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缘起。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年论文等,也包括军训、创业活动以及纳入教学计划的社会调查、科技制作、学科竞赛活动等。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本科生专业教育,改变刻板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建立适应时展的具有宽厚专业知识、具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及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本科生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近几年,各学校在办学中逐渐意识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对其越来越重视。但是各学校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组织、管理中却千差万别,国家也没有统一的衡量尺度。《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意见》教高[2011]9号中,对实践教学环节要求的细化程度也很不够。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评价体系非常重要。
一、实践教学评估的指标体系的设计
1.设计原则
(1)系统性原则
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有比较广的覆盖面,才能全面反映实践教学的状况。同时,指标体系中的各项考评指标并不是简单堆砌,而是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2)实践可行性原则
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在实践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加以应用实践,因此,必须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3)学科可比性原则
不同学科的实践教学,由于学科资源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在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保证指标能够横向比较,这样才能把握不同学科实践教学的实际水平,确保实践教学评价的公平合理。
(4)需求导向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注重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导向性,要通过指标体系引导应用型专业学科培养的发挥,实现学生的实践应用综合技能。
图1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图
2.指标体系的建立
见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表1。
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表表1
学生就业率
二、采用模糊评价法的具体过程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它是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因而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其具体过程如下:
1.确定因素层次和各层次因素集
根据表1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一级指标集U=(u1,u2,,,u6),将影响评价项目层各因素的因子层作为影响实践教学的第二层因素,建立二级指标子集ui=(ui1,ui2,,,uij),,i=1,2,,,6;j=1,2,,,4。
2.确立各层次各因素的权重
因素层次建好以后,确立一级指标集U的权重W=(w1,w2,,,w6)和二级指标子集ui的权重wi=(wi1,wi2,,,wij),i=1,2,,,6;j=1,2,,,,4。权重集可通过Delphi法获得,即选择专家对各因素在相应因素集中的重要性打分,然后按归一化处理得到。
3.建立评价集和测量刻度
采用4级标度法建立评价集,即评价集V={好(v1),较好(v2),一般(v3),差(v4)},和测量标度向量H=(4,3,2,1)。
4.一级模糊评价
一级模糊评价按第二层进行,首先求出第二层各因子对评价集中各等级的隶属度uij(vk),i=1,2,,,6;j=1,2,,,4;k=1,2,,,4,在此基础上求得第二层中每一个因子的满意度模糊集bij=(uij(v1),uij(v2),,,uij(v4)),对第二层的每一个因素子集ui=(ui1,ui2,,,uij),,可得所对应的单因素评价矩阵为:
R=(b1,b2,,bn)T=
rij(i=1,2,,,n;j=1,2,,,n)为影响因素ui对等级vj的隶属度,0 5.二级模糊评价 二级模糊按第一层进行,在一级模糊评价基础上,将bi作为第一层中每个因子的满意度模糊集,,则对于第一层中的每一个因素集U=(u1,u2,,,u6),可得到所对应的单因素评价矩阵R=[b1,b2,,,b6]T,进而在此基础上得到总体满意度的综合评价集B=W*R=(u(v1),u(v2),,,u(v4)),u(vi)为U的隶属度,i=1,2,,,4.。 6.总体满意度指数 计算出均值E=E(B)=B*H==和总体满意度指数CSI=×100 中图分类号:TN915.05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小米智能路由器的推出,这个“不坏就想不起来他”的家用电器成为了目前较为新潮的家用电器。智能路由器的地位提升,最主要的原因是家用电脑的逐渐淘汰,以往家用电脑提升的大容量存储、持续下载、资源管理等家庭局域网功能,需要由一个新的,更适应这一需求的硬件进行实现。智能路由器应运而生。 1需求分析 1.1网关功能 首先,家庭局域网规模虽小,但网关要求复杂,基本的家用中心路由器,应该具备将高速以太网或者吉比特以太网转化为WIFI网络以及高速以太网和吉比特以太网的自身交换功能。而事实上,智能路由器要求连接更多的网段,比如家庭的视频监控系统,家庭的综合探头系统,家庭的互动电视系统等,同时要求ADSL或者光纤网络的直接接入。 1.2安全功能 家用路由器应该带有基本的防火墙功能,防火墙功能应该是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获取最新规则的可配置防火墙。这个防火墙可以不使用硬件实现,但是应该编写专用的应用进行管理。同时,因为智能路由器采用的是安卓的开源操作系统,应该有专门的应用对操作系统进行保护。 1.3存储功能 智能路由器如果要替代家用电脑的功能,首先应该能够满足大部分家用电器(摄像头、DV、相机、手机等)的数据存储和下载影片的存储。所以其存储容量应该是可扩展的,至少应该在1TB以上。 1.4应用扩展 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家用智能路由器,应该支持安卓应用的扩展,保证其功能和固件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升级。 2功能实现 2.1主机选型 因为家用智能路由器的终端零售价不应该超过1500元,而其硬件成本不应该超过500元,所以,我们应该选用目前相对普及的ARM系列SCM作为其主机。而综合考虑大容量存储和高速数据桥接传输的需求,应该选用较为高端的ARM设备。综合分析下,基于A7架构的Cubieboard2双核A20升级版可以基本满足系统需求。改板拥有1GB的RAM,双核处理器,以及较大容量的辅存管理能力。 2.2接口设计 (1)电源接口 需提供5VAC2A稳定可靠的电源输入。 (2)WAN 提供一个WAN口,同步提供光纤SC接口和10/100/1000Mbps自适应RJ45口的镜像。 (3)LAN 提供一组4个10/100/1000Mbps自适应的RJ45接口作为LAN口。提供一个300MWIFI模块作为LAN口。 2.3UI设计 传统家用路由器是一个被动设备,其本身使用的UI界面较少,基于LAN口WEB的IIS系统,可以几乎完善的完成其主要的交互和配置功能。但是,智能路由器是一个主动设备,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较为复杂的操作以适应日常生活对于网络功能的需要,这就使得智能路由器的UI设计格外重要。 概括来说,智能路由器的交互方式主要有两种: (1)基于LAN口通讯(含WIFI)的应用 (2)基于3G/4G网络的应用 2.4AP扩展及4G桥接 因为目前大城市高层建筑群中的城市家居往往具有两个特点: (1)房间较小,墙体结构复杂,WIFI功率需求较高。 (2)移动通讯信号发射功率无法满足高密度通讯需要,移动通讯信号较弱,容易断线。 所以,智能家用路由器应该保证宽带接入的同时,应该有较强的基于AP桥接技术的自扩展和自适应技术。同时也应该根据其热点功能与移动通讯业务的信号进行互助加强,使得房间内的4G信号可以得到放大后供给区域内使用。这些功能都可以在智能家用路由器的固件基础上通过应用扩展的方式来实现。 3结束语 随着家庭移动设备和家庭智能化设备的逐渐普及以及SCM在家庭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逐渐成熟,智能路由器设备会在市场上表现越来越活跃。通过智能路由器产品,智能家居的各种产品可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推进智能家居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数字插画和商业的结合 商业插画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不同于艺术绘画,它是为企业或产品绘制插图以获得报酬。这是有特定目的的绘画,实质是商业交易行为,插画作者放弃对作品的所有权,只保留署名权。但是商业插画与艺术绘画又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许多技法都是借鉴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技法。随着数字技术在插画中的应用,商业插画无论是在设计主题的宽广度上,还是在表现技法的多样性上,都有了长足的进展。这种融合了绘画技法,以数字平台为载体的商业插画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2商业插画的特征 (1)易于理解。人类的某种语言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被掌握该语言的人理解,而商业插画和微笑一样,是能够跨越语言障碍在全世界通用的视觉语言。商品上的文字信息可能受诸多因素的限制,不易打动客户,而商业插画不会过多受到诸如语言、国籍、年龄、性别、文化等的限制,它通过视觉图像形式生动地表达含义,快速、广泛、有效地传递信息。正是由于商业插画通俗易懂这一特点,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2)商业导向。商业插画与自由创作的艺术绘画不同,插画设计师大多是根据特定的商业项目进行定向创作。在创作之前,需要了解公司背景产品信息等,明确插画要达到的商业效果,在创作过程中还要随时和客户交流,加深对商业项目的理解,不断修改作品以满足最终的商业目标。因此,商业插画较一般艺术创作而言,商业导向性非常明显。 (3)形式多样。商业插画的一大特点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包括传统的中国画、油画、黑白素描、速写、水彩画、水粉画和蜡笔画等,也包括因数码技术发展而衍生出的计算机传达形式,如仿水彩、仿国画、矢量化和像素画等。众多可供选择的技法和形式丰富了商业插画的内涵,保证插画设计师针对不同的商业项目能有足够多的选择空间,而不是单一乏味的简单传递信息。 (4)艺术审美。商业插画是由传统绘画艺术演变而来的一种新的视觉表现形式,除具有明显的商业导向性外,同时也包含着强烈的审美特性。随着消费人群审美情趣的提高,产品特性中的物质需求不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产品的艺术特征和美学要素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和认同。商业插画注重艺术审美正满足了消费者这一心理特点,更有利于其在商业领域的广泛使用。 3数字插画在商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1)书籍装帧。书籍插图包括封面封底的设计和正文里的插画,广泛用于各类书籍和杂志,形式也多种多样。数字插画在书籍装帧中有两个重要作用,第一是通过封面封底的设计来美化书籍。第二是在书的正文中出现,用来传达文字所不能表述的内容。数字插画的运用为图文组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使版面设计有了更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优异的视觉冲击力,多形式的表现手法,都突现出了数字插画在书籍设计中的优势。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新流行的电子书籍和电子期刊中更不能缺少插画的应用。电子杂志是一种融入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动态结合的多媒体表现形式,不仅封面要时尚,内页也要吸引读者,数字插画本身就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特征,在这里他的艺术性能得到恰当的应用,即体现电子杂志信息传递的需求,也能达到阅读者对艺术审美的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并购决策;路径依赖法;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的企业兼并历史虽然只有十几年,但发生的兼并案例已上万起。不少企业通过兼并获得了快速成长,通过兼并奠定了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但也有很多兼并以失败告终。无论对成功企业的成功经验,还是对失败企业的教训总结,都有必要建立一整套用以支持企业进行并购决策的评价体系,这对于指导企业进行科学、理性并购,研究量化决策的数学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组织经济理论、福利经济学、企业行为理论、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的发展,企业并购理论进展非常迅速。在这个领域中理论假说林林总总。从宏观领域上看,陈宏民和AnmingZhang(1994)从企业兼并行为对社会财富的增进和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方面进行了研究。吴健中、汤澄(1997)对企业横向控股兼并作了经济学方面的分析,解决了横向兼并规模和企业横向控股兼并效益评估的问题。宏观角度对并购的研究主要是从企业战略出发,研究并购对企业的意义。交易成本理论通过垂直一体化对企业并购作出了解释。国内学者则多从国有企业控股权转让、外资并购和公司治理结构角度探讨解释跨国并购影响因素以及研究企业扩张因素对于跨国并购决策的影响(王燕梅,2003;林红,2003;潘爱玲、任刚,2003)。微观角度的研究多见于对兼并的结构研究(冯春燕,2003)、兼并定价决策机制,支付方式,目标选择和文化整合研究(吴志军,2002;胡玄能,2001;尹红婷,2001)以及制度、法律环境研究层面(吴进良,2000)进行探讨。 总体而言,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形成对企业并购活动的系统评价体系,现有的各种评价多定性研究,少定量研究,就是有也主要是从少数几个财务指标进行评价,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同时对于企业面对并购目标的并购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也未多见。由于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在并购目标选择上又缺乏系统、科学的量化方法,企业在消除并购盲目性、利用并购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途径方面困难重重。 本文通过分析并购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来分析并购产生的动力,并加入时点因素,用路径依赖法分析企业在过去时点的并购决策是否会增加未来并购的可能性,同时提出了计算企业间协同系数的具体方法。 一、企业并购中的决策支持模型 假设有并购方B和并购备选目标S,B拥有资源b,S拥有资源s。在并购前B每年可盈利gB>0,企业S年可盈利gS>0,假设并购完成后并购体每年盈利为gB+gs+v,这里我们将v设为协同系数。当v≥0时称资源b和s互补,或称企业B和S具有协同效应(synergy);当v 为保证并购决策是不可逆的,我们假设资源的再销售价格为0,同时资源具有无限长的使用期(无折旧)。定义PB、PS为资源b和s的市场价格,r为折现率。 首先我们分析企业B在时点t-1没有进行并购的情况下在时点t的并购决策情况。此时企业B面临四种选择:放弃资源b且不并购S(b0);放弃资源b且并购S(bs);保存资源b且不并购S(bb);保存资源b且并购S(bM)。这四种选择所能带来的利润分别是RBO(t),RBS(t),RBB(t),和RBM(t)。有: RBO(t)=PB-gB/r RBS(t)=PB-gB/r+gS/r-PS(t) RBB(t)=gB/r RBM(t)=gS/r+v/r-PS(t) 只有当RBO(t)=PB-gB/r>0,即gB/rRBM,RBO>RBS,且RBO>RBB时,并购方B才会考虑放弃资源b且不并购S。 只有当RBS(t)=PB-gB/r+gS/r-PS(t)>0,即PB>gB/r-gS/r+PS(t),且RBS>RBM,RBS>RBO,且RBO>RBB时,并购方B才会考虑放弃资源b且并购S。 只有当RBM(t)=gS/r+v/r-PS(t)>0,即gS/r+v/r>PS(t),且RBM>RBO,RBM>RBS,且RBO>RBB时,并购方B才会考虑实施并购决策。 在图的白色区域中,由于RBO=RBS=RBM 结论一:显然在时点t企业B做出的最优决策是资源b和s的市场价格PB和PS,以及v的函数。i为B的最优状态,RBi=max{RBS,RB0,RBB,RBM},i∈{S,0,B,M}。 二、路径依赖 假设企业B在时点t-1面临的是PB(t-1)>(gB+v)/r的情况,在时点t仍然是PB(t-1)(gS+v)/r时兼并S。 如果企业B在时点t-1面临的是PB(t-1)(gB+v)/r,则其在t做出的最优决策是并购S,当PS 结论二:由此可见,当(gB+v)/r 对具有协同效应的企业并购决策进行类似分析可知当gB/r 三、协同系数的判定 既然通过比较收购方和备选目标资源的市场价格与其年收益,以及协同系数的关系,便能帮助管理者做出并购决策,那么两企业资源间协同系数的确定则是制定最终决策的关键。 我们可以用一个灰色关联度决策模型来判定协同系数。灰色系统理论可用于经济预测、决策和控制等方面,灰色关联度决策就是通过确定备选目标指标与收购方企业指标的类似程度,从而确定协同系数值。 1.数学模型的建立 并购目标选择灰色关联度决策模型为: ξ′=ξW 其中ξ′为m个目标企业(包括S企业)的结果矩阵;W为n(在这里n是所有基因素的总和,包括企业的年收益)个考察指标的权重分配矩阵,即W=(w1,w2,…,wn)T;ξ为各指标的评价矩阵,可表示为 ξ=(ξij)m×n=ξ11ξ12…ξ1n ξ21ξ22…ξ2n …[]…[]…[]… ξm1ξm2…ξmn 其中ξij为备选目标企业ui的第j中决策因素指标vj与相对最佳目标企业u*的第j个指标的关联度。 2.最优方案关联度计算 设决策论域U时备选目标企业集合U={目标1,目标2,…,目标m}={u1,u2,…,um}。记V是因素指标的集合V={指标1,指标2,…,指标n}={v1,v2,…,vn}。 目标企业ui对因素指标vj的属性值(指标值)记为rij(i=1,2,…,m;j=1,2,…,n)。因此,mn个rij得到目标企业选择方案的因素指标值矩阵R为 R=(rij)m×n=r11r12…r1n r21r22…r2n rm1rm2…rmn 为了消除不同量纲的因素指标值对目标选择的影响,计算时应首先将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即对R中的元素rij进行归一化处理,得R′=(r′ij)m×n,由于在指标设计时,有意识地将各因素均选择为正指标(在表意时均为越大越好),故其中 r′ij=rij/rjmax,rjmax=max(r1j,r2j,…,rmj)j=1,2,…,n 式中rjmax为相对最佳目标企业u*的第j中决策因素指标值,即从本质上说,一个备选目标企业ui就是n个因素指标的映射,即ui=ri(v1,v2,…,vn)。因此,当这n个因素指标值确定的时候,这个备选企业也随之确定,它构成n维因素指标空间V中一个离散的目标企业。所以进行多目标决策就是比较空间V中各备选目标企业与相对最佳目标企业的关联度。 bij=ρmaximaxj|r′ij-1||r′ij-1|+ρmaximaxj|r′ij-1|,i=1,2,…,m;j=1,2,…,n 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每一层次中各个因素对上一层次因素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以相应的权数,即每个因素对于上层因素重要性的确认隶属度。第一层次因素权重集W=(W1,W2,…,Wk)(k为第一层次因素的个数);第二层次因素权重集Wx=(Wx1,Wx2,…Wxp)(p为各一层次因素中分别包含二次因素的个数,p=2或3),同理,基因素权重集Wxy=(Wxy1,Wxy2,…Wxyq)(q为各一层次因素中分别包含基因素的个数,q=2,3,4或5)。 本体系中,权重集的确定采用AHP法。其基本步骤是:在因素层次划分模型的基础上,采用1―9(比率标度进行同层次两因素间的相对比较,构造判断矩阵M,这一过程可由若干专家来进行。求解判断矩阵M的特征根问题Mw=λmaxw,其解w(特征向量)即为同一层次各因素相对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并进行思维一致性检验。自下而上将每个基因素所属的一层和二层的权重与该基因素本身的权重相乘,便可得到评价指标权重W=(w1,w2,…,wn)T(n=1,2,…)。 4.综合评价 ξ′=ξW=(ξ1,ξ2,…,ξm) 其中ξi=∑nj=1ξij×wi,i=1,2,…,m。 ξi越大,说明备选目标ui越接近相对最佳目标企业u*,即第i个目标企业由于其他备选目标,并可据此排出各备选目标的优劣顺序。因此ξi最大者对应的备选目标应为最佳目标企业,即当ξi=max(ξ1,ξ2,…,ξm),目标企业ui最佳。 对于并购方B和并购备选目标S,考虑模型: ξ′=Wξ 根据上式的物理意义,ξ′为正值表示两企业间具有协同效应,其数值越大说明协同效应越明显,ξ′为负值说明备选目标S在该项指标上越接近并购方企业B,其绝对值越大替代作用也就越明显。 由此可知协同系数 v=ξ′gBwgB 四、实证 我国某石油企业出于战略需要,考虑在5家备选目标企业中选择并购对象。为了简化过程,选择的标准暂不考虑本企业与备选目标企业间的优势互补等协作效应,而仅从目标企业自身实力的优劣进行判断。则有U={备选目标1,备选目标2,…,备选目标5}={u1,u2,…,u5}。对这5家企业的评价将采用30个指标,同样为了举例的便利,我们仅选取第一和第二大类中的6个指标以做示范,它们分别是V111油气产量、V112开采难度、V113探明储量、V114储采比、V221科技贡献率和V222科技投入强度(如表1)。即评价因素指标集合V={油气产量,开采难度,探明储量,储采比,科技贡献率,科技投入强度}={v1,v2,…,v5}。 [1]陈宏民,AnmingZhang.企业间的横向兼并与国际贸易[J].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应用,1994,(3). [2]吴健中,汤澄.我国企业横向控股兼并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系统工程学报,1997,(3). [3]王燕梅.跨国并购与大型国有企业改造[J].经济纵横,2003,(2). [4]张玉珍,王方华.石油石化企业上游并购多目标灰色关联度决策模型及应用[J].上海管理科学,2005,(1). [5]潘爱玲,任刚.跨国并购与公司治理的互动关系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6]冯春燕.企业并购方式、动机及支付问题探讨[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3,(3). [7]吴志军.企业并购中的管理整合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2. 一、《电商视觉设计》课程人才培养实况 目前电商视觉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都还仅停留在软件功能的教学上,而针对创新创业教学的很少。近几年来国内各高校大都把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到电子商务课程中,而很少有融入电商视觉设计课程之中的。创新创业教学融入到针对景德镇特色陶瓷饰品的电商视觉课程建设与实践的目前国内尚没有。所以,如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其融入高职电商视觉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培养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高职院校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题。 二、互联网时代中《电商视觉设计》课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择选凭据 参照工作岗位知识、技能、素养标准确定《电商视觉设计》课程教学范畴是基础,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有行业教育专家、企业技术专家、历届从事本专业毕业生以及在校教师的全力合作,借助市场调研等途径掌握企业对职位知识与技能提出的标准。依照视觉设计行业标准、设计理念与新兴技术确定课程内容[1]。也可以依照职位工作运转的实际程序编制课程教学内容,这需要对企业代表性工作项目进行深度剖析,在多次研究中将电商视觉设计工作程序提取出来,旨在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此外在对《电商视觉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之时,应该将商业价值元素与艺术人文素养整合其中,旨在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与人文素养。 2.《电商视觉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编制工作 上述工作运行始终应该遵照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这一规则,将实际工作任务以及其设计流程为凭据,强化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规范性,使布置的教学任务体现出学习性特征。把每一个学习情景视为一个完整性设计过程的依托。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虚拟化学习场景与现实工作环境一致性原则,以网站界面规划为起点,在原有规划程序与商务规划理念的导向下科学的规划商贸平台界面,在项目独立规划与完备性规划制作程序的辅助下落实企业网站界面的设计工作,在FLASH网站界面设计任务完成的情况下,构建WEB系统界面设计的课程教学模式。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践行情景化教学模式,应用项目教学方法,以实践为依托强化课程教学内容的特质性,使理论与实践知识始终处于“连体”状态中。 (二)创新教学模式对其科学应用 1.教学模式的革新 一是以创作为主体,项目可以被视为媒介体是协助专业学生对企业为实战项目创造流程有整体性了解;二是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在多维度、开放式教学气氛中使学生的思维融入进创作进程中;三是采用示范教学模式,将学生创作成绩与行业作品施以对照评价,旨在强化专业学生创作的标准性。 2.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是应用分层教学方法。将文本知识视为核心,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发挥导向作用,教与学处于同一等级上,融入因材施教这一现代化教学理念,对不同时期中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任务[2]。例如在第一阶段依照学情,使学优生与学困生组队,使他们在协助中强化网站设计技能;在第二阶段在对电商企业和景德镇特色陶瓷饰品等企业充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将电商视觉设计主要工作过程进行细分与整合,确定若干个必修工作过程和选修工作过程。对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新的课程体系方案进行分组教学,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对比,同时组织院内、外专家对两组进行能力的综合评价。 二是应用感性迁移教学方法。实质上就是将微课、视频等多样化素材整合进《电商视觉设计》课程教学中,并整合启发式教学理念,使学生对设计理念有全面性认识,树立创新精神,在思考中收获更多灵感,达到迁移创作理念与设计形式的目标。 三、结语 其实,《电商视觉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本文受篇幅的限制只是浅浅而谈。情景体验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多媒体成为课程知识呈现的载体,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以多样化媒介为依托达到培养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同时有选择性的借鉴国际最新教学理念与方法,在Web项目创作实践方法的协助下,充实学生建设商务网站的知识与技能,落实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此论文将作为“创新创业导向下的高职电商视觉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省级课题的研究成果。 1分层序列装配模型 几点说明: (1)在装配模型设计中,每一层装配体都会存在基准件,按照装配工艺要求将基准件设为该层序列的第一个装配体,以保证满足装配标准和装配精度; (2)装配单元的划分依据具体机械产品的装配要求,如果在某层子装配体中如(部件层)出现单一零件时,该类零件则视为部件级零件,可以直接在相应层中进行装配顺序排序。 2基于Quest3D的虚拟装配系统设计 2.1系统总体架构 本文的虚拟装配系统分为两个区,即场景区和功能区。场景区包括摄像机控制、3D模型导入和显示、环境设置。其中,摄像机控制是根据用户需求实现对模型及场景的浏览漫游功能如移动、旋转和缩放等;3D模型导入和显示则是基于原始模型实现数据转化和表示,每个零件都具有位置、材料及贴图信息属性;环境设置包括场景布置、灯光设置以及UI设计。功能区由五个功能模块组成,分别为:整体拆装模块、序列拆装模块;手工模拟拆装模块及运动仿真模块。如图2所示。 2.2模型导入转化及场景设置 通过UGNX三维建模,生成原始数据模型,应用DeepExploration软件将prt文件模型进行文件格式转换为dae文件,中学英语论文然后导入到Quest3D中。Quest3D可对导入所有数字内容的进行设置和编制。由于机械产品结构复杂,所包含零件繁多,Dae初始模型是分成若干个可装配的零部件,需要通过程序定义其在场景中的世界坐标及彼此位置关系,用3Drender场景模块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并显示。 为了能更好控制每个零部件装配运动状态,在Quest3D中可添加Motion模块作为每个可装配零部件的运动属性[6],如图3所示。为保证零件装配运动速度可调节性,Quest3D提供阻尼模块参数Dampingvalue,将其与运动方向建立联系。在拆或装时候,阻尼参数发挥作用,Damping值增加时,阻尼增大,零件装配运动减慢,反之亦然。 场景设置主要包括光照、摄影机设置、贴图、材料、纹理等效果制作。光照采用平行光源和点光源从摄像机的投射方向给予模型物体较好的立体视觉效果,增强用户的沉浸感和系统的交互性。摄影机是用于确定观察者位置和投射方向以及与物体相对空间视窗的对应关系。系统采用物体注视摄像机(ObjectInspectionCamera)作为场景的交互窗口,通过调节摄像机的PositionVector,CameraMatrix和CameraTarget模块参数,设定摄像机的位置、缩放的范围等,用户即可利用三维鼠标就可以对三维场景中所有物体进行浏览操作。图4为三维模型导入效果图中,(a)为一个二级减速器,(b)为车床主轴箱。 2.3装配及运动设计 Quest3D中的三维模型中各个装配体依据装配单元建立层级链表,即确定拆装过程的序列。每个装配体都具有Motion模块属性,包括postionVector(位置)、RotationVector(旋转)和SizeVector(缩放),拆装的原理是根据装配序列依次对装配体的各个矩阵中参数的进行改变设置,从而实现装配体的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以达到零部件装配效果。 系统的UI模块是用户实现装配操作的交互窗口,不同类型的机械产品可根据其复杂程度和操作方便性、人性化原则进行设计。本系统可用三维鼠标实现场景模型的移动、旋转和缩放,同时设置菜单、按钮、复选框等控件进行装配过程的选择、设置和操作。图5是减速器(a)和车床主轴箱(b)虚拟拆装图示,图6为CA6140车床的18级变速虚拟传动示意图。 3结论 本文提出了分层装配思想应用Quest3D引擎开发的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系统可用于不同类型的机械产品模型,通过建立虚拟场景、UI功能模型有效达到了用户对于产品的交互操作,其虚拟装配过程和运动仿真对于企业设计制造及高校实践教学提供了较好的虚拟现实平台。 【参考文献】 [1]宁汝新,郑轶.虚拟装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中国机械工程,2005,8(16):139-144. 中图分类号:F280文献标识码:A 一、绩效评价体系特性分析 2.绩效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多。中央水利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包含了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等四个维度方面的评价。这四个方面涉及的指标体系较为复杂,指标层次较多。如投入维度包括资金筹措指标、投入成本指标等,过程维度又包括投资效用指标、项目管理指标,产出维度又包括建设规模指标、营运能力指标,效果维度又包括经济效益指标、环境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等,各项基本维度又包括不同的指标要素。 3.绩效评价的部分指标定量比较困难。中央水利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层次多,而且评价指标定量困难。绩效评价中的社会效益指标评价尤其明显。社会效益评价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对于评价指标本身,有的可以定量计算,但有大量的评价指标不能或难以定量计算。因此,在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时,要考虑到模糊非随机的因素干扰的影响。 4.绩效评价的评价指标具有多样性。中央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对于具有不同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的水利建设项目,其绩效评价的内容、评价的重点和评价指标体系也不相同。同时水利建设项目所处位置不同、功能和特点的不同,使得其绩效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 二、基于AHP的绩效评价体系 结合中央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综合评价的特点,本文建议使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定量化处理,评价出中央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质量等级。权重的确定需要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具有一定的缺陷,为此,本文建议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系数,使其更有合理性,更符合客观实际并易于定量表示,从而提高模糊综合评判结果的准确性。 中央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建立,共分为评价指标集的建立、权重集的建立、评语集的建立、一级评价指标集的建立、二级评价指标集的建立等几个步骤,通过对数据的计算,最终确定评判结果。其中,通过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法来确定相应的指标在体系中所占权重;建立评语集,通过设计专家指标模糊评判表中的指标评语打分表来获得评判矩阵;然后通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来确定最终评判结果。 三、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 2.建立权重集。权重集是表示各个指标在指标体系中重要程度的集合。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以及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本文认为利用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的设置,其科学性和实用性更强。 笔者以专家评分法为主要方法,邀请专家各自对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通过专家指标模糊评判表进行评估打分,通过对指标模糊评判表上的专家给予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出相应的指标在体系中所占权重,并请专家各自依据表按照其中的标度对各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并打分,这样就确定了判断矩阵。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矩阵,并通过一致性检验,最后得出权重集。在确定权重方面,笔者建议使用Ai=(ai1,ai2,…,ais)表示最终权重。 4.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对项目管理进行综合评价的模糊分析方法,总的评估思想是综合考虑定量与定性评价指标,评价过程中首先由层次分析法确定定量和定性指标的权重,然后对指标取值无量纲化,再对定量指标隶属度的确定采用隶属函数法,定性指标隶属度的确定采用模糊统计法,最后综合评判的结果由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总得分计算。(下转第70页)(上接第68页)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建立模糊评估矩阵Ri,Ri是由基本建设项目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估因素集Ui通过到评语集V看成一个映射来确定的。Ri的表达式为:Ri={rijk},上式中,rijk=dijk/d,是评价指标子因素集Ui,中第ij项评价指标所作出评语集中第k种评语Vk的专家人数,d为参与评价的专家总人数。根据模糊多层次综合评价理论,通过对模糊矩阵进行合成运算,得到Ui的综合评判向量Bi:Bi=AI.Ri=(bi1,bi2,…,bi4)。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将每一个子因素集Ui作为一个因素,并用Bi作为它的单因素评价,这样就可以得到基本建设项目实施的评价因素集U到评语集V的一个映射,即:U={U1,U2,…,US};Ui作为U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专家的评判数据计算出权数分配矩阵:A={a1,a2,…,as},因此,可以得出二级综合评判矩阵:B=A.R=(b1,b2,…,bm),进行归一化处理后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可得:Bk=max(b1,b2,…,bm),最后计算出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结果Vk。 5.评价结果的应用。通过对中央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对正在实施的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及补救措施,从而达到每一子过程的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及技术资源配置最优化,实现各个过程绩效提高的目标。同时,通过绩效评价体系有效控制项目建设管理行为,检查和评价项目实施效果,提高建设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 四、结语 中央水利基本建设支出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科学的分析计算出中央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得出综合评价的结果。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反思,更好地指导项目的管理。提出供参考的中央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对策思路,能够满足对中央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1]Don-LinMon,Ching-HsueCheng,Han-ChungLu,ApplicationofFuzzyDistributionsonProjectManagement[J].FuzzySetsandSystems,2005(8) [2]AhmetArslan,MehmetKaya,Determinationoffiizzylogicmembershipfunctionsusinggeneticalgorithms[J].FuzzySetsandSystems,2001(3) [3]宋卫红.国外财政基本建设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及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2(3) [4]李凌.国际视野下农业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计[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5]司楠.小浪底金黄河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6 [6]袁献伟,赵洪军.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建筑工程质量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J].建筑安全,2010(4) [7]普雷母詹德.公共支出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 [8]张鑫.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 1引言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在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之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相适应。科研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校办学层次和学术水平的重要表现。加强职业院校科研工作的管理,走科研强校之路,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科研工作量化与评价管理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资源配置的指挥棒,寻找适合高职院校的科研量化与评价方法是有效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 2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量化与评价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科研量化与评价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的量化管理。虽然目前各高校有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但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量化与评价方法还不完善,科研量化与评价管理工作在评价手段、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的分析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对科研成果的评议存在许多主观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全面,往往缺乏针对教师专业特点的指标,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反映教师综合素质[1]。这些问题会影响科研工作量化与评价管理的有效性和客观性。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是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3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量化与评价方法 3.1确定科研工作的权重值W。在确定科研工作的权重值时,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确定优先资助的学科范围,结合同类院校量化指标的设置情况,最终确定科研工作的权重值。[2]具体计算办法是先由校外专家组对某项科研工作给出权重值:S1、S2、……Sn,然后再由校内专家组对某项科研工作给出权重值:T1、T2、……Tn,通过公式(1)计算该项科研工作的加权平均值W: W=■(1) 3.2确定科研工作的难度系数D(a,c)。通常情况下,科研项目级别越高,获批立项的难度就越大,学术期刊级别越高,在该期刊上的难度就越大。因此,在对科研工作进行量化评价时,根据完成该项科研工作的难易程度,确定其难度系数,再根据其难度系数来对各类科研工作进行量化折算。设在某种科研活动K(a)中,第一完成人F(b)的某类科研成果R(c)数量为N(a,b,c),那么该类科研成果的难度系数D(a,c)的量化模型如公式(2)所示[3]: D(a,c)=1-■(2) 公式(2)中,m,n分别为校内科研工作总人数和某种科研活动中某级别科研成果的类别总数,难度系数越大说明该类科研成果的难度越高,反之就越低,公式使用全校统一数据计算难度系数,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了学术量化评价的客观性。 3.3确定个人科研工作量权重系数R。科研项目通常是团队协作完成,科研工作量化积分主要体现科研工作人员在项目中完成的科研工作量,因此需要做到既鼓励团队有效合作,又要体现个人差异,杜绝挂靠现象,科研项目、专利、科研奖励的参与人科研工作量权重系数R通常由项目负责人分配确定。 4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量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4.2科研成果量化与评价指标。科研成果包括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公开出版的专著、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学术论文量化与评价指标可结合期刊的级别和影响因子设置。部分科研成果量化与评价指标见表2所示。 4.3科研工作量的计算方法。确定了科研工作量化与评价指标之后,可计算科研工作量。目前学校科研工作量计算主要分个人科研工作量和二级学院人均科研工作量两类:个人科研工作量计算公式为:X=∑(Ui×Wi),U为科研工作量系数(Ui=Di×Ri),W为科研工作权重值,i为第i个科研工作量评价指标;二级学院人均科研工作量计算公式为:Y=■,Z为二级学院在编教师总人数。 5结语 高职院校科研量化与评价管理是一项关系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公正、实用且可操作的量化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2011年制定了《教科研工作量积分办法》,经过三年的实施学院各项科研工作有了新的进展,项目、论文、专利等各项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明显提高。学院科研处就办法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办法的不足之处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在2014年修订了量化积分管理办法,使学院量化积分管理制度更加客观、更加科学。本文运用多学科视角探索科研量化与评价工作在不同阶段采用经典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科研量化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并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较好地解决了以往科研量化与评价存在不科学、不公正等问题,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逐渐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随着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使用APP客户端上网的方式也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如今我国各大电商,都开设了自己的APP客户端,在很多设备都已下载厂商官方的APP软件而对不同的产品进行无线控制,APP商业价值开始显现。我国高校在近年开设移动图书馆时起,图书信息资源在移动互联网服务方面不断拓展,WAP服务、短信息服务等方式使高校图书馆在智能终端上的信息服务能力方面得到较大提高。尤其是在馆藏目录查询及期刊、电子书、论文和报纸阅读等方面,在保持原有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了与用户的互动和交流能力。 一、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二、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移动图书馆APP开发缺乏创新性 对于一些自主开发移动图书馆网站的高校,多数是在数字图书馆原有业务基础上结合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服务模式,通过短消息服务平台向用户提供在线查询书目、阅读预约、书籍催还及续借、信息等服务,对于移动图书馆APP开发方面缺乏创新性。 (二)移动图书馆APP界面缺乏吸引力 (三)对手机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的理解不当 我们都知道,手机图书馆与移动图书馆有很大区别,手机图书馆是把普通图书馆的一些服务功能转移到手机上,在手机界面上进行馆藏目录查询、书籍阅读等业务。但手机的屏幕大小和输入的流畅性等使图书馆的功能受到了限制。而移动图书馆则不同,它涵盖面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不受用户终端设备的影响。只有对手机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有正确的理解,才有利于建设和使用高校移动图书馆。 (四)对数字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关系不明晰 数字图书馆存储文件和资料是采用数字技术,它是采用多媒体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把不同的载体、不同地方的资料和信息用数字技术方式存贮并传播,让读者能跨越地域随时的读取。移动图书馆是依靠原有的馆藏数字资源,拓展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范围,增加了用户获取信息服务的通道,加强了数字资源的使用功能,同时也突出了移动阅读的特点。 (五)一些高校移动图书馆缺乏对用户需求研究 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建设中,因为缺乏足够的研究人员、技术力量和资金,学校自主开发建设相对较少,一般是购置专业数据商产品或外雇软件公司进行开发设计。这些产品大多数都缺乏对移动图书馆用户的兴趣和偏好方面的探索,产品所提供的信息服务种类和数量基本与数字图书馆大同小异,其内容少有创新之处,基本没有跟上当今读者用户服务需求的新变化,造成高校移动图书馆的使用率相对较低。 三、对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图书馆APP建设的投入 移动图书馆是依托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将信息传递给用户,移动图书馆APP服务在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服务方式。为推进高校图书馆信息进展,要随时对高校移动图书馆APP的用户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同时要不断开发和更新APP系统,加大对图书馆APP建设的投入,为用户随时随地地获取图书馆信息提供便捷的服务。 (二)注重图书馆APP界面人性化设计 (三)加强用户在信息需求方面的研究 在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中用户信息需求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加大力度进行用户信息需求的研究和探索,定期开展移动图书馆的用户调查,对用户的使用情况进行随时跟踪,并及时反馈用户信息。只有充分掌握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阅读需求,才能够丰富和完善移动图书馆的各项信息处理能力。 (四)增强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 图书馆的本质就是为用户提供图书信息服务,高校移动图书馆应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服务内容和途径。应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业务功能服务创新,借鉴数字图书馆有用模式,构建具有APP功能和特色的信息平台,让用户能很容易地随时获取大量图书信息,不断提高和增强高校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 四、移动图书馆APP的关键技术――以iOS为例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不断发展,我国一些高校现已开发出基于iOS的移动图书馆,也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移动图书馆APP也采用iOS技术。iOS是由苹果公司研发,它是目前开发应用者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统平台。iOS是采用以苹果操作系统产品包括XCode代码编辑调试器等组件的支持。iOSAPP有Natve、Web和Hybrid三种开发模式,其中Hybrid模式能够充分利用iOS的各种接口,同时能快速更新,快速实现移动图书馆的各种功能。iOSAPP的关键技术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