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向往的生活》里,“锅碗瓢盆”几只柴犬抢着吃,到《你好生活》第三季的赞助商,再到电视剧《三十而已》《加油,你是最棒的》,甚至是电影《犬之岛》中的频频露面,麦富迪近几年刷足了存在感。
三百亿市值腰斩
高端路线,或存隐忧
而超募资金5.6亿元,用于“年产10万吨高端宠物食品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将新增湿粮产能3.5万吨、液态奶产能2万吨、零食产能5000吨和主粮(高端烘焙粮)产能4万吨。
但高端宠物食品赛道里已经“挤满了人”,《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犬主粮品牌使用了前15排名中,麦富迪排在皇家、爱肯拿之后,位居第三,占比为15%。猫主粮麦富迪排在爱肯拿、皇家、渴望之后,位居第四,占比为10.7%。
国内企业如何突围
从整个行业来看,中国宠物行业整体发展至今只有大概30年,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宠物食品产业规模尚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研发力量严重不足。
事实上,国内宠物食品行业并不缺乏生产商和渠道商,但是更多布局在中低端市场且寻求的是同质化基础下的低成本,鲜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品、溢价品。
自2010年以来,头部代工企业相继布局自有品牌。由于国际市场已经较为成熟,国际龙头已稳稳占据市场,在国际上,国产宠物食品企业依旧走代工模式,自有品牌主要用于拓展国内市场。
这也就造成很多宠物食品品牌的包装和宣传语都非常相似,很难在外观和品牌定位上做到真正的差异化。在宣传语上,要么突出“鲜肉”,要么突出添加的功能性原料,很难在市场上获得持久的竞争力,也给消费者的选购带来了不少困扰。
华创证券也在研报中指出,目前国产主粮在宣传时往往以其符合国际标准作为卖点之一,主要系现行本土宠粮标准缺乏体系,消费者信任度低所致。
业内人士认为,在宠物主粮同质化情况严重下,如何在用户层面精准定位、在产品打造上推陈出新才是企业突围的机会所在。
除此之外,另一大明显趋势是产品的“个性化”。根据市场研究公司PackagedFacts的报告,61%的美国宠物主人愿意为定制化宠物食品支付更高的价格。近两年来,定制型宠物食品也愈发受到爱宠人士的青睐,连续两年销售额增长幅度超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