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大纲

本课程是草业科学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本课程首先介绍各种营养物质及其营养功能,以及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各种畜禽的营养需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饲料业概况;饲料成分;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方法体系;饲料原料的分类方法和依据;各类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加工调制方法、饲用价值和使用中注意的问题;以及配合饲料的概念、种类、组成和配方设计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本课程对于开阔草业专业学生的专业视野,了解熟悉动物营养、饲料原料、配合饲料以及饲料行业的发展趋势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动物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主要饲料的营养价值特点。要求学生掌握畜禽的营养原理(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及其营养功能,以及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各种畜禽的营养需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了解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各种方法,掌握常见评定方法和饲料营养价值表的使用;了解各类饲料的营养价值特点,熟悉每类饲料中常用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加工调制方法、饲用价值和利用注意事项;了解我国目前配合饲料的发展现状、产品形式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为饲料配方技术打好良好的基础。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实践

合计

绪论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目的、任务、发展

2

第一章

动物营养学基本知识

第二章

水的营养

1

第三章

蛋白质营养

4

第四章

碳水化合物营养

第五章

脂类营养

第六章

能量代谢

第七章

矿物质营养

第八章

维生素营养

第九章

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第十章

各类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概述

第十一章

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

第十二章

饲料分类

第十三章

青绿饲料

第十四章

粗饲料

第十五章

青贮饲料

第十六章

能量饲料

第十七章

蛋白质饲料

第十八章

矿物质饲料

第十九章

饲料添加剂

第二十章

饲料配合与配方设计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一、本课程学习意义

二、课程基本内容及与其它课程关系

三、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现状、发展方向

习题要点:营养、养分、饲料概念,动物生产特点与饲料学的基本要求

本章重点、难点: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的含义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熟悉动物营养的基本概念,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目前饲料工业现状及发展方向;掌握动物营养学、饲养学的概念。

第一章动物营养学基本知识

一、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组成

二、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习题要点:营养物质的种类、概念,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

本章重点、难点:论证饲料是动物生产的物质基础,阐述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和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阐明动物是饲料营养成分的转化器。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各类动物的消化系统及消化方式,理解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从而掌握影响饲料消化的因素。使学生了解动植物在食物链中的地位,掌握动植物化学成分的异同,从而理解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转化。

第二章水的营养

一、水的性质和作用

二、动物体内水的平衡及调节

三、动物的需水量

本章重点、难点:阐述水的生理作用和动物体内水的平衡及调节。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理解并掌握影响不同动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蛋白质营养

第一节蛋白质的组成和作用

一、蛋白质的组成

二、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

第二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一、单胃动物的蛋白质消化吸收

二、反刍动物的蛋白质消化吸收

第三节氨基酸的营养

一、氨基酸的营养代谢及其调节

二、氨基酸的品质: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和理想蛋白

第四节非蛋白氮的利用

一、反刍动物利用非蛋白氮的机理

二、反刍动物利用非蛋白氮的能力

习题要点: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和理想蛋白质的概念。

本章重点、难点:阐述各类动物蛋白质消化利用过程。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单胃和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理解并掌握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和理想蛋白质的概念。

第四章碳水化合物营养

第一节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和作用

一、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

二、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

三、粗纤维和非淀粉多糖的营养与抗营养作用

第二节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一、单胃动物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利用

二、反刍动物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利用

三、体内糖类的代谢

习题要点:比较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在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和利用方式与效率的异同

本章重点、难点:比较阐述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在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和利用方式与效率的差异。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理解粗纤维和非淀粉多糖的营养与抗营养作用,掌握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脂类营养

一、脂类化学及其营养作用

二、脂类消化、吸收和代谢

三、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和种类

习题要点: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和种类

本章重点、难点:阐述脂类的特性、消化代谢和营养作用。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脂类的营养作用,理解并掌握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和种类。

第六章能量代谢

二、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利用过程

三、动物能量需要量表示方法和转化效率

习题要点: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利用过程

本章重点、难点: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利用过程和能量需要量的表示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利用的过程,理解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损失,掌握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途径。

第七章矿物质营养

第一节矿物质概述

一、动物体内的矿物元素

二、必需矿物元素的判断依据

三、矿物质营养的特点

四、必需矿物元素的分类

第二节常量矿物元素

一、钙和磷

二、钠、钾和氯

三、镁和硫

第三节微量元素

一、铁、铜、锰和锌

二、钴、硒和碘

三、其他微量元素

习题要点: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概念。

本章重点、难点:主要矿物元素的营养功能、影响需要量的因素和常见缺乏症。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主要矿物元素的营养功能,理解并掌握影响需要量的因素和常见缺乏症。

第八章维生素营养

第一节维生素概论

一、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二、维生素的分类

三、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的区别

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的功能和供给

二、维生素D的功能和供给

三、维生素E的功能和供给

四、维生素K的功能和供给

第三节水溶性维生素与类维生素

一、B族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吡哆醇、烟酸、泛酸和钴胺素的作用

二、维生素C的功能与供给

三、类维生素(胆碱和肌醇)的作用

习题要点:比较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本章重点、难点:VA、VD、VE和VK四种脂溶性维生素,VB1、VB2、VB6、VB12、烟酸和泛酸六种水溶性维生素的功能和供给。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水溶性、脂溶性维生素的概念和种类,理解并掌握主要维生素的功能、缺乏症和供给。

第九章动物营养需与饲养标准

第一节饲养标准

一、饲养标准的概念

二、饲养标准的发展历史

三、饲养标准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饲养标准的内容与应用

一、饲养标准的内容概述

二、饲养标准的作用

三、应用饲养标准的基本原则

习题要点:营养需求、饲养标准的概念

本章重点、难点:饲养标准的基本特性、内容和应用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营养需求、饲养标准的概念,理解饲养标准的科学性,掌握其应有的基本原则。

第十章各类动物的营养特点概述

第一节维持需要的概念及意义

一、维持和维持需要

二、维持需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维持的能量需要

四、维持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

第二节各种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与需要量确定

一、生长肥育动物的营养需要

二、繁殖畜禽的营养需要

三、泌乳动物的营养需要

四、产蛋禽的营养需要

习题要点:维持需要的概念及意义。

本章重点、难点:维持营养需要的概念,影响畜禽维持需要的因素。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与需要量确定,理解并掌握维持营养需要的概念,影响畜禽维持需要的因素。

第十一章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体系

第一节饲料常规成分分析

1.概略养分的内容和测定方法

2.牧草洗涤剂体系的内容与测定方法

3.饲料总能的测定方法

第二节饲料纯养分含量的测定

第三节养分含量分析结果的综合评价

1.粗蛋白含量与氨基酸总含量的比较

2.粗纤维含量与非淀粉多糖含量的比较

3.必需氨基酸指数和蛋白质的化学评分

第四节饲料消化代谢性评价的内容

1.消化率与代谢率的概念

2.饲料养分可消化性与可代谢性的区别

3.消化能与代谢能

第五节测定饲料消化率的常用方法

1.体内消化试验:全收粪法、指示剂法和回肠末端瘘管法

2.体外消化试验:小肠液冻干粉法、人工瘤胃法和产气法

3.饲料消化率和消化能的各种表达方式和计算方法

4.各种方法间优缺点比较

第六节代谢试验

1.代谢试验与消化试验的区别

2.饲料代谢能和代谢率的各种表达方式和计算方法

第七节饲料养分的生物学效价

1.绝对生物学价值: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净蛋白比、总蛋白利用率、净蛋白利用率和饲养试验

2.相对生物学价值:斜率比法

第八节净能的评定

1.饲料净能的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2.体增热的测定方法

3.净能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优缺点

第九节反刍动物饲料评价新体系

1.反刍动物和单胃动物在饲料利用过程中的比较

2.传统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对反刍动物的局限性

3.反刍动物新评定体系的基本内容:瘤胃降解率和瘤胃稀释率、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量、小肠可消化蛋白

4.新体系的优越性

5.新体系的应用价值

习题要点:消化能、代谢能、净能、消化试验、代谢实验、反刍动物新评定体系的基本内容;瘤胃降解率及稀释率的概念;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与小肠可消化蛋白。

本章重点:全收粪法和指示剂法的技术要点,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表观代谢率和真代谢率的区别,代谢性粪氮/能、内源性尿氮/能和氮校正的概念。净能的概念与测定方法,绝对生物学效价和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的概念、区别和测定方法及其对试验条件的要求。饲料瘤胃降解率的测定、瘤胃氮能平衡对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的影响与饲料整体营养价值的关系

本章教学要求:讲解各种养分消化率的方法,重点阐述全收粪法与指示法的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比较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表观代谢率与真代谢率的区别;讲解生物学效价等测定方法及有关基本概念;列举有关测定结果并进行分析。净能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等。详述新体系的评定方法与应用;比较新旧方法;评价新体系的优越性与应用价值。

第十二章饲料的分类

1.饲料分类的目的

2.我国和国际饲料分类体系,分类判别标准和编码方法

习题要点我国与国际饲料分类方法,分类的基本依据;饲料编码的识别。

本章重点:我国和国际饲料分类体系

本章教学要求:饲料分类的意义,我国与国际饲料分类的方法不同点与相同点;饲料编码识别。

第十三章青绿饲料

1.青绿饲料的种类和营养特性

2.常用青绿饲料及其利用

3.青绿饲料的加工及提取叶蛋白的方法

习题要点:青绿饲料概念,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青绿饲料使用注意事项

本章重点:青绿饲料的种类和营养特性。常用青绿饲料的利用及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防止亚硝酸盐等中毒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青绿饲料使用时注意事项

第十四章青贮饲料

1.青贮的原理、种类、青贮发酵的过程

2.制作青贮饲料的注意事项

3.青贮饲料的营养特点和利用方法

4.提高青贮饲料品质的技术措施

习题要点:青贮饲料概念与青贮的原理;一般青贮与半干青贮方法。青贮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及营养物质变化;青贮饲料的营养特性;优质青贮饲料制作条件与制作方法;青贮饲料的质量评定与提高青贮饲料品质的技术措施

本章重点:常规青贮饲料的制作和利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青贮原理与概念;青贮过程的一次发酵与二次发酵过程;优质青贮饲料的制作条件与要求;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的方法与技术。

第十五章粗饲料

1.粗饲料的种类和营养特性

2.干草的调制方法、营养价值及影响因素

3.秸秆、秕壳和糠麸类农副产品的特点和利用方法

4.提高粗饲料营养价值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加工调制方法

习题要点:粗饲料的基本营养特性;干草制作方法;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秸秆等农副产品特点及利用注意事项;提高粗饲料利用的方法与技术

本章重点:粗饲料的种类和营养特性,提高粗饲料利用率的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粗饲料的基本营养特性;粗饲料利用注意事项;优质干草调制方法;掌握提高粗饲料利用率的方法与技术

第十六章能量饲料

第一节谷物籽实类饲料

1.玉米及其加工副产物的营养特点、利用时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标准

2.小麦和稻谷及其加工副产物的营养特点、利用时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标准

第二节块根块茎和糖蜜饲料

1.甘薯干、马铃薯干的营养特点以及利用时的注意事项

2.糖蜜的营养特点以及利用时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油脂

1.各种油脂的理化性质和营养特性比较

2.饲料中添加油脂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习题要点:能量饲料的概念;谷实类能量特性;麦类饲料使用时注意事项;农副产品营养特性与使用时注意事项;饲料油脂营养特性与使用注意事项。常见真菌毒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本章重点:玉米、小麦和稻谷及其加工副产物的营养特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能量饲料的概念及营养特性;谷实类能量饲料及谷实原料加工副产品的利用特点及使用时注意事项。储藏与加工对营养价值的影响。霉菌毒素对营养价值的影响与动物生产的影响

第十七章蛋白质饲料

第一节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1.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种类和一般特性

2.大豆和大豆饼粕的营养特点及其质量标准

3.菜籽和棉籽饼粕的营养特点以及利用时的注意事项

4.植物性蛋白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第二节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1.常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种类

2.鱼粉的加工过程和营养特点

3.鱼粉的质量鉴别

4.肉骨粉等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营养特点和利用

第三节其它蛋白饲料

1.单细胞蛋白质饲料的生产与利用

2.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种类和利用

习题要点:蛋白质饲料分类与概念;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营养特性;非蛋白质的合理使用;大豆、豆粕、鱼粉营养特点与质量的评定与鉴别。饲料抗营养因子。非常规蛋白原料的合理利用。

本章重点:大豆、大豆粕和鱼粉的营养特点与质量鉴别。非常规蛋白原料的使用。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蛋白质饲料分类与概念,大豆及豆粕的营养价值及质量评定方法;非常规原料的利用及注意事项。掌握植物性蛋白质原料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及消除方法。动物性蛋白质原料的特性以及加工方法。真假鱼粉的鉴别。非蛋白的合理利用以及新型蛋白质原料开发与利用

第十八章矿物质饲料

1.石粉和贝壳粉等钙源矿物饲料

2.磷酸氢钙和骨粉等钙磷平衡饲料

3.食盐和碳酸氢钠等电解质原料

4.沸石粉、凹凸棒土和膨润土等天然矿物质在饲料中的应用

习题要点:矿物质饲料概念;常用矿物质饲料使用与注意事项;天然矿物质饲料原料的特性与在饲料中应用价值。

本章重点:钙源矿物饲料和钙磷平衡饲料的质量和利用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矿物质饲料概念,矿物质饲料使用时注意事项;天然矿物质原料的合理使用

第十九章饲料添加剂

1.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概念

2.饲料添加剂的分类

3.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4.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习题要点:饲料添加剂概念,饲料添加剂分类与作用;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本章重点:营养性和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饲料添加剂的分类与作用;掌握饲料添加剂使用方法与使用时注意事项

第二十章饲料配合与配方设计

1.国内外配合饲料的生产现状和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历程

2.配合饲料的产品种类及原料组成

3.配合饲料的优点

4.各类配合饲料的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

习题:饲料产品分类与类型;配合饲料的优点;配方设计

本章重点:各类配合饲料的原料组成和适用对象,配方设计。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饲料产品分类,各种饲料产品实际应用的优势与存在问题;掌握配方设计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动物营养学》,杨凤主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标准书号:ISBN7-109-066615-0。

《饲料学》,王成章/王恬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标准书号:ISBN7-109-08292。

参考书:《饲料学》,陈喜斌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标准书号:ISBN7-03-010988-0。

THE END
1.试差法饲料配方设计的方法和原则目前,饲料配方的设计方法主要有:对角线法、试差法和计算机多元回归和线性规划法。 对角线法是一种传统的饲料配方设计方法,适用于4~5种原料的简单配方设计,已无法适用配方验算需要,目前已很少有人使用。 计算机多元回归和线性规划法是使用计算机为工作平台,利用其强大的计算功能进行配方验算,可以计算出营养相对最全、...http://yzxy.nxin.com/html/20130710/15657.html
2.第四讲营养与饲料配制主要介绍了肉鸡的常用饲料、饲料配方的设计、常用饲料的识别及质量控制 第一节 肉鸡的常用饲料 鸡的饲料种类繁多,根据营养物质含量的特点,大致可分为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矿物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 一、能量饲料 这类饲料富含淀粉、粮类和纤维素,包括谷实类、糠麸类、块根、块茎和瓜类,以及油、糖蜜...http://www.sasa.cn/article-54964-72074.html
3.湖南自考02797家畜饲养管理学考试大纲各个章节的学习,逐步掌握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最后融会贯通。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一门阐明饲料原料营养特点、配合饲料配方设计与 动物生产实践之间相互关系的课程,要求考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各种饲料 原料的来源、营养特点、掌握不同饲料的主要加工调制方法、配合饲料配方的设 ...https://www.zikaosw.com/jcdg/ksdg/6508.html
4.实验动物的配合饲料的设计动物学技术生物实验技术食品专题2.设计饲料配方的原则 ①选用合适的饲养标准 实验动物的饲料标准并不象家畜家禽那样,规定的详细具体,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具体分析调整。 ②选用适宜的原料 设计各种动物的饲料配方不仅要考虑到动物的营养需要,还要考虑到所用原料的品质、体积、适口性及来源等因素,做到切实可行。 https://www.foodmate.net/topic/163/2/33807.html
5.首页鸡蛋是饲料的转化物,饲料成本约占鸡蛋成本的70%以上。鸡饲料主要由玉米和豆粕构成,其中,玉米占鸡蛋生产成本的42%—46%,豆粕占鸡蛋成本的14%—17%。鸡蛋与玉米、豆粕的价格走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鸡蛋价格与玉米价格相关系数达0.74,与豆粕价格相关系数达0.59,因此,玉米和豆粕价格走势对鸡蛋价格影响很大。 http://www.gzcno.com/instance-detail.php?CaseId=25
6.畜牧兽医科学:饲养与饲料生产试题及答案(每日一练)20、问答题 全价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21、填空题 青贮的方法有()、()和()三种。 点击查看答案 22、单项选择题 按单位体重计算,维持需要最高的畜禽为()。 A、牛和羊 B、马 C、猪 D、鸡 点击查看答案 23、单项选择题 维生素K的营养生理作用有()。 A、解毒作用 B、抗坏血...http://www.91exam.org/exam/87-3479/3479597.html
1.精准饲料配方设计提升生猪养殖效率在现代农业中,生猪养殖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产业,它不仅为国家经济贡献巨大,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食品。然而,随着资源紧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传统的大量使用化肥和抗生素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精准饲料配方设计成为了提升生猪养殖效率、保障健康生产的一种关键技术。 https://www.1lhyh3ij.cn/ke-yan-jin-zhan/385836.html
2.制定鹅饲料配方的原则制定鹅饲料配方的原则 1、根据鹅品种、发育阶段和生产目的的不同选用适宜的饲养标准,既满足鹅的生理需要又不造成营养浪费。 2、立足当地资源,在保证营养成分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使饲养者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 3、选择适口性并有一定体积的原料,保证鹅每次都食进足够的营养。https://www.3qzuyeya.com/yao-cai-bai-ke/547803.html
3.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成功的深度饲料配方设计在深度养殖技术中,一个成功的深度饲料配方设计不仅关系到动物群体的健康成长,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了解和掌握制定高效饲料配方的关键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为了确保饲料能够满足不同阶段动物生长需求,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动物对营养素需求不同的特点来调整配方。例如,对于新鲜出生的仔畜,由于它...https://www.djy45hv66.cn/yang-feng-ji-shu/464894.html
4.饲料配方优化科学合理地推动肉类生产效率提升二、饲料配方优化的必要性 提高营养价值与利用率 减少病害和死亡率 促进动物生长速度和品质 节约成本与资源 三、饲料配方优化原则及方法 饮食需求分析:了解不同阶段动物所需营养素比例。 营养素选择:根据市场供应状况和经济效益选择最适宜种类。 配比设计:结合动物生长特点设计合理比例。 https://www.gelafhotz.cn/mi-feng-zi-xun/464865.html
5.规模猪场自配猪混合饲料注意事项例如,某农户只有能量饲料玉米和蛋白质饲料豆饼,想为10~20公斤重的子猪配制混合饲料。其方法如下: 查知10~20公斤重子猪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为19%,而玉米中蛋白质含量为8.6%,豆饼中蛋白质含量为43%,只要求出蛋白质为19%的饲料中玉米与豆饼的比例就可以了。 https://www.jb9ykztqn.cn/jun-lei-gong-xiao/188016.html
6.饲料配方设计如何为母猪提供最佳营养支持饲料配方设计如何为母猪提供最佳营养支持 简介在母猪养殖技术中,饲料的质量和配比是影响母猪生长、繁殖和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饲料配方不仅能提高母猪的肉用仔猪生产率,还能降低疾病发生率,促进动物福利,从而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经济效益。 1. 饲料成分与功能 优质的饲料应该包含多种必需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https://www.jhdy839iwu.cn/sheng-zhu-pin-zhong/343511.html
7.养殖技术网优化饲料配比的关键因素分析在养殖业中,饲料是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能量和营养来源。因此,合理选择饲料成分对于提高畜牧生产效率、促进动物健康和增强抵抗力至关重要。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出了多种高效、节约资源的饲料配方,如添加了植物蛋白源(如豆粕、鱼粉等)、矿物质(磷、钾等)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满足不同阶段动物生长需要。 https://www.fikyjuyw.cn/ke-yan-xiang-mu/400194.html
8.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与方法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时间:2009-09-10 17:47来源:Admin 作者:Admin 点击: 146次饲养标准中规定了动物在一定条件(生长阶段、生理状况、生产水平等)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其表达方式或以每日每头动物所需供给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表示,或以各种营养物质在单位重量(常为kg)中的浓度表示一、饲料配方设计的原...https://m.renrendoc.com/paper/163941028.html
9.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水产动物营养饲料氨基酸平衡的意义第八章 饲料配方的设计与加工 1、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①营养性原则:以鱼虾的营养需要量为设计配方的依据 ②适口性原则:直接影响养殖动物的摄食量 ③经济性原则:最佳性价比 ④可加工性原则:原料特性 ⑤市场认同性原则:定位、档次、前景 ⑥稳定性原则: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4018627
10.肉鸡生产(4主要介绍了肉鸡的常用饲料、饲料配方的设计、常用饲料的识别及质量控制 第一节 肉鸡的常用饲料 鸡的饲料种类繁多,根据营养物质含量的特点,大致可分为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矿物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 一、能量饲料 这类饲料富含淀粉、粮类和纤维素,包括谷实类、糠麸类、块根、块茎和瓜类,以及油、糖蜜...https://www.360doc.cn/article/7197533_160437900.html
11.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三)刚断乳时粗饲料以易消化的优质牧草、青干草为主,可辅以少量优质青贮料,投料要少量多次进行添加。精饲料的投喂也遵循少量多次、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犊牛的粪便正常,不出现腹泻或消化不良为前提,逐渐增加投喂量和减少投喂次数。经过一个星期左右,采用每天两次投喂精料的饲喂方法。 https://www.yn.gov.cn/ztgg/lqhm/hmzc/fpjj/202112/t20211230_233464.html
12.实用技术灾害环境下肉牛牦牛产业应急技术指南储存量应该以第二年春后的鲜草能供应粗料需要量为基准。粗饲料的储存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粗饲料资源的特点采取青贮、干草打垛、氨化等方法。 户养规模的饲料储备在小区域、中低程度、短时间的自然灾害上具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其抵御能力主要建立在灾害到来之前未发生过其灾害、交通运输和电力不中断、产品交易...https://www.nfncb.cn/index.php/xumu/1320.html
13.主要养殖鱼类的营养需要及饲料选择养殖技术农业技术日本主要用于养锦鱼、狮鱼和真鲷。 4.微型颗粒饲料 微型颗粒饲料直径在500微米以下,小至8微米的新型饲料的总称。它们常作为浮游生物的替代物,称为人工浮游生物。饲养刚孵化的鱼苗、虾蟹类和贝类,也称为开口饲料。 (二)、配合饲料的配制原则 (一)符合养殖鱼类蕾养需要 设计饲料配方必须根据养殖鱼类的营养需要和饲料...http://www.admin.gspst.com/kphn/nyjs/yzjs/content_25503
14.狗粮它的作用主要是为动物和狗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生长和健康的营养素。具有营养全面、消化吸收率高、配方科学、质量标准、喂养方便,并能预防一些疾病。狗粮大致分为两大类膨化粮和蒸粮。 目录 1起源发展 2物质成分 3营养成份 4狗粮特点 5配方设计 6鉴别方法 7制造工艺 8科学配置 9自制狗粮 10...https://www.qwbaike.cn/doc-view-10742.html
15.设计饲料配方时,应掌握使用适度的原料种类与数量,同时考虑动物...设计饲料配方时,应掌握使用适度的原料种类与数量,同时考虑动物废弃物等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不利影响,这是遵循了全价饲料配方设计的( )原则。 A. 营养性 B. 安全性 C. 经济性 D. 市场性 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https://www.shuashuati.com/ti/6f583edf9e6347ccbb3d5732d24f7f31.html?fm=bdb94807711c230045f636466013b136d3
16.养猪,猪饲料的配比原则,各阶段猪料配比都要遵守7、鱼粉:鱼粉是乳猪、仔猪的优良饲料原料,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一些鱼粉,将有助于生猪生产性能的发挥。 三猪饲粮配制的原则 1、满足猪的营养需要,保证营养的平衡:猪需要从饲料中得到热能、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成分。近年来,猪的饲料配方设计利用了“可利用氨基酸平衡”、“矿物质平衡”、“酸碱平衡”...https://www.yangzhu360.com/siyang/20201217/39455.html
17.环境友好型饲料配方设计植物性替代品的兴起3. 饲料配方设计原则 在设计环境友好型饲料配方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是保证营养均衡;第二是考虑动物健康;第三是确保生产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第四是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在选择植物性材料时,还需要考虑它们是否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以及是否能够抵御病虫害。 https://www.uszlrttkj.com/niu-yang-yang-zhi-bai-ke/271585.html
18.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精选十篇)本科阶段2年的学习, 以理论提升为重点, 安排了动物营养、饲料配方设计、饲料卫生、饲料企业经营管理等课程, 培养学生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通过一年半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饲料配方开发的能力;最后半年安排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此阶段要求学生在完成顶岗实习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本专业领域的分析设计能力和...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4jyi9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