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晚,CCTV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专精特新·绝活”栏目中,一个数字显示屏上正实时刷新着山东滨州愉悦家纺工厂的生产数据,涵盖了工厂97条产线、1100多台设备,11.5万个点位的生产情况。这一幕幕生动的画面,既是中国联通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在工厂场景下的强大赋能,也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次创新实践。
打造我国印染行业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
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作为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愉悦家纺在规模化过程中曾面临着生产要素多、工艺流程长、工艺管控难度大等诸多问题,且不同产线设备孤立,应用软件众多,产能和效能面临着严峻挑战。
如今传统工厂化身“智慧工厂”,这背后离不开联通数科专门为其打造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基于我国印染行业首个5G+工业互联网平台,自2023年上线以来,已在纺织、服装、家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过去不同的设备接入一张网,因为数据接入不统一,应用软件众多,形成一个个‘数据烟囱’,影响效率。为此,联通数科开发了中国联通格物平台和‘雁飞系列’5G工业网关,通过联通5G特色行业专网,让企业生产线实现实时、高效地与各种应用进行交互,让所有设备,学会说同一种语言,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联通数科物联网事业部平台研发部总经理蒋维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格物平台泛在协议解析能力方面的优势,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印染行业34种协议互通,提供强大的工业设备数字化建模工具,融合印染工艺参数,形成印染行业的设备物模型104种,极大提升了设备利用率。”
如今,联通数科已为愉悦家纺建立全流程工艺标准库,实现全流程工艺符合率由67%提升至98%,良品率提升13%,生产周期降低43%,原材料耗损降低21%,帮助客户大大提升了工艺符合率和良品率。愉悦家纺负责人表示,“依托中国联通国家级‘双跨’平台格物Unilink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生产制造效率的提升。项目上线以来,生产效率提升25%,产品质量提升28%,能源利用效率提升16%,为愉悦领跑低碳模式、创造健康新品、实现柔性快返打下了坚实基础。”
5G工厂助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
“相邻齿高度差≤0.04mm;十刀内高度差≤0.1mm;检测点位于铣刀加工位置2m-2.5m距离之内。”这是本溪工具公司对锯条锯齿检测的毫米级“苛刻”标准。在生产线改造过程中,视觉识别系统是改造中的重点和难点。
“传统锯条产品质检方式依赖人工肉眼识别,视觉疲惫导致差错率高,极大影响产能和交货期。如今,5G高清摄像头与自动化生产线同频联动,通过高清图片自动检测,将双金属带锯条不良产品分离生产线,建立完善的缺陷算法模型,可以实现车间的物料无人智能检测,实现2分钟一个频次。”参与生产流程改造的中国移动辽宁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入选《2023年5G工厂名录》的南京中兴滨江5G工厂,是中兴通讯的全球5G智能制造基地,基地主要生产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无线通信设备。
在南京中兴滨江5G工厂,机器视觉、机器人、AGV小车智能运营中心,分别扮演着眼睛、双手、双腿和大脑的角色,协同配合,实现自主生产,促使工厂人均产出提升113%,交货周期缩短42%,产品上市周期缩短17%。工厂规划的新型数据中心还能每年给工厂节省约3000万度电。
通过全面覆盖的5G网络,南京中兴滨江5G工厂打造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应用5G、AI、数字孪生、大数据等多项技术,建成了多项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
目前,南京中兴滨江5G工厂生产的5G基站,全球发货量排名第二。2022年工业产值达404亿元。
“5G全连接”赋能传统生产线数字化升级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生产设备智能化、生产环节自动化、生产质量标准化,成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显著特征。
在上海福贝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超过10000平方米的宠物食品生产间里,在岗工作人员仅十几位。在生产线旁边的中央控制室内,一排操作台面、十余个显示屏幕,以及仅有的一位技术工程师成为了“常规配置”。
生产线上机器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行、中控室里大屏数据实时更新……这条无人化生产线针对宠物食品工厂从生产到发货所包含的各个功能模块实现了数字化升级。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松江分公司高级解决方案经理李浩对央广网记者表示,以较为复杂的膨化环节为例,“生产不同SKU的产品,需要更换不同模具进行膨化。不同于过去需要生产线工人对照订单信息临时找模具、换模具,现在借助5G+工业互联网平台,客户订单下达的同时,订单信息同步上传到MES(智能制造系统),生产车间就能及时根据订单需求提前更换模具,实现快速切线。”
在湖北,借助全省首条5G全连接中药生产线,中华老字号中药企业马应龙搭上了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通过采用中药软膏剂从辅料处理到配制、灌装、包装集成一体的全自动生产模式,马应龙实现了产品自动化、标准化生产。生产线每分钟能生产180支痔疮膏,每年生产软膏1.5亿支。
同时,借助5G专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这家传统的中华老字号工厂如今科技感十足,一系列智能化设备、现代化生产线的布局,推动马应龙园区产能提升60%以上、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产品交付周期平均缩短一半以上。
规模化应用难点待解
要促进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还需解决诸多难题。“我国制造业体量大、门类多。工业互联网需要和行业工艺、知识、经验紧密结合,这蕴含着企业核心技术和能力,复杂性高、难度大,难以用一个药方治百病,决定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鲁春丛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认为,推广工业互联网技术一定要和企业的问题对应起来,立足于为企业解决问题、带来效益,这需要智能化与工业的深度融合。
肖雪表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用不起、不敢用、不会用”的突出问题,需要更多轻量化、低成本、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工业设备联网率低仍然是制约工业数字化发展的核心因素。工业企业始终需要移动性更好、确定性更高、时延更低、带宽更大的网络能力。此外,传统工业软件存在架构老化、本地化部署、开发成本高与周期长等难题。”胡厚崑说。
金壮龙透露,要稳步推进“5G+工业互联网”专网建设,扩大工业感知网络覆盖,打造海量物联接入能力。分行业制定规模应用融合指南,开展5G工厂“百千万”行动和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我们将制定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聚焦网络、平台、安全、标识、数据五大功能体系,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加强部省联动、政策协同,探索建设一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金壮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