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品牌白酒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增长
周颖丨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
S0130511090001
核心观点
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我国经济持续恢复是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和潜力的集中体现,这得益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一系列有力有效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也得益于改革开放创新的推进。
消费品制造业稳步回升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从生产来看,恢复面扩展,平衡性改善。消费品制造业稳步回升,近期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也在改善。从需求来看,需求回暖态势继续显现,内生性持续提升。消费带动的作用从前期以基本生活类消费增长支撑逐步恢复到以升级类消费带动为主。同时,制造业PMI还是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11月创出年内新高,我国经济运行稳步恢复的态势得到巩固和提升。
消费仍将是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些年消费贡献对于经济增长占主导作用,内需当中消费的贡献比较突出。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到常态化的增长,预计消费仍然会成为经济的主要引擎。
具有较强品牌力和渠道力的公司价值更为突出
在疫情及后疫情消费时代,我们可以看到,疫情并没有改变行业内结构性增长的格局,反而在特殊时期分化被放大,具有较强品牌力和渠道力的公司价值更为突出。反过来,我们认为,这也构成对品牌力的一种再强化。
中高端消费需求的上涨有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投资建议
生物医药:医药创新“新”时代已经到来
孟令伟丨医药行业分析师
S0130520070001
近年来产业环境的巨变引领医药行业发展进入创新的新时代
首先,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存在大量未满足的医疗健康需求。其次,药审改革力度空前,意义深远,尤其是中办国办联合发文鼓励药械创新对于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带量集采趋于常态,控费降价趋势倒逼企业加速创新。前些年制约我国医药创新产业发展的因素已被清除,医药创新“新”时代已经到来。
重磅品种逐渐步入收获期
近两年国内自主研发创新药中,处于获批或报产阶段的项目接近90个,其中抗癌药占比45.5%。研发技术不断创新,免疫疗法占据市场热点。未来适应症扩展+联合用药+纳入医保探索突围之路。国内创新药赚钱效应凸显,并加速走向世界。一方面,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加快创新药放量节奏,国内创新药赚钱效应凸显。另一方面,我国在国际多中心临床的自主研发新药中,部分III期临床品种已展现出重磅潜力。Licenseout规模持续扩大亦佐证国内新药研发实力提升。
板块估值溢价率位于历史中等水平
受疫情影响,2020年医保数据、医疗服务数据均下降,但降幅逐步收窄,医药制造业增速短期承压,逐季环比改善;医药板块20年走势先扬后抑,整体跑赢大盘;板块估值溢价率位于历史中等水平。
农业:看好宠物食品、动物疫苗等的投资机会
谢芝优丨农业行业分析师
S0130519020001
2021年更偏向于成长与消费属性更强的子行业
农业板块属于周期+消费双属性,过去的2019-20年是猪周期与鸡周期景气高涨的时期,中短期来说周期部分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站在当前时点看2021年农业投资机会,我们可能会更偏向于成长与消费属性更强的子行业,包括宠物食品、动物疫苗等子行业。
宠物板块是农业里比较新兴的行业,代表时下的新消费趋势
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叠加我国宠物渗透率的提升空间巨大、老龄化程度的不可抗增长、宠物饲养的精细化趋势,给予了国内宠物行业未来持续增长的基础。其中,宠物食品方面强调内生增长、国产替代和品牌建设,是一个高增长赛道。
动物疫苗行业是养殖后周期的潜在受益板块
目前畜禽养殖周期已处于下行过程中,此时后周期的优势将逐步显现,个股具备较显著的上涨空间。
零售轻工:把握各细分行业内进行数字化布局的高质量发展先行企业
李昂丨零售行业分析师
S0130517040001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爆发的疫情让正在恢复中的国民经济被迫按下暂停键,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消费依然是那个看得见、摸得着、挺得住的高确定性产业。回首2020走过的这11个月,从一季度活动场景受限下的“囤货”到“宅经济”,再到二季度伊始“线上经济”全面引领整个消费复苏,在进入三季度后疫情时代以来以旅游、航空、酒店为代表的服务型消费开始展现出强劲的回暖趋势,四季度以来,可选消费成为主旋律,顺周期和订单弹性成为这个季度市场运行的核心因变量。
2021年我们在坚守优质企业的同时,重点把握各细分行业内进行数字化布局的高质量发展先行企业
展望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同样也是践行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年。消费作为国内庞大内需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命与责任不言而喻,更高质量的消费市场建设刻不容缓。虽然,新时期的消费体系构建仍然充满变数,但是,我们认为中国的“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两大趋势不会变,对应着中国迈向“先进制造”与“先进服务”的方向不会变,但在这一过程中,结构性的不对称、不匹配明显,部分领域“消费升级”节奏明显快于“产业升级”,传统行业依旧面临集中度低、有效市场供给不足等问题。而这次我们似乎看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抓手:要素市场化改革下的“产业数字化”。如果说2016年以来的去杠杆和供给侧改革更多的是作用于行业beta层面,那么产业数字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放在alpha端,让问题暴露在牌桌上、解决在牌桌上。2021年我们在坚守优质企业的同时,重点把握各细分行业内进行数字化布局的高质量发展先行企业。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客户经理,谢谢!
本文摘自报告:
《内循环推动消费增长-期待中产红利,创新文化传播》发布日期:2020年12月14日
《后疫情“新”时代,把握大趋势下的结构性机会》发布日期:2020年12月14日
《农业:追寻周期属性之外的成长之美》发布日期:2020年12月18日
《零售轻工行业:坚守优质企业,把握数字化变革》发布日期:2020年12月13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
报告分析师/责任编辑:
丁文执业证书编号:S0130511020004
丁文
策略分析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金融与会计硕士,2001年加入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曾从事房地产行业研究。2017年开始从事策略研究。
评级体系:
银河证券行业评级体系:推荐、谨慎推荐、中性、回避。
推荐:是指未来6-12个月,行业指数(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公司组成的行业指数)超越交易所指数(或市场中主要的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该评级由分析师给出。
谨慎推荐:行业指数(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公司组成的行业指数)超越交易所指数(或市场中主要的指数)平均回报。该评级由分析师给出。
中性:行业指数(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公司组成的行业指数)与交易所指数(或市场中主要的指数)平均回报相当。该评级由分析师给出。
回避:行业指数(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公司组成的行业指数)低于交易所指数(或市场中主要的指数)平均回报10%及以上。该评级由分析师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