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开展家禽活禽经营档口升级改造工作是省委省政府防控禽流感和疫病防控的重要决策部署。为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进一步做好深圳市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市委市政府根据深圳市实际情况,从2014年7月1日起开始推进此项工作。
2014年7月,深圳市率先在福田区开展了为期半年的试点工作。福田区随即全力推进活禽禁售和档口升级改造,除了公开遴选推荐家禽屠宰企业,促进屠宰与销售环节对接,落实生鲜家禽检疫外,还先后制定了活禽零售市场升级改造、审核验收、补贴标准、操作指引和补贴政策,有效保障了试点区域活禽销售商户的权益,以及满足市民对生鲜家禽的需求。
在福田区试点禁售活禽打响头炮后,市委市政府快马加鞭,先后在全市原经济特区内和原关外部分人流集中地区按计划全面实施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工作。在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禁止活禽销售宰杀。到今年5月31日,禁活禽经营区从一个区覆盖到全市各区,全市完成活禽经营档口升级改造,实现了全市市场无活禽销售。
据统计,自2014年深圳市开展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工作以来,全市总计改造市场452个(含整体转岗),改造及转岗家禽销售档位3046个;市、区财政总投入8600万元;设立代宰点4个、家禽屠宰企业2个,确定生鲜家禽供应企业11个。
扫二维码
即可追溯
生鲜鸡
在积极完成全市活禽经营档口升级改造的同时,为保障深圳市生鲜家禽市场供应,市经贸信息委多次与市内外家禽集中屠宰企业进行沟通协调,并组织家禽集中屠宰企业与各区(新区)对接,对坪山、光明、大鹏新区等较为偏远的活禽经营限制区开展定向屠宰配送业务,从而保障生鲜家禽市场供应。
此外,对于家禽集中屠宰场和代宰点屠宰的家禽,全市统一进行规范包装,为每只生鲜家禽佩戴一个一次性脚环。这意味着,市民在市场购买生鲜鸡时,只要扫一扫鸡脚环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查到这只鸡的检疫合格证明、检疫检验标志、产品标识等信息。
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深圳市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工作已打下坚实基础。记者从省食安办获悉,由于深圳市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工作成效明显,省政府在全省2015年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中,主动给深圳市进行了加分。
将生鲜家禽
产品链
纳入日常监管
其次,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各区、各部门系统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引导市民接受生鲜产品消费方式。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由经贸信息部门保障产品品种供应,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家禽产品质量安全和生鲜家禽产品经营监管。
此外,为严防活禽非法交易回潮,市食安办将持续开展舆情监测,由市场监管、城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继续加大非法活禽交易打击力度,同时鼓励群众举报非法活禽交易行为。同时,市经贸信息委将积极组织开展宣传培训、科普讲座以及体验活动,让市民进一步了解生鲜家禽的安全和美味,逐步改变传统饮食习惯,树立健康的新理念。
新闻解读
生鲜鸡≠冰冻鸡比现宰鸡更安全
一、为什么要推行活禽销售限制?
推行活禽销售限制主要是为了加强家禽经营管理,预防和控制高致病禽流感等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有效降低公众感染禽流感的风险,保障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二、什么是生鲜鸡?
生鲜鸡是经过严格检疫的鸡肉类产品,工厂采用人工冷却的方法将鸡胴体的深层温度迅速降至4℃以下,然后进行分割(或不分割)、修整、包装,并在后续的贮存、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
而冰冻鸡是将屠宰好的鸡先快速降温使其冻结,然后再放置在零下18℃条件下贮存,和生鲜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三、生鲜鸡和现宰鸡哪个营养价值高?
实验室试验表明,生鲜鸡肉在贩卖过程中通常保存在0℃~4℃,在这个温度下鸡肉有一个排酸过程,鸡肉经过约5~8小时的遇冷排酸后,无论是脂肪、蛋白质的含量,还是使肉质更具风味的核苷酸等含量,都比刚刚宰杀的鸡肉高。
因此,生鲜鸡的肉质比现宰鸡的肉质更柔软、有弹性,口感细腻、鲜味与香味足,营养物质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价值上来说,生鲜鸡都要优于现宰鸡。
四、生鲜鸡和现宰鸡哪个更安全?
活鸡从养殖场运到市场,一旦遇到温度、湿度等储存条件发生变化,活鸡容易生病感冒,从而引发禽流感。同时,活鸡进货渠道很复杂,产品质量难以追溯,食品安全根本无法保障。此外,市场上存放活鸡,会产生鸡粪、鸡毛及鸡血等屠杀的副产物,环境卫生差,不仅臭烘烘的,而且容易引起疾病传播。
而生鲜鸡实行工业化生产,生产过程的质量可得到保证,产品质量可追溯,整个生产过程,始终处于0℃~4℃冷链过程中,可以有效阻止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不仅有利于卫生与食品安全的保障,更有助于控制禽类传染性疾病。
五、市民担心病死禽类冒充生鲜,如何管理?
新闻链接
市公安局严打食品犯罪
今年已办案27宗逮捕30人
深圳晚报讯(见习记者庄楠楠)食品安全犯罪将严惩不贷。近日,记者从深圳市公安局获悉,2016年以来,该局严打食品安全犯罪,办理食品案件27宗,逮捕30人,侦破多起食药犯罪案件。
今年,为稳步提升深圳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市公安局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为契机,结合“雷霆”、“利剑”、“清源”、“打击私宰”、“餐厨垃圾回流整治”、“雷霆行动”等六大食药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延伸打击触角,办理涉食药案件88宗,其中食品案件27宗,逮捕30人;药品案件61宗,逮捕60人,迅速侦破了“3·16有毒有害牛百叶案”、“5·05假食用油案”、“5·11假红酒案”等系列案件,取得良好的社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