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小考点食品安全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1.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

2.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5.食品的贮存和运输;

(二)原则

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三)部门职能

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县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乡镇或者特定区域设立派出机构。

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按照章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奖惩机制,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技术等服务,引导和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对违反本法规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进行社会监督。

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不得向生产经营者收取费用,采集样品应当按照市场价格支付费用。

三、食品安全标准(一)食品安全原则

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

(二)食品安全标准内容

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3.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4.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

5.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6.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7.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8.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行业协会发现食品安全标准在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应当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三)食品安全标准制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

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屠宰畜、禽的检验规程由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四、食品生产经营

(一)食品安全制度

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但是,销售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许可。

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

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

(二)生产经营过程控制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其培训和考核。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食用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

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但是,对因标签、标志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

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1.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2.成分或者配料表;

3.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4.保质期;

5.产品标准代号;

6.贮存条件;

7.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8.生产许可证编号;

9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

(四)特殊食品

1.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声称保健功能,应当具有科学依据,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以外原料的保健食品和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应当经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注册。

进口的保健食品应当是出口国(地区)主管部门准许上市销售的产品。

2.婴幼儿配方食品

生产婴幼儿配方食品使用的生鲜乳、辅料等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

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五、食品检验

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食品进出口

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按照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要求随附合格证明材料。

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七、监督管理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责任约谈情况和整改情况应当纳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八、法律责任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或者未履行报告、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等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消费者通过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购买食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入网食品经营者或者食品生产者要求赔偿。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网食品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由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赔偿。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赔偿后,有权向入网食品经营者或者食品生产者追偿。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费者承诺的,应当履行其承诺。

食品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认证机构出具虚假认证结论,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媒体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依法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经营者财产不足以同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练习题】

A.该厂无需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付费

B.该厂退休职工有权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C.该厂配备了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

D.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人员到该厂采集样品无需支付费用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A项正确,《食品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不得向生产经营者收取费用。”B项正确,《食品安全法》第十二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C项正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D项错误,《食品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采集样品应当按照市场价格支付费用。”故选D。

2.【单选】根据《食品安全法》,下列说法正确的()

A.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实施监督的部门分别为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抽样检验时,不需要购买样品

D.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食品实施免检

2.【答案】A

3.【单选】以下三种食品安全等级所代表的产品标准对产品的要求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有机食品②无公害产品③绿色食品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无公害农产品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的基础无公害是食品的一种基本要求,普通食品都应达到这一要求。绿色食品是从普通食品向有机食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有机食品是级别最高的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食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而且有一定的转换期,在转换期内生产的产品称为“有机转换产品”。同样的食品,有机食品价位也是最高的。所以,A、C、D三项错误。故选B。

4.【单选】食品添加剂是为提高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形以及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功能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只要以合理方式、合理剂量使用,不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是()

A.色素、膨松剂、蛋白精、防腐剂

B.甜味剂、水分、乳化剂、硫化钠

C.味精、木糖醇、维生素、矿物质

D.着色剂、罂粟壳、面粉处理剂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要归类于“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为提高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形以及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功能;(2)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2008年12月国家公布了第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其中包括17种非食用物质为:吊白块、苏丹红、王金黄块黄、蛋白精三聚氰胺、硼酸与硼砂、硫氰酸钠、玫瑰红B、美术绿、碱性嫩黄、酸性橙、工业用甲醛、工业用火碱、一氧化碳、硫化钠、工业硫黄、工业染料、罂粟壳。)A选项中的“蛋白精”,B选项中的“硫化钠”,D选项中的“罂粟壳”都属于非食用物质,因而不属于“食品添加剂”,排除。故选C。

5.【单选】根据现行的《食品安全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卫生法》是对我国食品安全共同监管的两部重要法律

B.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进行整合,统一公布食品安全标准

C.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制度,对“问题食品”实行召回制度

THE END
1.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准确理解和应用()。(2024)A.食品卫生标准 B.食品质量标准 C.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D.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前,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 生产经营食品() A.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B.食品卫生标准 C.食品质量标准 D.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按照(...https://m.shangxueba.com/ask/132598499.html
2.《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经营者义务的规定《食品安全法》第三章食品生产经营,用30条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其中涉及食品经营者的有12条,同时《食品安全法》第七章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有2条规定了食品经营者对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的义务。下面分别论述。 一、食品经营许可制度的规定 《食品安全法》第29条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对从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130/09/9851038_263178399.shtml
1.会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特种食品工作委员会为了建设特种食品领域高端的全国性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桥梁、平台、智库”作用,广泛联络、服务、协调特种食品企业和相关机构,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会员需求,促进军、政、产、学、研、用、金等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发展,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特种食品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食协特食委)特制定本办法。 http://cnfia.nextv.show/?p=11263
2.食品安全法律科普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FOOD SAFETY 五、食品生产经营者给消费者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应当负什么法律责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49192
3.官方FAQ: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常见问题解答一般问题3. 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过渡期内应执行原标准还是新标准? 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和实施日期之间一般设置一定时间的过渡期,供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标准执行各方做好实施的准备。在过渡期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公布后,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在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实施日期...https://www.cirs-group.com/cn/food/shi-pin-an-quan-guo-jia-biao-zhun-chang-jian-wen-ti-jie-da-yi-ban-wen-ti
4.食品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精选10套)6、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A)。 A、药品 B、中药材C、化合剂 D、增白剂 7、食品生产经营者聘用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由原发证部门(D)。 A、给予警告 B、责令改正C、处以罚款 D、吊销许可证 8、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B )。 https://mip.ruiwen.com/shiti/2551334.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最新版」第九条 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按照章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奖惩机制,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技术等服务,引导和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对违反本法规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进行社会监督。 https://www.yjbys.com/edu/nbe/280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