

联系人:罗国富、谢欢

E-mail:xie_huan126@126.com

学院代码:10462拟招生人数:12人

080705制冷及低温工程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3人。有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骨干、学历层次较高、年龄与职称结构合理、专业知识互补匹配、学科优势明显的教学科研群体队伍。经过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已经形成了制冷热动力学、制冷空调机械设备、现代制冷热泵及空调技术研究等三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近年来,本学科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承担纵横向科研课题多项,获省部以上科技奖励多次。根据培养全日制研究生的经验,已逐步完善了培养过程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按一级学科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建立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和科研工作条件。

主要科研方向的简介如下:

1.制冷热动力学:计算机技术在制冷技术中的应用、制冷系统中各参数的定量耦合关系、基于动态分布参数的流动与传热、制冷系统的动态分析。

2.制冷空调机械设备:主要研究制冷与空调工程新装置、制冷系统的优化匹配、制冷系统的测试分析、制冷剂替代与新工质研究、冷冻冷藏中的高效传热与传质。

3.现代制冷、热泵及空调技术:室内人工环境的评价与控制、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与环境控制。

E-mail:xie_huan126@126.com

学院代码:10462拟招生人数:10人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是将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到一起,通过数控技术、微机控制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液动与气动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以加强自动化控制方面的设计能力。

根据区域经济的需要和本学科人员的特长,本学科主要研究智能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装备,机电测控技术及系统。特别在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机电测控系统等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助教、助理实验师7人。36-55岁12人,35岁以下10人。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目前承担了许多国家、省、市重要科研课题,如国家“863”项目、国防预研项目、航空基金项目,一批科研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本学科现有智能机器人研究室、测控实验室、机电一体化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智能仪器实验室,并与德国博士力士乐公司联建的气动实验室,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基础。

该学科点主要研究方向

1.智能机器人技术

2.机电设备的微电子化与智能化技术

3.机电测控技术及系统

4.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是融合现代设计理论和计算机、电子、控制、信息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学科所在的专业是郑州轻工业学院较早设立的专业之一,专业特色明显。目前该学科具有“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机电工程研究所”、“计算与仿真研究所”、“CAD中心”,“机电系统测试分析中心”等研究机构。该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其中硕士学位19人,博士学位5人。形成了以教授、博士为学术骨干,知识、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学术思想活跃。

近年来,该学科承担了多项国家“863”、国家火炬计划、河南省重大、重点及普通科研攻关项目。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5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15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8部,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0项,转让科技成果23项。

学科注重整体的建设与发展,强调开展具有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并密切联系经济建设中的行业重点、关键性课题,展开应用基础研究。特别在研究航天器、机器人、包装机械和食品机械等机构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特种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装备中的创新机构及其运动规划与控制问题,研究材料摩擦动态性能,开展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与综合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科研项目起点高,水平高,经费充足,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使绝大多数研究生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在理论水平、工程能力、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得到提高和锻炼。

目前,该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机械多体系统动力学;

2.CAD/CAM及其集成技术;

3.材料摩擦磨损及表面技术;

4.机构学及机械传动设计。

005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学科点有一支思想素质好、学术水平高、梯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6人,讲师19人,其中博士4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学位25人,拥有网络技术研究所、智能控制研究所、软件工程研究所和CAD中心等8个研究中心和专业实验室。近几年来,承担和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二十多项,有十多项获得省部级奖励。在研项目二十多项,科研经费充足。在国内外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三百多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十多篇。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是学院重点学科,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该学科已形成了嵌入式与智能系统、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数据库与系统集成三个稳定的科研方向。

1.嵌入式与智能系统:嵌入式与智能系统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具有多学科交叉、技术综合、应用领域广泛等特征。本研究方向以智能仪器、仪表、家电产品作为对象,以现场总线应用研究为切入点,推动智能控制应用走向网络化和数字化,研究范围包括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技术、Lonworks技术以及Internet技术的集成方法等;

2.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新技术及其应用是当今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包括:P2P网络技术、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主动网技术;移动网络;网络管理与网络行为分析;网络互连设备开发;QoS及Multicast技术;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信息系统等;

3.数据库与系统集成:该方向以数据库理论为基础,面向企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对数据库应用技术、管理信息系统、Web数据库、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以及数据可视化等方面进行研究;系统集成主要研究B2B应用程序、企业应用集成(EAI)、CAD及ERP、Web数据管理,重点研究异构环境、异质数据的共享和集成。

联系人:张素智,陈建华

学院代码:10462拟招生人数:10人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本学科点依靠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师资学术水平高、梯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设立了计算机基础理论专业实验室、高性能网络计算研究室、数据库与数据集成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等研究室。近几年来,承担和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十多项,在研项目二十多项,科研经费充足。在国内外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二百多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5篇。目前,该学科已形成了数据库与信息集成、网络计算、软件工程三个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

1.数据库系统与信息集成:数据库系统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重要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数据库基础理论、企业信息集成、Web服务技术、数据挖掘、数据仓库和大型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或中间件软件技术。

2.网络计算:随着Internet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计算已经成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重要的研究方向,并且朝着开放性和分布式发展。该方向依托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实验室,网络研究所和学校网络中心,主要对P2P网络计算、网络分布式对象计算、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测量与网络行为研究。

3.软件工程和软件支撑环境:对软件工程与软件工程环境所涉及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重点研究软件的开发过程、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与测试、构件技术、Web工程以及CASE工具等内容,以期实现软件开发的规范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特别是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实现大型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开发,例如智能软件的开发和GIS系统软件的开发。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本学科点具有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好、学术水平高、集教学科研为一体、梯队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近几年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鉴定科研成果多项,在国内外刊物已发表200多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已形成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多人具有在国外工作的经历和从事国际合作研究的经验,且具有培养硕士研究生资格和经验。研究生课程设置合理、师资力量强,实验设备齐全、先进,科研经费充足。

1.智能传感与信息融合:主要研究多种信息的获取、表示及其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处理和优化的技术。该技术从多信息的视角进行处理及综合,得到各种信息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而剔除无用的和错误的信息,保留正确的和有用的成分,最终实现信息的优化。主要解决将智能传感与信息融合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新技术应用在复杂测控系统的参数检测中信息获取和处理等问题。

2.图象处理与应用:图象处理是计算机科学、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交叉学科,在工业检测,遥感,空间及军事技术,医学,气象,多媒体技术等领域获得广泛成功的应用。本研究方向在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模式识别、数学形态学理论、研究图像的分割和目标检测、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并构建实际应用的图像处理和分析系统。

3.智能多媒体信息处理:该方向是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主要应用人工智能与信号处理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多媒体信息进行加工、变换和分析,如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信号处理、虚拟现实以及模式识别等。一是研究事信号处理及智能技术的基础理论;二是上述理论在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如图像处理、语音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多媒体通信及虚拟现实等。

联系人:张素智,黄敏

电话:(0371)63556633,63557508E-mail:zhsuzhi@zzuli.edu.cn

006经济与管理学院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5人(业内全国知名学者1人,河南省业内知名学者2人),副教授15人,讲师13人,其中博士和在读博士6人、硕士学位25人,学术队伍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本学科点的教授、副教授导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科研能力;皆承担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均取得过多项省部级以上鉴定成果和科研奖励。2000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在自然科学基金委指定重点期刊上发表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15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目前在研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0项。

本学科点现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以现代管理与决策的理论与方法、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为基础,掌握数据挖掘技术、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技术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等的设计与开发。

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管理强调整个供应链的过程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主要研究基于EPC技术角度的牛鞭效应对策解决方案。

联系人:管洲、李建华

学院代码:10462拟招生人数:5人

120202企业管理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较深厚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动态,掌握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及法律方面专业基础知识和现代经济管理技能,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和计算机,具有创新精神和协调能力,能在研究机构从事项目研究工作和在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调研、咨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5人(业内全国知名学者1人,河南省业内知名学者2人),副教授15人,讲师16人,其中博士和在读博士8人、硕士学位26人,学术队伍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本学科点的教授、副教授导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科研能力;皆承担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均取得过多项省部级以上鉴定成果和科研奖励。98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发表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18;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项。目前在研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3项。

1.营销战略与企划方向:营销战略与企划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营销理念与营销法则研究,供应链、营销网络、物流、电子商务整合竞争战略研究;行业行销研究;营销规划与控制研究;企划方法论研究,营销案例研究等。

2.企业创新管理方向:该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企业创新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机制研究,企业战略创新与战略决策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研究,创新型企业运营管理研究等内容。

3.财务决策与控制:研究企业理财的理论和主要活动,包括投资决策指标比较研究,资本预算与企业价值研究,债券和股票定价研究,资本市场与公司证券收益研究,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研究,长期筹资选择,财务规划与短期融资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收益激励约束研究,兼并与收购研究,债务重组研究,税务规划研究等。

007艺术设计学院

050404设计艺术学

艺术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是河南省该学科第一个硕士学位点,也是郑州轻工业学院的特色专业、重点学科。

本学科有一支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团队,以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具有很大的学术研发潜力。现有教授、副教授19人,国内兼职教授6人,国外兼职教授3人。该学科所属的工业设计专业是河南省首批名牌专业建设点。现有在校研究生20名。

本学科有3个主要研究方向:

1、工业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

2、视像设计应用与研究

3、环境艺术设计应用与研究

联系人:任留柱

008法政系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本硕士点的特色是密切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研究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发展、党的中心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新方法。

本硕士点有一支梯队结构比较合理、实力雄厚,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在知识分子问题、党史党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哲学、中国文化、人力资源开发、经济理论、应用经济等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近年来,主持承担科研项目45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10项,地厅级24项,出版专著教材36部,在国家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16项,地厅级奖励50多项。

培养既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又有相当教学、科研和组织管理能力的研究与应用型人才,可以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党政机关及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及管理工作。

本专业共有四个研究方向:

1、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

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4、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

联系人:赵国良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有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THE END
1.最新动态详情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关于征集2025年度食品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 点击下载文件:附件.docxhttp://sd.foodostc.com/index/trends/article/id/138855
2.中国食品工业官方平台中国食品工业官方平台 北京 更多信息 什么是安琪AnPro?千亿微生物蛋白赛道加入新成员 2024-11-08 12:47 什么是安琪酵母β-葡聚糖?新食品原料中的“超级灵芝...不添加防腐剂、香精色素丨新丰小吃速冻食品品牌“新丰名”上市! 2024-10-18 13:15 海底捞创新食安管理模式,为舌尖上的安全护航 ...https://dy.163.com/v2/media/T1555389883444.html
3.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关于征集2025年度食品...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关于征集2025年度食品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中轻食(2024)13号) 核心提示: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关于征集2025年度食品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涉及标准计划项目范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团体标准计划项目、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国家标准计划项目。 点击下载文件:附件.docx...http://down.foodmate.net/info/sort/1/31692.html
4.中心领导中心领导 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主任:于学军http://www.nfmccli.org/v_1/3810.aspx
5.中国轻工业人才交流中心关于2024年第四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 关于2024年全国轻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计算机 关于发布化妆品检验员等5个轻工行业职业能力评 关于公示2024年全国轻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互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职业技能等级评定查询 等级证书查询 考评员查询 督导员查询 轻工职业能力评价管理系统 ...http://www.qgpxjd.org/
6.最新!第四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公布(附名单)23.中国烘焙食品工业协会 24.中国建筑安全工程管理协会 25.中国环保新能源研究院 26.中国教练技术同学会 27.全国汽车用品行业联合会 28.长安商用车经销商协会 29.世界武术家联合会 30.世界郑氏宗亲联谊总会 31.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 32.中华高姓联谊会 ...http://tzcredit.zjtz.gov.cn/art/2018/3/13/art_1229688737_5598.html
7.创新驱动新质发展李锦记助力第六届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大会10月,第六届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大会暨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技术专家委员会换届会议于上海举行。百年酱料品牌李锦记支持本次活动举办,并赞助举办“李锦记之夜”欢迎晚宴,为大会带来美味、新颖的酱料产品。 李锦记支持第六届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大会 本次大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指导,由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http://www.bjxf315.com/hy/sp/202411/t20241111_22178.html
8.2021年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食品质量管理陈宗道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食品工艺学夏文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考试范围及要点 主要涵盖内容: 《食品卫生学》:掌握食品的细菌性污染途径及检验方法,掌握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过程、影响因素、鉴定方法及预防措施,了解污染食品的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的病原学特点与性质、感染途径、对人体危害、预防措施。https://www.ibudding.cn/e/bjut/119436.html
1.发展大会张崇和:生态降标准高质量发展饮料产业11月13日,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主办的2024中国饮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出席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孙宝国、吴清平出席并演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副司长郭向丹、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食品处处长纵瑞龙出席并致辞。天津科技大学校长路福平,国家食...https://www.clii.com.cn/ReDianJuJiao/TouTiaoXinWin/202411/t20241115_3959532.html
2.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全国食品产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事...全国绿色低碳建筑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http://www.hezevc.edu.cn/jzyhgxy/info/1151/3741.htm
3.《轻工业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通知(造纸陶瓷玻璃电池...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轻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中夹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结合《轻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91829081&efid=jPaEQ133ZCm5gLNXlo0vWQ
4.警惕!民政部最新公布名单!339个涉嫌非法社会组...今年2月6日以来,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已陆续公布5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结合社会公众提供的进一步线索,已有6个组织被取缔,11个组织表明解散或被予劝散,另有若干组织正在查处办理中。根据近期举报情况,又有下列组织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涉嫌非法社会组织,现予名单公布,欢迎社会各界提供这些组织的有关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15306
5.2024年第15期用工快讯新疆特变电工工业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餐饮领班/服务员:4人;学历:初中,年龄:18-25岁,1年以上工作经验,5000-6500元 酒店万能工:2人;学历:中专,年龄:35岁以下,5年以上工作经验,6000-8000元 消防管理员:1人;学历:大专,年龄:45岁以下,2年以上工作经验,6000-7000元 ...http://www.cjxww.cn/xw/cjxw/202404/t20240417_20439835.html
6.第五届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大会在广东佛山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5月27日,由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大会在广东佛山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张崇和出席并讲话。佛山市领导徐晓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副司长梁钢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吴清平、陈坚、谢明勇出席大会并作报告。大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玉中...https://wap.cnki.net/qikan-ZJTG202323044.html
7.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考察团到我校调研座谈2月9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全国食品产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于学军、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轻工业职业能力评价中心处长张天芬、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处长高鹏、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副处长李洋一行来我市调研。考察团一行先后考察了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诸城市检验检测中心、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学校惠...http://www.wfgsxy.com/info/1062/4558.htm
8.乌克兰捷尔诺波尔是乌克兰轻工业、食品工业、无线电电子和建筑工业的中心,在苏联时期早期,该市有一家收割机厂和一家瓷器厂。除此之外该市也是乌克兰重要的铁路枢纽,市内有多个乌克兰的主要火车站和一个国际机场。20X6月,由于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并从白俄罗斯领土进行导弹X,导致捷尔诺波尔暂停了与白俄罗斯平斯克市的友好城市关系...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487/
9.2024年郑州轻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学院现有教育部冷链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河南省冷链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低温食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低温食品加工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南省食品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科研与实验平台,拥有实验仪器设备总价值近亿元;学院师资力量...https://kaoyan.xdf.cn/202310/13537190.html
10.北京市国资委46家监管企业简介22、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一轻)是由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出资、隶属于北京市国资委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资产总额124亿元,直属企事业单位15家,中外合资企业8家。北京一轻坚持以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打造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势企业和名...https://www.yoojia.com/ask/17-11456349943728580530.html
11.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业管理学校更名为武汉食品工业学校。武汉食品工业学校更名为武汉轻工业学校。湖北燃料工业学校创建。 1959年,武汉轻工业学校更名为湖北省轻工业学校。湖北燃料工业学校升格为湖北燃料专科学校。 1961年7月,湖北化工专科学校、湖北省建筑工程学校、湖北燃料专科学校、湖北省轻工业学校合并组建湖北省工业技术学校。 1971...https://www.qwbaike.cn/doc-view-5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