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8.17江西
一、物流系统
1、物流服务概述
我们经常说电商能有今天蓬勃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物流的成本降低和体验改善。今天我们可以方便地在手机上下单,享受3天内全国送,部分地区次日达,更是发展出了时效更高的同城配送,便捷的物流基础为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助力。今天,物流能力已经成为了各大头部电商的竞争壁垒。京东的京东物流,阿里的菜鸟物流,这些是中小电商平台难以追赶的能力方面,也成了这些头部电商护城河的一部分。
普通物流是电商的基础服务设施,使商业跨越了空间的阻碍,成为了日常生活必备服务之一。在一般的电商公司中,最多的是零担物流业务,很少有整车物流。根据运输商品的不同,我们将物流分为服务于小件商品运输的快递公司,以及服务于搭建商品运输的物流公司。对于快递公司而言,其特点是:1)小件货物,价格稳定。2)提供上门取货、送货到家的服务,保证送货速度;而对于大件物流公司而言,其特点是:1)基于大件商品的体积与重量来计价。2)送货速度比较慢。
同城配送最早起源于外卖,是同一个城市,短距离配送的形式。同城配送主要是为了满足有更高时效需求的物流配送,但同时也会产生更高的成本。这种物流模式适合当地有仓、或连锁门店的电商或商家使用,同时需要有足够的单量去分摊成本。有资源的商家可以自建同城配送体系,没有资源的商家可以接入第三方的同城配送体系,如达达、闪送。
2、前台物流管理
无论是哪种物流模式,都会分为前端展示给用户的物流信息,与后端商家实际与物流公司对接的物流信息。面向用户的前台物流,用户最关心的主要有三点:一是运费多少钱,即运费的计算方式;二是订单支持哪些物流方式,即快递、同城、自提的哪一种;三是物流的时效,即多久送达与服务水平如何。
在这些中,用户最关心的还是运费的多少,电商系统一般采用运费模板的形式计算不同商品、不同配送方式、不同配送区域的运费。运费模板主要分为店铺运费模板、单品运费模板、以及混合模板。
店铺运费模板,即整个店铺采用统一的运费标准。店铺运费模板分为两种,一是对整个店铺设置运费,设置固定运费或未满X元收货运费Y元的形式。二是按地区分开设置,设置的地区按规则计费,未被划分的配送区域使用默认配送模板。
单品运费模板指为店铺内的每个商品设置单独运费,每个商品牌的运费独立计算。单品运费可按件数、重量、体积等分别设置,可设置首费与续费,并按地区分别选择设置。注意,设置单品运费时,由于一个订单中会包含多个商品,这个时候运费的计算有两种方式:一是运费叠加,二是取运费最大值。运费叠加指每个SKU分别单独计算,得出各个SKU的运费后叠加计算。取运费最大值是先把每个SKU分别单独计算运费,最后取运费值中的最高值。
运费混合模式是指当店铺运费模板和单品运费模板同时生效时,订单运费计算的优先判断。若店铺运费优先,则全部以店铺运费设置的固定运费为准;若单品运费优先,则单品运费规则优先生效,订单内的各单品单独计算,然后计算非单品运费模板的商品运费,最终根据一单多品的运费计算规则算出最终的运费。
除了运费模板的差异,不同的物流配送方式也会有不同的运费设置规则,上图主要是快递类型运费模板的设置。
同城配送方式主要需设置取货地址与划分配送区域,并设置收费标准:
系统通过运费模板计算出运费后,需要将运费结果返回显示到确认订单页,如果有条件,需要给予用户选择物流方式的权利。要注意,前台运费因为是面向用户,力求简单,不要有复杂的计算规则,并且尽量让利用户,这样才能给用户更好地用户体验。
3、后端物流管理
上面讲的是前台运费的计算,这小节我们来看看后台运费的计算。后端与物流公司对接时,因为物流企业不同、配送区域不同、收费规则不同等因素,运费的计算相对会复杂很多。
在实际的物流管理中,影响运费的因素主要有不同地区的物流公司、配送区域、资费、重量体积。对于大部分的商品,主要是从快递公司中筛选出符合条件且成本最低的,对于特殊品类的大件商品需要用物流公司运输。所以,后台对于物流公司的管理非常重要。以下图为例,我们将其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仓库,即商品的发货地。第二层是各个物流公司,第三层是运费模板。
虽然我们统一管理物流公司,但不是所有的物流仓库都可以使用全部的物流公司,即不同的物流公司,其配送区域是有差别的,比如下图仓库1可以发申通、圆通、中通,而仓库2仅可发韵达、申通、圆通;但是对于同一物流公司,其配送区域是统一的,但是不同区域的资费是有差异的,即同一物流公司在不同的的仓库计费标准不一,我们需要单独针对不同的仓库设置区域运费收费标准。
上面我们说了,对于不同的仓库我们会设置各自单独的运费规则,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不所有仓库使用同一物流公司?这样可以减少运费的计算复杂度。但是实际同一物流公司在不同的区域服务水平与收费标准是不一样的,因为物流公司多采取加盟制,各加盟商的运营模式有很大差异,比如同一个物流公司在A区域服务好、资费低,可能在B区域服务就稍差且资费高。除此之外,对于特殊品类,其运费计算与普通商品也会有差异,因此,实际运费的结算异常复杂。
对于同一笔订单,可以有不同的发货仓库、物流承运公司等多种选择,所以物流系统需要帮助商家选择最合适且成本最低的方案,这需要综合考虑上面提到的所有因素,实际的方案也非常复杂,这里我们介绍一种选择物流公司的思路:
首先根据订单的配送区域与仓库库存等因素,选择发货的仓库。然后根据商品是否属于大件来判断是选择快递公司承运还是物流公司承运。选择运输方式后,分别根据收货地址匹配合适的承运方,然后根据重量、体积计算出运费并比较物流公司的优先级,以“成本最小、优先级最高”的原则得出物流公司的选择结果。
选择物流公司进行运输后,最后一步就是对账,作为商家与物流公司最终结算的依据。除了物流公司会根据实际的运输情况出具最后的运费账单,商家也需要根据物流公司的规则以及商品本身的体积、重量计算出预估运费。商家可以借此与物流公司的账单对比,确认收费是否在误差内,可以根据误差来排查出漏发、多发的异常情况,及时介入处理。
4、物流单号与状态管理
商家与包裹之间是通过物流单号进行连接,货物的追踪也通过物流单号进行。成熟的电商公司在将订单推送到WMS后即锁定了物流单号,并在出库后将单号传给物流公司,通知揽件。
物流单号也有状态区分,其状态有未使用、已使用两种:未被分配至具体的物流单号即未使用,分配至具体的物流单号则状态修改为已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物流单号被分配后,订单在发货前被取消,物流单号会被回收,这个时候需要修改物流单号状态。
订单发货后,一般可以根据物流单模板打印物流单,用于快递包括的流转使用,也可以借此单号跟踪、记录物流状态,返回商城端。商家也可以根据物流状态的更新,对物流公司进行评估,比如物流公司在某一区域的时效如何。
二、采购系统
在电商企业中,采购系统的作用在于根据企业对商品的需求,确定何时采购、向谁采购、以什么价格采购、以及何时收货等采购事务。电商的供应商不同于生产企业,不但有传统的商品供应商,还有虚拟商品供应商、代发、代销等多类型的供应商,因此在采购执行策略上也有区别。
采购系统主要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商品管理、采购订单管理、仓库库存管理、采购预警五个方面的业务处理。对于电商企业来说,采购系统可以缩短订货提前期、降低库存水平、节约成本、保证正常售卖和活动促销、提高服务水准。
1、采购流程
采购系统的核心在于采购单,因此采购流程也是围绕采购订单开展的。采购单以SKU为单位展开,主要流程可以分为六步。最先是由业务方提请采购订单,填写采购信息。然后由审核部门审核提交的采购订单,若审核不通过,则驳回重新编辑采购单。若审核通过,则流转至下一步。此时由商户和供应商确定采购细节,完成采购合同确认。此时由调度中心生成采购入库单,调度下发仓库,在仓库管理系统生成采购入库单。等待采购实物入库后,仓管系统会生成实物入库单,调度中心根据实物入库情况,更新采购单与库存。有些商品会分批入库,待所有商品均入库后,财务系统会生成采购结算单,并在财务系统内流转结算。结算完成后,会据此更新业务系统中的采购单状态,变更为已完成。
2、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管理是采购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特别是对于电商系统而言,多种商业模式并存:传统供应商、虚拟供应商、代发/代销类型供应商等并存。电商行业常见的采购模式有三种:自采自卖、一件代发、多货主仓库。
自采自卖模式是指平台从供应商那里采购商品,入库至自己的仓库进行售卖;一件代发模式是商品在平台销售后,由供应商代发,按订单结算商品和物流费用。这两种都是当下比较常见的模式。
回到供应商本身,供应商的信息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经营范围、经营资质、采购合同、供应商状态。各模块详细字段如下:
维护好基础的供应商信息后,接下来就是如何选择每次交易中合适的供应商。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对于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是供应链合作关系运行的基础。我们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最基本的业务需求、高质量产品需求、供应链效率需求、低成本的需求等,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指标评价体系,对供应商的供货质量、服务水平、准时性、信用度等进行评价,为供应商的选择提供支持。
另外说一下,供应商的指标评价体系适用于大的电商平台,中小电商平台如果没有很多供应商需要选择时,无需建立这套体系。
3、采购商品管理
上面我们提到了参考采购成本,是因为采购的成本是一直在动态变化的,影响价格的因素有供应商、市场行情、采购量等。对于同一SKU通常有多个供应商可以供货,不同供应商的价格不一样,同一供应商的不同批次价格也在变化。比如下图,与供应商A的协议价是55元,但是采购量达到500件时可以54元的价格采购,采购量达1000件时可以52元价格采购。因为采购价格在动态变化,所以在计算采购成本时一般按采购批次分别计算成本,或者按一定周期计算平均的采购成本。
由于采购的SKU需要进具体的仓库,所以采购人员需要了解仓库的库存。具体SKU的库存信息有总库存、可用库存、在途库存等,其他信息见下图。注意,在途库存是指已下采购订单,但是仍未到货的库存量。将3天内在途库存单独拎出来,是因为这部分可以作为预售库存放在前端销售,但是注意这部分商品的发货时长需提前告知用户。
4、采购订单管理
上面讲的是单个的采购单,除了单独下单还可以批量下采购单。批量下采购单又分为多个订单是多供应商的情况,和多个订单是多仓库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系统会分别按照供应商和仓库维度对订单进行拆分,分发给各供应商和各地的仓库。
与采购单绑定的还有采购发票,采购发票用于抵扣、凭证等用途,对供采双方都较为重要。当采购入库、完成结算之后,由供应商开给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