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朋友英杰传:从“哭哭猫”到“流泪猫猫头”

嘿!原文不是这样的,这段是约翰·多恩诗的一个仿写。原版里面提到了岛屿、海水和死亡和钟声,并没有说什么眼泪。如果有,它也只可能出现在隐喻里。

只有我一个人是这么觉得吗?

如果有这样一个排行榜,用来收录最让人感到讨厌的十个句子。“只有我一个人是这么觉得吗?(AmITheOnlyOne?)”一定能名列前十,当这个榜单出现在网站上,这句话绝对可以排到前三名。为什么这个句子如此让人感到厌烦?因为它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一个无意义的短语,也是最知名的废话。这是一个伪装成疑问句的陈述句,如果有人问是否只有他/她一个人这么觉得的,那么所想表达的意图非常明显,只有他/她才是特立独行的人(而你们都只是顺从的绵羊)。

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的联系,互联网的存在让这一点得到证实,可人们还是开心不起来。

everythingisconnected(所有的事情都是相互联系的)

everythingisdisconnected(所有的事情都是断开连接)

过去信息渠道的闭塞让人陷入恐慌,如今大量的消息涌入令人目不暇接。人们的忧愁好像不同与往,有时却似乎却又不是这样。当加载进度条突然停滞、当手指在屏幕上的滑动没得到反馈、当旋转的圆点形成了一个圈....焦虑、慌张,担忧的情绪再次将我们笼罩。

断开连接让我们害怕。

但连接真的断开了吗?

“要么成为诗人,要么什么都不是。”赫尔曼·黑塞的名言再次被提起。

互联网世代的到来,我们对于平庸的恐慌,正因事物间广泛联系被日益放大。人们奔走疾呼、大声呐喊、收到的回应却寥寥无几。

无法成为诗人,难道我们什么都不是?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是一个MEME的制造工厂。用户在这里可以从给定的MEME模板中选择一张,配上你5分钟前才想到或者酝酿已久的文字解说内容。此外,网站还有一个附加功能,用户可以另起炉灶,上传本地图片让网友使用。这有点类似汽修厂,你可以随意的选择零件去改装你的车,或者做的更彻底一些,去弄一辆新车。

哭哭猫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通常而言,一个MEME的诞生,都是源自偶发的传播。他们本身并不是出于成为MEME的目的而诞生的(毕竟,就算是在游戏里,想要惹人注目的条件也相当严苛。除非你有一头冒尖的金发、背着夸张的大剑,或者脸上有一道怎么也洗不掉红色颜料,怒气冲冲的宣称自己要踢到宙斯的屁股。没有做到这种程度,你很难成为故事的主角,至少不是一个好主角)。来自MEME装配车间的哭哭猫显然有违背这一普遍规律,这让它立刻变得可疑起来了。

你不能通过事先计划制造爆红MEME,就像斯内普教授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所说的,“你竟敢用我创造的咒语来对付我”(顺带一说,这也是一个著名的MEME),这种方式基本不会奏效。

但哭哭猫还是红了,这引起了MEME巫师们警觉。谜题很快被揭开,哭哭猫是一个伪装,它的真实身份是严肃猫(SeriousCat)。

这只白猫是MEME界的老兵,首次登场于2005年,当时的名字是Jae-YoungCat,这是因为最初在韩国在线社区lulz的一个帖子里,猫的照片被拿来和说唱名人JaeYoung做比较。在当年,JaeYoungCat及其衍创作,是韩国引擎网站Naver.com上最受欢迎的搜索内容。

一年之后,JaeYoungCat的潮流来到了大洋彼岸,白猫的图片上还多了一句话。

这只白猫的名字也从JaeYoungCat变成了SeriousCat。

在严肃猫化身为哭哭猫的数月之后,一个ID名为YoussefArafa88的用户将哭哭猫的图像命名为《saDp!!C..:(》贴到了问答网站Ask.fm上,哭哭猫实现了(能查到的记录中)首次站外输出。

Parody,一般译作为戏仿。指的是通过模仿某种艺术形式,从而达到滑稽的效果。

从历史来看,戏仿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期。英国学者玛格丽特·A·罗斯在著作《戏仿:古代、现代和后现代》中写到:戏仿一词,在希腊语中写作“parodia”(παρδα),由前缀“para-”和词根“-odes”组成,其中作为前缀的“para”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语意,一种指的伴随,一种指的是对抗。两种意思相反的语意在同一个词语中出现,体现出戏仿“既相近又相反”的矛盾性。

作为模仿的一种形态,除了向模仿的对象表达致敬外,戏仿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将史诗故事中严肃内容和角色与日常生活或者动物界不合时宜的角色混合,揭示和暴露那些原本作品中的的局限,进而制造滑稽效果。

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欣赏艺术,人类的心灵状态是在回忆理念世界。

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戏仿诞生以来至今已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几乎与西方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相当。在《戏仿》里罗斯指出,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仍有许多批评家认为戏仿只是相当低级的滑稽形式,在艺术史上没有任何重要性。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批评家对待戏仿的此种态度,使得戏仿在文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地认识或认可。

如果理论让你感到头疼,那么哭哭猫就是一个例子,他的诞生便是源自对于严肃猫的戏仿,只是少了某些致敬的成分,这是这种艺术表达的现代形态。Parody有个更为大众熟知的译名:恶搞。

直到2015年末,哭哭猫的走红还是遵循了MEME传播的一般逻辑(虽然“出身不正”),那么到了第二年,情况开始变得有些不同了。

2016年的10月,匿名社区4chan的/vp/(精灵宝可梦)讨论版出现了一个帖子,内容是对游戏《精灵宝可梦日月》里阿罗拉地区喵喵造型(如图左边)的批判(吐槽)。

”说真的,这玩意到底是个什么鬼?给我一个理由,为什么这是个好的设计?“

在帖子发布后的约2个小时左右,另一名用户贴了一张图片,作为对帖子主题的回应(准确来说,是14点52分35秒,误差不超过一只蚊子腿)。

在图片的旁边,发帖的人写这么一句话:

也许是恰到好处的戳中了痛点,也许是对帖子主题作出了巧妙的回答,又或者是因为猫咪的眼神让人着迷,不管是什么原因,这只胖胖猫开始在网上风靡。人们很自然的注意到,这只猫咪朦胧的泪眼似曾相识。

2017年的1月,在胖胖猫走红的数月后,另一为匿名的4chan用户在/v/板上发布了一张图片,贴出了另一只哭泣的猫咪,这让之前的那股既视感越发强烈了。

6天之后,名为ShitpostBot5000的Twitter帐户发送了一条推文,内容是这只哭泣的猫咪变成了他手机上快速回复的一个模板,该推文在两年内收到了2800多次的点赞。

与此同时,这张哭泣猫咪的图片在互联网开始了他的奇幻漂流,在搞笑图片聚合社区FunnyJunk上,猫咪的图片配上了一段蹩脚的日语台词(如果可以算作是日语的话)。

这段幽默的的台词被认作为是对ACG文化中陈腔滥调的讽刺,后来在被引用时,因为图像偶尔会被会配上“やめろ!”(yamero)的文字,这只猫得名大和猫(YamatoCat)。

但更多的时候,这只猫被称作为尖叫猫(ScreamingCat)。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分支,法兰克福学派通常被视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其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在1964年出版了《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一书,揭示了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人在技术控制下的生存状态。

在这样的社会里,只存在单一的价值取向,单一的判断标准,变成了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在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这样的人不仅不再有能力去追求,甚至也不再有能力去想象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那些曾带给人类带来梦想事物,如今使生命作为完整个体的意义消失了。

我们是怎样一步步落得此般境地的?

作为一种工业发展的产物,网络在诞生之初就承担着传播信息的功能。区别于传统的传播模式,网络展现出了不同的特质。一般而言,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通常是这样的:

信息在产生后,经过职业传播者的处理,在大众媒体上(如报刊、杂志、电视新闻)上进行传播。部分受众对信息的反馈(舆论)回传给给职业传播者,形成信息传播的循环,只有有少部分的信息能直接通过信息源头传递给受众。

在互联网出现后,这种信息传播的模式发生了变化:

在互联网的规则下,信息的传播的主动权不再受制于职业传播者,每个用户都拥有了传播者和受众的双重身份,信息传播的层级关系开始模糊。套用流行的说法,去中心化。

让我们回到哭哭猫的源头,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当哭哭猫还是严肃猫的时候,它原本的名字Jae-YoungCat在从传播中消失了?毕竟传播发生的必要条件就是得有传播者,那么至少,第一个将这张图片从韩国在线社区转到其他平台的用户,肯定是看到过Jae-YoungCat这个名字。

因为传播在过程中发生了异化。

JaeYoungCat能在韩国社区走红,是因为和DJJaeYoung所建立起的联系,如果信息的受众并不是在韩国,很大概率难以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因此一个新的名字便恰逢其时。严肃猫是对图片本身描述,信息的受众并不需要对韩国文化有所了解,也能发现笑点。而在化身为哭哭猫后,原本的文字内容也不复存在,因为单纯的图片在传播中更有效率。

让我们再将目光回到尖叫猫这里,在MEME史学家的探索下,一段往事得以重见天日。尽管有无数的MEME都是因为4chan而声名远扬,但尖叫猫的源头并不在此。

2015年8月15日,在化名为Schmuserkadser的哭哭猫在德国图像版走红的4个月后,名叫kiana的用户在自己的汤不热(Tumblr)上发一组图片,并将名字命名为斗争(thestruggle)。

三天后,另一名ID叫做nicolas的从组图中选取了一张,贴出了photoshop处理后的版本。

之前的既视感在这里得到了证实,严肃猫、尖叫猫、胖胖猫共享了同一双眼眸。

2017年1月22日,当尖叫猫在推特上走红的第二天,猫主人kiana便认领了这个MEME。

在一条回应让尖叫猫走红的的账户ShitpostBot5000的推文里,kiana写到:

在推文的配图里,kiana贴出了inkky怒吼的照片和另外两张生活照。几个月内,这条帖文收到了5次转发和35次点赞。

对于这条推文里配图,kiana主图选择的是尖叫猫化的版本,另外两张选的是原版和生活照。

这条推文在一个月内收到了2.5万次转发和5.5万。

至此,哭哭猫的所有谜题就此揭开,实在是可喜可贺。

.......并没有。

眼尖的MEME侦探发现了先前nicolas贴图的破绽,组图右上的那只猫的眼眸也不是他自己的。

案件还在还将继续。

在尖叫猫的故事里,inkky主人的遭遇展现了网络传播的又一个特点:经过重塑,信息中原本的主体丧失,新的主体将会取而代之。

出于论证的的需要(出于喜剧元素的需要,类似剧场中的中场休息),这里讲一个衍生的例子。对国内互联网流行有所了解的读者,应该会对一只眼神呆滞的,身处爆种背景的猫咪有所印象。

这位是MUR猫,此次在国内的爆红,也有了"奇怪的知识增加"、"性欲消失了"、"停止思考了”猫等外号。不过,作为当红辣子猫,MUR猫其实早就”扬名海外“了。

2013年11月2日。视频制作者皆本フランツさん在视频网站投稿了一条名为[MURに似てる猫BB+使用例.chisyou]的视频,这是一个类似JaeYoungCat模式的戏谑。

在视频走红之后,投稿者承认,为了让片中形象为和MUR相似(还记得前文说的吗,传播者会对信息内容进行重塑),进行过PS处理。

从最开始只是有趣的猫,到后来MUR猫,再到失去蛋蛋的猫、奇怪的知识增加猫。我们从中能够学到什么?可能是下次再使用这表情时,会先想一想,增加知识背后的代价是什么。

让我们回到哭哭猫的话题。因为有先例在前,MEME侦探从开始就发现了猫主人inkky这条”认领告知“的不合理之处(证据还是由当事人自己提供的)。显而易见的的事实是,哭泣并不是这只猫的本来面目,这只猫并不是哭哭猫,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尖叫猫不算是哭哭猫,那么严肃猫、胖胖猫、还有那只未知名字的猫就都不能算是哭哭猫了。毕竟,他们的眼神基本一致,尖叫猫好歹还调整过角度。

那么谁才是真正的哭哭猫?

严肃猫、胖胖猫、尖叫猫的纷纷登场,让一个趋势开始显现。忽然间,那些活跃在互联网上的猫猫们,心情都变得不好了。

吃蔬菜的、不吃蔬菜的、刷牙的、身上放黄油的、被刀指着的.....所有猫都开始哭泣。

哭哭猫(cryingcat)不再是一只具体的猫,因为悲伤,每只猫都是流泪猫猫头(sadcat)。

直到严肃猫掏出了枪。

在互联网MEME中,存在一个叫做LOLcat的子概念,指的是在一张随手拍的猫咪照片上加上幽默的句子,从而达到幽默的效果。

如同在“女人吼猫”的MEME流行,让当事人泰勒·阿姆斯特朗女士和当事猫Smudge的最终“相遇”,使得人看到了在MEME里也可能存在故事性。那么,流泪猫猫头之所以如此特别,也在于它体现出了不同的特质。

以往MEME传播过程中的信息重塑,表现为图片所配文字的变更。而这一次,通过流泪猫猫头化这一个过程,结果却让内容传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含义:1.这只猫是哭哭猫2.这只猫不是哭哭猫,这种二元性的共存,让流泪猫猫头展现出了古典戏仿模式的特征。

流泪猫猫头成为了一种抽象化的符号,一个讨人喜欢版本的盖伊·福克斯的面具。

但是代价呢?

一位不解风情的的匿名用户在网站上发布了图片帖,揭穿了众多流泪猫猫头的本来面目。胖胖猫并没有因为肥胖而哭泣,牛仔猫正意气风发,给力猫自信又十分给力,黄油猫是一只仓鼠(经过读者指出其实是豚鼠)。

他们没有流泪,甚至不是猫。

符号化所带来的风险在于,固定的印象一旦形成,真实情况就很难再说清了。身着黑衣、宣读“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的誓言并不代表着就能成为了兄弟,“跪下时还是孩童,起来便成为了守夜人的汉子”只是一个愿望。

在雨中,我们一起哭泣。

也可能只是我忘了带伞。

19世纪末,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在一次针对狗胃部的实验过程中,注意到了狗会在食物送到嘴前就开始分泌唾液的现象,便把原来的研究焦点抛之脑后,开始设计他的”条件反射"实验。

在一次家庭聚餐上,巴普洛夫跟家人说起了实验的事。这时,他的父母建议道,为什么不让他弟弟尼古拉也一起参与实验呢?当时巴普洛夫已经成为了著名学者,而弟弟尼古拉还只是一位失业在家的帽子设计师。父母提出这个建议,是希望兄弟俩能够通过共同进行实验,增进感情。

长期的一事无成,让尼古拉对自己的哥哥产生了嫉妒,加之本来交流就不多,兄弟间的感情非常淡薄。虽然巴普洛夫同意了父母的建议,但兄弟间的情感并没有因实验走的更近,反而渐行渐远。在选择什么食物来刺激唾液分泌时,弟弟尼古拉提出,只有高级鱼子酱才能让自己流口水,而这并不是巴普洛夫能负担的起的。兄弟两人围绕这个问题争吵了几天,最后达成了妥协,选择用便宜的面包片取而代之。

前两天的实验进行的非常顺利,在每次递给尼古拉面包片前,巴普洛夫都会摇响铃铛,而尼古拉也如预期一样的分泌唾液。问题出现在了第三天,这一天巴普洛夫在将实验推进到了下一阶段,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他摇响了铃铛,这次却没有拿出面包片。按照巴普洛夫的设想,尼古拉会因为铃铛声条件反射的分泌唾液。

结果尼古拉不只分泌了唾液,还抡起胳膊,将巴普洛夫打进了医院。

因为这一行为,尼古拉成功代替狗留名于史。

假如最开始选择的对象是猫,情况将会好的多(对于猫而言,更好选择是洛伦茨、斯金纳、芝诺、凯库勒、摩尔根.....除了薛定谔)。

为什么他们如此迷人?

因为他们是猫。

一只由字节所构成的猫朋友,除了不会吃掉猫粮(但是会吃掉你的流量)和用猫砂(但是可能出现在屏幕里的任何一个角落),他们和现实里的猫无异(但是更听话)。哭哭猫、流泪猫猫头....这些名字都只是为了让人的方便记忆。猫不需要名字,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谁。他们离群索居(在不同的论坛和讨论区出现),却又会好奇同类在哪(发出了一张流泪猫猫头,收获更多流泪猫猫头)。

MEME的流行,是对工业社会的一个反讽和回击(所谓的工业社会,一个例子:手机制造商拿掉了可拆换电池、耳机孔、给屏幕添加了刘海和曲度,还说这是未来的趋势、是为了你们好)。作为互联网的产物,它的诞生并不是源自某个网站的精心的策划,产生了大量流行MEME的图片版社区也并非互联网先进技术的代表。没有注册机制、信息不归档、几乎不存在的索引,各种不便利的因素都没有妨碍它的流行。8K、120帧、无损传输....越来越多的各高科技粉墨登场,我们偏爱的却还是一张张模糊的猫猫图。

工业社会的资本摇响了铃铛,期望看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

猫咪爬上了餐桌,打翻了盘子,牛奶撒的到处都是。

猜猜现在谁才是狗?

2015年的年底,在流泪猫猫头(当时还是哭哭猫)开始走向兴旺的第一年,《牛津词典》发布了这一年的年度词汇。这是一个惯例,每年编纂人员都根据当年的流行趋势,评出一个年度单词。2015年的当选词汇几乎无法发音,因为它并不是由字母组成,而是个表情。

笑着哭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emoji表情,科技网站进行过调查,向不同人群询问为什么这是他们的最爱,得到的答案大相径庭。作为缓解聊天尴尬的万能药,每个人对这个表情都有自己的看法。

那么流泪猫猫头呢?

18世纪,哲学家康德曾从乖讹论的角度对幽默下过定义,在他看来,幽默来自于从期待到期待落空的突然转换。《戏仿》的作者罗斯也指出,幽默的本质在于引发出人们对某物的期待,却给出并不完全是某物或全新的另一物。这种描述非常符合戏仿的机制。

在一次戏仿中,原作品经过被引用,而这种引用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却经过戏仿作者有意设置而变成了其他事物,造成滑稽反差。

就像流泪猫猫头的双眸和鼻头。

当我们使用流泪猫猫头的时,我们所期待的是什么?没有标准答案。流泪猫猫头是这个时代的蒙娜丽莎,满足了我们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里表达情绪的花样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还有一个猫猫版本的笑着哭的emoji表情的原因)。

2019年3月,流泪猫猫开始流传的第四年。ID为Daftboy43的用户在图片社区Imgur发表了一个帖子,标题是《所以,我发现了哭哭猫的本尊》,事情的起源得以公开。帖子的正文里,Daftboy43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这只猫看起来如此悲伤?有什么背景吗?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有何见解,这个MEME总是让我感到悲伤,而不是欢乐。“

这个帖子收获了25次的顶和11条回复。

作为系列的源头,元祖哭哭猫并不是最受欢迎的猫咪,他哭的太“自然”了。这可不是流泪猫猫头所应该具有的美德。

在帖子里面,其中的一条回复写到:小猫很容易因被其他猫抓到脸而造成眼部感染,用于治疗感染的眼膏使它们看起来泪光闪闪,这就是这里发生的事情。

总而言之,并没有发生什么悲伤的事情。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在雨中我们一起哭泣

或许我只是忘记带伞

但不必担心

你的悲伤不会被雨水所覆盖

不要问眼泪为谁而流

它就是为你而流

无法否认,在信息轰炸的时代,不是每一个声音都能被听到。有时就算扯开嗓门也无法得到回应。但如果不去发出声音,就永远不会被听到。在雨中,对方并不会因为你全身湿透而去嘲笑你,因为他/她的境遇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真正惹恼对方的是在你被淋成落荡鸡后,却还在宣称自己有一把伞。如果你有一把伞,就把伞拿出来。发出声音的过程比音量更重要,而一个更好的作法,是去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只有我一个人是这么觉得吗?我来证明给你看。

流泪猫猫头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我们所熟悉的那套MEME逻辑是否发生了改变?

答案是:YesandNo(汉弗莱比爵士很熟悉这一套逻辑,英国会有公务猫也是这个原因)。

作为最先进WEB2.0文化的代表,猫猫图片一直是MEME中的先行军。

相互矛盾而又相互统一,在对抗的同时伴随。

戏仿,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古老艺术表达形式,在流泪猫咪这里焕发着它的生机。

某一天,reddit上出现了一篇新帖子。这对于一个每天有着大量新帖的论坛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新鲜的事情。

-嘿哥们,你这图不太对吧?

-你说的没错,这就对了!

1993年7月5日,《纽约客》上刊登的一则由彼得·施泰纳(PeterSteiner)创作的漫画,漫画的内容是两只狗,其中一只坐在计算机前的一张椅子上,对坐在地板上的另一只狗说着话,漫画的标题是讲话的内容。

27个春夏秋冬里过去了,至今还没有谁发现会上网的狗。

自命不凡,又举无轻重。

被忧愁、伤心、沮丧的情绪所笼罩。

正是因为我们是人。

如果您是猫,请联系我。

(狗就不必了)

参考资料:

1.龚芳敏.西方文艺批评中戏仿功能的历史演变探析.云南社会科学.2015

2.张进平.网络传播中的异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1

3.郑晓龙.基于社会媒体的Meme传播机理研究.中国科学院.2013

4.玛格丽特·A.罗斯.戏仿:古代现代与后现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刘文进.玛格丽特·A.罗斯戏仿观研究.河北大学.2017

6.OlgaGoriunova.TheWarandPeaceofLOLcats.2012

能够坚持看完,再次谢谢您这么捧场。

但为什么会还是想写这个题目?

因为这是猫朋友的英杰传,作为猫中英杰,流泪猫猫头的传说非常有代表性,但又与众不同。如今你再去搜索cryingcat或者sadcat,仍然能得到大量不同的结果。

但它不太好写的一个原因在于,这次没有一个天然的故事线。

苏联民俗学家弗拉基米尔·普洛普在他的著作《故事形态学》曾讲过这么一个观点:虽然故事中的人物及其行动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两个看似完全不一样的故事,却可以从中归纳出同一种功能。只要掌握了这些种功能,普通人也能变为童话家,创造出精彩绝伦的故事。

人们曾希望生活是一个个的故事,因为故事会符合逻辑,有固定的模式,有套路可言,是把混乱的世界组织整理成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

可惜它不是。

真实世界里有太多的突发事件,造成变化的因素层出不穷,几乎没有逻辑可言。

于是,我们开始创造自己的故事。

*小花絮:在正式开始写的时候,我首先尝试了从参考材料的角度出发,去给故事立意,但很快就发现不能这样写,因为这么写也太狗了。狗的方式什么?你抛出了了球,狗立刻跑了出去,高高兴兴的把球捡了回来,这是狗的逻辑。猫的逻辑是什么?你丢出了球,猫慢悠悠的走开,喝光了所有的牛奶,抓破了你的沙发,毛球吐得到处都是,并把所有罪状推给狗。

得用猫的方式来写。

*另一点小花絮:为什么盖伊·福克斯的面具会让人感到厌烦?因为在符号化形成的过程中,另一个经常发生的情况就是符号的滥用。但同样的事情永远都不会发生在猫的身上,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代表的是互联网精神的本身。

THE END
1.经常喂猫咪吃猫条对它的身体有哪些影响?高盐高糖:部分猫条为了提升适口性,会添加较多的盐和糖分,长期食用可能会导致猫咪出现高血压、肾脏问题等健康问题。养了个毛孩:养了个毛孩品牌的猫条以天然成分和高营养价值为卖点,适合对食物质量有高要求的猫咪主人。…https://m.sohu.com/a/783985222_120729674
2.喵生太幸福了!冻干慕斯芝士球……这些猫咪零食把我看馋了对于肠胃比较脆弱的猫狗,或者从未进行过生食喂养,连冻干零食都没有接触过的猫咪,建议先从肉质和骨肉都比较软而且容易消化的鸡肉开始,并且一定要注意用量。 或者可以把冻干泡在温水里,猫咪吃起来更易消化~ 猫条 猫条是液态流质食物,口味种类多,能帮助不爱喝水的猫咪补充水分,易消化。 https://static.zhoudaosh.com/A241B5A89E9FA72F9BBD7FAD5F954C1930AD283B1EA2776F4427242126A1105E
3.猫儿子把猫妈配了怎么办?猫儿子与猫妈妈配种在我们看来不符合伦理,但这种现象对于猫咪来说是比较常见的,毕竟纯种猫咪都是通过进行近亲交配来的,不过并不提倡让猫咪进行亲近交配,因为猫咪体内可能隐藏着品种特有的遗传病,近亲交配会增加猫咪的后代患上遗传病的概率,而杂交有利于会稀释这些基因,降低猫咪遗传病的发病率,所以一般不建议让猫儿子与...https://www.isdpp.com/issue-11317.html
1.人吃了猫条会有什么影响问题描述:人吃了猫条会有什么影响 医生回答 金坤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三级甲等 病情分析:人吃了猫条可能会导致消化道症状、过敏反应等问题。1. 消化道症状:由于猫条并不适合人类食用,人们在误食猫条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2. 过敏反应:个别人可能对猫条中的某些成分过敏,误食后可...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question/89a94aee6c655dea185f7bacb448e413.html
2.猫条品牌排行榜十大品牌京东JD.COM为您提供猫条排行榜、猫条哪个牌子好、猫条十大品牌等相关资讯,从猫条价格、评价、图片等多方便比较,为您推荐品牌猫条,网购猫条上京东,放心又轻松!https://www.jd.com/phb/6994673441bc1d140449.html
3.关于猫的作文(精选35篇)它的头园园的,眼睛是绿色的,像个小灯泡,一到晚上就会发光。猫的鼻子很小,嗅觉却很灵敏。下面还有一张嘴,旁边是一些胡须,是捉老鼠时用到的。猫耳是三角形的。听觉也不错。猫的爪很锐利,上面长着五个小肉球,走起路来特别轻。它的尾巴又粗又长,摆来摆去,像一条毛鞭子。https://www.unjs.com/zuowendaquan/guanyuzuowen/5106248.html
4.发关于边逗猫边撸猫的搞笑句子230句14、此生憾为人,来世愿为猫。猫有九条命,却只一颗心。人虽一条命,难知几份心。 15、不少人的家里养着猫,因为猫十分可爱。猫的身体不算很大,但是猫很讨人喜欢,小猫早晨先用舌头舔舔爪子,再用爪子擦一擦脸,真是可爱极了。 16、我始终弄不明白,到底是我收养了猫,还是猫它恩准我进入了它的生活。 https://m.ruiwen.com/jingdianjuzi/7242040.html
5.5900万中国家庭养宠物,据说养猫的人都年轻学历高养猫过多,家中无处落脚 近两年来,“吸猫”、“撸猫”如病毒般蔓延了整个社会,网红猫“楼楼”去世之后,近10万网友在微博上进行了哀悼,网民们对于猫的喜爱与执着着实令人惊讶。在问答社区知乎上,以“猫”为话题的关注人数达18万,而以狗为话题关注人数只有9万。过去的一年里,微信公众号“乐话”类榜单中,排名第...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79849
6.“招财猫”背后迷人的历史“日本有一句谚语叫‘杀猫遭报应,祸延七代’(猫を殺せば七代祟る),它基于这样一种民间信仰,即猫的复仇心极重,并且拥有超越人类的寿命。”奥山补充道。人们对于猫的力量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照料好猫咪,它们也会照料你。 ? livedoor 猫塑像在日本的流行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凯瑟琳·M. 鲍尔(Katherine M....https://m.thepaper.cn/wap/resource/jsp/newsDetail_forward_14606288
7.如果准备好这些东西,你就是养猫的成功人士了!猫是很爱干净的动物,自己也会舔毛,所以不用频繁洗澡,但也是要准备宠物专用的沐浴露,不能使用人类沐浴用品,很容易过敏的。 2、毛巾 除了沐浴露,毛巾当然也是必备的。猫咪洗完澡后要立马擦干,防止着凉感冒了,最好给猫咪准备一条专属毛巾,平时也可以给出过门的猫猫擦爪子等等。 https://www.gzstv.com/a/d94b1dbfec4a4d9aae9b896d0e881cd7
8.《猫的报恩》:“马太效应”下的爱情,是爱情里最卑微的相处方式爱你,如果我要变成一只猫的话,那我宁愿活得更像自己。如果有一天,你在大街上救了一只横穿马路的猫。晚上,猫国的猫王找到你,对你说:“你今天救的那只猫是王子,作为报答,让你成为猫王子的妻子。代价就是永远当一只猫,不能再变回人类。”如果是你,你愿意吗?《猫的报恩》这个故事就是今天所要解读的同为吉卜力...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23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