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连接着城市和乡村,正在成为稳增长、促消费的重要发力点。诸多新业态、新场景、新品牌在陕西各区县开花结果,为新年消费复苏“开门红”添了“一把火”
新业态“下沉”促消费“升温”
商务部把2023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刚刚过去的兔年春节,三秦大地县域消费活力迸发,线上线下购销两旺——超市人头攒动、咖啡店排起长龙、街道上骑手穿梭。尤其是“线上下单,线下30分钟送达”的即时零售等新兴业态,也从大城市不断“下沉”,在我省各区县开花结果,为新年消费复苏“开门红”添了“一把火”。
美团外卖小哥在商户门店取货。
平台供给多样化
“相比前几年,感觉今年年味特别浓,生意也红火。”2月10日,大荔县花城路西段的万家超市店员王玉婷笑着说,“虽然春节已过,但我一直记得最忙的是腊月二十三那天,福字贴、扫把、除油剂等装饰品、清洁用品热销,当天刚进的车厘子、莲雾等新鲜水果,还没来得及上架摆放就被整箱买走了,感觉大家都是铆足了劲儿,要过个祥和富足的欢乐年。”
“您有新的外卖订单,请及时处理。”网购平台的提示音在店内此起彼伏。接单、拣货、打包、骑手送出订单……从消费者下单开始算,最多20分钟,一袋袋商品就从超市货架被送到了消费者手中。
“以前觉得大城市的人因为生活节奏快所以点外卖,现在看来,只要当地有条件,谁不想坐在家里图省事,享受方便。咱这县城以前没条件,如今你再看,手机一打开,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应有尽有,咱老百姓的生活更便利了。”王玉婷说,这两年,县城入驻外卖平台的商家也多了。
即时零售新业态加速落地
县域经济不仅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数据显示,我省79.8%的土地面积、55.2%的常住人口、40%以上的经济总量都在县域。陕西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商贸中心建设改造,完善贯通县乡村的电子商务体系。
近年来,“线上下单,线下30分钟送达”的即时零售新业态加速在我省各县城落地,该模式为县域消费增添了更多活力。美团零售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陕西县域即时零售订单量同比增长29%,入驻平台的商家数同比增长48%。其中,大型商超订单量同比增长约31%,商家数同比增长400%,夫妻小店、社区店订单量同比增长74%,商家数同比增长101%。
消费提质扩容,离不开高质量供给。今年不少返乡的年轻人惊奇地发现,老家的县城也变“洋气”了,大城市的新式便利店,陆续出现在了县城的街道上。在周至县,目前至少有4家大家熟知的“每一天便利店”。
“店里的烤肠、关东煮等鲜食是最受欢迎的商品。县里不少年轻人早已‘接轨大城市’,习惯了在便利店里解决三餐。”周至县城镇东十字附近的“每一天便利店”店员小崔说,“产品丰富了,服务跟上了,老百姓自然愿意来消费。”
县域消费场景更丰富
“老县城的变化太大,很多地方都已经认不出了。”春节期间,在外漂泊20多年的霍菲,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靖边县时感叹道。
和霍菲一样感叹家乡发展快的陕西游子不在少数。如今,各式各样的咖啡店、茶饮店、宠物店、鲜花店等新式潮流消费业态在省内各县城逐渐多了起来,屈臣氏、娇兰佳人、名创优品等品牌店铺不断涌现。
“这次回家看望父母,女朋友把她的宠物猫也带回来了,但是猫砂没带够,我就用外卖软件搜索了一下猫砂,居然真的找到了,这里和杭州一样方便!”宜君县赵淼的工作是商业分析,在他看来,宠物经济是一扇观察地域消费的窗口,“宠物消费火热,说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在提升。”
县城连接着城市和乡村,正在成为稳增长、促消费的重要发力点。随着全省各项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县域消费市场正快速回暖。随着诸多新业态、新场景、新品牌的落地生根,各区县的实体门店也在加速发展线上模式,持续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量,助力陕西县域经济迎来“开门红”。(记者杨光文/图)
《西北岁月》跟集剧照
海报丨《西北岁月》北京卫视、陕西卫视11月22日起播出
汉水北上润泽三秦丨凿穿秦岭“引汉济渭”工程到底有多牛
“汉水北上·润泽三秦”|引汉济渭黄池沟配水枢纽:已向西安累计供水1.3亿立方米
戏曲正青春|李梅诠释:青春是什么?
戏曲正青春|齐爱云诠释:青春是什么?
戏曲正青春|侯红琴诠释:青春是什么?
厉害了!西北大学中国式摔跤队
陕西汽车产业增势强劲新能源汽车跑出“加速度”
陕西延安枣园派出所被授予全国“公安楷模”称号
多位院士点赞陕西生态保护为加强荒漠化治理、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贡献陕西经验
山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陕西新增一“巨型充电宝”
78岁老人在飞机上晕厥幸得邻座西安女子救助
西安:让老百姓的事情“自己说了算”
古都魅力足西安好“City”
西京医院成功救治罕见复杂头颅窦道患者
陕西推行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文化中国行】彬州大佛寺石窟:丝路明珠文化瑰宝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陕西:强化创新引领推动航空航天产业“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