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是我们采购生活必需品的“宝地”,也是关爱家人、保证生活品质的考场。但这采购看似简单,一不留神购物车里还是会混入健康价值打了折的产品。现下就为你揪出逛超市常犯的错误,一起来看看自己中招几个。
逛超市常犯八种错误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1、买油就选大桶的
由于很多商家推行“买得越多越便宜”的促销手段,很多人买的油几乎都是10斤左右的大桶装。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说,“如果家里成员多,用油比较快,2~3个月能够吃完一桶,就可以考虑购买大桶装”。但现在多数家庭人口少,又常在外面吃,打开的油通常会放置很久。
油并不是耐储存食品,很容易氧化变质,过了3个月,营养成分被破坏,品质会慢慢下降。因此,最好选择容量少的小桶食用油。
2、进门先逛冷藏区
很多超市一进门就是冷藏区,导致很多人先买速冻食品、酸奶和鲜肉等需要低温储藏的食品。其实这样做是不可取的,食品专家认为,速冻食品离开冰柜,环境温度不稳定,虽然拿回家还没有完全融化,但再重新冻上已经影响了产品的保质期。
因此,这些产品要最后拿,等其他东西都买好了,出超市前再逛冷藏区。
3、喜欢晚上逛超市
对于超市晚上的打折促销活动,范志红表示,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食品而言,只要是打折促销的都很可能不新鲜,尤其是熟肉和豆制品,一定要慎重购买。
4、饿着肚子去购物
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饿着肚子时看着满货架可以饱腹的食品就想往购物车里放,特别是巧克力、薯片、奶油蛋糕等显得格外诱人。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发现,被禁食5小时的参试者去超市购物,选择的食品一般热量很高,而吃过东西的参试者购买的食物热量就相对小很多。
5、买肉只看“卖相”
很多超市的食品区会用灯光以“色”诱人,比如肉类专柜的上方会安装粉红色灯,让鲜肉看起来更加红嫩新鲜。范志红建议,可以从柜台里拿出一块肉在没有照射灯的地方看一看实际颜色。而且,买肉要去大超市,找可以信赖的大厂家,因为鲜肉对冷藏条件要求高。
另外,食品专家提醒,相比生食来说,熟食的问题可能更大,颜色鲜艳的熟肉还可能有亚硝酸盐超标的问题。
6、速冻食品直接选上面的
很多人到冷柜选商品,往往看好牌子拿了就走,但范志红建议,冷柜选货要记住“好货沉底”的原则。她解释说,“因为超市的冰柜常常被打开,接触到空气的部分温度较高,会影响产品的品质”。挑选的时候不要翻来翻去,而要直接去拿比较靠下的产品,因为冰柜底部的温度比较稳定。
此外,有些商家还可能把不太新鲜的食品摆在顾客容易拿到的地方,最实用的对策就是仔细看清产品的生产日期,不要大意。
7、米面挑选散装的
食品专家称,散装食品除了有氧化、细菌滋生的可能,还没有标明保质期。因此,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最好选择真空包装产品。
8、喜欢买一送一、特价商品
出于追求价廉物美的消费心理,超市里各种打折促销商品总会令人心动。但现在很多超市买一赠一等促销其实都有猫腻,比如将快过期的牛奶与正品捆绑销售,消费者往往忽略它的生产日期,导致第一箱还没喝完,第二箱已经过期了。
而且,不少标榜特价的商品其实并不便宜,如一袋零售价3.3元的饼干,3连包销售时标明特价10元。对此,专家建议,购物时别着急因打折和赠品而心动,因为很多食品打折时其营养价值也已经打了折扣,一些产品也常在快过期时才赠送,旧的搭着新的卖。建议消费者购物时把注意力放在真正想购买的东西上,不被商家的促销手段忽悠。
宽敞、物品繁多的现代超市似乎成了家长们的托儿所,孩子们的游乐场。殊不知这里面危险多多,弊害重重。
孩子的危险活动之一:在超市里奔跑
越是仓储型的大型超市,越可能对奔跑中的孩子造战危险,偏偏这种超市里四通八达的通道,尤其会给3~6岁的孩子产生极大的奔跑追闹的诱惑。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注意并给孩子讲明奔跑的危机:
小心撞翻岛形货堆!超市习惯将优惠货品在通道中央堆高成尖塔形成圆柱形,为的是让更多的顾客能留意到它,并顺手拿货。但这种岛形货堆稍有碰撞,就可能破坏其平衡,物品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来,令孩子受惊或受伤。
小心货架铁角!相当一部分仓储超市还未意识到要为儿童采取人性化的保护措施,其在一米高度配置的货架铁角尤其客易对孩子造成伤害,高速奔跑中的孩童,经常会因为躲避不及,撞伤眉骨或额头。
孩子的危险活动之二:在超市躲猫猫
两三个熟识的家庭在超市相遇了,大人放心地在一旁聊天,孩子们则在货架之间躲猫描。天哪,不一会儿,一个孩子就爆发出了凄厉的哭叫。
在超市躲描描的幼童,往往一转眼就发现,他既看不到小伙伴,也看不见父母,而一色一样的货架更令他分不清东西南北。除了大哭,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父母除教育小孩不要随意在超市躲猫猫外,更要帮孩子逐步建立起方位的概念,记清生鲜区、冷冻区、零食区、日常用品区等的相对位置并教导小孩万一迷路如何求助于超市的工作人员。
孩子的危险活动之三:在超市“免费”玩冰
在与农贸市场的竞争中,超市的生鲜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此举对家长而言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孩子踮起脚尖,在冰柜前兴高采烈地玩冰——哎呀,在海鱼、河鲜、牛肉,还有速冻饺子的底下,衬着好多好多好玩的冰啊。
好玩是好玩,但这些出门甚至穿着T恤短裤的孩子们,回家后檄极可能开始咳嗽流涕,直叫肚子痛,这都是那-18℃的大冰柜惹的祸。
正确的做法是去冷冻柜购物之前,给孩子披上一件薄外套,并教育孩子别在冷柜前流连忘返。
超市一般都是关窗开空调的,里面的空气不好,父母在超市最好还是快快买完东西,带孩子回家。超市不是免费托儿所,也不是孩子的游乐场。
孩子的危险活动之四:在超市“免费品尝”
现在大多仓储超市的食品柜都有“先尝后买”服务,很多大人不仅自己尝,也绐孩子尝,甚至有贪小便的父母任何散装食品都来一点“先尝后买”。好子,孩子开始有这种印象,超市里的散装零食是可以随便吃的,某一天,他“拿”了一个果冻,麻烦就这样到来了……
即便超市工作人员不把这个当作偷窃,但稍有点常识的父母都该知道,孩子吃果冻要小心,最好用小勺舀着吃,避免因整个吸食堵住气管造成窒息。但偷偷品尝的孩子哪里还理会这么多啊。所以,最根本的做法是帮助孩子树立这样的观念:超市是买东西的地方,所有的东西只有到门口付过款才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