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猫进行良好的饲养管理,是确保胎儿发育、乳腺发育和产奶量的基础。猫的初乳一般是指生产后前2d母猫分泌的乳汁。幼猫通过摄入初乳来满足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初乳的质量(免疫球蛋白含量)至关重要,为幼猫免疫力的获得提供了保障。一般来说,来自母猫的初乳是不能被其他代乳品替代的。但是,在无初乳或初乳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可以或必须使用代乳品满足新生幼猫的基本营养需求。即使是代乳品,也有助于幼猫消化道的发育成熟,利于幼猫血液循环的建立,降低体循环血容不足引起的循环系统紊乱。
动物乳成分包括蛋白质、乳糖﹑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猫乳、犬乳、牛乳、山羊乳和2种商业代乳品在平均营养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上稍有差别。
由表1可见,猫乳和犬乳中蛋白质、脂肪和部分矿物质含量均明显高于牛乳和羊乳,乳糖含量低于牛乳和羊乳。幼猫和幼犬生命早期阶段肠道分泌的乳糖酶活性较高,能够消化部分乳糖。因此,猫乳能够为幼猫的快速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并降低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胃肠道不适。猫乳的主要营养成分与功能见表2.
01、蛋白质的含量及其功能
猫与多数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乳汁也分为初乳和常乳。但是猫乳从初乳到常乳,其蛋白质含量从4%增加到7%不等。另一项研究显示,蛋白质含量从分娩当天的约6.7%增加到第6周的10%左右。随着泌乳阶段的延长,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猫乳与牛乳和羊乳相比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初乳和常乳可通过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来区分,类似于牛和犬。猫不同泌乳阶段主要免疫球蛋白含量与牛乳和山羊乳的比较见表3.
猫初乳及常乳中均检出IgG和IgA,这些免疫球蛋白对机体免疫力的建立发挥着积极作用。IgA已被证明是初乳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与肠道免疫细胞上的特定受体结合并被激活,后分泌到肠道内腔中。分泌型IgA可防止病原体黏附到黏膜表面,将潜在病原体从细胞中转运到肠腔内,结合病毒并防止复制,对局部黏膜免疫系统有刺激作用,最终随粪便排出体外﹔作为肠黏膜上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它是肠道黏膜的第Ⅰ道防线,对各种内源共生菌及外源入侵的病原体都有一定的抵抗作用。摄入初乳增加了新生幼猫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IgG和IgA被包围在消化腔内,通过捕获病原体或帮助抗原呈递到白细胞,参与消化道局部免疫。
猫乳中主要的氨基酸为谷氨酸,含量为每100g猫乳(985±106)mg;其次为亮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分别为每100g猫乳(515±35)mg和(440±41)mg;牛磺酸含量为每100g猫乳(30±6)mg.一部分氨基酸在肝脏内进行分解或合成蛋白质,另一部分氨基酸继续随血液分布至各组织器官,合成各种特异性的组织蛋白质。氨基酸的存在不仅提供了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原料,而且对于促进生长、进行代谢﹑维持生命提供了物质基础。有研究表明,食用无牛磺酸饲粮约3年的母猫,多次怀孕却未见1只活产小猫;替换为添加0.05%牛磺酸的饲粮喂食6个月后,母猫恢复正常繁殖。牛磺酸的缺乏会造成幼猫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引起猫的视网膜变性、心脏病、生殖障碍、血小板异常和发育异常等病理状况。饲粮中的适量牛磺酸对猫有积极作用。因此,猫乳替代品中需添加适量牛磺酸以维持幼猫正常生长。
02、脂肪和脂肪酸的含量及其功能
猫与其他多数哺乳动物一样,初乳和常乳中含有大量的脂质。以往文献中研究的样本数量和范围相对较小,因此,关于猫乳中脂肪的组分和含量尚未达成共识。有研究表明,母猫分娩后,乳汁中脂肪的含量从3%增加到5%左右。除泌乳阶段外,猫粮的类型也影响乳汁中脂肪的含量,饲喂22%粗脂肪含量的饲粮,乳汁中脂肪含量可高达17%.哺乳动物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中具有关键作用,其对幼猫有何作用尚需探索。Ja-cobsen等对11只哺乳期猫的乳汁进行分析,乳脂平均含量为12.7%的猫乳的脂肪酸相对含量可参见表4.
由表4可见,猫乳脂肪主要由不饱和的长链脂肪酸组成,其乳脂中含有0.81%的花生四烯酸。陆续地,在乳脂率平均为6.4%的猫乳中,发现了乳脂中含有20.6%的亚油酸和1.7%的花生四烯酸。推测猫乳中高含量的花生四烯酸可能对幼猫的生长有一定作用,其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在哺乳动物哺乳期间添加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可能对幼犬和幼猫有益,在幼年猫科动物中,对维持神经系统和视网膜功能很重要;亦能够提高幼犬学习能力、记忆力、视力免疫和视网膜功能。二十碳五烯酸(EPA)和DHA的作用相似,但具体机制尚需深入探讨。
03、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及其功能
与常乳相比,猫初乳中的乳糖含量较低,约为3.0%.哺乳动物乳汁中除含有乳糖外,还含有大量的低聚糖,如岩藻糖和半乳糖基乳糖等。难以消化的低聚糖通常是益生元纤维,其已被证实可通过调节有益菌数量改变微生物菌群的组成,促进动物肠道功能正常发挥。益生元可防止病原体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并作为受体类似物抑制病原微生物在肠道和尿路的黏附,从而预防胃肠道黏膜和尿路的感染。乳寡糖可能具有益生元的作用,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抑制致病微生物的增殖。
04、矿物质的含量及其功能
在机体代谢过程中,矿物质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常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动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微量元素含量,缺乏或过量都可能导致营养物质代谢障碍或中毒性疾病发生。
猫乳区别于大多数动物物种的乳,其铁、铜、锌和锰含量在3~7d高于泌乳前2d;铁含量从8~14d的4.03ug/mL下降到36~42d的3.02ug/mL;铜含量从8~14d的1.34ug/mL下降到43d以上的0.61ug/mL;锰含量从0~2d的0.14ug/mL增加到43d以上的0.39ug/mL;钙含量在前3周从550ug/mL左右迅速增加到1500ug/mL左右,此后变化不大;镁(约100ug/mL)和锌含量(约6ug/mL)无明显变化。
猫乳中的铁含量(约4ug/mL)远远高于人的乳,人乳中铁含量通常在0.04~1.92ug/mL.幼猫很少发生贫血,可能是由于猫乳中较高的含铁量,并且只有当出现严重缺铁或疾病晚期才会表现临床症状。乳汁中镁离子可能积极参与了胎粪的排出,抑制胆红素的吸收,从而预防新生幼猫溶血性黄疸的发生。
05、水分含量
06、部分酶类物质的含量及其功能
07、能量供应的变化
在初乳中,能量水平的变化主要由脂质水平的高低决定。食肉动物的初乳和常乳中能量水平是相似的,但哺乳期母犬和母猫之间略有不同。犬的能量水平在产后2周内逐渐下降了大约20%,母猫乳能量水平从初乳到常乳下降了大约8%.刚出生的幼猫由于胃容量有限,初乳中较高的能量供应为胃容量有限的新生幼猫提供了尽可能多的能量,能减少幼猫因能量供应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例如低温症和休克。
08、维生素的含量及其功能
维生素是一类微量的有机分子,作为必需的酶﹑酶前体或辅酶,在机体的许多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文献显示,每100g猫乳中脂溶性维生素A含量为(651±366)IU.猫无法通过阳光照射皮肤合成维生素D,必须通过饮食摄入,维生素D刺激肠道、肾脏钙和磷的重吸收以及调节骨骼中矿物质代谢,并影响骨骼生长、矿化和重塑。乳中维生素容易受到加工工艺的影响,如果用牛乳或者羊乳等生产猫乳代乳品,需要考虑到原料乳的加工工艺对维生素的影响。目前关于猫乳中多种维生素含量测定的研究尚未开展,可尝试探索其对幼猫生长的影响。
09、激素的影响
我们的言行:要么全力以赴,要么走人!我们的宗旨:用户有效益,我们才能生存!服务完善创新发展!我们的理念:火爆招商,天天向上!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的管理:责任胜于能力;每天每人每件事每日每事每检查;不放弃、不抛弃!敬业、精业、专业;当日事,当日毕……我们的目标:让代理商找到火爆产品!让厂商招到更多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