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宠物的出现其实可以追溯到多年前,当时一个名为“这只猫不存在”的网站就采用一种叫做生成对抗网络(GAN)的方法,通过神经网络深层学习了9000多只猫的面部特征,从而生成极为逼真的猫咪照片。
以上所有猫咪特写均为该网站生成
这类网站,对于猫咪脸部的特写生成比较在行,但其对猫咪整个身体的协调性生成就显得略逊一筹。
瞄准AI宠物方向的小红书博主不在少数,他们将自己定位是艺术创作者,有些博主发布的AI宠物是随机制作,风格不一;也有些博主是系列制作,即以一个AI宠物为主角进行不同的场景制作。
当然,有人喜爱,也就有人讨厌,喜爱的人认为AI宠物的拟人化很讨喜,宠物穿搭走秀甚至送外卖去超市购物,让人们有一种宠物替代自己的感觉,能释放压力;而讨厌的人则认为,AI宠物并不真实,没有“万一挑一的有趣灵魂”,他们只能生活在平面世界中。
宠物食品、服饰成大客户
在带货层面上,小红书上有部分博主已经分析了AI宠物的带货能力,这些博主认为,AI宠物的带货方向主要有两点,一点是宠物食品、另一点则是服饰。
此外,这些博主还可以通过为宠物品牌或宠物主人提供个性化的宠物图像定制服务,以满足他们对宠物的独特需求。
对于AI宠物的出现,有些网友调侃道“人类的工作保不住后,没想到现在连猫猫的饭碗都要被AI抢走了。”
AI宠物真会抢走猫猫的饭碗嘛?
专业人士认为还很难说
短视频平台上有很多网红猫,他们都有着非常独特的个性和特点,这也是其能成为网红猫咪的主要原因,而AI宠物的创作,正好对应了这一点。
但AI宠物是否能真的代替现实中的猫咪,江苏省社科院副研究员赵伟认为,不仅仅是针对AI猫猫这一块,AI技术未来的运用应该会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工作它能做到的太多人类难以做到的事情。
不过AI猫猫和真实的猫猫毕竟还是不能相比的,AI猫猫再可爱也没有毛茸茸的触感,AI猫猫也缺少真实猫猫所具有的交互性和陪伴感。
如果说这一块确实能带来比较可观的收益的话,那么未来投入其中的人会越来越多。但是话又说回来,现在大家看AI猫猫很多还是出于好奇,感觉很新鲜有趣,这样的新鲜劲头又能持续多久呢?一旦网友们的新鲜劲过去了,这一块的流量也就要大打折扣了,AI猫猫能走多远还很难说。
写在最后: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可以预见,AI宠物未来的可能性或许将更加广阔,风格和创意的界限也将进一步拓宽。
这不仅会为宠物爱好者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满足感,也将改变宠物品牌们的营销策略,或许未来每一个宠物品牌都会有自己专属的AI宠物IP,在这个过程中,宠物不再只是生活中的伙伴,更成为连接品牌与消费者,连接人类与艺术、技术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