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沿海7市市长齐聚话海洋,威海优势何在?威海新闻

威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邓勇作推介发言

作为东北亚经济圈前沿城市,威海既是海洋资源大市,也是海洋经济强市。去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130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7.2%。

威海实施海水养殖深蓝行动、海洋种业倍增计划、远洋渔业拓展工程,首创桑沟湾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建成国家级原良种场7处,数量居全国首位,威海籍远洋渔船达到330艘,远洋渔业实力居全国前列。

入选首批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年造船能力127万载重吨,客滚船、重吊船建造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和80%。

创新打造威海海港、空港和仁川海港、空港“四港联动”模式,开展中韩整车运输业务,构建起“海运价格、空运速度”的国际物流黄金通道,去年威海口岸对韩贸易额1599.8亿元,仅次于上海和深圳。

全市集聚各类涉海创新平台377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64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72.98%,山东省最高。

建成国家级原良种场7处

数量居全国首位

威海,一片孕育海洋种业奇迹的蔚蓝热土。从广袤的养殖区到精细的苗种培育,每一环节都展现出自然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海洋牧场与生态保护并行,每一步都见证着威海的智慧与决心。

海洋种业是丰茂“蓝色粮仓”的基础和核心。威海海岸线长968公里,海域面积1.13万平方公里,是全国自然环境质量最好的近海养殖区之一。依托地域优势,威海海产品产量连续30多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智慧海洋牧场建设全国领先,远洋产业链规模领跑全省,在海洋渔业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影响力久负盛名。渔业大市的威海也是“种业之都”。每年,全国近70%的大菱鲆种苗、90%的鲆蝶鱼卵、70%的膨腹海马苗种以及全省85.7%的海带苗、50%的鲍鱼苗等优质苗种均育自威海。目前,威海已建成省级以上原良种场25处,包括国家级原良种场7处,数量居全省第一;优质苗种产能达到600亿单位,海洋种业产值达到30亿元,产值规模居全省首位,为“蓝色粮仓”植入动能强劲的“威海芯”。2023年,威海获评“中国海洋种业之都”。

截至目前,威海与国内高校院所共建了“国家海产贝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威海海洋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等4处海洋种业高端创新平台。发起成立了现代海水养殖、海参、海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进了中国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20余个遗传育种专家团队,先后培育出“爱伦湾”海带等14个国审名优新品种。

多措并举培育海洋食品产业链

从市海洋发展局获悉,前8个月,威海200家海洋食品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0.13亿元。

作为“中国海鲜之都”,威海拥有海参、鲍鱼、海带、牡蛎等各类海洋生物资源779种,形成的海洋食品产业链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所在。

近年来,威海始终坚持以培育海洋食品产业链为抓手,强化全产业链思维,持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推动海洋一二三产业转型升级。以精深加工为例,聚焦自动化、数字化、综合化方向,威海持续加强本土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姻”,先后创建“海洋功能食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60多家科创平台,打造海洋食品工业互联网平台、皇朝马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切实以科技创新、技术攻关为水产品精深加工持续注入新动能。

强化科技创新,为海洋食品产业注入新动力;深化助企服务,则为海洋食品产业拓展了新空间。近年来,威海持续加大服务企业力度,系统开展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走访调研,实地了解海洋食品制造企业的发展状况、困难和需求,制作“项目档案”,有针对性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设施设备项目建设。

入选首批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

威海,一座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开放之城,正以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描绘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从近海作业到远洋探索,威海不断创新突破,以大海为纸,梦想为帆,书写巨轮启航的新篇章。

1至8月,威海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43.2%。

威海是我省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代表产品有15大类40多个品种,尤其是骨干企业的主导产品品类多、完工量大,且多为高端客滚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智能化远洋渔船等高附加值船型,深受国际市场青睐。去年,威海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实现营收约230亿元,同比增长45%;造船完工量约7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0%,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

近年来,威海将船舶与海工装备列入全市十条优势产业链,吸引山东电工电气、云洲无人船等装备企业卡位入链,形成皂埠湾、俚岛湾、石岛湾三大造船聚集区,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日益完善,建立“链长+专班”工作机制,加大企业分类培育力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深入实施产品多元化战略,打造海工装备产业集群,上下游“朋友圈”越做越大,助推“威字号”蓝海巨轮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在持续壮大海工装备“朋友圈”的基础上,威海还积极抢抓国际海运市场转型机遇,引导支持船舶修造企业向风电运维船、高端客滚船、游艇等新船型升级,持续提升研发设计能力,提高智能化数字化造船水平,擦亮豪华客滚船、重吊船、南极磷虾船、游艇等“威海品牌”,被订单“追着跑”成为我市不少龙头修造船企业的常态。

创新打造“四港联动”模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国务院批准威海成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第40年。浩荡的发展浪潮中,威海以敢为人先的勇气、锐意进取的精神,深入实施“借韩兴威”“城市国际化”战略,统筹推进“四港联动”,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书写着与世界“双向奔赴”的精彩篇章。

截至8月底,威海外贸进出口额由建市初期的42万美元,增加到现在的2000亿元人民币,37年增长68000倍;利用外资由最初的81万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7.9亿美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威设立外资企业超过1700家;威海最初几乎没有国际劳务和对外承包市场,现在发展到全市230多家企业在6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投资合作;先后在非洲、亚洲等国家实施600多个工程项目,完成营业额80亿美元。

从“借韩兴威”到“四港联动”,从“深耕日韩”到“大力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威海不断搭建对外开放平台,国际化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

全市集聚各类涉海创新平台377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645家

作为渔业大市,2024年威海将加速设施渔业攻坚突破,推广新技术和新设施,分类推进存量设施改造提升。年初启动的全省最大规模重力式深水抗风浪网箱项目,计划年内开工300个、建成150个。据了解,这些重力式深水网箱主要用于海参养殖生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生产海参15万斤、产值1500万元。

渔业捕捞转型增效上,威海将推进近海渔船减船转产和更新改造,推进远洋渔业冷藏运输船等专业运输船建造,加快老旧远洋渔船智能化改造,年内完成更新改造12艘。渔港升级改造方面,威海将统筹沙窝岛中心渔港、石岛渔港等重点港口资源,加快“港、产、园、镇”融合发展。

实施海洋产业创新突破工程,引领性、支撑性、示范性的项目是关键。威海目前已谋划储备海洋产业重点项目84个,计划总投资207.7亿元,将有效拉动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促进新兴产业增量提质,今年威海将持续发力休闲渔业产业、海洋碳汇产业、海洋食品产业、数字海洋产业、海洋金融产业五大“蓝色”产业。

此外,威海还将加快海洋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和集成应用,推动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广应用渔业环境实时监控、自动增氧、自动投喂、循环水控制、无人船巡航、机械收割收获等技术和装备,创建和推广一批智慧渔业基地(模式);探索推行“海洋牧场+景点+民宿”及“海洋牧场+垂钓基地”等运营模式,力争全市休闲渔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实施海带养殖碳汇标准化示范项目,推动威海海洋碳汇产学研一体化智能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等。

(大众网编辑金文馨综合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威海商务、大众日报、威海日报等)

THE END
1....年海洋生物保健食品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2024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海洋生物保健食品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准确把握海洋生物保健食品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海洋生物保健食品行业前景预判,挖掘海洋生物保健食品行业投资价值,同时提出海洋生物保健食品行业投资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第一章 2024年中国海洋生物保健...https://www.cir.cn/3/72/HaiYangShengWuBaoJianShiPinHangY.html
2.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牟海津简要介绍:牟海津,博士,教授,现任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英国Reading大学博士后,2004年3月获硕士生导师资格,所从事的研究方向:食品微生物、微生物天然产物及海洋微生物工程,现指导学术型硕士研究生7人,专业学位研究生4人。 中文名牟海津 国 籍中国 ...https://mou.zupu.cn/mingren/330932.jhtml
3.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坐落于美丽的青岛海滨,位于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校园内古木参天,繁花似锦,在欧式古建筑群的映衬下风景秀美、如诗如画。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是山东大学创建初期的校址,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学习和科研的良好氛围。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食品科学领域(特别是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https://www.xuanxiao100.cn/xuanxiao/976875.html
4.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http://www.okaoyan.com/kaoyanshop/ouc/shipin/index.html
1.食品伙伴网手机版―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中国食品行业专业...食品伙伴网 联合主办: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海洋食品专业委员会、大连市预制菜行业协会 支持单位: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烟台食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济南智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组织单位后续持续更新... PART 02 活动框架(2天) The 5th SAPT 论坛1.5天 主旨报告: 行业专家大咖齐聚一堂,现场交...http://m.foodmate.net/index.php?itemid=5122&moduleid=8
2.海南食品安全网一图读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临床试验现场核查要点及判定原则》 16 一文了解2025年2月新食品添加剂标准 干制食品如何适用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近日,由四川省泸州市政府、《诗刊》社联合主办,中国诗歌学会战略支持,中国诗歌网、中国歌剧舞剧院、泸州老窖·国窖1573研究院、中视华凯传媒集团承办的国际诗...https://hifsn.cn/
3.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研招网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研招网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考研招生信息,由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专业的研究生负责管理,能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考研招生信息。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研招网最重要的职责是为广大备考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考研的考生提供强大的考研信息支持,因为对于报考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专业考研学子来说,及时了解最新的考研招生...https://www.kaoyan1v1.com/yanzhao/1178852.html
4.威海荣成市举办海洋食品推介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中国山东网威海频道6月8日讯 (见习记者 赵鹏程) 记者从威海市政府了解到,近日,威海荣成市俚岛镇联合獐子岛食品有限公司举办海洋食品推介会,来自福建、广东等地的13家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展出了调理食品、调味海珍品等多个系列的产品,旨在通过会议不断提升荣成市俚岛镇海洋食品的知名度。http://3g.sdchina.com/show/3816433.html
5.2023中国(日照)海洋食品预制菜发展大会在日照开幕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孔庆成表示,日照水产品特色鲜明,凭借雄厚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在海产品预制菜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日照举办海洋食品预制菜发展大会,条件得天独厚,前景美好广阔。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3/02-24/9960360.shtml
6.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公开招聘、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原则,依托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的山东省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拟招聘工作人员1名。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岗位职责 1.负责完成海洋食品加工、海洋活性物质提取及制备研发项目的小试及中试生产任务; ...http://www.sdwhrc.com/gaoxiao/zpview_38DC7384660224CC.shtml
7.2023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工程考研科目已公布!含考试大纲本文来源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以上是关于【2023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工程考研科目已公布!含考试大纲】的内容,希望同学们力争上游,努力拼搏,争取上岸。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考研方面的知识,还可前往高顿考研频道获取大量考研资料和知识! 点击下方蓝色小卡片即可获取复习资料和真题哦!https://www.kyzs.com/article/11661.html
8.这是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坐落于美丽的青岛海滨,位于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是我国食品科学领域最具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等学府之一,未来西海岸校区占地近6万平方米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单元正在推进建设中。 学科源远流长,是我国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科的诞生地,1946年面向全国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生,培养出我国第一位水...https://m.thepaper.cn/wap/resource/jsp/newsDetail_forward_5558497
9.民企访谈海滨食品:创新传承老青岛的"大海味道"在海滨食品城阳生产基地,德国进口的自动分拣机里,海参根据重量不同,被分成十个等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更提高了产品的品质。生产基地的烘房中,海滨食品的海参全部采用十五度左右的低温烘干自动化设备,需要两周时间烘干,切实保证了海参的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起,海滨瞄准“蓝色海洋食品开发”,与中国水产科学院...https://news.qingdaonews.com/qingdao/2018-11/29/content_20250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