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汉语言特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键词:五年制学生;英汉翻译;英语语言特点;应对策略
Keywords:five-years-vocational;students;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thecharacteristicsoftheEnglishlanguage;practicalsuggestion
0引言
1英语语言的特点及其对学生翻译的影响
1.1英语通常将强调信息置于句前,而汉语通常则将强调信息置于句后。
例:Hehastostayonthebedbecauseheisill.
学生译:他待在床上因为生病了。
分析:源句中传递出两个信息点:①Hehastostayonthebed.②Heisill.而对于这两个信息点,显然作者是要强调前者,即:Hehastostayonthebed.学生的译文沿用英语的语言特点,将要强调的信息依然置于句前,因此读起来生硬别扭。我们需要按照汉语的语言特点来重新调整顺序:他生病了,只能呆在床上。当我们把作者要强调的信息放在后面时,就成了具有汉语语言特点的地道译文了。
1.2英语常用静态词,而汉语则常多用动态词。
例1:Heavyfootstepssignaledtheteacher’sapproach.
学生译:沉重的脚步声表示着老师的到来。
分析:approach用作名词,其用词特点正是英语词性的使用方式,可是,将这种词性的使用方式用到汉语中显然不地道。若能把approach转换成汉语的动词“走进”,即:“沉重的脚步声表示老师走进了”,更显汉语的流畅。
例2:Hesaidthemeetingwasinformative.
学生译:他说这是一次长见识的会议。
分析:informative,形容词,源句的宾语从句中使用了主+系+表结构,是英语常见的静态用词结构。可是,学生在译文中,用“长见识的”这一形容词来与“会议”搭配,依然存留着英语语言的特点。若将informative一词转译为汉语的动词则更体现出汉语常用动态词的特点。本句可译为“他说,这次会议真让人长见识”更为妥当。
1.3英语用物称做主语的情况多于汉语用物称做主语的情况。
例:Talentwinsgames,butteamshipandintelligencewinchampionships.
学生译:天才可以赢得比赛,但团队合作和智慧可以赢得冠军。
分析:源语中,talent,teamship,intelligence都是物称做主语,读起来琅琅上口,语句简洁。可是,将英语的语言习惯带入到汉语译文中,即若主语不变的话,不仅搭配不恰当,读者也不解其意:团队合作和智慧都不能是赢得冠军的施动者,只有人才能赢得冠军。因此,要让汉语读者读懂本句,就要用增词法,把人称加上,方才显得通顺易懂:人可以凭才能赢得比赛,但你必须依靠团队精神和灵活头脑才能赢得冠军。
1.4英语被动句的使用情况多于汉语被动句的使用情况。
例1:ThenewCommandhavingbeeninstalled,myworktherewasdone,andIreturnedtogivemyreporttotheHouse.
学生译:这个新的司令部已经被组建了,我的工作就是这个,我返回把报告顺便带回下院。
分析:在英语语言中,当动作的施动者不言而喻或没必要知道时,通常会用被动语态来表达:动作的受动者+be+动词过去分词。但依照汉语的语言习惯,则采用能用主动态就用主动态的处理方式。并且,中国人有“事在人为”的思维方式,即:但凡事情,都是人所为之,因此,动作的受动者后面直接使用动词的结构是汉语中很常见的情况。例如本句的译文就可以用“司令部成立”、“任务完成”这样的搭配,汉语的语言习惯必然会将其正确理解为“是我成立的司令部,我完成的任务”。显然在此,学生依然受到英语语言特点的影响。本句可译为:新的司令部成立后,我在那的任务就完成了,于是我回去向下议院做汇报。
例2:Thematterwasnevermentionedagain.
学生译:这个问题再也没有被提及到。
分析:源语中没有提及动作的施动者,显然作者认为它并不重要,这种情况下,应与通常会用被动语态来处理。可是,汉语的语言习惯常常会处理成主动态的无主句:后来,再也没有提起这事。既避免了出现并不知道的施动者,又传递出作者要表达的信息。
例3:HewasreleasedimmediatelyafterBatistafledCuba.
学生译:巴蒂斯塔逃离古巴以后,他立刻被释放。
分析:汉语里也有被动语态,而且,与英语的被动语态相比,被动词更加丰富,如:被……、受……、遭受……、遭到……、得以……、予以……、加以……、获……、让……等等。在众多的被动词中,“被”字句只是其中一种,在使用频率上来说,也比较低。可是,学生却看到被动句则统一译成“被”字句,结果牢牢被英语语言特点控制。译为:巴蒂斯塔逃离古巴以后,他立刻获释。这样,更具有汉语语言特点。
1.5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例:Aristotlecouldhaveavoidedthemistakeofthinkingthatwomenhavefewerteeththanmen,bythesimpledeviceofaskingMrs.Aristotletokeephermouthopenwhilehecounted.
学生译:亚里士多德能在思想上避免这个错误,女人的牙比男人的牙少的观点。通过同样的问题问亚里士多德,她可以把嘴张开让他数。
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形合的英语句子,正是反映了英语重视形式逻辑习惯。学生依照这样的思维去译成汉语,真是不知所云。在翻译中,需要把它调整成具有意合特点的汉语句子才能够通顺流畅:亚里士多德认为女人的牙齿比男人的少,但如果他能做个简单的观察,请他夫人张开嘴让他数一数,这个错误的论断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1.6英语无主句使用的局限性大于汉语无主句的使用。
例:Itshouldbenotedthatheandshewerepoliticallymorethanjustfriends:theywereextremelycloseallies.
学生译:我们应该注意,从政治上来说,他和她不仅仅是朋友:他们是非常亲密的同盟者.
分析:大部分的英语句子都会有主语,而无主语的英语句子基本上都是祈使句,表示命令或请求。相对来说,汉语中的无主句要稍多些,而且并不仅限于祈使句,也有许多是陈述句。在翻译时,若英语句子中的主语不能够用汉语清楚地表达,就可以选用汉语无主句来处理:应当指出,他和她在政治上不仅仅是朋友而已,他们是极为密切的盟友。学生译文中,沿用英语的有主句特点,增加了并不确定的“我们”作主语,有篡改作者原意之嫌,这里用汉语无主句更恰当。
1.7小结显而易见,学生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深受源语言特点所影响,不能够游刃有余地将英汉两种语言特点之间的矛盾化解开来,致使译文晦涩不通,甚至出现翻译腔。
2五年制高职学生在翻译教学中的教学方式探讨
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只是经过了初级中等教育,各基础学科功底相对较薄弱,由以上译文就能看出,学生的文史类知识尚欠缺,汉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待完善和提高;再加上他们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还处于十六至二十岁的半幼稚半成熟期,因此,在对这类学生进行翻译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他们这一特别的群体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学对策。
2.2陪着学生一起做练习学生做实践练习时,可以走到学生当中去,尽量做到对他们的练习一一进行检查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监督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可以对不同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做面对面的指导和讲解,同时,也使教师能够马上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共同问题,以利于精讲时更有针对性的统一讲解。
2.3精讲时加入对学生译作的评讲精讲时注意对学生的翻译习作进行讲评和讨论。在讨论中,强调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尊重学生意见,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其创造性。不要将答案中的译文作为标准,统一集中,动辄以“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的创造性。
2.4帮助学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据以上学生译作可以看出,学生语言功底较薄弱,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帮助他们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与及差异,树立学生跨文化的意识。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自先秦以来,一个个少数民族与汉族轮流占据呼和浩特地区,使得此地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共存,直到清朝的“移民实边”政策才真正使晋方言势力向北扩展。而清时的“走西口”、“下云中”更是促进了晋方言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呼和浩特汉语方言。本文分析呼方言的语法、词汇和语音系统,描写其有别于普通话的特点。
一、词汇系统
(一)基本词汇。其与普通话的大体一致,如,“爸爸”、“桌子”等。
(二)常用词汇。它与其他地区的晋方言极为相同,但与北方多数方言差异较大,如,把普通话的“屁股”叫为“豚子”,“顶棚”叫为“仰尘”等等。
(三)古语词丰富。每个汉语方言都或多或少地继承了古语词。一些人认为同北方方言一样,呼方言所保留古语词的现象比较少,其实不然,它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虽然古语词的语音逐渐有变,甚至语义也不再一致,但是其所承载的文化得以保留,这也体现在呼方言中。“瞎汉”是古语词,最早现于元代石君宝的杂剧《曲江池》中:“姐姐,我瞎汉跳渠,则是看前面便了”,有笨拙的含义。呼方言也把笨拙的、没本事的男性称为“瞎汉”,且读音和普通话的差别不大。
(四)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呼和浩特地区的词汇是此地蒙汉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斗争和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有很强的地域特点。例如:“一马平川”、“平川野地”都与土默川的广阔田地有关。“粗蹄笨胯”是指牲畜肥壮,与土默川平原原来的“风吹草低见牛羊”有关。
二、语音系统
呼方言和普通话一样,也有自己的一套语音系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呼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基本一致。而所谓基本一致,是指表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绝大部分是相同的,但有一定的差异性。
(一)方言声母系统。方言有19个声母,不包括零声母。这些声母如表一所示:
普通话声母和呼方言声母的主要区别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普通话舌尖前音声母“z、c、s”舌尖前音声母“zh、ch、sh”有区别。例如“诗(shi)人”和“私(si)人”有明显的区别,而呼方言的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是无分别。
2.呼方言比普通话多了一个特殊的声母,即[v],凡是带这个声母的音节,都是普通话的零声母音节。[v]是普通话韵头是“u”的合口呼零声母音节,例如,娃、玩、位、王、物等都读[v]声母。[v]声母是口形较闭的唇齿音,即上齿抵住下唇而成音。
3.普通话的[]声母是卷舌音,而方言读则不卷舌,读舌尖前浊擦音[z],例如:然[zan]、仍[zn]。当“子”放在一个名词之后时,读作[],如“女子”、“桌子”、“盆子”等。
(二)方言的韵母系统
表二呼和浩特方言韵母表
呼方言有个韵母33,如表二。而其韵母和普通话韵母的主要区别,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没有后鼻音韵母,它们分别并入前鼻音韵母;没有撮口音[yn],它同[u]发作un;往与屋读作[];由于没有卷舌音“zh、ch、sh”,所以没有音;把[uai]与[uei]合为一个音,即[ui],如,“坏”与“会”。
(三)方言的声调系统。呼方言有平声(44)、上声(51)、去声(24)和入声(22)四个调类。与普通话相比,呼方言的声调具有以下特点:平声不分阴平和阳平,古平声的清声母和浊声母无分别,都读作平声;古上声的全浊声母仍读上声,不归入去声;古去声与方言的去声一致;普通话把古入声分派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中,而呼方言则保留入声。
三、语法特点
(一)呼方言的词法和句法与普通话基本一致。(二)具有大量的词缀,从而丰富了派生构词。如词缀“忽”、“圪”等构成了“忽摇”、“忽抖”、“圪都”、“圪落”……(三)构词形式丰富,有着丰富的分音词、逆序词和叠音词。(四)呼方言与普通话使用不同的语气助词。呼方言的陈述句、疑问句常常用“了”、“呀”、“哇”、“啦”等来表达语气,而普通话则多用“了”、“吧”、“吗”。例如:呼和浩特方言说“干啥个呀?”或“不要玩啦,下午看会儿书哇。”而普通话却说“干吗?”或“不要玩了,下午看会儿书吧。”
综上所述,呼和浩特的历史地理、社会环境、人文对方言形成和使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造就了其所涵内容范围广、包括类型多的特点。本文仅是简要地介绍了呼方言的词汇、语音和语法系统。希望在帮助人们了解呼方言的一些内容和在方言正音上起到一点作用。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对生字、词语的认知、含义、用法的整体掌握,要研究汉字的学习方法及规律,研究识字、写字与阅读、写作教学以及发展学生思维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以提高教学效率。
在汉字教学上注重对汉字的分析,对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及书写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他们不仅创造了汉字,还把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风俗等很多信息融和在汉字之中,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深入地分析每一个汉字,都是在像和古人对话,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很多知识。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加深记忆,并从美学的角度欣赏、书写汉字,还可以得到除所学汉字本身之外的更多附加值。
从造字学角度来看,汉字可分为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和指示字等,在教学时,可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分析每个生字的特点来帮助识别字的音、形、义。
一、象形字教学
如教学象形字“田”,首先让学生看图片或课件,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问:“你看到的是什么?”
生:“田地。”“它是什么样子的,请用手画一画。”学生用手依图形画出。这样,学生从感官上很轻松,很自然,很直接地记住了“田”字。
再如教学“鸟”字,在黑板上画一只简笔画的小鸟站在树枝上,把简笔画与生字“鸟”比较,指导学生记忆,学生一下便记住了“丿”是小鸟头上漂亮的翎毛,“”是小鸟弯曲美丽的脖子和曲线优美的身体,“勺”是小鸟明亮的眼睛,“一”是小鸟脚下的一根树枝,他们不仅牢牢记住了生字的字形,还知道了鸟是生活在树上的。
二、会意字教学
会意字的教学更有意思。“当一阵风刮过,地上会飞起很多细小的土粒,我们也可以在教室的某个角落看到这样的小土粒,这就是‘尘土’”。所以“小土”就是“尘”,像小土粒一样的东西也叫尘,如“灰尘、烟尘”。
在教学“尖”字时,我拿小刀把一枝铅笔削尖,让学生观察,并指着铅笔尖问:“这是什么?”“铅笔尖儿。”“如果我把一根棍子也削成这样,这个头叫什么?”“棍子尖。”“对,像这样上边小,下边大的东西,就形成了一个尖。如山尖、塔尖、笔尖、指尖。”教学“品”字结构的字时,我多运用举例法,举一反三,使学生认识并理解了很多“品”字结构的字,如:三人为众,人多了就称为众,众人、众多、群众;三口为品,多人、多次地尝为品,品尝、品味;三木为森,二木是表示树木多,称为“林”,而三木指更多的树木,称为“森”,所以,森林比树林要大得多。我还告诉学生,这样的字都称为“品”字结构,这种品字结构的字,你还在哪见过?学生说出“三金”,三个“水”,三个“日”,三个“石”,三个“土”,三个“火”。我一一写在黑板上,并标上拼音,让学生认识这些字,并引导他们根据学习“众、品、森”的经验说说这些字的理解,孩子们说得很好,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也发展了学生思维。
三、形声字教学
形声字是汉字中最多、最常见的一种字。有一首歌谣对形声字概括的非常到位:“形声字,好识记,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在教学时,我利用形声字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理解、辨别字义。
如教学“粮”时,学生分析字形,左边是形旁“米”,右边是声旁“良”,读音“liáng”,师质疑:“‘米’是什么?”“吃的东西”,“一种食物”,“一种粮食”。师:对,米是一种粮食,可以吃的东西,“粮”和“食”组成的“粮食”是人物生存的必需品,指导学生扩词。由此,列举“娘、狼”等字。“娘”是“女”字旁,和女人有关,“娘”就是“妈妈”或像妈妈一样的女人,如“大娘、姨娘、婶娘”;“狼”是“犭”(反犬旁),与皮毛动物有关。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在学一个字的同时可以认识几个字,并区别形近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汉字的特点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小学语文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综合学习三“有趣的汉字”中,有用“少”字组成的新字及帮助记忆的顺口溜,我鼓励学生仿照书上的样子续编。他们编出了这样的歌谣:有麦磨成粉,花草吐芬芳,有丝乱纷纷,有人分一份。
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充满兴趣,在长期的学习中,他们掌握了学习汉字的方法、技巧,能准确地分析所学生字,对生字的音、形、义掌握得也就非常好了。
《解读》中讲:“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从汉字中,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的生产、生活等多种信息。在教学中,应把从汉字中所获得的各种信息也都传递给学生,大大丰富了他们的头脑,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如,学习“筷子”的“筷”,通过分析字形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人就开始使用竹子做成用餐工具,说明他们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期。“贼”字是“贝”字旁,“贝”在古代是金钱,财富的表示,“戎”则含有战争、机会的意思,合在一起就可以理解为“贼”就是抢夺(别人)财富的人。
一、引言
二、口语隐喻的词汇特点
词汇隐喻发生在两类事物之间,认知语言学理解为意义范畴的投射:“人们的思维之所以会不自觉地将两个概念域相提并论,以具体的、清晰的概念去认知和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的,缺乏内部关联的概念,使后者似乎具有具体事物特征,正是利用了两个概念域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认知方式”(赵艳芳:1995:36)。汉语口语隐喻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人体词汇
人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从自身开始的。在人类语言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达周围事物及人类自身的各种思维,人们依据“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体验主义哲学思想,把对自身人体部分的认识运用到外部事物中,以具体喻抽象,简单喻复杂。在汉语表达中,身体及身体其他部位的隐喻相当丰富,有些隐喻从喻体到喻义一致,有些部分一致,有些却不相同。在日常言语交际过程中,人们大量使用人体词来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某一事物或他人的观点及看法。
本文试以汉字“头”及“脸”为例,探讨口语中这些词所含有的隐喻意。《新华字典》对“头”的定义如下: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汉语里与“头”有关的词语或成语较为丰富,在日常语言交际中,人们常使用的有关“头”的词汇大多使用了“头”的隐喻义,如:“头一回”指第一回;“头号人物”指非常重要的人;“事到临头”指接近;“崭露头角”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又如:
(1)他是我们学校的头。
(2)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啊?
(3)鸡都叫头遍了,你怎么还不起床啊?
(4)小心点儿,他们可是一头的。
通过分析可知,例(1)中的“头”喻指领导,例(2)中的“头”喻指苦日子的结束,例(3)中的“头”喻指鸡第一次叫,例(4)中的“头”喻指同一战线、联盟、同盟等。
同样的,口语中与“脸”有关的词语也是不胜枚举。《新华字典》对“脸”的定义为“两颊的上部”。有关“脸”的词,如:“抓破脸”指关系的破裂;“脸皮厚”指不知羞耻的样子;“脸红”指脸发红,多形容羞愧、害羞等。又如:
(5)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
(6)我脸小,请不动您这样的大人物。
(7)我脸皮薄,可不敢在这种场合献丑。
例(5)与例(6)中的“脸”已经不是人体的脸面,而是社会的脸面,它显示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身份。例(7)中的“脸皮薄”喻指一种心态,容易因某事而感到害羞。由上述可知,口语中这些人体词汇表达的大都不是其字面意思,而是具有了各种不同的隐喻含义。
(二)动物词汇
汉语里多数动物词主要是采取复合法与四字格比喻法。“名+动”复合比喻词的表达形式,即“一动物名称+一单音动词”,也就是“喻体+动词”,语法上构成一个主谓结构,如“虎视、狐疑、牛饮、龟缩、鼠窜、雀跃、鸟瞰、蜂拥、鱼贯、蝉联、蚕食、鲸吞”等(李国南,2001:130)。这种表达形式给人的感觉是简练、形象。很明显,上述动物词汇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隐喻意义:虎视——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狐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了;牛饮——比喻狂饮;龟缩——比喻敌人或者没有勇气的人躲藏起来;鼠窜——形容惊惶逃走;雀跃——形容非常高兴;鸟瞰——从高处往下看;蜂拥——形容像蜜蜂一样成群结队地迅速聚集;鱼贯——形容前后接连着,像鱼群游动一样;蝉联——指连续相承、连续不断获得;蚕食——像蚕吃桑叶般侵吞他国国土;鲸吞——多用来比喻侵吞土地,也表示食量异常大。
1.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语的形成
2.网语的构词特点
2.1术语
这里的术语是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用语。例如:磁盘、光驱、主板这类术语是有关计算机组件的;打印机、数码相机、多媒体、刻录机是关于计算机外围产品的;设置、扫描是关于计算机操作的;调制解调器、电缆、光纤、宽带、端口是关于网络组件的;超文本、动态捕捉、动态链接是关于网络软件设计的;电邮、局域网、主页、链接是关于网络服务的;浏览、搜索、共享、接入、卸载是关于网络操作的。
2.2外语词
汉语网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英语的广泛使用。根据有关调查,绝大部分网民都至少接受过中学教育,所以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英语词汇对他们来说并不会构成理解障碍,因此很多时髦的英语用词广泛活跃于网站的各个角落。对于英语词汇的使用大致包括以下四种情况:1)英语原词,例如:window,internet,e-mail等等。2)英语首字母缩略词,如:ceo(chiefexecutiveofficer),usb(universalserialbus),tcp(transmissioninformationprotoco),等等。3)中英文共存,如:“agp接口”,“club文化特效”,“e-mail地址”,“mp3手机”,“gsm标准”,等等。4)自由翻译,如:防火墙(firewall),附件(attachment),点击(click),等等。
2.3重叠词
在汉语的使用中,人们会通过对词语的重复与叠加来达到加强语气、模仿婴儿的口气等效果,如:坏坏(坏蛋)、漂漂(漂亮)、光光(光棍),东东(东西),等。
2.4词义发生扭曲的词
和使用重叠词的意图一样,网民们为了达到幽默新颖的效果,因此刻意扭曲原词意义,如:神童(神经病儿童)耐看(耐着性子看)、呕像(呕吐的对象)、贤惠(在家闲着什么都不会),等。
2.5谐音词
2.6港澳台词语
据说在台湾大学校园,人们称呼相貌丑的女生为“恐龙”,女生也不示弱,用“青蛙”来指称相貌丑陋的男生。“菜鸟”常常出现在港澳台的小说里,巧合的是,北京方言把“差劲
”也叫做“菜”,例如“菜包子”、“菜货”。英文中的“show”(展示)在港澳台语言中被说成“秀”,有“脱口秀”、“别做秀了”、“心里的话大胆秀出来”等。
2.7脸谱符号的使用
与在现实世界的交流不同,参与网上聊天的各方都缺少肢体语言的交流,互相看不到面部表情也听不到语气使用的变化,为了弥补这一交流缺陷,网民们创造了脸谱符号(emoticon).它们由键盘上的字母、数字以及标点符号构成,虽然构成很简单,但它们的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表示笑,:-(表示生气,:-0表示惊讶,8-)表示带着眼镜,:-p表示吐舌头,等。
3.理智对待网语的存在
4.结语
[1]辛斌,张雪梅.(2006).英语因特网语的形式与功能[j].外语电化教学,107:18-21.
[2]秦秀白.(2003).网语和网话[j].外语电化教学,94期:1—6.
中图分类号:H5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6.11.074
AbstractWiththepopularizationofthenetworktechnology,theInternethasbecomeanewmedialanguageof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ThispaperanalyzesthecharacteristicsofKoreannetworklanguagefromthethreeaspectsofpronunciation,vocabularyandgrammar,inordertohelpKoreanlearnersaccuratelyunderstandtheexpressionandcharacteristicsofnetworklanguage,andcanfreelycommunicatewiththeSouthKoreans.
KeywordsKorean;networklanguage;characteristics
网络语言是指以互联网和电脑、PAD以及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为媒介进行信息交流或沟通而使用的一种新兴媒体语言,具体包括在线聊天语、论坛帖子语、手机短信语、网络游戏语、火星语等语言形式。韩语称之为“”。这种特殊的语言既有口语的实时互动性(譬如在线聊天语、网络游戏语等),又有书面语的单向异步性(譬如论坛帖子语、电子邮件语言等),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语言的变体。
韩语网络语言具有表达趋于口语化、形态简约化、表达形式多样化、语法不规范化等特点。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对韩语网络语言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以期能够帮助韩语学习者准确地了解韩语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特点,进而能够灵活自如地与韩国人进行网络交流。
1语音特点
1.1按发音标记
1.1.1辅音脱落、送气化及连音
1.1.2紧音化
上述语例中,无论是头音“”变为紧音,还是流音“”与鼻音“”后的辅音变为紧音,都给人很重的语气感。这种标记法虽有悖于书写规范,但却丰富了话语的感彩,精准地传达了话者的语气。
1.2元辅音替换及添音
1.2.1阴性元音被阳性元音替换
在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话者为了吸引他人注意,通常还会用阳性元音取代原本的阴性元音,以取得新奇、调皮可爱的表达效果。如:
1.2.2口盖音逆行化
从上述语例可以看到韩语网络语言中的口盖音“、”向齿龈音“、”转化的现象。这种表达不仅具有引起对方注意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可以让对方轻松地开心一笑。另外,通过替换个别元音以及在句尾添加辅音“、、、”同样也可以给人新奇、有趣的对话氛围。
1.3缩略省略及音节添加
为了保证网络交流的时效性,达到快捷便利地输入文字的目的,网络上产生了大量缩略省略元辅音或音节的现象。这也是韩语网络语言典型的语音、形态特征之一。其中,元辅音的缩略与省略现象最为常见:
1.3.1元辅音的缩略与省略
a中的语例分别省略了元音“”和辅音“”;相比之下,b则过分省略了元辅音。这种书写法不仅破坏了韩语的书写规范,对不熟悉网络语言的人而言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同时也会给韩语语言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1.3.2音节的省略与添加
如上所示,a中的词例各省略了一个音节;b中的“”省略了收音“”与音节“”由五个音节缩略成四个音节,而“”则省略了元音“”和音节“”,由五个音节变成了三个音节。与之相反,c中的词例各添加了一个音节。这虽违反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但却能营造出原来文字所体现不出的语调效果,有效地强调了话者所要表达的语气与情感。
2词汇特点
韩语网络词大多由现有的词语通过加工组合、缩略以新的形态或重新赋予语义的形式出现。同时,也不乏挠⒂铩⑷沼锏韧庥镏辛魅氲耐饫创剩以及由数字或符号组成的饱含网友新奇创意与才气的词语。构成形式多样是韩语网络语言词汇的一大特点。
2.1旧词新意
旧词新意词指网络语言中的一些词语通过隐喻或暗喻等修辞方法产生新的义项。这类词语诙谐幽默,极大地丰富了词汇的语义系统。
(原指裱糊,网络上指用重复的内容刷屏。)
2.2能产的派生词合成词缩略词
大部分韩语网络词都像a、b、c中的词例一样,利用现有的词语,通过派生、合成或缩略的方法形成新的词语。
2.3表达新事物、新现象的外来语
韩语网络语言中还有一部分用韩语来标记的外来词。这些词通常用来表达某些新出现的社会文化现象或具有某种特征的群体。
(webholic/网迷,网虫)(オタク/御宅族,发烧友)
2.4充满才气的数字谐音词与传情达意的表情符
OTL(人遇到挫折后跪地样子。表遭受挫折、受打击的样子。)
如a、b所示,网络语言中的数字词最初出现时仅以谐音的形式体现,但现在网民们为了追求新鲜感和神秘感,往往以非谐音或暗号的形式来拓展数字型网络词的内涵。另外,在网络上用文字进行交流时,彼此看不到对方的表情,为了更形象地表达,网民们使用多个符号或字母组合来模仿人们的表情,使表达更加丰富与传神。由于表情符文字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适应网络世界对信息量的要求,现已成为超越国界进行语言交流和现代交际的一种表达方式。
2.5充斥网络的隐语与粗俗语
2.6丰富的拟声拟态词与感叹词
由于在网络交流过程中会涉及到对人、事物、事件及场景的描述,因此网络语言中还存在着不少拟声拟态词与感叹词。通过这些词的使用,可以形象逼真地演绎出话者所要描述、传达的画面与情感。
(哈哈大笑声)(闪人,在线聊天时先于对方下线时使用的拟态词)
(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时所使用的感叹词)
3语法特点
3.1句子的不完整性
韩语是黏着语,句子通过助词和词尾来体现语法关系与语义关系,呈“主宾谓”倒装结构,句末通过终结词尾“”等来结尾。但在实际网络交流中,网络语言呈现出很大的任意性与自由性,并不按照语法规定来正确书写,通常会省掉终结词尾。因此,网络语言中存在着大量不完整的句子。
3.2“”的大量使用
a中的语例是网名,其构成语素“”表示尊敬的接尾词。不仅如此,在网络语言中,“”还可以像b、c一样分别用作依存名词或第二人称代词“你”。
3.3拼写错误及标点符号的滥用
3.4火星语的使用(下转第175页)(上接第156页)
网络语言中,还存在着大量由发音相似或形态相似的韩文字母、阿拉伯数字、汉字、特殊符号组合在一起所构成的语句。这些句子由于形态奇异,很难让人一下子了解其语意,因而被形象地称之为“火星语()”
a中的语例分别由与韩语发音相似的汉字“_”、佛教字符“d”以及圆圈文字“”“”代替相应的韩语音节所构成;b则使用了形态颇为相似的韩语辅音字母来代替元音字母。
火星语多以十几岁的青少年为主要使用群体,虽然这种奇异的形态能够吸引他人的注意并凸显个性,但由于破坏了书写规范和语法体系,不仅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担忧,同时也引发了不同年龄层的人沟通上的障碍,给语言本身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的同时,也给青少年的语言习得带来了消O影响。
综上所述,韩语网络语言是一种被高度简约化了的具有口语性、简洁性、非规范性的,用于网络交流的新兴语言形式。它在满足人际交往需求、丰富词汇系统和表达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破坏韩语语言规范,因隐语、火星语及粗俗语的使用造成网民与非网民、不同年龄层之间沟通障碍、网络语言暴力等不良影响。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都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机遇,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中国开始了建设国际化都市之路。在2008年奥运会以后,中国旅游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国际化都市以及国际化旅游目的地的打造都给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而公示语作为“国际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需要得到正确的翻译,才能发挥出公示语的作用,为国外游客做出正确的指引,以在满足国外游客需求的基础上,使中国在世界树立更加完美的形象。
一、公示语的功能特点
公示语的功能特点可以从示意功能以及特定应用功能两方面进行定义。首先,公示语的示意功能为:第一,指示性。这一类公示语主要是为受众群体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并不存在任何的限制,比如洗手间Toileit、咨询服务Information等。第二,提示性。这一类公示语仅仅是给受众以相应的提示,以使其能够顺利地达成目的,比如客满FullBooked、已售完SoldOut等。第三,限制性。这一类公示语以直截了当且不含强硬态度的语言实现对公众的约束,比如凭票入场TicketOnly、紧急通道Emergency等。第四,强制性。这一类公示语是明确群众相应行为的语言,是群众必须照做的示意语言,比如禁止驶入NoEntry、禁止吸烟NoSmoking等。其次,特定的应用功能。公示语这一功能的发挥需要有特定的场所限制,进而结合场所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公示语设计,以通过公示语来吸引群众的目光,强化群众的理解或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等,通过发挥公示语作用实现最终目的。
二、公示语语言英汉翻译特点
三、公示语翻译所应注意的重点事项
1.明确译与不译的部分。在将公示语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要明确公示语的特点,以简洁明了且规范的语法进行翻译,且应按照当前国家对于公示语翻译的要求进行。但是,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国内很多公示语的翻译都是针对国内受众而翻译的,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翻译人员注意的是要考虑到底译还是不译,而不是要如何翻译。针对无法实现英汉翻译对号入座的问题,需要确保有没有翻译的必要,如果有必要一定要确保翻译的没有歧义,面对当前国际都市以及区域国际化的发展,很多公示语翻译必须要尽量避免本土化的翻译,实现与国际接轨。
2.大小写的编排。在公示语字母大小写的编排上,为了进一步适应当前区域国际化的文化环境,需要实现公示语简洁明了且不存在歧义,能够为受众提供最为直接的视觉效果。将英文字母进行大写的编排,能够实现公示语本身形式上的美观,但是却给受众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但是公示语是用来服务于受众群体的,所以就需要以受众为本位,根据受众的习惯来进行编排。
综上所述,随着国际化城市的建设,中国逐渐实现了与世界的接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定居或者旅游,在此背景下,公示语需要以国际通用语――英语,来实现规范化的翻译,进而才能充分地发挥出公示语的作用与价值。
一、汉字的特点
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属于意音文字。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小篆书、楷书、隶书等变化;形体分类有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在用字方面又有转注和假借方法。“字本位”的理论兴起为汉语教学提供了相应的启示。“字本位”以字为中心,区别于以词为基本单位的观念,这种观念以“‘字’是中心主题,‘词’在许多不同的意义上都是辅的副题。”[1]汉语词汇的发展经历了复音化的过程。从最开始的单音词为主到现在复音词为主,这期间字从词的身份转变为词素。汉字中字词之间还是很难区别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普遍认为“字”不能连写,每个都有独立的方块形体,这是汉语学习中的本位内容。我们研究字的特点对汉语教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汉字具有理据性
理据性是和任意性相对的一个概念。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产生具有理据性,表现在汉字上可以清楚看到汉字的形成理据。
1.形体固定,理据固定
汉字虽然经历几千年变化,和最开始造字之初形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一旦固定了形体,就专字专用,基本上是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当然因为音节数量有限,一个音节可以对应多个汉字,结合具体语境则很快会清楚。当然也有例外情况,比如“儿化音”。还比如一些特殊字“尽保ㄊ克)和“俊保ㄇЭ耍。但多数情况下,汉字、音节、词具有对应性。
2.形体变化,理据不变
汉字发展了,很多字体发生了变化。但每次变化都会保留最典型的特征,也就是理据特征不变。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语音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汉字理据却固定不变。“一个字从篆书到隶书,到楷书,是书写形体本身的变化,还是同一个字”[2]。如“虎”从甲骨文到现在楷书,形体发生很大变化,但其形象的理据特征依然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
3.字组词的理据性
汉字作为语素有很强的组词造句能力,古汉语中与词的界限不清晰,基本上就是一字对应一个词。但复音化以后,双音节词语是在单音词的基础上有理据的发展而来。字按照并列、偏正、述宾、主谓等原则组成了现代的双音词,据统计常用汉字只有3000左右,总计也只有6000多个,但通过汉字组成的词语则不计其数,说明了汉字组词能力强大,理据性强。
(二)汉字音形义结合
汉字是意音文字,音形义融合一体,互相联系“音生于义,义著于形”,在词的音、形、义之间,词义是联系的核心。[3]音、义是语言必备的两种元素,汉字的形音义三种元素,字形是形式,意义是内容,语音是外壳,构成了一个合成信息码。汉字发展变化中,语音和意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形体变化是最缓慢,甚至说没有发生变化。“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4]由此可见形体不变的重要性。
(三)汉字蕴含文化
汉字在造字之初,就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有一种文化理论认为可以将文化分解到最小单位,就是文化特质。汉语中就是最小单位就是汉字了,不同汉字所属的语义场蕴含不同文化。
1.汉字蕴含思维文化
汉字造字体现了古人的心理思维特征。例如“筷”这个字,古作“箸”,体现了此物材质为竹子。但与“住”音相同,避船家水中讳,改为“快”,但仍保留了竹字头,这就是现在的“筷”的来历。汉字的具象、隐喻和会意,是典型的“东方思维方式”。
2.汉字蕴含历史文化
汉字是记录了历史文化,存储着未来文化重要载体。许慎的《说文序》记载:“文字者,经义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5]蔡邕J为汉字“书乾坤之阴阳,赞三皇之功勋”,可以看出《笔赋》已将汉字赋予了社会文化功能,把汉字和儒家思想、政治理论联系起来了。
3.汉字蕴含经济文化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巧用汉字特点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没有很好利用汉字以上特点,违背了汉字教学的规律,导致汉语成为最难学习的语言。为推进对外汉语教学,我们可以把汉字以上特点运用到教学实际中。
(一)选准字形切入教学
(二)利用汉字读音规律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虽然不像印欧语系文字可以直接拼读,但是仍有读音规律可查询。汉字读音两大特点一个是谐音,一个是形声,展示的就是形音义之间的密切联系。
汉语词语语音特征可以概括为五类:拟音、音拟、谐音、紧缩、外来。拟声词是汉语中最先出现的词语,是语言发展的源头,其他词类都是在此发展起来的。[6]拟声词就是模拟事物的声音,如:动作时发出的声音,呼、吸、呵、哈、欠、吼、嚎、号、囔、嗦等。音拟是指有些事物并不发音,人主动用声音来做形象的表达。如:“圆”,其读音的韵母“u”和“an”都是为开口度很大的韵母,也就是说圆形用圆的唇型来模拟,进而表达圆的意义。
(三)利用形体分析意义
汉字在不断变化,可以说与时代的变迁息息相连。现在很多汉字形体看似和意义毫无关系,但我们深入探讨其本义,自会发现形音义之间联系。例如“骗”在《集韵》中表示:“跃而乘马也”,“骄”在《说文解字》中表示:“马高六尺为骄”,现在看这两个字形义毫不相干,但通过探寻本义就可以很好理解现在“骄傲”的意义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问题,要时刻以发展眼光来对待。
【参考文献】
[1]袁毓林.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和发展――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64.
[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63-184.
[3]苏宝荣,宋永培.古h语词义简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7:89.
[4]李大遂.对外汉字教学发展与研究概述[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02).
关键词:商务;英语;函电;词汇;特点
Keywords:business;English;correspondence;vocabulary;characteristics
商务函电简称商函。商务英语函电,指的是各经济主体之间往来的以经济贸易为主要内容的用英文撰写的各种信件。函电的方式包括传统的纸质信件和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各种形式,统称信件或函电。我们讨论过商务英语函电的礼貌用语的现象[1],下面,讨论起词汇特征。
1专业性或行话
商务英语具备独特的专业性或行业性的特点,表现为我们通常所说的“行话”。行话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英语词汇在商务英语中意义不一样;二是跨行业或学科性质(下节讨论)。
如,draft,在普通英语中为“草稿”等意义,在商务函电中为“汇票”之义。Claim的普通意义为“申明”、“要求”;但在外贸和保险业为“索赔”。Promise转化为形容词promissory普通意义为“承诺的”,在商业用语中指“本票”[2]。
再如:advance,infavorof,against等,在商务英语中被赋予新的特殊的行话的特征:
(1)a.Uponreceiptofthesesellers'deliveryadvice,thebuyersshall,15-20dayspriortothedeliverydate,openatransferable,irrevocableletterofcreditinfavorofthesellersforanamountequivalenttothetotalamountoftheshipment(收到卖方的交货通知,买方应在交货期15-20天前,开具一个以卖方为收益人的可转让的不可撤销的信用证,金额与发表总额等值。)
b.ThecreditshallbepayableagainstpresentationofdraftdrawnontheopeningbankandtheshippingdocumentsspecificinArticle13hereof.(信用证凭开户行所开汇票和四十三款所规定的装运单据支付。)
在商务英语中“advice”是“通知”,不再是日常语言中的“建议”等意义;“infavorof”是“以…为受/收益人”、“以…为收款人”,不再是“赞同、偏爱”等义;“against”是“凭”、“用…交换”,不再是“反对”、“靠”等义[3]。
2跨学科性
跨学科性表现在商务英语函电涉及领域或专业众多,会出现各学科、各专业的词汇;另一方面,同一词汇在不同的领域意义不一样。如premium[5]。
(3)a.ThepricewequoteisonCIFbasis,sothepremiumisincluded(我方报价是到岸价,保险费已包括在内”。此句中premium用于保险业。
b.Thereisapremiumof20dollarsforaunitondifferencesbetweenthebasispriceandcomputedprice.(根据基价和推算价之间的差额,每单位产品的增价为20美元)。此句中premium属于国际贸易专业术语。
c.Theforwardpriceofacurrencyisalmostata“premium”ora“discount”intermsofanother.(远期汇价在兑换另一种货币时总有“升水”和“贴水”情况。此句中premium属于外汇行业专业术语。
3专业缩略语
在商务英语中,广泛使用缩略词如CIF,并且在使用中在业内已经约定缩成,不再需要解释。甚至在汉语函电中也广泛使用,也不需解释,如CIF(到岸价),CIF(Cost,InsuranceandFreight),括号的解释是多余的。我们在这里所给的例子都附英文完整单词和汉语翻译,以膳读者。最常见的是首字母缩略。取各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缩略语。如国际贸易方面:GATT(GeneralAgreementTariffTrade关贸总协定)、DDP(DeliveryDutyPaid完税后交货)、SET(SecureElectronicTransaction安全电子交易);保险方面:WPA或W.A(with(particular)average水渍险)、AR(allrisks一切险);运输方面:FOB(freeonboard装运港船上交货价、离岸价)、MAWB(MasterAirWaybill航空总运单)、FCL(fullcontainerload整箱货);支付和结算方面:T/T(telegraphictransfer电汇)、L/C(letterofcredit信用证)、C.W.O(cashwithorder订货付现);电脑方面:ASP(ActiveServerPage活动服务器页面);管理方面:CRM(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管理)。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
一些常用的贸易组织、团体等的名称及一些常用术语在经济文本中也常以首字母缩写的形式出现:WTO(WorldTrade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APEC(theAsia_PacificeEconomicCooperation亚太经济合作);GNP(GrossNationaProduct国民生产总值);GDP(GrossDomestic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
4规范性与正式性
商务英语函电一方面有着传统商务信函的书面体的特征,正式、规范。另一方面有着现代网络聊天语言、电子邮件格式等的口语性特征[6]。在词汇上也有这两种特性的体现。
4.1使用规范性、正式性辞令
例如,使用inform代替tell,用expedite代替quicken,用forward代替send,用inapositionto代替beableto,用expiry代替end,用certify代替prove等词汇特征。措辞的庄重性还表现在有使用派生名词代替动词的倾向,如:
(4)WearenowawaitingthearrivalofyourL/C,onreceiptofwhichweshallmakethenecessaryarrangementsforthedeliveryofyourorder.(用了四个派生的名词)。
4.2使用古词
古词的特点大都由here/there/where+的形式,如hereafter,hereby,herein,hereinafter,hereof,hereto,hereupon,thereafter,therein,thereby,thereupon,thereto,thereof,whereas,whereby,wherein,,whereupon等,都是些在其中,在此之前,在此之后等意义。例:
(5)INWITNESSWHREROF,thepartiesheretohavecausedthisagreementtobeexecutedbytheirrespectiverepresentativesonthedatefirstabovewritten.(兹证明,本协议由双方各自代表在上述订约日期签订。)。
5口语性与非正式性
商务英语函电现行通用的大都是电子邮件等网络方式,并且有即时对话的特征,因此有明显的口语特征。从缩略语方面就明显表现出电子语篇的口语特征,如:转音缩略。将某个单词转换为读音相同的另一单词,然后数字代替,再进行缩略。例如,B2B(企业对企业,原始形式为:businesstobusiness,转换为businesstwobusiness,再将two按照读音转换为数字2,最终缩略为B2B。类似的还有:B2C(business-to-consumer,企业对消费者)等。另外还有一类词汇,它们经常地出现在电子邮件中。例如:AFAIK(AsFarAsIKnow,据我所知),AKA(Asknownas,正如你所知道的),ASAP(AsSoonAsPossible,尽快),BTW(Bytheway,顺便),FAQ(FrequencyAskedQuestions,常见问题),WB(WelcomeBack,欢迎你回来)等。但这些缩略语并未成为正式的形式,只为网络聊天和电子邮件等使用,为不规范特征,并且大量使用会导致可读性削弱或消失。
6总结
[1]桂永霞.商务英语函电与礼貌程度[J].价值工程,2013,(2).
[2]曾葳.外贸英文信函的词汇特点及翻译[J].海外英语,2010,(12):199-201.
[3]李明.论商务用途英语的语言特点和语篇特点[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2):32-37.
一、前言
二、外贸函电的语言特点
三、外贸函电的7C写作原则
为了达到通过商务信函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目的,十分有必要了解掌握写好英文商务信函的原则。这些原则通常被称之为“7C原则”,即正确,具体,清楚,礼貌,完整,体谅和简洁。
(一)正确(Correctness)
商务信函必须书写正确,因为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务贸易单据的凭证,其内容涉及到贸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封标准正确的商务信函表现在语法的恰当运用,标点符号与词句的正确拼写;并且对于信函内容要求提供的信息事实和数字无误,叙述的内容正确,写作格式规范,写作技术运用恰当以及商业术语准确。例如:Theseproductsprovidedareexactlysametothosesamples(此次产品与样品100%一样).此处exactlysametothosesamples说法太绝对,毕竟无法保证在交易过程中每一件货物与样品一模一样,因此可能产生在交货时就产品质量方面的纠纷。可以改为:Theproductsprovidedaresimilarinqualitytothosesamp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