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14家知名科技公司,研发支出都花哪去了?

截至5月11日,美股、港股、A股企业2021年财务报告全部出炉,各家企业研发支出在财报中也随之披露。为了解“逆周期”背景下中国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以及研发投入在国内、全球的位置,《财经十一人》统计了华为、阿里、腾讯、百度、中兴、台积电等14家ICT领域的科技企业近七年的研发支出。

《财经十一人》还选取了50家研发支出最高的中国企业、10家ICT领域研发支出最高的国资上市企业、10家研发支出最高的全球上市企业作为参照对象(包含美股、港股、A股以及部分定期公布财报的非上市企业)。综合对比上述统计数据,有几个核心基本事实。

一、华为、阿里、腾讯是中国ICT产业中研发支出规模最大的企业。50家研发支出最高的中国企业(包含美股、港股、A股以及部分定期公布财报的非上市企业)研发支出总额为8768亿元,其中华为、阿里、腾讯等14家科技企业2021年研发支出总额为4281亿元,占比为48.8%。

二、中国科技企业研发支出规模和国际企业仍有较大差距,尤其在半导体、基础软件等领域研发投入不足。亚马逊2021年研发支出为560亿美元,华为、阿里、腾讯、百度、中兴、美团、京东、快手、网易、小米10家企业2021年研发支出总和为575亿美元,仅比亚马逊高15亿美元。英特尔10年累积研发支出为1259亿美元,远超阿里、腾讯、百度三家企业10年年累积研发支出总和815亿美元。

三、疫情、经济承压以及复杂国际环境背景下,华为、阿里、腾讯、百度、中兴、美团、京东、快手、网易、小米10家企业研发支出总额增速逐年下滑,2021年增速下滑至14.1%。但国际企业研发支出增速呈上升趋势,2021年增长至18.4%。研发支出增速下滑,可能会对中国ICT产业在下个周期的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华为、阿里、腾讯、台积电、百度、中兴、美团、京东、快手、网易、小米、联想、滴滴和拼多多是中国ICT产业(包含美股、港股、A股以及部分定期公布财报的非上市企业)2021年研发支出最高的14家科技企业。

研发(R&D,ResearchandDevelopment)支出指研究、开发过程中所使用资产的折旧、消耗的原材料、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以及借款费用等。国际会计准则中,薪金、工资及其他人事支出,材料成本和已消耗的劳务,设备与设施折旧,制造费用合理分配等五个领域的费用可纳入研发支出。

工业、医疗、制药,尤其是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包含计算机软件、硬件、服务,以及通信、半导体、互联网等领域)产业通常被认为是研发支出最高的领域。研发支出通常可直接衡量企业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

从各企业研发支出规模看,前10的企业分别是,华为(1427亿元)、阿里(578亿元)、腾讯(519亿元)、台积电(287亿元)、百度(249亿元)、中兴(188亿元)、美团(167亿元)、京东(163亿元)、网易(141亿元)、小米(132亿元)。

华为、阿里、腾讯、百度、中兴、美团、京东、快手、网易、小米10家内地研发支出最高的科技企业2018年支出总额为25.3%,但2021年已降至14.1%。

从各企业研发支出增速看,华为、阿里增速下滑明显。华为2019年被列入实体清单,公司经营受到影响,研发支出增速从2019年的29.8%下滑至0.1%。阿里研发支出增速从2020年的32.3%下滑至2021年的6.1%。腾讯研发支出增速相对平稳,近四年来,腾讯研发支出增速均保持在30%左右。

中兴研发支出增速从2018年的-8.4%增至2021年的27.0%。原因是中兴2018年被列入实体清单后缴纳10亿美元罚款和4亿美元托管金解除出口禁令,随后逐渐恢复正常经营。中兴管理层今年4月在投资者答复中称,公司在强化网络业务和终端、服务器、存储、数字化转型应用等技术投入。

小米2021年研发支出增速为42.3%。小米年报中称,其研发支出重点投入方向包括研发人员的股权激励、电动汽车业务研发团队扩张。快手2021年年报对研发支出大幅增长解释是,“持续投资大数据及其他先进技术而增加研发人员数量及股权、薪酬及福利开支”。美团2021年年报显示,其研发支出涉及优化配送算法,自动配送车、无人机配送等技术。

从研发费用率来看,华为研发费用率为22.4%,为国内最高。2019年后,华为研发费用率还在逐渐上涨。百度研发费用率仅次于华为,为17.8%,且2018年以来逐渐提升。若仅计算百度核心(剔除爱奇艺的收入和研发),百度核心的研发费用率为23%,甚至超过华为。

信号二:科技公司仍为国内研发投入龙头

14家科技企业是中国技术创新的领头羊,不仅研发支出在国内处于龙头位置,也是社会研发经费总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经十一人》统计了中国(包含美股、港股、A股以及部分定期公布财报的非上市企业)2021年研发支出前50强企业。14家科技企业(华为、阿里、腾讯、台积电、百度、中兴、京东、美团、快手、网易、小米、联想、滴滴、拼多多)均进入了50强。

一个关键数据是,50家中国企业在2021年研发支出总规模为8768亿元,14家科技企业当年研发支出总规模为4281亿元。也就是说,仅从研发支出数据看,14家科技企业研发支出总额占中国研发支出50强企业近“半壁江山”,占比为48.8%。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研发投入为2.79万亿元。50强企业在国内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额中,占31.4%。14家科技企业在国内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中占比为15.3%,是中国研发创新的主力军。

从所属行业看,计算机软件与服务领域的企业9家,计算机硬件与设备领域的企业7家,工业制造企业7家,汽车零部件企业6家,家电企业4家,生物制药企业2家。

研发支出最高的10家中国企业,华为(1427亿元)、阿里(578亿元)、腾讯(519亿元)位于前三,百度(249亿元)位于第六。其中还包括两家台湾地区企业,分别是台积电(287亿元,第5)、鸿海(241亿元,第8)。四家国资背景企业也进入了前10,其中有中国建筑(399亿元,第4)、中国中铁(248亿元,第7)、中国石油(237亿元,第9)、中国交建(228亿元,第10)。

《财经》记者还根据Wind统计了ICT领域10家研发支出最高的国资背景上市企业(包含美股、港股、A股以及部分定期公布财报的非上市企业)。10家企业多数是电信运营商、IT硬件制造商、半导体企业。

从各企业研发支出规模看,前10的企业分别是,中国移动(186亿元)、中国电信(96亿元)、海康威视(83亿元)、中国联通(78亿元)、紫光股份(49亿元)、中芯国际(41亿元)、烽火通信(37亿元)、大华股份(35亿元)、北方华创(29亿元)、浪潮信息(28亿元)。

其中共有4家进入国内研发支出前50强,包括中国移动(185亿元,第14)、中国电信(96亿元,第30)、海康威视(83亿元,第40)、中国联通(78亿元,第41)。处于芯片和半导体这一“卡脖子”领域的紫光股份(49亿元)、中芯国际(41亿元)未进入50强。

2018年,10家国资背景上市ICT企业研发支出总额为284亿元,2021年研发支出规模总额为662亿元。其研发增速2018年之后进入了快车道,2019年、2020年、2021年整体增速分别为33.5%、25.1%、39.7%。10家国资背景上市ICT企业研发支出增速均高于同期10家科技企业。

信号三:和国际差距大,增速在下滑

从研发支出总额看,14家科技企业在国内是主力军,但和国际同类企业相比,不仅差距仍大且还在拉开差距,而且在半导体、基础软件等领域长期投入不足。

《欧盟工业计分牌》是欧盟委员会科学和知识服务机构联合研究中心(JRC)的一份科学报告,该报告每年会对欧盟及全球其他国家或地区2500多家企业的研发成效、优势领域进行比较评估,旨在为欧洲决策过程提供科学支持。

《欧盟工业计分牌》中一项指标是“全球研发支出50强企业”。欧盟在2021年11月根据2020年数据发布最新排名中,共有4家中国企业进入其中,分别是华为(第2)、阿里(第17)、腾讯(第33)、中国建筑集团(第46)。

由于《欧盟工业计分牌》最新仅记录了2020年研发数据,且未将亚马逊统计在内。为进一步科学对比,《财经》记者选取了2021年研发支出前10的中国内地科技企业,与全球研发支出排名前10的海外科技巨头进行对照。

从各企业研发支出规模看,2021年前10强的海外企业分别是,亚马逊(561亿美元)、谷歌(316亿美元)、Facebook(247亿美元)、苹果(231亿美元)、微软(222亿美元)、三星(190亿美元)、英特尔(152亿美元)、高通(75亿美元)、Oracle(68亿美元)、思科(68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华为研发支出规模为全球第3,2021年已成为全球第6。

从研发支出规模看,中国内地科技企业和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巨头研发支出仍有一定差距。仅亚马逊一家企业2021年研发支出就高达560亿美元,几乎约等于中国内地研发支出最高的10家科技企业当年575亿美元研发支出总额。

在全球ICT产业链,半导体、云计算、基础软件产业均已产生专业分工。在半导体领域,英特尔2021年研发支出高达152亿美元,10年累积研发支出为1259亿美元。在基础软件领域Oracle2021年研发支出为70亿美元,10年累积研发支出为567亿美元。

半导体、基础软件等领域的投入迫切且必要,但研发创新是高成本、高风险的技术经济活动,有大量不确定性。半导体、基础软件等领域的投入需要保持长周期的耐心,需要稳定宽容的国内外环境,还需要尊重敢于冒险创新的企业家,更需要遵循客观市场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经济承压以及复杂国际环境背景下,2018年以来10家科技企业总体研发支出增速逐年下滑,2021年增速下滑至14.1%。但国际企业研发支出增速呈上升趋势,2021年增长至18.4%。研发支出增速下滑,可能会对中国ICT产业在下个周期的竞争力产生影响。

2022年,中国科技企业普遍在考虑增效降本。“逆周期”下,维持健康的研发投入与产出,是确保下个周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如何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也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

THE END
1.上市公司财报在哪看?上市公司财报在哪看? 财务报表就像企业的衣服,衣服漂亮当然会吸引很多投资者,衣服脏了也会被资本市场讨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20年第二季度,a股市场的许多上市公司开始发布上一年度的财务报告.我们应该注意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接下来,金投小编介绍上市公司的财报在哪里...https://mip.cngold.org/finance/xw6977359.html
2.财报包括哪几个表?财报在哪里看?新手如何做财务报表?财报在哪里看? 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查询 1、选择【披露】 首先打开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点击首页上方的【披露】。 2、选择【上市公司信息】 弹出下拉框之后,点击【上市公司信息】。 3、输入证券代码 输入需查询企业的证券代码,选择自己需要打印的年份和月份。 http://finance.yutainews.com/caijing/2023/0524/65919.html
3.海光信息的潜力要看AMD发展情况,AMD财报显示MI300X性能堪比英伟达H10...海光芯片发展方向在哪? 我记得分析海光有个捷径,那就是看亲妈公司AMD,毕竟脱胎于AMD,AMD发展的好,抄抄作业可能节省不少经费。 下面是AMD财报 AMD财报显现良好趋势,MI300X 是主要增长动力。AMD 发布其 2024 年 Q2 财报。2024Q2 AMD 实现收入 58 亿美元,,受益 ...https://xueqiu.com/9694597655/313131925
4.上市公司财报在哪里看步骤如下上市公司财报在哪里看?许多大型券商网站内都是可以找到上市公司的财报的,下面以同花顺为例讲解步骤:1、...https://edu.iask.sina.com.cn/jy/lqG5Ttv2Lf.html
1.上市公司怎么查看?上市公司怎么查看财报上市公司怎么查看,以及上市公司怎么查看财报对应的知识点,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天眼查怎么看公司是否上市? 如何查询正在上市公司的上市进展? 网上在哪里可以查询到上市公司的情况? 上市公司中标信息哪里看? https://www.hvpinhui.com/qukuai/2024-11-17/186771.html
2.哪里能看公司财务报表举例:如阿里巴巴集团的财务报告可在其官网“投资者关系”板块找到。 2. 财经新闻网站:即时性与解读 背景(为何重要):财经新闻网站会及时发布公司财报,并提供专业解读。 说明(是什么):如华尔街见闻、某方某财富网等。 步骤(怎么做): 访问财经新闻网站首页或搜索特定公司名称。 https://h.chanjet.com/ask/afa40a1af9224644bfe.html
3.美国公司财报看哪种?——解析美国公司财报的几种类型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美国的公司财报备受关注。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面对各种类型的财报,很容易感到困惑。那么,美国公司财报看哪种?本文将为您解析美国公司财报的几种类型。 一、10-K报告 10-K报告是美国上市公司每年必须提交给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报告。该报告包含公司的财务报表、经营情况、风险因素、管理...https://www.fuwuhk.com/a/9560.html
4.以下网站中查不到上市公司财报的是()以下哪种不是非常规情境下调查记者的互联网使用?() A. 利用互联网公布事实披露真相 B. 使用QQ或MSN来寻求采访帮助 C. 利用互联网进行社会动员与职业抗争 D. 利用互联网实现个体目的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胡萝卜播种过早易抽薹,播种过晚不利于肉质根生长。适宜的播种期为5cm土层温度稳定在( )以上时播种...https://www.shuashuati.com/ti/59ed3419f201421c9ab30e13deeb6aed.html?fm=bdbc092c35c31fd7649b0c77fadb92f7ea
5.OEX(OEXP)股票最新价格行情,实时走势图,股价分析预测OEX的股票在哪间交易所挂牌交易? OEX的股票在波兰华沙挂牌交易。 OEX的股票代码是什么? OEX的股票代码是“OEXP。” OEX有分红吗?当前的股息收益率是多少? 的股息收益率是5.60%。 OEX的市值是多少? 截至今天,OEX的市值是366.72M。 OEX的每股收益(EPS)是多少? OEX的每股收益(EPS)是4.42。 OEX的下一财报日是...https://cn.investing.com/equities/tell
6.短剧联名私域,互联网公司财报释放了哪些营销信号?近期,主要互联网公司相继披露了最新财报,增长工场整理12家互联网公司的广告收入,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当下品牌营销趋势。 今年,伴随“提振消费”主旋律,广告市场大盘呈现恢复性增长。根据CTR媒介智讯数据显示,2023年1-9月广告市场同比上涨5.5%。 分渠道来看,线下广告市场增长更为强势,线上增速不明显,且投放更集中在大平台...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57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