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主张科学喂养猫咪,但是科学喂养这个概念并不像法律条文一样清晰,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每个人对于细节的理解可能不太一样。今儿咱们就来说一说如何来判断一款猫粮它的好坏。
先来说说猫咪常见的喂养方式,生骨肉>熟自制>全主食罐头=全冻干>猫粮,可以看到猫粮是处于喂养链的最底端,因为它只有一个优点,就是方便,而这个方便很大程度上还是方便咱们自己。如果你已经选择了猫粮这个不太理想的选项作为主粮,那就不要再去买质量差的猫粮了。
产品规格:2KG保质日期:18个月
配料组成
鲑鱼、火鸡、鳄鱼、谷朊粉、鸡油、牛油、啤酒酵母粉、纤维素鱼油、大豆油、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车前子、果寡糖、牛磺酸、酿酒酵母细胞壁、DL-蛋氨基酸、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没食子酸丙酯、L-肉碱、山梨酸钾等
但如果你再综合它的成分表来看,它就是不合格的猫粮了。因此配料表是一定要跟成分表一起看,才能初步判断这款猫粮的好坏,注意仅仅是初步而已。
先来说说比较基础的配料表和成分表。
首先是配料表,第一是肉的含量越多越好,因为猫咪是肉食动物,动物成分是要好于植物成分的,而配料表的顺序是根据食材的含量来的,排的越靠前证明含量越高,可以通过这一点大致看到猫粮的质量。
第二是鲜肉好于肉粉,简单来说一下区别,肉粉在美国饲料管理员协会(AAFCO)所制定的标准中规定的是,限制添加了血液、毛、脚、蹄以及胃,这些非常不好的部位。但是对于血管、乳房、一些结缔组织、淋巴组织并没有严格的限制。这就导致哪怕是符合标准的肉粉质量依然是参差不齐,更不要说那些没有按标准执行的黑心小作坊,它们的肉粉质量,各种尸体、各种部位都往里面随意添加。
而且还有一点,鲜肉到达猫粮工厂的时候还是鲜肉,而肉粉就已经是肉粉了。这就意味着,哪怕是质量再好的肉粉,它也要经受至少两次的高温加工(成粉、成粮),营养流失会比较严重。
因此,在购买猫粮的时候,尽量去选择以鲜肉为主的猫粮。如果选择了肉粉为主的,一定要去买大品牌的,这样才能比较放心。
配料表说完了,接下来咱们说说成分表,常见的成分表里所标注的成分,包括粗蛋白、脂肪、粗纤维、灰分、钙、磷、omega6/3,篇幅有限,我这里只具体说一说脂肪和粗蛋白,其它成分就一带而过。
粗纤维,有研究表明,可以促进猫咪的肠胃道蠕动,从而促进消化,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就先不赘述了。
钙和磷,基本上目前市面能见到的猫粮,钙和磷的含量都是合格的,只有极少数的实测值是不合格的,所以并不能为咱们今天的筛选起到帮助作用,我就不多说了。
灰分,粗略上讲就是把有机物进行灼烧,剩下的无机物。如果含量过高,则说明这里面加入了或者混入了一些质量很差的原料或是污染物,这个同样目前基本都合格。
omega6/3,具有美毛的作用,像鱼油当中就含有omega3。这二者的比例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从2:1到4:1都可以。这个营养目前也存在争议,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接下来是脂肪,有很多猫主人特别害怕猫咪摄入脂肪,但其实脂肪不管是对于人还是猫,都是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猫粮中的含量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在AAFCO的标准中,标注值不能低于8.1%,而脂肪包含动物性油脂和植物性油脂,其中动物性油脂是更好的。
而蛋白质提纯物就厉害了,其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70%,甚至80%,已经赶超了肉类。所以就有一些过于聪明的商家,会用植物蛋白的提纯物来凑数,但这些植物蛋白猫咪的吸收和利用率都很低,甚至可能会引起一些肠胃的疾病,一定要注意分辨。这里还有一个误区,吃高蛋白的猫粮容易拉稀,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影响因素很多。
知道这些之后,咱们就可以通过配料表和成分表来对一款猫粮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空口说太抽象了,下面弄了一个流程图,方便小伙伴们来使用。
接下来看成分表,粗蛋白低于30%,直接PASS。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就像咱们在一开始看到这款猫粮,粗蛋白含量仅仅是24%,虽然肉排的很靠前,但实际上含量并未与后面的谷物拉开差距,所以这才导致了总体蛋白质含量不高,这类猫粮也要PASS。
高于30%的,咱们再来看配料表,找到脂肪类物质,猫粮中脂肪类物质含量相对固定,就以脂肪为标志物,看脂肪前面是否有植物蛋白提取物。如果有,就看一下这个提取物排名是不是前三名,如果是前三就PASS,说明它的粗蛋白虽然高,但却是通过植物蛋白凑数而得的,不是前三的,就是初步可以判定为是合格的猫粮了。
如果其中不含蛋白质提取物,再来看一下脂肪前面是不是基本都是肉。如果不是,也就是说还有很多其它的谷物啊、豆类的成分,也是可以初步判定合格的猫粮。如果基本上都是肉,那这一款就是比较理想的猫粮了。老马选取了几种不同的往两个配料表以及出发含量。大家可以让这个流程试试判断一下,看看这几款猫粮是不是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