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实训总结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食品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TS-201-4文献标识码:A

ComprehensiveTrainingSystemDesignofFoodScienceand

EngineeringProfessionalsinFoodFactories

MALizhen,LIANGPeng,HUANGZonghai

(CollegeofFoodScienceandEngineering,TianjinAgriculturalUniversity,Tianjin300384)

AbstractThisarticledescribesthefoodscienceandengineeringplantdesigncomprehensivetrainingconcept,idea,purposeandcontentoftheframeworkaswellasspecifictraining,etc.,andthroughourspecificpracticeandtrainthestudentstoanalyzeproblemsandproblem-solvingskills,practicalexercisesskills,inordertostrengthenthepracticeofteachingandembarkonanewpath.

Keywordsfoodscienceandengineeringprofessional;comprehensivetraining;trainingcontent

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厂综合实训设计理念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自建系以来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分“四步走”的战略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和考验,并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先进综合实训教学理念:(1)综合的实训理念。构建多方位、多层面、立体式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工程素质、创新意识,实现由技能训练向工程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2)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3)三个课堂相结合的理念。把校内实验教学的第一课堂、校内教学计划外开展的学科竞赛、创新实验等教育活动的第二课堂和校外实训活动的第三课堂有机结合,互补互动,有效提高实训效果和学生工程素质。

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厂综合实训设计思路

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厂综合实训设计构架体系

食品车间的综合实训体系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食品工厂认识层次。包括实训课程多媒体展示、食品机械设备运行原理、食品产品生产过程、食品检验与检测4个模块。第二层:食品工厂基本实训层次。包括产品食品加工的工艺条件控制、食品机械设备实际运行过程、食品产品质量检验、生产组织管理4个模块。第三层:食品工厂综合实训层次。包括食品研发技术方案、食品工厂建厂设计、模拟岗位职责实训3个模块。第四层:食品工厂高级实训层次。包括工程创新综合平台模块,含各类竞赛和大型的工程创新课题。

在以上四个层次中,第一层次为基础,第二层次为主体,第三层次为扩展,第四层次为提高。

4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厂综合实训设计内容

4.1生产工艺技术及生产设备

4.2生产卫生防范措施

实训期间培养学生的卫生安全意识尤其重要。相对其他行业的工厂,食品工厂的生产卫生要求就相对较高。食品专业的学生是食品行业的继承者,是未来食品行业的中坚力量,为减少与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应深入了解食品企业的卫生要求、卫生现状及卫生防范措施。

(1)食品工厂卫生要求。让学生明确国家标准《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对食品工厂的生产卫生做了要求。要求食品在“原料―加工―成品―包装―贮运―市场”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安全卫生和不被污染的环境之中。

(2)卫生防范措施。实训期间,为模拟真实的工厂环境,让学生了解采取各种卫生防范措施。首先,实训期间在学生中建立卫生管理机构,设立卫生督导员,并有指导老师监督,对过程中所有食品卫生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其次,实训前动员会上让学生了解和贯彻食品卫生有关法律法规,并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培训,以提高学生的卫生防范意识。最后,从食品工厂环境、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学生个人等方面制定出详细的卫生消毒方法,以便保证食品工厂卫生。

通过多方面让学生了解实训工厂的卫生现状,结合对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的要求,在实训结束后应达到掌握食品工厂卫生防范措施的目的。

4.3产品开发及产品检验及

(1)产品开发。实训期间食品工厂要为学生安排产品研发工作,具体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原有产品品质的优化、产品加工工艺的技术提升等内容。

新产品的开发是让学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新型产品的研制,包括新产品加工工艺研究、配方研究、设备选型、批量生产技术研究等。产品品质优化是让学生对他们生产的产品品质的改良,通过配方调整、工艺改进等方法改善产品的色泽、口感、质地、稳定性等质量指标,如提高产品营养价值,延长产品保质期等等。加工工艺技术提升是要求学生对工厂现有生产出的产品工艺进行改良,主要目的是提高产品品质、节约原辅材料、减少生产能耗以及不必要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产品开发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实训工厂的产品研发背景、研发思路、研发能力等方面做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产品检验。产品检验是实训过程中让学生对他们自己生产的产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并将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感官检验主要是产品色泽、形态、组织、滋味及气味、杂质等的检验;理化检验主要涉及的是产品的营养成分、有害金属元素含量、农药残留量、中药物残留量、食品添加剂含量、化学致癌物质含量等的检测;微生物检验主要包括细菌总数、大肠杆菌、致病菌(如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方面的检测。对于不同类的食品,因加工工艺不同,所选用的原辅材料不同,其检测项目也有所不同。

4.4实训期间食品工厂的管理模式

4.5实训期间的营销战略

实训期间让学生了解市场营销战略是企业市场营销部门根据战略规划,在综合考虑外部市场机遇及内部资源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市场目标,选择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组合,并采取有效实施和控制的举措。

为了使食品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对企业的营销战略有正确的认识,能对企业的营销战略做出精确的把握,在工厂实训过程中就应对所在企业的营销战略有一定的了解,对生产的产品进行试销售,让学生实地策划销售方式,试销售前进行销售预算,试销售之后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1]马俪珍,刘金福,梁鹏,等.食品工艺学实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何维泽.基础实验基地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131).

[3]毕建杰,常安瑛,等.科研与实验室建设有机结合探索实验室开放管理新思路[J].高等农业教育,2002(82).

[4]赵成军,石志标,等.实验室开放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3(145).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Abstract】Vocationalschooltrainingbaseisthepracticeofteachingthesubject,thepracticalabilityofstudentshasobviousadvantages,thepracticeofteachinghasadecisiveroleinimprovingschooltrainingbaseconstructionisprerequisiteforthepracticeofteaching,vocationaleducationistheonlyway.Vocationalschooltrainingbasefortheconstructionofthemanyproblemsencounteredintheprocess,combinedwithyearsofhospitaltrainingbaseconstructionandoperationmanagementexperience,institutionsforvocationaltrainingbasetoexploretheconstructionandoperationandmanagementmechanismforbasesprovideacceleratedlearningmethods,providetheimpetusforthebasesourc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

【Keywords】VocationalEducationTrainingbaseBuild

为加快我校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学校实验实训条件,推进食品产业强市战略的实施,为漯河中国食品名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推动我省向食品工业强省迈进,实现从国人大粮仓到国民大厨房的跨越,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教材[2005]406号文件精神,我校申报了中央财政支持的“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并经上级部门考察论证于2006年10月份批准在我校设立“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2]

一、基地建设

1.硬件建设

我校高度重视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专门建造一幢5600平方的实训大楼为此次增购设备提供基础建设保障,近年来投入两千多万元装备完善实验实训条件,根据实训基地的基础建设、装饰维修、修缮维修和食品生物类实验实训室对卫生条件的要求加大自筹资金投入力度,使基地建设高标准一步到位;各个食品工艺实训室和食品分析检测实验室做到制度上墙,大中型实训设备每台标明操作规范和实训要求;经过设备选购计划的制定、公开招标、设备安装调试等系列工作,中央财政支持的食品生物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于2007年11月建成,包括低温肉制品、高温肉制品、乳制品工艺、饮料工艺、焙烤工艺、微生物检验、分析天平、食品化学、食品分析、生物化学、食品感官评定等19个实验实训室。

2.软件建设

(1)管理机构设置建设。我们学校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在教学上注重的实践教学环节,学校专门设立实验实训中心,实验实训中心与教务处为平行教学机构,各系部内不设实验实训室,学校的实验实训室的管理及实践教学统一归属学校实验实训中心。实验实训中心由一副院长,下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三名,科员三名。

中心主任协助主管院长做好实训中心的各项工作,负责实验实训中心全面的工作,协调实验实训中心内外关系;编制中心的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及时传达上级精神,领导并组织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负责主持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以及实验中心的教材建设;负责实验实训中心人员的业务培训及发展工作;搞好中心的科学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定期检查、总结汇报中心的工作,并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的考核工作。

副主任各分管不同专业的实验实训室,协助中心主任的各项工作并参与实验中心各项事务的研究和决策,分管实验实训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分管实验实训室所有设备、器件管理;根据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负责组织编写或修订实验教学大纲,主持实验教学改革,落实实验教材,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规范实验(实训)教学组织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好原始实验资料的建立、收集、整理和归档管理工作。定期检查、总结实验(实训)室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为实验中心的建设提供参考意见。对担任实验课的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查评估。指导并检查实验室完成实验中心布置的各项实验教学任务。贯彻、监督实施关于实验教学各个环节的有关规章制度。[3]

(2)加强中心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训中心要科学、有效建设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要有合理的学历、技术职务和技能结构,以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增强我校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力量,现有教师要向“双师型”转变,不断到企业学习、锻炼,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不断吸收企业技术人员来校作专职实习指导教师。这样,既可优化师资,又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使教师的整体水平能紧跟行业发展水平。实训基地应是教学、科研、培训、生产多功能的实训场所,确保职业人才的质量,达到职业知识、职业能力、人文素质的统一。

二、运行管理

1.运行管理

学院要加强对实训基地的领导和管理,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解决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实训基地做好建设、发展、培训的各项工作。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专业技术能力强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实训基地的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的队伍,以保证实训基地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及实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1)实训基地要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制度,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有落实的培养师资计划和实施措施。实训基地人员,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要有合理的学历、技术职务和技能结构,以保证实训基地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及实训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

(2)实训中心要督促各系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建设科学、健全、严格的实践教学制度。建立健全规范且能严格执行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规程等教学文件。建立职业技术技能、职业综合能力、职业素质结合的实训教学体系以及组织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建立教学质量检查、监督、保障、调控体系,并具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开发新的实训项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3)仪器设备是实验实训室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学校的贵重财产,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责任也很重大。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帐、物、卡相符,加强对各种仪器的日常保养和维修管理,做好防尘、防锈、防蛀、防腐、防变形、防老化、防盗、防火等工作,发现有损坏的应及时维修,提高仪器的完好率,延长使用寿命,使教学仪器设备更好地发挥使用效益;对于易耗品、化学试剂和实验器材分类摆放并经常进行清点,以便于管理和防止重复购买。建立仪器设备专人管理和档案制度,实现现代化管理,不断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

(4)实验实训室安全是关系到人身安全和学院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实验实训中心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员―实验中心主任―分管院长”的三级负责制,分别签定责任状:中心主任要狠抓安全管理工作,要随时随地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解决。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5)实训中心要统一协调各实训基地之间资源的共享工作,对各实训基地的建设项目和建设规模统一规划,不断提高实训设施的利用率。

2.运行效果

我校采用的是全方位开放、多功能并举的运行模式,这种运行模式下的实训基地最大的优点是: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也有利于锻炼教师队伍;不但有利于教学,也有利于科研;不但有利于学生,也有利于社会;不但有利于节省运行成本,也有利于增加学校创收。它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发挥职教特色,建立生产、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开拓实训、培训、生产加工、咨询、技能鉴定等全方位的服务功能,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科技与社会服务为一体,实现教学、培养、服务一条龙。它的最大难度是市场的开发及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创新。[6]

实训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后大大改善了学校食品专业的实验实训条件,提高了食品专业学生实践课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为学校创建重点特色专业、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推广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基础条件。漯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依托实训基地成立了全市唯一的食品类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食品加工和食品检验工种的中、高级培训和鉴定工作。近年来,该专业1万多名学生在这里进行技能培训,98%的学生通过鉴定,获得中、高级工证。同时,对漯河市食品企业的3000多名职工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实训基地建成后,学校非常重视设备的利用率,在满足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还与企业合作进行生产,每年为学校800多名食品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工学结合的机会,为300多名食品专业学生提供了顶岗实习的岗位,使这部分学生既在技能上得到更多的训练机会又使学生解决了经济问题,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赞赏。

三、展望

实行实训教育资源共享,是盘活教育资源搞好增收创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各院校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节省资金的有效措施,是构建节约社会的具体体现。它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有利于“学分互认”,改革人才培养固有模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使教育资源得到共享。

总之,中央财政支持的“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在我校建成以后,大大改善了我校的实践教学条件,同时做到了资源共享,为漯河地区其他职业院校的食品专业提供了实验实训服务,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1陈章言.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124~125

2廖威、钟华锋、何飞燕等.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广西轻工业,2008(10):152~153

4李亚林.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管理研究[J].成人教育,2011(2):75~76

5马连华.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与教育,2009(29):38~39

关键词:宠物营养与食品;实训;就业导向;教学改革

宠物养护与训导专业是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2011年开设的新专业,目前在校生有2014级、2015级、2016级近300人,已毕业的学生有2011、2012、2013级共200余人。《宠物营养与食品》作为宠物养护与训导专业的核心课程,从制定教学计划、大纲、课件、院级精品课程建设与结题到院级课题《宠物营养与食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通过对近5届学生的教学实践、探索与总结,对《宠物营养与食品》课程的实训教学进行改革与探索,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1目前宠物营养课程教学现状

1.3考核方式需完善传统的实训教学考核模式采用理论教学考核模式,即期末考试时将实训内容也出现在考题中,因此很多时候对于实训没有设立额外的考核模式,或者通过收集实训报告、批改实训报告以及实训结果的准确与否来评定实训成绩。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使很多学生对实训教学不够重视,不够积极,导致部分学生抄袭实训报告或者捏造实训结果,影响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影响了实训效果,也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个性的发展。

2改革具体措施和内容

2.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

2.2.1教学方法该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包括典型案例法、现场教学法、角色转换法等等。根据实训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进行宠物食品原料检验时,采用情境教学法。假设自己是饲料厂或食品厂的原料检验员,来了一批玉米,应该做哪些检测,基本程序是怎样的,如何进行样品采集、制备、感官测定指标有哪些、留样等等;如宠物营养状况的观察和分析时,采用典型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找一些典型营养缺乏症案例,让同学们讨论并提出可靠的解决的方案。学习宠物食品加工设备时采用现场教学法,将同学们带到饲料厂、食品厂进行认知学习,一是对工艺流程、加工设备有了进一步认识。二是加深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关于岗位模拟,参与式教学,主要用于打破以往的以教师讲授、演示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完成角色转换,比如宠物食品水分测定,让学生通过样品制备、称样等操作,来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专业知识转化成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3改革成效

通过对《宠物营养与食品》实训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考核方式c考核标准的重新制定,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了一定提高,使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逐渐具备了宠物养护与训导专业的职业能力。毕业后,有部分同学将进入宠物食品行业从事质检和化验工作。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努力成为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创新性人才,让学生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

[1]王b|,王仁华.以就业为导向的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04):266-268

[2]顾月琴.宠物营养与食品课程设计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165-167

[3]刘佳,薛明姬.高职专业课程实训项目的改革与教学应用――以高职射线检测课程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6,12(18):54-56

[4]薛晓霜.《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实训教学考核的改革与实践[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2(15):77-80

[5]杨蕊,张文法.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仓储管理实务》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2011,11(30):172-173

[6]张淑娟.提高《宠物行为与训导》课学习效果的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31):211-212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了基于协同模式的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并对该体系及其实施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实践教学;协同实训;岗位协同;专业协同

为了顺应社会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竞相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创新,旨在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协同实训是实践教学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在该实践教学体系中采用协同实训模式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具有技术能力、岗位能力、研发能力的与时俱进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应对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的客观事实,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协同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提出

按照《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和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要进行深入的改革。我们以往的教学方法和实验、实践环节的安排与实施,学生不能很好的将知识理论、科学技术转变为能力;在专业教学计划上没有系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教学成效的评价上,也没有体现出对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方案。鉴于此,按照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以农产品加工理论与工程技术为专业核心内容,本着将知识、技术转化为能力的教学理念和原则,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考核方法等应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研究、试行更加有效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

2食品类专业协同实训模式的构成

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主要从食品科学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岗位能力、研发能力为目的,构建形成由资源协同、专业协同、岗位协同三要素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深入调整与改革,主动适应现代农业产后领域科技发展和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表1协同实训的主要因素及其内容

协同要素主要内容

资源协同实践教学资源的全面协同(主要为实验产品)

专业协同不同专业间的协同实训(主要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

岗位协同同一专业不同岗位之间的协同实训(如食品工艺加工岗位、质量分析与检测岗位、营销岗位等)

2.1资源协同

2.2专业协同

2.3岗位协同

岗位协同主要解决角色模拟的问题。职业针对性、岗位适应性是高校食品类专业课程教育的鲜明特色,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不能体现“岗位”。

为此,实训教学的岗位协同,首先要明确参训学生的业务岗位,做到“一人一岗,各司其职”,使其尽快进入角色;其次要协调好不同岗位间的业务关系,使学生通过实训掌握不同业务岗位相互联系、相互牵制的原理。为了使学生尽可能掌握不同岗位的业务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还必须实行定期轮岗实训。多角色协同实训以学生小组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形成师生互动、师生合作的学习实践氛围。

3协同实训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协同实训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基于产学研一体化、整体优化原则,依据系统工程的原理构建了主要以岗位和专业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目的是通过搭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平台、采用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种模式建立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该体系的设计目标是打破现有的“学科型”体系,建立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大的框架,提出实施举要,制定保障机制。按照“重在素质、面向应用、系统发展”的建设思路,最终实现“以学办产、以产辅学、产学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良好发展局面。对学生而言,弥补他们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职场竞争力;对教师而言,促使教师走出课堂,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提高自身的素养;对专业本身而言,优化学科建设,改善实用性较差等缺陷。

3.1资源协同方法

以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系为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所设课程《水产品加工工艺学》、《果蔬产品加工工艺学》、《粮油产品加工工艺学》、《畜产品加工工艺学》、《发酵食品工艺学》实训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即可完成各工艺实验的生产任务,又可用于《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工艺产品理化分析与检验》,同时实验所得产成品满足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食品感官评价》、《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等实验课程的实训任务。资源的协同使用减少了原料及产成品的浪费,实现了实验资源在同一专业内部及不同专业间的优化使用。

3.2专业协同方法

3.3岗位协同方法

岗位协同是基于一种行为引导的教学观。即:实践问题导入——理论知识点介绍——明确操作任务、示范引导——模仿试做——纠错重做——总结经验这一过程模式。

食品类专业应从实际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出发,以仿真工厂化结合生产实习、实训的方式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按照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环节,主要围绕着三部分内容设计实验和岗位实践内容(如图2),即食品产品的开发(模拟企业研发部门)、食品加工(模拟食品生产车间)、食品分析检验与质量控制(模拟企业质量控制部门)。每个部门再选择设置具体的岗位,明确应达到的基本能力,开展实验、实习等活动,岗位之间互相协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实战性,以农产品加工生产实验为核心,实验内容包括产品设计、可行性分析、质量检验、经济核算等内容的食品开发的全过程。它的综合性、设计性体现在知识的综合与交叉和实验方法、操作技能的集成等方面,涉及到人文社科、管理学、生物学、化学、营养学、工程学、工艺学等各学科的知识与技能,需要把《食品工艺学》、《实验设计与统计》、《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质量管理学》、《企业管理》等课程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在实训过程中,由实训者模拟企业不同部门、不同的工作岗位,独立完成实验内容,明晰不同岗位的处理流程。为了全面提高实训者的综合实践能力,定期实行轮岗实训。

4结语

建立基于协同模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更提高了学生知识和理论的综合运用和技术集成运用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基础宽厚、知识面广、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侯淑萍,任福战.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8):192-193

[2]邱晓文.基于协同模式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09(7):30

[3]江英,陈国刚,童军茂,刘娅.对加强食品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4):150-151

关键词:食品品质控制实验课改革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1]。《食品品质控制》课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之一,也是食品类专业课中综合性较强,能够体现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一门课程。《食品品质控制》实验课的教学对巩固食品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面向社会,为食品专业培养适用型人才,我们对《食品品质控制》实验课进行了一些改革。

一、改革实验内容及教学方式

实验教学的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尤为重要。《食品品质控制》实验课除对原有实验的内容进行改革外,对教学方式也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例如过去实验课由指导教师事先准备好,学生按照统一模式进行呆板的实验操作,改革后的实践教学方式则由学生按要求进行理论知识准备与实验项目讨论、现场实践与分析、模拟环节与总结等。在实验教学中增加了与实验内容有关的预习、分析、讨论的内容,使每一个实验不再只是一个单一的

结果,而是一份包含着品控计划书、实验数据、分析总结的完整品控报告,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质量。

二、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积累企业经验

学校位于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长三角地区知名食品企业聚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基于各大食品企业对食品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与区内各大知名食品企业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外,学校还建立了设施齐全,集教学、实验、实习为一体的实训中心及专业教室,非常适合我们《食品品质控制》实验课尝试“创设专业情境,实行目标教学”的教学改革。从教室到企业再到实训室,这一“开放式实践教学”新模式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与方案设计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了职业经验,体验了工作情感,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在实验后归纳分析问题、自我提高的能力。

三、改革实验报告内容

传统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如实地将实验目的、步骤、内容、结果进行反映。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只强调正确的实验结果,而轻视实验训练过程,实验报告中缺少真正的分析与讨论,这就导致学生照抄实验讲义或他人的实验结果,甚至编造实验结果[5]。改革后的实验报告体现为一份完整的品控计划书和品控报告,涵盖了《食品品质控制》实验中基础知识实践、现场综合实践、提高层次实践三大环节。在这份实验报告中,我们强调了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完善实践教学的评估考核标准

[1]丁金昌,童卫军.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高等教育研究,2008,29(6):49-55.

[2]陈平,刘晓青.食品专业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职业教育研究,2007,(2):151-152.

[3]钱和.食品加工中的安全控制.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6:15-18,31.

[关键词]任务驱动;竞争模式;虚拟仿真实训;食品专业

[DOI]10.13939/ki.zgsc.2016.32.246

1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的历史和现状

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国家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食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对学生的要求逐渐提高。[1]不仅要求食品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掌握大型检测设备的使用和工厂的实际生产过程。这些要求都对高校食品类专业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有效还原生产、操作和管理岗位的真实场景,为学习者提供技能训练所需要的“真实”环境、“真实”工艺、“真实”工具等,从而有效提高技能教学质量。虚拟仿真技术是指使用仪器设备、模型、计算机虚拟技术,以及利用场地、环境的布置,模仿出真实工作程序、工作环境、技术指标、动作要求,进行科学研究、工业设计、模拟生产、教学训练和考核鉴定等的一项综合技术。[2]同时,可以降低教学成本、规避实训危险、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绿色教育。因此,虚拟仿真教学是深化教育教学思想、内容、方法、手段、模式改革,推动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为此,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3]

根据食品行业人才的需求和国家的战略部署,虚拟仿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食品加工和检测课程的教学。[1-4]然而,我们在虚拟仿真实训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发现教学实践不足,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引入任务驱动的竞争模式,来实现虚拟仿真实训的教学效果提升。

2任务驱动的竞争模式

任务驱动法具有“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1]它是将以教师传授为主的单一传统教学转化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互动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问题推进式的教学,教学内容蕴含在任务中,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教学内容。[2]

实践表明,单独的任务驱动并不能很好地发挥激励的作用,只能导致学生片面机械地接受任务。在任务驱动的基础上,引入竞争的机制,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兴趣。

2.1任务驱动的竞争模式在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

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可以分为3个阶段:①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刚开始接触虚拟仿真系统,对虚拟仿真系统还比较陌生,很多的功能还不熟悉,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②模块建立阶段。当学生对虚拟仿真系统熟悉之后,就需要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学习的侧重点对虚拟仿真系统的实验加以调整,做到可以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效果;③模块应用阶段。当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实验知识或仪器操作技能后,就可以通过所学的知识,探究虚拟仿真实训中实验知识的运用。[5]

这就对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学生对虚拟仿真软件感兴趣,乐于在练习中学习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把虚拟仿真软件中的操作运用到真正的实验之中。这也正是虚拟仿真实训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需要新的教学方法来改变这一现状。

2.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2.2.1依据任务创设情境,设置竞争激励

2.2.2分析学习者特征,建立竞争团队

任务驱动的竞争模式是典型的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是:积极互赖,直面互动,责任到人,人际技能和小组建设。学习任务由小组团队成员合作完成,通过组员讨论来解决难题。小组成员面对面地交流、讨论,在小组中形成合作互助的气氛。要求成员的个人责任感强。通常将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混合编组,同时根据各组员的性格差异、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安排。[2]合作学习是以各小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以团队的总体成绩为主要奖励依据的。因此建立一支成员构成合理,能够融洽沟通合作的团队非常重要。每个团队推举1位基础知识扎实、热情、性格开朗、有责任心的同学来担当小组长。组长的任务为督促团队成员完成任务,协调团队成员共同解决问题,协助老师传达教学任务。

2.2.3设计教学目标与任务

虚拟仿真软件中包含许多操作任务,每一个任务都应该明确地进行分解,务必让学生知晓详细的操作任务。学生接受任务后,教师先不讲解,让学生以团队形式讨论分析任务,思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积极思考把问题提出来,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此时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指导完成任务的方法。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交流,加深每个学生对解决当前问题的思考。实操任务是任务驱动的核心,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条件,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带领学生逐步完成任务。

2.2.4展示交流,评价任务,实施奖励

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都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当学生完成虚拟仿真实训任务时,需要通过对其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分析点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反馈。评价要从多方面进行,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学生之间互评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对完成任务的优秀团队进行奖励,并对他们的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价,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再度提炼出来,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熟练运用和掌握。

3意义

基于任务驱动的竞争模式实训教学法,一方面发挥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的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团队之间的竞争,让学生既看到自身取得的成绩,又看到自身的差距,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在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任务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实训任务,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学生在教师任务的驱动和激励下,为完成任务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同一教学任务的要求下,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在同一团队,促进学生个体间的竞争与融合,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从而全面提高虚拟仿真实训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将基于任务驱动的竞争模式实训教学法贯穿于虚拟仿真实训的全过程,有利于全方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食品专业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该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1]左丽丽,富校轶,王舒然,等.食品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103.

[2]李冬,李敏,冯乔.浅析高职院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18):157-158.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1):14-15.

[4]赵钢.虚拟仿真技术在食品加工教学中的初探[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4(3):70-73.

[5]邓鸿铃,王海波,吴桂贞.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专业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分析[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3(3):52-54.

[6]黄国平.食品检测专业数字化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4(1):153-155.

[7]王少康,孙桂菊,杨立刚,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物中毒虚拟仿真实验的构建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44):233-234.

[8]陈启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2(20):70-71.

[9]汪靖,林植,刘光蓉.基于任务驱动的分级竞争模式计算机实验教学研究[J].电脑学习,2009(3):88-89.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的快速上升,食品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呈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许多高校加快了创建食品工程专业的步伐。《食品机械与设备》作为食品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内容涉及食品机械结构及原理、机械的选择、使用与维护等知识,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这对于偏重于理论课学习、对机械设备缺乏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该课程应借鉴行动导向教学法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手段,结合企业的需求及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应创新教学模式,活跃课堂,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一、行动导向法的内涵

“行动导向”起源于德国,是指以职业行动和工作任务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行动导向教学法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强调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学习行动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则是行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与人协作共事的社会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在“做”的实践中能够更快地掌握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该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

二、行动导向法在高职《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中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指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包含一系列教学方法及技术的教育理念。根据行为导向教学法思想发展的教学技术主要有:多媒体演示、现场教学、任务驱动、启发式教学、模拟、案例研究、角色扮演、项目教学等,通过实践研究表明,多媒体演示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效果较显著,因此本文将以这四种教学方法作为重点说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演示法

随着食品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食品加工设备新品种的不断涌现及更新换代,目前陈旧的教材内容已不能及时反映现代食品业所用的机械设备现状。且学校条件有限不可能将每一类型食品机械设备购置回来充当教具,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实物可见或可操作,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目标难以完成。多媒体技术可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合为一体,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如讲输送设备时,除了展示各种食品设备输送设备的照片,还可播放实际家禽屠宰厂输送生产线的工作视频,使学生对输送设备有更深入理解;讲到旋风式分离机时,可用图片和动画演示的形式介绍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现场教学法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

(四)启发式教学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药用微生物学习能力项目操作能力探讨

现代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培训企业岗位所需要的人才,使学生学有所需,学有所用,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行了新型的课改教学,使之更适合企业的需要。

在课改教学中,药用微生物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完这门课后,学生在理论水平上,和项目实践操作技术上都达到中级技工对药用微生物技术的要求标准,成为一名合格的药物检验工,为企业所需。

根据课改教学的目标、要求,我们拟定了一套培养学生适应并掌握课改教材,掌握项目引领目标的新型教学手段,掌握项目实训操作技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下面就是我们总结的课改教学方法,供大家讨论。

一、选用合适的实用的课改教材

现在各种版本、各个出版社的药用微生物的课改教材,种类繁多,各有其特点,我校是高职院校,在选用教材时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企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来选定教材,合适的教材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大有帮助。在选用教材时,我们认为应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1.选用的教材涵盖的理论基础知识要广、泛而简单明了,教学重点、难点要突出,易学易懂,总结性,归纳性,针对性较强的教材。

2.选用的教材,每章节前面都应有本节教学目标,明确规定同学在学习这节内容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一般了解、理解的概念及内容,要了解的应用性、拓展性的知识,这样的教材使学生对本节的重点,要掌握的概念、结构、特点、应用性知识一目了然,增加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目标性,针对性,减少以往在学习过程中学完一节、一章后不知道要掌握什么内容的盲目性。

3.选用的教材,在每学完一节后,有目标检测题,题的形式多样,可以有选择题(单选和多选),名词解释题、填空题、问答题,前三项题型都是比较细致。我们应而泛地、有针对性地帮助同学了解、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如概念、特点、区别等,使学生对学到的知识消化、吸收、强化,而问答题,可以在学完一章内容后,选择性地做,可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归纳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切合专业的需要

三、项目操作技能的培训

药用微生物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验实训结合紧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在重视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重视项目操作技术的培训,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地学好这门课,我们认为可从下列两方面培训学生的操作技能。

(一)平时实验实训

在平时的实验实训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在实验中发现,学生在很多操作重点和细节上,不能完全领会老师的示范操作,步骤混乱,操作不得要领,不注意操作步骤的严谨性,不在乎安全性,导致实验结果失败的情况常有发生,而且不会分析失败的原因。因此,我们在课改教学中采用下列较为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2.在实验课堂上,教师再简短讲解实验的原理、目的、材料、操作要领、要点。教师自己再实操一遍实验中的重点步骤,如接种、移液的方法,高温高压灭菌锅的使用步骤,等等,使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和重点有深入而客观的认识,操作起来更加容易。

3.学生边自己动手,教师在旁边观察每个学生的操作状态,及时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4.结果分析。在学生做完每个实验后,要求其书写实验报告,报告要切合实际,要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如结果有失败,要对失败的原因加以分析,以避免下次的错误,使学生对实验及操作程序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专题实验培训周

在平时实验实训后,还要专门用一周来培训学生在应用性方面的操作技能,培训的内容是:①药品或食品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②药品、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③空气、水中微生物种类的测定。

这三门实训项目是在有基本的微生物操作技能后才能开展的拓展性、应用性的综合大实验,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作为准则,可以帮助同学提高创新思维,提高综合技能素质,提高实验操作的熟练度,达到学生考核中级药物检验工的要求。

通过这样的教学和实验手段,学生的理论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和实操水平都大大提高了,既掌握了重点要求的理论基础知识内容,又了解了拓展性的应用性知识,还初步学会了对问题的研究,项目实验实训的操作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得到了发挥,观察力、想象力、独立思考力得到了加强。在劳动局组织的技工证考核中同学们达到了98%的合格证。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受到了同学、企业的好评,就业率大大增加了,符合了社会、企业的需求。

[1]药用微生物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

[2]微生物.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且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将其单独列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能更好地体现该课程的技术性、操作性特点。该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实验课教学在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实验课教学不仅能对学生所学理论课程知识进行补充和巩固,同时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及严谨的思维方式,体现了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此,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总结该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些体会,希望对同行有所借鉴。

一、教学内容注重优化

以往的实验内容多以教材上的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只是按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计划内容进行实验和操作,对实验以外及本专业的发展趋势了解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将课程知识与企业生产实践及本专业职业技能需求紧密结合,选择适合题材的实验内容,单独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和大纲,开设了五个教学模块,共13个实验项目。模块一是重量分析法,包括水分测定、灰分测定、脂肪测定;模块二是滴定分析法,包括酸度测定、蛋白质测定、氨基酸态氮测定、还原糖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测定;模块三是分光光度法,包括亚硝酸盐测定、铜的测定;模块四是选做实验;模块五是综合实训。

在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由易到难,由单个指标的检测到

一大类食品的检测。结合最新的国家和行业检测标准及目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拟增加新的检测项目,使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环节进行强化

在该课程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基础水平,设置不同的教学课时,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32课时,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为64课时。因为检测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专业课程较多,其他的专业课程中也有安排检测实验的内容,教学环节是加强型和重复性的,而加工专业侧重的是食品工艺方面的内容,对食品检测的教学环节较少,因此通过设置多课时使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比重增加。通过改革,使学生在学习该章节理论知识后,再进行实验和实训综合训练,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三、教学方法不断更新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实验涉及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内容,传统的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机械操作,影响和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对一些综合性的实验、需要大型精密仪器完成的检测内容等,可通过制成光盘或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有一个全面的、感性的认识。

四、开设综合性和研究型实验

开展综合性和研究型实验,可脱离固定的教材和实验安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理论知识理解透彻后,再进行深入思考。学生更注重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各种试剂的配制,实验过程和现象的观察记录等。这个过程强化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了小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协作精神,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

五、结语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实验中对各种指标的检测必然会涉及食品原料、食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过程的一些物理学变化、生物学变化,必须把检测分析和工艺、营养、食品化学、食品卫生相结合。同时更应结合现代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要求,培养社会需要、企业需要的学生才是首要任务,我们也将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和总结,多方位地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1]郭祥群,胡荣宗,朱亚先等.高素质化学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6,(2).

[2]周丽华.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关键词:粮油加工与质量监控;教考一体化;模式

《粮油加工与质量监控》课程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和食品加工专业的骨干课程,课程内容多、实践应用性强,长期以来,教学主要采取理论教学、技能实训、综合实训三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教学枯燥,实训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节”这两大难题一直困扰着任课教师。考核主要采用期中、期末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基本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此类课程的理论内容比较枯燥和繁琐,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掌握较差,理论考核成绩一直偏低,也影响了对技能实训课的驾驭与创新。同时,技能实训课仅限于某一技能的模仿操作,与实际工作岗位距离较大,不能反映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体现不出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区分度,是几个点和面的考核,不是针对职业素质的考核,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宗旨。

经过三年来的教学摸索,以及多次企业岗位调研,笔者意识到非常有必要将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和工作内容纳入教学内容中,把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引入学生的成绩考核中,同时,将考核融入教学中,将教学融入工作中。

本课程改革的思路是应用项目教学法的理念,将教学内容工作项目化,把考核内容、标准、方法整合到每个工作项目中,按照完成工作项目的能力、结果、水平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实现对学生整体完成工作任务能力的考核。在项目设计中将学习内容按工作岗位分成若干个工作项目进行教学,并将考核的内容动态地分散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提炼出教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改革方法与流程

(一)整合工作项目

(二)制定工作项目的实施流程

每个工作项目包括任务领取、工作准备、生产实施、评价反馈、总结等环节。每个生产环节都制定相应的学习材料和任务,如工作准备,需要完成预习单、材料单及设备单等。每项内容都有考核单,由自评栏、互评栏及教师评价栏三部分组成,评价内容包括完成情况、责任态度、合作沟通以及创新性等。将学习内容、岗位要求与考核内容紧紧融合在一起,在工作中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工作中考核,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促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考核中完成学习、工作任务,减轻学生考试的压力,避免了考试前的“快餐式”学习,形成了学习、工作、考核一起起步,一起落实的教考一体化模式。

(三)应用、验证、完善

18个工作项目都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由专职教师、实验指导教师、企业兼职教师以及企业一线员工(师傅)配合并指导学生深入一线完成。将员工的岗前培训、岗位考核、月度考评等内容整合到工作项目中,学生分为几个工作小组,每个工作小组成为一个生产班组,承担一项工作任务。项目完成后,学生达到会干、能干,知道怎样可以干得更好。生产班组采用随机抽号的形式产生,尽量避免学生自己组合,充分培养学生适应能力与合作精神,便于以后和同事的合作相处。

针对个别岗位对某些单项技能熟练程度的要求与部分岗位的特殊性,开设了5个专项实验,在专项实验室完成,由专职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进行指导,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熟练掌握,逐项单独考核。

为了引导学生提早进行职业规划和岗位认知,开设了“粮油加工企业从业基础培训”教学专题,在第一次课完成,由校外课程指导专家及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讲授。课程结束时,开设了“食品加工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行业前沿信息的了解,树立食品加工的环保、低碳、高附加值以及长产业链的经营理念。

结果与分析

转贴于

(一)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显著提高

教师走出校门带领学生去企业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工作项目,或将企业的文化、管理、课程、设备、技师以及员工请进学校,在校内实训室模拟一个生产环境。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交替授课,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结合,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结合,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特点,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学习环境和崭新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二)学生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职业素质全面提高

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训练学生的技能更实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还提高了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具体表现在起点高、工作稳定性强、发展空间和升职机会大、薪酬水平和企业满意度较高。学生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职业素质全面提高,实现了为企业提供合格人才的目的。

(三)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将教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工作项目的每个环节进行考核,形成了动态考核、全程考核。将考核融入教学的全程,既消除了学生对集中考核的恐惧感和疲劳感,又增强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紧迫感,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考核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三个方面组成,突出了考核中学生自评、互评的地位,不仅提高了学习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主动思考、总结及表达的能力。是对学生的责任意识、学习能力、合作精神以及诚信态度等与工作岗位接轨的整体素质的全面考核。考核成绩也很理想,采用教考一体化模式后,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不及格率降低,而且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水平。

(四)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粮油加工与质量监控》课程是由原来的《粮油加工技术》课程改革演变过来的,过去的《粮油加工技术》课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及集中实训完成,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两部分,都在期末教学完成后进行。学生普遍反映理论教学枯燥,实训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节,学生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成绩也不理想,理论成绩普遍偏低,教师也是费力费心却不受欢迎。通过工作项目的教考一体化模式的改革和试验,不仅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对授课教师的满意度也提高了。

讨论与展望

教考一体化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相比,主要突出了以下的优点:

1.将考核融入教学的全程,对学习过程进行动态考核,是全程、全面的考核。

2.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为主线,全面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学习能力、合作精神、诚信态度等综合职业素质,符合职业院校教育的宗旨。

3.由于该体系是针对职业技能的培养建立的,因而对于其他职业院校的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的研究上具有借鉴价值。

[1]庞文渌.高职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模式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8).

(1)教学内容上,构建项目化“工学交替”模式

(2)在项目实施上,实施工作过程模式

项目教学模式由项目引领、项目准备、项目实施、结果报告等四个过程。例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我们以“火腿肠中护色剂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为引导,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的要求进行教学。首先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等项目准备,然后进行“采样样品处理上机测试数据处理”等项目实施环节,最后根据检测结果出具规范的检测报告,使学生在工作情境中学习,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

(3)在职业能力的训练上,实施“五位一体”的实训模式

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技能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我们在学生仪器分析能力的训练上实施了理论学习、仪器操作分项技能训练、仿真实训、项目实训和假期顶岗实习“五位一体”的训练模式,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螺旋形提高。

(4)在学生能力拓展上,实施“学生自主性实践”教学模式

我们采用了“学生自主性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利用学院实训平台,根据国家标准开放性自主设计设计食品检测项目,如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等方面的检测,经教师审核通过后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实施,不仅有效拓展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仪器选用能力及独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为将来独立工作、独立解决问题以及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我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不同,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主要应用于理论方面的教学,如各种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基本构造、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等,并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有效地化解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遵循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主要应用于绪论、仪器构造、仪器操作、色谱工作站等内容的教学。例如《绪论》的教学,其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仪器分析方法、分类、特点等,通常,绪论教学都是在课堂中进行,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现在采用到质检机构参观学习的方法取代传统课堂教学的形式,百闻不如一见,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引领项目、实施课程项目化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操作技能训练规范化、标准化教学法

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仪器分析能力为教学目标,学生的基本功是否扎实、动作是否规范、操作是否熟练是衡量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实施“准备-示范-模仿-总结”行动导向教学过程,通过视频、多媒体课件、教师示范等多途径进行示范性教学,规范学生的操作。操作技能训练规范化、标准化教学法主要应用于样品的采集和处理、仪器的操作、色谱工作站的使用、数据处理及检测报告的填写等方面的教学。

(4)单项技能训练与项目综合实训相结合教学法

仪器分析技能是一种复杂的、高难度的系统性技能,在训练过程中,我们根据各种仪器的特点将系统技能训练分解为若干个单项技能进行单独训练,学生掌握单项技能后,再进行项目综合实训,有效化解了学生学习和掌握操作技能的难度,提高了技能训练的效果。

3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

(1)多媒体课件

《食品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课程是专业课中难度最大的一门课程。我们制作了内容丰富、形象、逼真的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有效化解教学难度,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仪器分析的原理、仪器构造、分析方法的内容。

(2)教学录像

我们建设了如化学实验操作、各类仪器的操作等SOP教学录像资源库,这些教学录像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学生也可以在课程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对学生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3)仿真虚拟平台

我们建立了酸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等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供学生上机前仪器操作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对仪器的认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

(4)课程网络平台

《食品仪器分析技术》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了虚拟实验室、教学视频、职业资格考试、教学资源连接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利用课堂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既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也能促进仪器操作技能的形成,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校企共建双赢实习、实训基地

现代分析仪器非常昂贵,特别是高端仪器,单价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不是一般学校所能承受的,如何使用检测机构的仪器服务教学成为了我们近几年来一直探讨的课题,形成了学校、企业、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三者结合的实训教学机制,与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广西轻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等共建教学与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只需承担为数不多的教师指导费,构建了低成本、高效益的校企共建、资源共享、利益双赢的教学与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承担了大型分析仪器的教学和实训、学生的顶岗实习以及教师的进修学习。

5改革成果

哈尔滨轻工业学校食品生物工艺专业通过社会调研,了解行业、企业对食品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探讨研讨先进的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反映行业企业需求、技术进步、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变化以及学生发展要求,为培养行业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服务,适应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一、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项目课题《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问题的研究》,课题批准号:QDA1211004,子课题项目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研制。

为使本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凸现中等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培养的学生与用人单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学校严格遵守调研的指导思想,通过紧紧依靠行业、企业,深入与本专业联系较为紧密的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等单位,从宏观上把握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及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思路,确定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思路和建议。学校深入的企业包括秋林食品、正阳河酱油、哈尔滨啤酒松江啤酒厂、大众肉联、米旗食品等,调研内容包括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从业人员知识及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

二、改革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哈尔滨轻工业学校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适合用人单位满意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为基本指导思想,充分尊重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对生产与服务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客观要求,结合本专业毕业生从业现状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群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把握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需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探索本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新思路。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秉承德以修身、技以立业的职业教育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专业及职业岗位群建设,推行一、二、三、五层级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结构化的中职教育新模式。

三、改革创新专业课程体系

四、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在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研制过程中构建了食品生物工艺专业五域能动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集项目教学、交互式教学、情境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方法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开展项目教学、交互式教学、情境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五、改革创新评价模式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严格遵守《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关于教师设置的要求,建立了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教师设置标准。专业应当具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专任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比例要适当。

七、实训环境建设

学校经过精心研究,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以教学要素为主体,融入职业要素和企业要素,建构了能完成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工作环境,又具备了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情感养成所需要的境。合理设计功能分区,使学生在同一实训室、基地中能完成技能训练、工作任务、小组研讨、教师教学等任务,为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创设了条件。研制了《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THE END
1.美国Nutro天然宠物食品logo与包装设计Clarkmcdowall设计公司为天然宠物食品领域的先驱Nutro创造了新的宠物食品包装设计,确立了其作为天然宠物食品领先配方的地位,用优雅的宠物食品包装来配合该品牌具有影响力的使命。袋子的白色大理石花纹与醒目但流畅的宠物食品品牌logo设计相结合,营造出清新清新的美感,尤http://www.dongyun01.com/zhishiku/n2689.htm
1.狗粮所以很多业内人士对狗粮的配方设计要求很高,宠物食品的配方设计必须遵循几个原则: www.qwbaike.cn 第一点原则:宠物狗粮的配方不是各种原料的简单组合,而是根据不同种类的宠物、不同生理阶段、针对不同营养需求设计的科学配比的复合营养搭配。所以在设计配方的时候,一定要有专业宠物营养专家的指导,不仅要考虑各种营养...https://www.qwbaike.cn/doc-view-10742.html
2.食品营养与降课程(精选十篇)同时, 我们还了解到了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 他们选择的主要职业岗位有宠物食品化验员岗位、宠物食品原料检测岗位、品控岗位等, 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检测宠物食品营养、设计宠物配方等。我们通过对宠物食品原料检测、宠物食品化验员等职业岗位群和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分析, 得出各类岗位对知识、能力的具体...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00rljfc.html
3.狗吃皇家猫粮的利弊分析(以宠物为主的饮食安全探讨)养宠技巧宠物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的一份子,它们的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尤其是在选择宠物食品时,很多主人会面临困惑,特别是狗吃皇家猫粮是否合适?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皇家猫粮对狗的影响有哪些? 皇家猫粮是专为猫科动物设计的食品,它与狗的体质和生理需求不同,因此不能满足狗的营养需求。长期食用...https://www.pettb.cn/article-33392-1.html
4.即将开班速速报名内容预告:犬猫营养学与宠物主粮配方设计今日给大家预告培训班课程《犬猫营养学与宠物主粮配方设计》的内容纲要,满满干货,欢迎咨询了解。 内容预告 1)宠物营养 2)宠物的营养需要 3)宠物食品配方设计的原则 4)宠物干粮的配方设计 5)宠物干粮的质量评估 培训班详情 宠物膨化干粮加工与质量安全专题培训班(第1期) ...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653955&moduleid=21
5.食品生产经营中常见的56个法律问题2.食品生产企业厂房和车间应如何设计布局? 良好的厂房和车间的设计布局有利于使人员、物料流动有序,设备分布位置合理,减少交叉污染发生风险。食品企业应从原材料入厂至成品出厂,从人流、物流、气流等因素综合考虑,统筹厂房和车间的设计布局,兼顾工艺、经济、安全等原则,满足食品卫生操作要求,预防和降低产品受污染的风险...http://www.0775fcw.com/15240/%E9%A3%9F%E5%93%81%E7%94%9F%E4%BA%A7%E7%BB%8F%E8%90%A5%E4%B8%AD%E5%B8%B8%E8%A7%81%E7%9A%8456%E4%B8%AA%E6%B3%95%E5%BE%8B%E9%97%AE%E9%A2%98.html
6.宠物店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通用7篇)1、宠物食品与用品 提供优质、多样化的宠物食品,包括干粮、湿粮、零食等。 销售各类宠物用品,如玩具、牵引绳、项圈、猫砂盆等。 2、宠物美容与护理 专业宠物美容师提供洗澡、修剪毛发、造型设计等服务。 提供耳部清洁、眼部护理、口腔护理等日常护理服务。 https://www.ruiwen.com/chuangyejihuashu/4839518.html
7.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包头市宠物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近年来,我国宠物行业高速发展,围绕宠物已经形成从出生到死亡的完整产业链,覆盖宠物繁殖饲养、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医疗、宠物美容、宠物保险、宠物驯养以及宠物善终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市场迸发出巨大潜力。综合历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的有关数据,2017年我国宠物市场规模为1340亿元,到2021年围绕宠物行业...https://www.kdl.gov.cn/detail/cid/1884/aid/110368
8.开店计划书范文(精选10篇)确定选址原则后,在实施要结合以下几点:选择商业网点集中的地方、人口聚集处、交通便利的地方、具体位置、同行聚集地、特殊口岸,布局上也应当考虑以下思路:扩展性、聚集性、竞争性、多行业协调性。 八、火锅店的装修 火锅店的装修设计,要从不同的火锅店实际出发,以建筑风格、火锅档次、地理位置等因素来衡量,以吸引顾客...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160518091529_337275.html
9.颜值·情感第3届宠物食品包装与宠物用品设计赛事Visuals...Visuals Awards 2023年度颁奖礼:Visuals Awards 2023年度颁奖礼将于1月10-12日在上海召开的第四届PIIS宠物产业创新论坛首日全体大会(1月10日)同期举行。 关于【理性·繁荣】第四届PIIS宠物产业创新论坛 写在前面 Visuals Awards(VA视觉设计大赏),简称VA赛事,是由PIIS宠物产业创新论坛发起,聚焦宠物食品包装与宠物用...https://www.nashitianxia.com/latestnews-1?article_id=1862&pagenum=all
10.乳品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标签标识的公告...华测实验室加入广东省实验室设计建造技术协会,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华测微课堂丨安全数据表(SDS)-实务篇 食品接触产品违规通报 | 2024年第5期 CTI限用物质与材料可靠性法规资讯 | 2024年第5期 活动预告丨5月华测研讨会,快来报名参加吧 注意!索尼SS-00259最新版有重要更新 有害物质违规通报 | 2024年第5...https://www.cti-cert.com/serviceslist/11167.html
11.颈舒颗粒配方已受国家专利保护,享有()的专利保护期宠物食品因储存不当,发生哈喇味的原因是 A. 脂肪的水解 B. 脂肪的氧化酸败 C. 脂肪的氢化作用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KLa是指( ) A. 体积溶氧速率 B. 体积溶氧系数 C. 氧的总传质系数 D. 氧的膜传质系数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卫星对于()相当于()对于存储 A. 火箭;数据 B. 气象;...https://www.shuashuati.com/ti/3ee230cbccb340959e3f16c7d6e3e9ce.html?fm=bdb003363522c2858640ad67ae6b82557a
12.宠物店项目计划书(精选10篇)除啦营养品跟上,还应该有专门的美容项目,所以,还应该拿出1万元投资宠物美容设施:洗澡池、一把电剪(2000元左右)和五个刀头(1000元)、三四把美容剪(2000元)、吹水机、电吹风、热水器等;两万元用于进货,在宠物用品所涉及的吃、洗、玩、住等地方,1万元购置包含营养品在内的食品,5000元购置洗浴用品、5000元配些...https://www.oh100.com/kaidian/4536114.html
13.《3册宠物营养与食品第2版+宠物食品法规和标准+宠物食品加工及质量控...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3册宠物营养与食品第2版+宠物食品法规和标准+宠物食品加工及质量控制猫粮狗粮配方设计生产加工制作技术书籍犬猫宠物营养学饲料》在线选购,本书作者:,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买图书,到京东。网购图书,享受最低优惠折扣!https://item.jd.com/10103839846011.html
14.为什么都说让我换进口粮?国产凯锐思猫粮怎么了?如今,国内宠物市场正步入繁荣时期,国产宠物食品也迎来了迅猛的发展。优质的配方、精选的原料以及亲民的价格,都是国产宠物食品的显著优势。 凯锐思猫粮作为国产优质宠物食品的代表,其实力不容小觑。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款备受赞誉的猫粮吧! 一、卓越的配方设计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560307393641180514.html
15.乖宝宠物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乖宝宠物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全文 乖宝宠物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 2024 年 4 月 16 日 乖宝宠物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全文 致股东 尊敬的各位股东: 2023 年是乖宝宠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实业与资本市场的顺利接轨,为公司发展 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23 年 ...https://www.szse.cn/api/disc/info/download?id=13366508-ccb5-4aba-ab62-962dc754c1e4
16.破卷出新·向质而行2024亚洲宠物食品峰会阵容首发配方创新 · 设计原则与趋势 宠物赛道正迎来消费升级,卷价格,卷营销、卷噱头的逐渐失效,宠主们对宠物食品的质量、成分、营养、安全更加重视,也进一步推动宠食创新回归产品本质。以宠物营养需求为本,宠食原料、产品、技术有哪些新迭代方向与前沿研究呢? 破卷出新,向质而行 ...https://www.petdhw.com/show-42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