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一桶的,深夜捡蜗牛,不知道有何用处。”26日晚,市民李先生反映称,他连续多个晚上夜跑,都遇到了捡拾蜗牛的人,怀疑是被捡了卖向饭店。这些蜗牛能吃吗?接到反映后,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反映】
多个晚上遇到有人捡拾蜗牛
喜欢夜跑的李先生称,平时他都在平山茶厂附近河边的风光带和蜀冈西峰生态公园附近跑步,最近多个晚上都会遇到捡拾蜗牛的人。
“最多的一个晚上,是白天大雨后,一人拎了一桶。”李先生说,两个人主要是在公园步道边还有一些绿地上,用探照灯照着捡拾。
李先生说,他一开始还以为对方捉什么野生动物的,没想到是捡拾蜗牛的,夜晚蜗牛确实不少,在一些草地植被的叶子上,能看到蜗牛,一些石块上,也有不少。
“问了他们捡了干嘛,他们说吃的。”李先生称,一听到这他心里有些疑虑,这些蜗牛能吃吗?会不会被他们卖向饭馆流向餐桌?
在李先生看来,这些都是平时菜田中常见的蜗牛,在高邮老家,他母亲经常将菜叶的蜗牛捉了扔掉,从未听说这些蜗牛还能吃。
“问了老家的亲戚朋友,没有一个人说吃过这个的。”李先生说,大家都将其视为害虫,连续阴雨天如果不及时除掉它们,菜叶会被啃食不少。
【回应】
虚惊一场,原是用作宠物粮
26日夜,李先生再次遇到捡拾蜗牛的人,忍不住联系记者赶去瞧瞧,希望能弄清这些野外蜗牛到底能不能吃。接到反映后,记者闻讯赶至平山茶厂附近,寻到了在一处步道边寻蜗牛的两男子,发现他们网兜的盆中,已有不少。
记者亮明身份后,询问两男子捡蜗牛做什么用,对方听后表示,盆中只有一部分是蜗牛,还有一些是河中捞的螺。“不是给人吃的,给鳄龟吃的。”一位自称姓郭的男子称,他们是从事宠物龟养殖的,有自己的网店,捡拾蜗牛、河中捞螺,都是作为龟的宠物粮赠送给买家。
郭先生称,往年他们都是5月以后才会出来捡拾和打捞,最近气温高加上下了一场雨,持续潮湿,他们捞螺的途中看到不少蜗牛爬出,就连续几天都出来捡,一个晚上也捡不了太多,盆中大多是河螺。
“6月份是旺季,一个晚上一人能捡上百只甚至更多。”郭先生表示,蜗牛多是夜间活动,如果白天潮湿,也能见到一些。他们平时白天守店,夜里会出来捞一些螺和捡一些蜗牛。
【提醒】
河中螺地上蜗,千万勿食用
“蜗牛一直没视为农业害虫,没听说它被列为保护动物。”今日,记者就此咨询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陈辉,蜗牛是否可以随意捡拾?他表示,蜗牛的活跃期一般在5月至10月之间,繁殖力非常强,一年能繁殖两三代,通常11月后就进入越冬期。
陈辉表示,再过不了多久,扬州将进入梅雨季,这个季节也是蜗牛的繁殖季,阴雨多温度高繁殖就快,一个成体可产卵几百粒,蜗牛大量出没与温度和雨水有关系,这几天能见到不少,并不奇怪,干旱季节夜里也能见到,毕竟蜗牛要觅食。
跟着陈辉,记者白天也在一些植物叶子和石块上发现了蜗牛。“饭店中食用的多是养殖蜗牛,一般是法国引进的品种,更多的养殖蜗牛被用来提取粘液加工美容产品。”陈辉表示,他也没听说有食用这种田间地头的普通蜗牛。
“也有人买蜗牛当宠物,外来物种非洲大蜗牛就曾被当宠物,现在在一些地方就泛滥了。”陈辉表示,扬州没听说发现非洲大蜗牛,倒是在很多河道有了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有的河道出现的还不少。
对于河中螺和地上蜗,陈辉提醒,这些野外物种或多或少都携带寄生虫和病原菌,最好不要捡拾食用,广东一些地方甚至还出现过有孩子雨后捡拾非洲大蜗牛玩导致脑膜炎的。
随着梅雨季将至,陈辉提醒,公园、河边风光带等绿化植被丰富,也给蜗牛繁殖提供了不少空间,以前在田间地头才常见的蜗牛,现在在城区见到也不足为怪,尤其是在高温阴雨天的白天和晚上,都能见到蜗牛,家长还是告诉孩子,遇到这些蜗牛最好不要捡拾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