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进口食品在莫斯科出现断货多国欲扩大对俄出口
2014-08-1409:18
最近,东欧媒体热炒“俄罗斯的制裁落到俄国人自己身上”,称莫斯科超市货架上的进口食品和其他消费品出现供应危机。据国内媒体现场观察发现,事情并不像这些报道所说的这么严重。一位曾长期在莫斯科学习生活的观察者网特约作者表示,抢购行为是俄罗斯人的特有“传统”,因为许多俄罗斯人对于90年代初商品供应短缺的经历仍记忆犹新。同时,白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埃及、厄瓜多尔……等多国成为俄罗斯“补货”的新方向。俄罗斯方面认为,禁令虽然给俄罗斯人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对于欧盟来说,俄罗斯每年120亿欧元食品市场的关闭,可能是更严重的麻烦。
俄罗斯出现抢购潮?
2014年8月8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宣布针对西方国家对俄的经济制裁采取一系列反制裁措施,正式拉开了俄罗斯反制裁的大幕。进口禁令涉及到牛肉、猪肉、水果、禽类、奶酪和奶制品等各类农产品。此次反制裁无论从广度和深度来说都是冷战以后前所未有的。而对于农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俄罗斯来说,此次反制裁对俄罗斯的消费市场冲击已经初露端倪。
东欧俄语媒体和网络社区率先披露了俄罗斯的“农产品供应危机”。据乌克兰“观察者(Обозреватель)”网援引其驻莫斯科消息人士伯尔曼.达维坚科提供的消息报道称“莫斯科各大超市已经被搬空,部分商品已经开始限购”,乌克兰新闻社同样援引该消息人士的话并以“莫斯科爆发消费品供应危机”为题报道了此事。《白俄罗斯游击队员报》则以《制裁制到自己头上:空空如也的莫斯科商店》,为题,对莫斯科商店对部分消费者采取限购措施的行为作出了报道。
社交媒体流传的俄罗斯超市昨日货架被“搬空”照片
相对而言,俄罗斯媒体并没有大规模地报道农产品短缺的消息。俄罗斯最大的搜索引擎Яндекс.ru的新闻头条上并没有消费品短缺方面的报道,但从另外的一些报道当中可以看出这次制裁还是给俄罗斯人的生活造成了一些影响的。
据俄罗斯报道财经新闻的“阿尔巴特城”网2014年8月8日报道,莫斯科出现了“专营国货”的超市,以应对制裁带来的进口货物短缺的问题。而俄罗斯政府的机关报《俄罗斯报》则刊发长文,向公众宣传俄罗斯国产奶酪的营养价值和风味,暗示俄罗斯民众应将对外国农产品的消费习惯转移到本国农产品上。
同时,一些时尚媒体也以“如何修改制裁之后的菜单”为主题,向公众介绍一些新的食谱以使公众在面对制裁的时候也能保持比较优质的生活。
据俄新社8月12日报道,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超市出现了抢购风潮,很多超市被搬空。
记者走访莫斯科超市,发现主要是欧洲果蔬“断货”
据报道,12日在列宁大街,以销售进口食品为主的“味道字母”超市所有进口商品都摆满了货架,和禁令前没有太多不同,只是法国的西兰花和荷兰的芹菜已经销售一空,暂时还未补货。
在欧尚超市,记者发现除了果蔬断货外,挪威的三文鱼也不见了踪影,店员说“会有替代品的,会有来自摩尔曼斯克的鱼过来。”在货架上,意大利的葡萄,爱尔兰、法国等国的奶酪也在正常销售。大部分商品价格保持在禁令发布前的水平。
俄媒拍摄昨日莫斯科市中心超市情况
在其他一些超市中,记者看到虽然部分欧洲果蔬产品断货,但俄罗斯人仍可在同类商品中选购,日常生活暂未受到明显影响,也没有出现传说中的排队大规模抢购。
据悉,目前超市货架上摆放的是禁令发布前已经进入俄罗斯海关的进口食品。
记者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德国著名的Philadelphia奶酪,没有一些意大利和法国的顶级奶酪,俄罗斯的“经济型”奶酪也可以让生活有滋有味。但对于俄罗斯一些高收入阶层而言,进口禁令已对他们的小资生活造成不便。一些高档餐厅必须要使用某些从外国进口的昂贵食材,例如法国的鹅肝和牡蛎、挪威的鲑鱼,这些食材很难找到合适的替代品,如果使用俄罗斯本土“经济型”奶酪,或许就不是那个味道了。
“搬空超市”是俄罗斯人的“传统”,抢购和物价上涨难完全避免
观察者网就俄进口禁令的影响问题,询问了曾在俄罗斯学习和生活的一位特约作者。她告诉我们,俄罗斯人有抢购和“搬空超市”的购物传统,其实禁令的冲击没有东欧国家媒体宣传的那样严重。
谁来补满莫斯科的货架?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12日称,一架名为宝荣的中国公司计划在中俄边境的黑龙江省东宁县设立特别物流中心,向俄罗斯出口蔬菜和水果。公开报道显示,中国地利集团、牡达公司、东兴宝荣中俄跨境电子商务项目启动日前举行。东宁宝荣中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共投资6000多万元,总占地7万平方米,建有3万平方米仓库、冷库及其他配套设施。而由地利集团出资建设的中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也将于今年年底上线。
俄新社13日报道,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埃及总统塞西时表示,埃及已将对俄农产品出口增加30%,近期打算再增加30%。这意味着西方产品下架后俄罗斯多种果蔬产品40-50%的市场将由埃及的货源来填补。
准备出口俄罗斯的中国水果
此外,俄罗斯农业部称,俄计划从巴西、阿根廷进口肉类产品,从新西兰进口黄油、奶酪等乳制品,从土耳其、中国、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等国进口蔬菜和水果。此外,白俄罗斯也将向俄罗斯增加大量的食品出口,如乳制品和肉类和蔬菜、水果等。白俄罗斯农业与食品部第一副部长表示“我们将取代荷兰土豆、波兰苹果,因为我们什么都有”。
此外,印度也期望在俄罗斯进口食品生意中大赚一笔,印度《教徒报》称,印度是世界牛肉生产大国,可以满足俄罗斯需要。同时印度的奶粉也可向俄大量出口。不过印度农产品的价格可能是阻碍因素,据悉印度奶粉价格比世界平均价格要高出300-400美元/吨,同时印度禽蛋类产品的价格也高于俄罗斯市场。
厄瓜多尔总统12日也表示拉美不是欧盟的一部分,因此正在研究扩大对俄出口的可能。
俄GKFX金融公司总裁拉涅夫表示,去年欧盟向俄出口各种食品价值高达120亿欧元。俄的禁令将对欧盟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可能引发欧盟经济衰退。从国别看,德国、波兰、荷兰名列受打击最大的排行榜前列。这其中,一半苹果销往俄罗斯的波兰可能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