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大学生开题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关键词: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学生姓名:赵静学号:0762151147
分院:经济管理分院班级:经济学0703班
指导教师:张代军、郑秀田职称:教授、助教
填表日期:2011年01月22日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教学部制
一、毕业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选题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余钱该怎么利用逐渐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只是单一地将钱放入银行储蓄只会使钱越来越少,只有合理安排理财投资才能分散风险,使余钱的效益最大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的投资理财的队伍中来。但不同的地区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而使居民理财结构各异,不同的人们由于文化程度和社会经历的不同对理财的认识也有所不同。如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们的理财意识普遍较强,而且理财的结构多样化,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理财结构则较为单一,理财意识强的居民占少数。
衢州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投资理财热也随之而来。有的居民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而投资,有的居民为了从投资中获取更大的利益而投资,有的居民为了满足心理的需求而投资,更有的居民是被游说去投资的。总之,每个人的投资理财意识各不相同,但是整个地区人们的整体投资理财意识的强弱却直接影响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理财的渠道有很多,包括股票、保险、债券、房地产、储蓄等,不同的理财产品的效益和风险程度都不同,但是,真正对这些理财渠道充分了解的人占少数,许多人都是盲目的投资,这不仅不会带来效益,反而会造成损失。因此,及时得了解人们的理财意识情况,并合理地提出意见和建议,能使人们更合理地支配余钱,做理财能手。
选题的意义
首先,通过了解居民理财意识的情况,可以分析投资理财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现在,市场流行着很多种投资理财的产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并愿意进行投资的。通过对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的调查可以得知人们对这些产品是否了解,并通过这种调查方式间接的使他们了解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其次,通过分析数据,例举出几种较受到人们青睐的理财产品。结合市场的特征和其他地区的情况提出关于投资这些产品的意见和建议。这能使人们对理财产品有更多更好的了解,提高他们的理财意识。
再次,通过调查分析影响理财意识的因素,提高人们的理财意识。文化程度、社会经验、社交环境等都是影响理财意识的因素。
最后,调查得出的结论可以为衢州地区投资类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间接促进其发展。
二、毕业论文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了解衢州地区的个人投资理财结构如何,衢州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状况,以及根据其影响因素给出相应的建议。
主要内容:
通过问卷的设计、发放和统计研究以下三个主要内容:衢州居民的余钱配置情况;衢州居民的理财意识情况;对衢州市居民理财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提纲
一、问题的提出
介绍衢州地区现阶段的基本经济状况及居民的消费情况等来引出居民的投资理财的话题。
二、衢州市居民的余钱配置现状。
根据调查报告的情况,分成几种不同的情况进行归纳。
三、衢州市居民的理财意识分析。(将理财意识分块说明情况,先总的说明再分块分析)
(一)从理财意识强且对理财的基本知识了解的。
(二)从理财意识强可对理财的基本知识不了解,麻木投资的。
(三)从理财意识不强的,只会守着钱的。
四、衢州市居民理财意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1)先说明因素有哪些,并做图标分析
(2)将关键的几个因素单独做详细的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三、毕业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采取的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
2、谈话法: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谈话,口头信息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
采用的分析手段:
1、定性分析法:一种探索性调研方法。目的是对问题定位或启动提供比较深层的理解和认识,或利用定性分析来定义问题或寻找处理问题的途径。
2、定量分析法:在对问卷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后,可再对问卷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定量分析。同卷定量分析首先要对问卷数量化,然后利用量化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问卷的定量分析根据分析方法的难易程度可分为定量分析和复杂定量分析。
技术路线:
四、中外文参考文献目录(理工科专业应在10篇以上,文科类专业应在1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
[1]胡安生,蒋勇生.宁波居民金融意识及储蓄状况调查分析[J].宁波经济,1997,(4)
[3]安娜.当代中国家庭理财意识渐浓[J].中国经济导报,1999,01,01
[4]宋芳.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金融,2010(2)
[5]李睿.家庭理财和国内投资渠道分析[J].考试周刊,2010(28)
[6]聂广海.建立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意识[J].现代经济信息,2010
[7]刘东明.浅析理财目标中的文化因素[J].商业研究,2010(10)
[8]徐英.试析通货膨胀对个人理财的影响[J].新疆财经,2009(5)
[9]张晓波.影响理财的非智力因素[J].理财之道,2003,12
[10]陆海燕.影响我国城镇居民个人理财需求的因素[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1)
[11]高太平.个人投资理财的十大误区[J].会计之友,2010(5)
[12]催至伟.通胀压力下家庭投资理财的策略分析[J].经济研究,2010(7)
[13]丁致清.创新理财观念须强化“五个意识”[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4(2)
(1)2011年01月16日—2011年01月25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同时进行论文研究的背景论述。
(3)2011年02月07日—2011年02月20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衢州居民的余钱配置情况。
(4)2011年02月21日—2011年03月01日,衢州居民的理财意识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完成初稿。
(5)2011年3月-2011年04月,修改,并最终上交定稿。
六、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1、虽然研究的方法陈旧,但是研究的目标新颖。目前,对理财意识的研究还很少,以其作为调查目标进行问卷调查的更少。
2、调查分析时,主要以图表和数据分析的形式进行阐述,是切实的分析,分析的内容具有现实的意义。
3、根据调查分析,对衢州居民的投资理财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财意识,间接促进衢州经济的发展。
七、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1、选题:决策规则的稳定性对延迟选择行为的影响
2、本选题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状况:
遵守规则是理性决策的必要条件;延迟选择(choicedeferral)指个体在应该作出选择的时候却决定不作选择,包括推迟选择(如选择延迟选项)或拒绝在可选项中选择一个选项。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人们的决策行为。
3、研究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你面对(a和b)两个选择的时候,你选择了a,而当你面对(a、b和c)三个选择的时候,你却放弃了a而选择了b。这时,你的选择就缺乏一致性,是不规则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做出选择时却犹豫不决,或者已经选择了,但又想改变。这些都会影响决策的合理性。本研究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验,观察性别与理性决策的关系,以及决策规则的稳定性对延迟选择行为的影响。
4、研究假设:
男生比女生决策更规则更理性;决策规则的稳定性与延迟选择行为关系显著,且稳定的决策规则对延迟选择的行为有负影响。
5、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书籍、心理报刊、网络中已有的关于决策方面的文献资料来把握这方面研究的状况,并且为论文寻找更为充实的理论依据。
(2)实验法:本研究将通过三个实验来检验研究假设。
实验一:通过男女对超市优惠卡的选择来检验他们的决策规则的稳定性;
6、参考文献:
[1]胡卫鹏、区永东、时勘.连续性公共物品困境中信息结构对决策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xx年03期。
[2]王沛、乔玉柱.大学生日常消费决策中认知信息与情绪信息的交互作用[j].心理科学.xx年03期。
[3]傅小兰、李晓明.决策中的延迟选择行为[j].心理科学.xx年01期。
(一)调整教学计划和本科生培养方案,增加实践、实验环节,注重其实际应用效果
首先,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参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教学计划和本科生培养方案,将其主干课程调整为食品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加工技术概论、食品工程原理六门课程。根据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需要,结合辽宁省的资源优势和沈阳农业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优势,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划分为食品加工、粮油加工和食品生物技术三个研究方向及其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践培养环节,培养更加专业化食品科技人才。
其次,按照本科生的研究方向和实践类型,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幅度调整教学计划中的实验环节,例如将食品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原料学、食品分析和食品微生物等五门必修课的实验课与理论课分开,整合为食品基础综合实验课;将粮油加工方向中的谷物加工学、淀粉化学与工艺学、蛋白质工艺学、油脂工艺学和粮油贮运学等五门限修课的实验课与理论课分开,整合为粮油加工综合实验课。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和进一步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食品学院还成立实验教学管理中心,指定专门教师负责实验课教学。
再次,大量收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需要的反馈信息,认真分析和总结食品生产企业提供的本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将其作为修订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并邀请与本专业有关的各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研究制定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参与专业实践和实验指导方案、考核制度等内容讨论、研究和修改。
(二)通过改革实验实践环节设置和实施方案,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改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验设计和实践方式
(一)建立校内中试实验基地,增强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口,教育部门要求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9]。在原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根据专业建设情况积极建立食品安全、生物技术、包装工程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和中试基地。2010年起建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并引进焙烤食品生产线、乳制品生产线、纯净水生产线、果酒生产线等成套生产设备,利用对2007级和2008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三本科生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食品科学教学实习”环节进行教学改革,将原来在食品企业进行的生产实习一部分安排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由专业教师指导大学生进行工业化生产面包、饼干、果汁、纯净水、发酵葡萄酒等食品,解决了大学生在企业“走马观花”式参观方式所导致的对重要的生产工艺及其参数了解不全面的现实问题,极大地增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对各个单元操作环节的实践能力,大幅度地提高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习效果。
(二)制定各项实习工作的管理细则,全面落实实习计划
(三)根据实验、实践课程的重点环节,有的放矢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素质
三、加强高等学校和食品企业的产学研合作
(一)加强高等学校和食品企业的密切联系,促进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
(二)增强师生对食品企业的技术服务,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相结合
名师方能出高徒,实践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理论课和实验、实践课程教师的共同努力。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理论知识,不能与实际应用脱节。培养教师的方式还包括为中青年教师创造深造和到生产企业、基层锻炼的条件,并以多种方式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院校、大中型企业进修和学习。根据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建议从生产一线引进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如焙烤食品技师,负责管理校内实践基地,指导本科生教学和生产实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技术特长。
(三)大力提倡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广泛开展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
把产学研合作引入食品专业的本科生教学中,一方面可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食品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育模式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为主的现场教育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学校与社会,教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并在与社会进行广泛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实践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10]。
关键词:创新人才;毕业论文;教学模式
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大学本科生的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大学教育的迅猛扩张,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各校普遍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教育质量不同程度有所下降,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应对毕业论文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建立一套完善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多渠道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大学毕业论文培养要以创新人才为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成就斐然。但也应看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即现在的大学热衷于招生规模的扩大但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视不够。2005年钱学森先生在病榻上向同志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老科学家认为这是很大的问题。紧接着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对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以目前中国的本科教育模式,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两位科学家的话值得我们反思。近些年来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我们的培养模式有没有问题,问题在哪里?我们现在的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一定程度上还可能扼杀大学生有待开发的创新潜质。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着重视不够、指导不力、抄袭严重、质量下降的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精心设计毕业论文前的基础训练
培养创新人才,毕业论文教学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应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理安排毕业论文写作前的教学培训,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是合理安排毕业论文前的培训课程。如文献检索,前沿知识讨论等,使学生从一入校就学习有关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方面的有关课程,了解如何选题、搜集资料、引证论据等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
二是增设选修课,如论文写作、专业软件使用、科研方法等,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基础知识,培养写作兴趣。
三是增加已有课程的研究性内涵,如专业外语、双语课程的资料翻译,专业课程的参考文献阅读等,使学生提高文献阅读、外文翻译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
四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引入研究性因素。介绍专业课程的前沿动态,拓展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分析经典结论的形成过程,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思想与方法。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安排学生写专题总结、文献阅读体会、课堂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的作业,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读专业书刊,激发学生通过阅读,增长知识,探究问题,逐渐完成由单纯学习知识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转变。
五是改革命题和考试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课可以增加开放式题型比例,考查课可以撰写专题论文,使学生把主要精力从过去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知识转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上来,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三、严格毕业论文操作规程
制定毕业论文操作规程,从毕业论文动员开始到论文答辩全过程,规定每个阶段的大致进度、具体要求和指导老师、学生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
(二)严格把好论文选题及写作关
关键词:综合实践环节;教学改革;信息技术;全程监控
一、综合实践环节改革的必要性
二、综合实践环节改革的具体措施
三、展望
综合实践环节的改革符合现代远程教育规律,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在网络的帮助下,更方便的学习,能够让综合实践环节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达到应有的效果,相信此项改革终将成功,并受到师生的喜爱。本文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全过程网上推进,全过程信息公开,全过程质量监控”的改革原则,改革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及积累的宝贵经验,可以推广到开放教育的多项教学工作中,如面授课、网上答疑、个别化导学等,这些改革将成为开放教育改革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伟.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综合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4).
[2]王春涛,杜维先,潘锋.论大学生毕业学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J].教育与职业,2007,(01).
1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儿年的毕业论文实践过程,发现毕业论文整体水平有所下降。从本科毕业论文过程的参与者来看,学校流于形式、教师疏于指导和学生疲于应付[Cal导致了存在问题日益严重。本科毕业论文过程中的不足卞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而:
(1>选题不当或选题保守。一般学校的选题方法是老师确定题日,指定学生,那么可能会出现选题难度过大,超出本科生能力和所学专业知识范围的情况;题日范围过窄,导致学生毕业论文上作量不足;或者选题因循守旧,缺乏创新,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抑或是论文表现形式单一,无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导致学生缺乏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冈。
(2)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日前我国的现行教育中比较注重课堂教学,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等实践类教学接触不多,在缺乏具体的计划安排及检查制度时,容易出现懒散拖沓或急于求成等现象,致使学生不重视写作,或者随意拼凑、票窃,有一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理解不够透彻、对参考文献的理解不够清晰,一‘〔习。还有一大部分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缺乏创新、不够卞动,缺少自己的积极思考,不能够卞动的参与到课题组的讨论当中来。还有就是文献搜索能力较弱,大部分依靠导师或者同实验室研究生提供的经典文献,在遇到问题时,不会去搜索高质量的文献来解决问题。
(5)论文空洞,论据不足。很多学生由于准备的材料不够充分,论文的框架结构不完整,写作的思路不清晰,论证方法不准确,导致撰写的论文只是材料的堆砌,句子或者段落之间没有逻辑性、连贯性和准确性。多数学生的论文从思路到材料,再到写作论述方而都没有创新。论文不仅是材料的收集与简单的对比分析,而是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论点、论据,经过严密的分析论证得到自己的观点。
(6)其他因素。如毕业设计所需经费不足、实验条件不具备、成绩评定方法不够科学、高校扩招带来生源质量的下降、管理方法不适等等。
以上分析表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是由多方而的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关系着毕业论文过程的所有参与者,这些因素相勺_关联、相勺_作用,共同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产生影响。所以毕业论文质量的保障也就不能仅从某个环y入手,而应着手改革教学模式,建立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监督体系,系统地去解决论文质量下降的问题[5j。2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及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本科期间所学的总结与升华,能够将学生本科期间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且能使学生学到很多课堂以外的东西,锻炼了学生自卞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规范毕业论文过程,加强监督与管理,创建质量保障体系及改善上作流程,需要做到事前规范、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
W事前管理。事前管理包括制定管理制度、导师遴选、学术学德教育、选题和开题。[5j管理制度包括制定《毕业论文选题指耐,《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细则》、《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和《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等。另外,各个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各个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规定,用来指导学生论文写作过程。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和规范作用。通过严格审查学生开题,督促学生做好准备上作;统一论文格式,使学生在科技论文上的写作更加规范。使用适当的方法以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能力,并使学生熟练掌握学术写作的方法。另外,严格指导教师遴选,要求指导教师需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丰富的科研经验[Cial。在学术道德教育方而,开题之前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端正学生的思想道德,提前杜绝学生抄袭、票窃的念头,让学生明自付出才有收获。
选题和开题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环y。论文的选题一方而学生要有自己的自卞选择性,另一方而学生要参考老师的指导意见。论文一旦选定方向,学生需要仔细学习老师给的参考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多多收集资料,并着手拟定课题大纲,准备开题。开题是毕业论文的重要一环,论文开题时,不仅需要学生提交必要的材料,同时需要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材料认真审阅,并加以评估,对学生的上作做出必要的评价[Cisl。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同学,督促学生及时更改、补充材料或重新选题。通过开题的学生,其提交材料由老师保存。一般开题后不应再更改论文题日及论文卞要内容。
(2)事中管理。卞要包括论文的初期检查、中期检查及指导登记[5j。初期检查卞要是对学生的论文写作准备上作的检查,如准备资料是否充分、论文大纲是否列出、必要写作上具是否掌握等;中期检查卞要是对学生论文上作的检查,包括论文的完成程度、学生论文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还未完成的部分等。在各段时期的检查中,学校和指导教师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流于形式,今旱发现的问题,有问题也要及时处理,避免问题的积累,确保学生的论文能够按时提交。在论文的准备过程中,需要指导教师多加指导,与学生经常进行研讨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毕业论文准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应卞动多向老师汇报上作的进度,并积极思考、多与老师进行学术交流。指导老师应多总结学生出现的疑难问题,并及时与学生讨论解答,引导学生学会自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卞创新的意识和能力[Cisl。论文完成后,指导老师必须及时对论文进行初步评审,并指导学生开始准备答辩上作。
(3)事后管理。论文答辩结束后,需要对教师的指导情况和学生的论文两方而进行评估[5j。指导老师方而,需要对学生论文情况和学生答辩情况对教师的指导上作进行评估。多加鼓励和表彰优秀的指导老师,提醒指导态度不够认真负责的老师,清除指导不力的指导老师。学生方而,严格审查学生论文质量,筛选优秀毕业论文,对优秀学生予以表扬与鼓励,对于论文质量不合格的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并推迟答辩,修改合格后再安排答辩o,}。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设计;创新能力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1965年4月,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农业水土工程专业拥有“农业工程”一级博士点;“农业工程”和“水利工程”一级硕士点;“农业水土工程”和“水工结构工程”二级硕士点;下设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
毕业设计是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学生在毕业前最后的学习和培训阶段,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深化和拓宽,是对学生整体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1],是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培养具备农业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农业水利、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实验研究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一、毕业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对毕业设计的设计思路不清楚
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培养的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不管学生将来是做技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在专业上都会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然而,学生在选择毕业设计选题后往往没有一个清晰的设计思路,不知如何思考,不知从何下手,不会设计技术路线,对设计对象、设计内容、主要设计方法感到茫然,不知如何进行下去。
(三)创新能力不强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在选题上没有创新。指导教师的选题大部分多年不变,或选题略作改变,内容和要求没有本质改变。另一方面: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学习了专业知识,也完成了许多阶段性的课程设计,为完成毕业设计做好了专业准备,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往往不能把各知识点有机结合,缺乏创新能力。
(四)学能力差
二、解决对策
(一)定期检查,落到实处
(二)重视开题报告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毕业设计开始时,指导老师就要非常重视开题报告的撰写,促使同学们查资料,把毕业设计的设计思路搞清楚,为主动思维、创新设计做好准备。
关键词:过程控制;毕业设计;选题;审题;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毕业设计工作是高等院校本科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大学学习期间的最后一个阶段,对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对学员在大学期间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一次全方位考查。
然而,在以往的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对其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实施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全方面的改革。笔者结合新形势下军队院校对大学本科教育的新的要求和目标,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和学员的实际情况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过程控制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毕业设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2毕业设计教学的师资力量不够
在校的每一个教员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使得分配给毕业设计课题指导工作的精力非常有限,而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学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教员在毕业设计课题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上给予更多的指导。然而,目前有许多刚刚从大学校门走出的新教员和部分科研实践经验不足的教学型教员,这就使得师资力量很难满足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要求。
1.3选题不太切合实际,审题不严格
学员的毕业设计课题一般是由指导教员按照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感兴趣的领域进行选择的,这些选题中不乏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课题,而如果基础较差的学员选择后,就会出现理论知识不能理解,课题研究无法继续下去的窘地,最后只能从网络上借鉴别人的论文成果来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这些不太切合实际选题的出现,也与审题阶段不严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审题时,往往只由一两个教员实施,而对学员自身的基本状况不太了解,难免会出现难度很大的课题学员无法完成的现象。
1.4毕业设计过程监管不到位
1.5毕业设计的考核方式不完善
由于毕业设计需要编写论文进行答辩,对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主要是由论文的成绩来决定,有些学员虽然把论文编写出来了,但是毕业设计过程中并没有自己的成果和收获,在答辩中走走过场,显然这都是由考核方式单一、片面而产生的。
2明确毕业设计的意义,科学选题与严格审题
2.1明确毕业设计的地位,认真重视毕业设计工作
作为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员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毕业设计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毕业设计的内容一般是书本上难以找到的,需要学生使用创造性思维去探索,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学生不再是课堂里的“听众”,而变成了“主演”。通过毕业设计的严格训练,使学员在毕业设计实践中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加深理解,融会贯通,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无论再好的课堂教学也比不上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
2.2科学合理地选题,严格谨慎地审题
毕业论文选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完成的质量,因此,必须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命题与选题。在设计毕业课题的过程中,除了允许教员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感兴趣的领域进行设计以外,还允许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独立自主地设计课题,必须舍弃那些理论性太强、工程实践性很弱的题目,充分考虑到学员自身学习的特点、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差别,设计一些与科研课题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题目。同时,在教员与学员之间建立灵活的双向选择机制,教员可以选择符合课题研究与设计要求的学员,学员也可以选择符合自身学习特点、课题方向符合自己兴趣的指导教员。
当学员选择好毕业设计的课题后,要广泛地查阅文档资料,从而进行开题。此时,由此课题方向学术造诣较高、经验较丰富的教员组成专家小组,对学员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谨慎的审核,将一些与工程实践联系不紧或者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的课题剔除掉,为学员能够按时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养学员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2使学员独立思考、认真钻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毕业设计是学员对自身本科学习阶段所学知识的总结归纳与综合应用,实践性非常强,需要多门学科加以支持,有些课题采用所学的知识也解决不了,这就需要学员面对新出现的问题独立思考、认真钻研,广泛收集资料,利用自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方法来攻克它,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对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
3.3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科研训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可以多开设一些研究性、创新性或科研专题的讲座,让学员深刻地了解创新的真实含义和重要性,鼓励学员打破常规的思想,唤醒学员的创新意识,在毕业设计中具有坚持真理、敢于创新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4建立基于过程控制的毕业设计监督机制
为了解决毕业设计过程监管不到位、容易产生教员对学员实际情况无法掌控的问题,应建立一种基于过程控制的毕业设计监督机制,由学院、系、教研室、教员四级管理机构组成,从毕业设计各个阶段、每个过程,全方位对学员工作进行监督和掌控,如图1所示。
毕业设计工作从教员命题或学员自主命题开始,由教员与学员之间双向选择,选择完成后,广泛收集各种文档资料,形成开题报告,由教员组成的专家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谨慎的审核,淘汰那些与工程实践联系不紧,或者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的课题;在毕业设计正式实施的阶段,教员定期对学员进行指导和监督,在中期阶段对学员的实作情况进行中期考核;当学员完成毕业设计后,由专家小组对学员完成的课题项目进行成果鉴定,判断其达到的质量,同时,由学员根据毕业设计的实际工作编写好毕业论文;当学员完成毕业论文,准备好汇报材料后,统一安排毕业答辩,由答辩专家对其成绩进行评定,答辩后的论文材料统一归档并及时总结。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要求学员每一周上交一份当周毕业设计实际情况以及下周工作计划汇报表,同时由指导教员对其工作量和工作态度进行打分,给出当周的考核成绩,一周毕业设计情况汇报表如表1。
5综合性的考核方式
如果仅仅将毕业论文的成绩作为学员毕业设计的考核成绩,显得非常片面和单一,容易出现对成果和论文进行剽窃抄袭的现象,因此,需要建立一种综合性的考核方式。
6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一种集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方式,它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学员毕业走向部队基层工作岗位后综合能力的发挥和提高。然而,军队院校在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和不足,需要建立一种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过程控制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一些想法,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提高了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维连,张秀花.基于过程管理的工科毕业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4):78-84.
[2]邹汉斌,雷红艳,颜君彪.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6):1270-1271.
[3]肖亮,韦志辉,吴慧中.本科毕业设计创新团队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93-94.
[4]刘必荣.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07(8):54-56.
[5]邹凤楼,吴立军,王瑞金,等.高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8(6):23-24.
TheThoughtofGraduationDesignTeachingInnovationbasedonProcessControl
WANGJing,CHENGJin,SHIBei-lei,FANGKun
(DepartmentofComputerTechnology,ElectronicEngineeringSchool,NavalUniversityofEngineering,Wuhan430033,China)
药学综合实验实践一、引言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始终坚持“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把培养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作为根本任务。这要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实验课学习正是培养学生具有这些能力的极好的教学环节。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学生获得知识提供重要途径,也为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创新思维、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现有的药学专业实验课始终沿袭传统的验证型实验运行模式,各专业课的实验内容相对独立,不利于新时期药学高等人才综合实验能力培养。针对综合实验能力不足和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石河子大学药学院在四年制本科生大三下半学期期末设置了为期四周的“药学开放式设计性综合实验”,此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受学生欢迎。
二、开放式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内容及模式
为体现实验内容的科学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许多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纷纷将新技术、新方法编制成如下20多个涵盖多个知识点、有连续性的综合实验项目:
1.药物化学方面主要包括: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原理、方法及操作;
重结晶、熔点测定和抽滤的操作;
薄层板的制备、活化原理及操作;
合成产物的纯化的原理及操作;
有机试剂的除水除氧原理及操作;
柱层析、制备薄层分离纯化目标化合物。
2.药剂学方面主要包括:
片剂的制备;
栓剂的制备;
颗粒剂的制备;
溶出仪的原理及使用;
片剂四用仪的原理及使用。
3.药理学方面主要包括:
热板法评价目标化合物的镇痛作用;
扭体法评价目标化合物的镇痛作用;
足肿胀法评价目标化合物的抗炎作用;
利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
实验动物的标记和随机分组。
4.药物分析方面主要包括:
目标药物的一般杂质检查;
目标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
方法学考察的一般步骤;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高效液相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滴定分析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以上实验内容涵盖了药物的合成、药效评价、成型工艺的研究及质量标准的制定等几个项目,涵盖了药物发现过程中许多重要环节,从实验教学的反馈可以看出上述知识点学生均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三、开放式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效果
实验教学中心对“药学开放式设计性综合实验”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87.6%的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表示很满意。学生认为,通过做综合实验,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实际操作能力更强了,且用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实验内容与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综合实验内容丰富,涉及的专业知识是在思考和实践中掌握的,教学效果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传统的验证型实验中实验员将课上所需的试剂配制完毕后,学生才开始动手做实验,对于实验试剂配制的方法学生了解甚少。“药学开放式设计性综合实验”中实验员仅负责提供相应的药品,试剂配制的工作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既减轻了实验准备老师的负担,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在综合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撰写开题报告、结课论文时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在选题思路、实验操作、论文撰写的语句、论文的结构和论文撰写的格式等方面都需要非常多的指导。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困难都发生在大学学习的阶段,没有发生在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所以教师和学生均认为该工作的实施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有十分有意义。
3.调动了学生对实验的热情
传统的验证型实验中,学生只能通过已经在教科书上写明的实验原理和刻板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对实验教学产生一些反感,并且,长期进行验证型实验操作会在某种程度上禁锢学生的科研思维。“药学开放式设计性综合实验”中所有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都是学生通过教科书的翻阅、网络资源的查找得出的,学生也非常想知道自己的实验设计是不是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从源头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做实验的热情自然与传统实验相比高出许多。
四、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在笔者看来,解决创新性问题可以从下两方面开展工作:
2.学生能够有创新性的前提是有充足的实验条件,并且学生知道有什么实验条件。试想,学生在不知道实验室有什么试剂和仪器的条件下做实验设计,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能用么?所以老师有义务把现有的条件给学生说得再清楚一些。
[1]黄瑞,守成,尹晓霈.加强实验中心建设,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2):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