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禽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七届中国畜牧基因组产业转化高峰论坛在北京圆满落幕!

2024年8月16~17日,中国畜禽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院所以及企事业单位300多位参会人员相聚金秋,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畜牧基因组技术在行业的发展与挑战。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康普森农业总经理郝晓东主持,邀请了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处长贾亚雄、畜禽良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侯卓成、北京康普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继强等,分别从:科研+产业的同频共振推动基因组的产业发展与升级;回顾基因组的发展和成果的重大突破,讲述我国基因组研究从跟跑到现今的并跑,并对领跑全球基因组研究表示充分信心;消费升级,畜牧业转型,通过拥抱合作、促进产业快速发展等方面,对此次大会开幕式进行了致辞,为大会的顺利召开拉开帷幕。

北京康普森农业总经理郝晓东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贾亚雄处长/研究员

畜禽良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侯卓成副秘书长/教授

北京康普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刘继强董事长

此次论坛的正式内容由七个专题和一个圆桌论坛组成。

专题一遗传育种研究前沿及展望

本专题由山东农业大学张勤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孙东晓教授主持。

陈瑶生-《地方猪核心群的持续选育》

赵桂苹-《白羽肉鸡自主品种培育与技术进展》

赵桂苹研究员的报告概述了肉鸡育种技术的发展、中国自主育种技术的创新以及“广明2号”白羽肉鸡的育种进展。她指出,禽肉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肉类产品,而我国人均禽肉消费量偏低,表明白羽肉鸡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白羽肉鸡种源受国际垄断,存在“种源卡脖子”问题。因此,自主研发育种技术至关重要。报告介绍了“广明2号”白羽肉鸡的培育和创制育种过程,包括基因组育种芯片的创新、智能化表型测定技术、抗病育种设备和测定技术的研发,以及通过基因组选择实现的遗传进展。她强调,这些技术创新有助于保障种源安全,提升产业竞争力,并展望了未来国产品种的发展前景。

罗军-《基因编辑奶山羊创制与应用前景展望》

罗军教授在报告中探讨了基因编辑技术在奶山羊产业中的应用前景。他首先概述了中国奶山羊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存栏数、产量、优良品种数量等。接着,罗教授详细阐述了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SCD1基因对奶山羊乳成分的影响,指出该基因敲除可导致乳脂率下降。他还讨论了基因编辑技术存在的问题,如精确修复比例低、特异性和脱靶效应等,并展望了其在医疗、农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吴珍芳-《瘦肉型猪育种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及发展趋势》

吴珍芳教授深入分析了我国瘦肉型猪育种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方向。他指出,培育瘦肉型种猪是我国养猪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报告提到,全球瘦肉型猪主要源自几个品种,但中国地方猪种对世界瘦肉型猪育种也有重要贡献。吴教授强调,高质量种猪的培育必须依靠国内力量,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他还介绍了瘦肉型猪育种的主要方向,包括种猪专门化品系选育、杂交配套生产、追求高生产效率、全产业链体系支撑,以及生物育种技术的应用。此外,吴教授还展示了基因组选择、体细胞克隆和基因编辑等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案例,并展望了基因组选择技术的新进展。

侯卓成-《鸭表型组研究进展及其育种产业化应用》

侯卓成教授对鸭的表型组研究及其育种产业化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指出鸭肉和鸭蛋在我国肉类和蛋类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强调了北京鸭文化的重要性。报告中介绍了北京鸭的多个性状测量技术,包括超声波B超技术、CT扫描技术,以及深度学习在智能标记算法中的应用。此外,侯教授还探讨了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预测技术、基于机器视觉的家禽体重测定技术,以及北京鸭数字化育种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这些技术有助于提高育种效率和准确性,推动鸭育种产业化的发展。

冯羿方-《基因大数据育种体系的搭建和发展》

李喜和-《奶牛种源挖掘与生物育种新技术开发和应用》

李喜和教授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蒙古高原动物遗传资源库的建设,包括对特有家畜和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性挖掘与收集。他阐述了家畜育种新技术,如基因组检测遗传评价、DHI生产性能检测评价、OPU-IVF奶牛种用胚胎生产技术等,并展示了奶牛基因组遗传评估技术优化的成果。报告还探讨了家畜性别控制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包括冷冻保存技术、XY精子分离技术等,并提出了动物杂交生殖调控与干细胞研究的新方向。

专题二种质创新与育种发展

本专题由西南大学赵永聚教授主持。

李炯棠-《鲤复合选择育种体系构建及应用》

李炯棠研究员介绍了鲤复合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面对养殖和消费端的新需求,李老师研究团队构建了鲤四倍体基因组完成图谱,开发了鲤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技术,并通过多性状精准鉴定和高通量低成本快速分型技术,实现了优异性状基因的低成本定位。此外,团队还利用CAGT?靶向捕获技术创制了中密度育种芯片,采用了包含机器学习在内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方法,以及基于纳米材料的高效基因编辑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已成功培育出具有改良营养性状和少肌间刺等特性的新种质,展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在水产育种中的潜力。

周成浩-《“酉芯一号”在地方鸡遗传多样性和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效力研究》

梁忙-《基因组选择方法在肉牛育种的研究进展》

梁忙博士在汇报中深入探讨了畜禽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从传统表型选择到现代全基因组选择,并强调了数据科学在推动育种技术变革中的重要性。他介绍了团队基于机器学习优化育种模型的研究进展,如核岭回归(KRR)和多目标集成回归链(MAK),这些方法在提高预测准确性和计算效率方面表现出色。此外,他还提出了整合基因组、转录组和代谢组数据以提升育种值估计准确性的未来研究方向,以及利用自编码神经网络进行生物组学数据降维的新技术展望。

吴桂琴-《智慧蛋鸡—引领中国家禽行业高质量发展》

吴桂琴博士在报告中指出,智慧蛋鸡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通过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推动了中国蛋鸡种业的高质量发展。报告概述了中国蛋鸡种业的发展阶段,强调了市场导向和产业链服务的重要性,展示了智慧育种管理系统和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应用,以及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的养殖效率提升。此外,报告还介绍了在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鸡品种以及种鸡出口等方面的成就。

专题三基因组选择体系构建

本专题由湖南农业大学张海涵副教授主持。

韩红兵-《澳洲白羊基因组选择技术体系构建》

韩红兵教授研究团队构建了澳洲白羊基因组选择技术体系,涵盖了从基因型填充到遗传力估计的多个方面。研究比较了ABLUP、GBLUP、ssGBLUP和BayesR等基因组选择方法,发现GBLUP在实际应用中更具可行性。此外,研究还探讨了结合GWAS的基因组选择方法,发现其准确性与GBLUP相近,但样本量大小对结果有显著影响。该技术体系的建立为绵羊育种提供了高效的基因评估工具,有助于提高育种效率和经济收益。

刘永斌-《中国肉羊种业从基础理论到应用实践》

刘永斌研究员介绍了中国肉羊种业的创新进展,包括SheepLink平台的开发,该平台集成了羊遗传改良、基因追溯和智能化联合育种技术。通过全基因组选择模型,实现了跨品种遗传评估,提高了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研究还涉及了蒙古羊的分子机理研究,如T2T基因组、单细胞测序和CRISPR-Cas9系统的应用。此外,SheepGPT作为一个AI数字助理,为肉羊种业提供专业知识和决策支持,展示了大语言模型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潜力。

李波-《基因芯片在正大康地GGP的运用研究》

正大康地公司通过中芯一号基因芯片技术在种猪育种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成功培育出具有高繁殖性能和高饲料转化效率的"华系"双高种猪。公司采用基因组选择技术,优化育种流程,显著提升留种仔猪的育种值准确性。并通过基因芯片数据在品种鉴定、家系构建和系谱校正等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种猪育种的转型。

许婧雅-《基因组育种的实践》

中粮家佳康通过构建完善的育种体系和标准流程,在基因组育种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搭建起基因组育种标准化流程,提高了种猪选种的准确性和效率。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育种值的预测准确性。近年来,其核心场种猪综合选择指数稳定上升,推动了种猪群体遗传进展。

企业圆桌论坛

本论坛以“产学研合作与企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主持人为南京农业大学黄瑞华教授,邀请的嘉宾有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文、北京康普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继强、北京奶牛中心副主任刘林、天津奥群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清峰以及佛山市高明区新广农牧有限公司育种总监营凡。

以上为论坛第一日主要内容。接下来17日会议日程包括四个主题论坛。

专题四抗逆与可持续育种

本专题由安徽农业大学张晓东教授主持。

李宁-《基因编辑创制动物抗病新种质研发进展》

包文斌-《猪腹泻主要病原的抗病育种研究及其思考》

王志勇-《应用多性状基因组复合选择技术培育抗病耐粗饲的大黄鱼》

王雅春-《奶牛抗逆性的量化及选育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

石丽君-《恢复力的选育指标》

本专题由中国农业大学宁中华教授主持。

王军军-《基于比较消化生理学的猪品种间饲养营养价值数据库转移研究》

杨宇-《万家好倒旋猪性能测定及差异性分析》

赵晓钰-《兴芮农牧蛋鸡育种能力建设》

兴芮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家禽研究院副院长赵晓钰女士在报告中介绍了兴芮科技在蛋鸡育种的新质生产力建设情况。兴芮科技依托强大的硬件设施和专业团队,专注于种鸡的育种、扩繁、推广。公司采用先进的基因组育种技术,开发了“芮芯壹号”育种芯片,建立了基因组数据库,并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精准饲养和数据收集。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育种效率和鸡群的生产性能,推动了蛋鸡育种模式的变革。

周斌-《以科技创新驱动生物农业发展—瑞孚迪生物农业解决方案》

周斌博士介绍了瑞孚迪生物农业解决方案,强调公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致力于推动生物农业发展。瑞孚迪专注于为制药和诊断行业、科研机构等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涵盖生物标志物鉴定、成像、疾病的预测、筛查、检测与诊断等领域。公司拥有员工11,000人,业务遍及全球190多个国家。在中国,瑞孚迪实现了本土化研发和生产,服务于550余家国内科研院所及高校,助力生命科学前沿探索。报告还展示了瑞孚迪在生命科学与生物经济领域的整合解决方案,以及其在细胞计数、成像、自动化实验室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专题六基于基因组的精准繁殖与营养

本专题由扬州大学杨章平教授主持。

肖凡-《圣农白羽肉鸡育种实践与进展》

朱化彬-《牛的胚胎移植与胚胎基因组选择的应用》

朱化彬研究员探讨了牛胚胎移植与胚胎基因组选择的应用。他介绍了体内和体外胚胎生产与移植技术(MOET和IVP)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强调了超排、采卵、胚胎冷冻保存和移植的重要性。报告还讨论了基因组选择技术在种公牛和母牛选择中的应用,以及胚胎基因组选择的技术路线和挑战,如胚胎样品的获取、DNA扩增方法和育种值估计。最后,他提出了牛胚胎基因检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提高牛群素质和生产水平。

程磊-《绵羊高效OPU-IVF技术体系的建立及产业化应用》

程磊博士介绍了以OPU-IVF技术为核心的育种体系构建和产业化应用。报告概述了OPU-IVF技术的发展历史、国际应用趋势,并展示了SINO-SHEEP在胚胎移植、育种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方面的成就。通过MOET育种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OPU-IVF技术加速遗传进展,提高羊群的生产性能。此外,还介绍了公司的战略方向,包括建设国家羊种子中心和建立农牧民联合体,以推动羊育种产业的发展。

李勇-《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

李勇博士深入探讨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他指出,全球农畜生产力的显著提升,部分归功于遗传改进,并强调了未来畜禽产业面临的挑战,包括需求增长、遗传多样性不足、疾病防控和生态环境影响。李博士介绍了动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强调了3.0时代技术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他还展示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如何助力基因组选择育种、性状基因定位和遗传资源保护。最后,李博士展望了未来畜禽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基因选择、基因编辑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协同应用,以及干细胞技术在育种中的潜力。

专题七大数据育种与算法创新

本专题由浙江大学傅衍教授主持。

郑文新-《中国绒毛动物重要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的理论创新与实践》

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郑文新(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新疆科协副主席/研究员)的报告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团队取得的成果。一、通过表型组学高通量检测技术在绒毛用动物方面取得的4项颠覆性成果;二、利用这些表型组学取得的成果在我国绒毛用动物在育种、种质遗传资源挖掘和保护方面的成果;三、中国绒毛用动物在产业发展中,利用基因组遗传评估+表型组学技术的组合技术支撑下取得系列技术成果;四、未来绒毛用羊产业短中长期发展重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最后,郑副厅长介绍了新疆畜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并邀请和鼓励大家到新疆投资兴业。

张佳-《信息化、人工智能与猪的育种》

经璐-《大数据赋能新希望育种新质生产力》

刘红波-《大动物繁育模式革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刘红波博士代表河南守望之境科技有限公司阐述了大动物繁育模式的革新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他讲述了从传统繁育到精准繁育,再到智慧繁育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实现国家“生物育种”战略的技术路径。刘博士介绍了公司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群体管理能力方面的进展,展示了通过克隆技术、体外受精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实现种业安全和食品安全保障的成果。他还提出以智慧繁育中心为基础,推动行业向更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

刘剑锋-《生猪遗传评估算法及育种平台体系搭建》

刘剑锋教授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猪遗传评估算法和育种平台的构建。他强调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重要性,并讨论了遗传评估的流程,包括数据清洗、软件使用、遗传评估方法和效果验证。刘剑锋教授还介绍了其团队开发的PIBLUP软件,该软件具有处理显性效应、多品种数据和大规模遗传评估的能力。此外,他还提出了种公猪站在育种中的枢纽作用,强调了其在传递优良基因、建立遗传联系、提升育种效率和实现合作共赢方面的价值。最后,他展示了如何通过QCfeedR包进行种猪性能测定站原始数据的质量控制。报告旨在提高猪育种的效率和准确性,推动行业发展。

本次论坛以“科技驱动畜牧业发展”为主题,以“解决企业难题”为目标,聚焦于精准农业和种业创新、突破与发展。深入讨论基因组学在畜牧业实战应用中的种种挑战与机遇。以“解决企业面临的难题,创造增长机遇,推动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并加速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为目的。加强新型技术在畜牧业创新应用中的示范作用,并共同探讨与推进畜牧业的未来发展道路。

参会人员大合影

康普森集体合影

养猪助手

价格地图

会展信息

最新发布

热点回顾|210人共襄盛举,68家猪企签约盛况!这场论坛大咖都聊了什么?

THE END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特色畜禽肉特征品质分析与特征标准研究...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特色畜禽肉特征品质分析与特征标准研究”项目2024年度总结会及推进会在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院士、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桑亚新教授、北京工商大学王静教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金海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万发春教授等项目咨...http://www.meat360.cn/news/detail/747847.html
2.第四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10:00 罗伊氏乳杆菌DBN-JP在畜禽养殖上的应用 刘 滢 饲用微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总监 北京青蓝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10:50 双歧杆菌复合益生菌制剂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李培丽 大北农集团养猪研究院营养中心主任助理/PI 猪群健康管理专题——兆丰华集团卫星会 ...https://www.bomeeting.net/Content/2036
3.2023全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技学术交流大会(贵阳)报告题目:牦牛的营养调控 ——彭全辉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教授/全国动物营养指导委员会肉牛分会委员/四川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分会副秘书长 报告题目:待定 ——单体中 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浙江大学教育部动物分子营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动物营养学分会消化道专委会副主任 报告...https://conf.foodmate.net/1737/index.html?salesmanid=121
1.福州:专家聚智聚力共促福建水禽产业高质量发展建有全国省级农科院系统唯一可开展高致病性水禽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研究的高级别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鸭无水面饲养技术规范》等福建省地方标准被列入福建省政府“十四五”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主推技术;全国首创结合间歇喷淋的蛋鸭无水面生态饲养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全国主推技术”;“金蛋工程”等蛋鸭智能...https://www.faas.cn/cms/html/fjsnykxy/2024-11-11/1832514305.html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特色畜禽肉特征品质分析与特征标准研究...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特色畜禽肉特征品质分析与特征标准研究”项目2024年度总结会及推进会在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院士、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桑亚新教授、北京工商大学王静教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金海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万发春教授等项目咨询专家,...https://ias.caas.cn/newsite/xwzx/kyhd/f35fe13cb6f54f41968e95698e79e4f2.htm
3.畜牧兽医类范文10篇(全文)畜禽营养与饲料 (一)识别豆粕、菜籽粕、棉粕、花生粕,并说出其营养特点。 (二)识别鱼粉、血粉,并说出其营养特点。 畜牧兽医类 第3篇 【摘要】分析实验室废弃物直接排放造成的危害,针对当前实验室废弃物存在的情况,提出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的措施。 【关键词】实验室 废弃物 管理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vlj3boje.html
4.蓬莱区政府部门动态2023年全省畜牧业主推技术,请注意查收基于“母仔一体化”系统营养理论,针对母猪和仔猪生理特点,重点推广一体化的精准营养、协同营养、微生物营养等的技术解决方案,提高母猪产活仔数和仔猪断奶体重,降低仔猪断奶应激,增加母猪PSY。 二、适宜区域 可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 三、注意事项 无。 https://www.penglai.gov.cn/art/2023/8/15/art_13318_2956381.html
5.《BJBR虚拟仿真解决方案(描述精选)》(Yanlz+SteamVR+5G+AI+VR+AR+MR...05-工程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室- 06-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室- 07-制药虚拟仿真实验室- 08-虚拟仿真实训软件- 09-半实物仿真工程- 10-3D虚拟现实仿真软件- 11-院校级网络仿真培训平台- 12-多媒体素材库- 13-操作考核自动评分系统- 14-乙酸乙酯合成与精制实训装置- ...https://blog.csdn.net/VRunSoftYanlz/article/details/99828217
6.2022考研农学哪些学校有调剂名额本学科教学科研条件优越,仪器设备齐全,拥有教育部农副产品蛋白质饲料资源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饲料资源与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物营养与饲料安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湖北省家畜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共6个省部级研究平台,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研发中试...https://www.juyingonline.com/news/341613.html
7.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精选十篇)动物福利要求应当为畜禽提供足够的生存与活动的空间,使畜禽能够自由的表现其正常行为。但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畜禽常常采用高密度饲养的方式,造成...3.4 加强实验室监测, 对饲料、饮水和牛奶进行抽样检测, 检查是否添加禁用药物; 对动物进行采血, 检查抗体滴度是否达到要求;加强对人兽共患病的监测。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t5ni4m.html
8.硫胺素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及支链脂肪酸合成的影响综上所述,体外条件下,硫胺素会影响瘤胃发酵特性和脂肪酸的合成,且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与BCFA含量存在相关性。当硫胺素添加水平为60 mg/kg DM时,BCFA的合成效果最佳。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禽营养与饲养全国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 领域: 畜牧与动物医学;...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DWYX202408031.html
9.车东升,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畜禽营养及饲料专家车东升,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畜禽营养及饲料专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理事;吉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等。 车东升,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畜禽营养及饲料专家。 一、研究方向 1、比较动物营养学 2、单胃动物营养调控 https://www.yzydt.com/7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