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幡置豳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20道。
1.食物中的天然毒素主要是指某些动植物中所含有的一些有毒
的天然成分。这些食物必须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后才能食用,否则极
易引起食物中毒。下列一定要烧熟煮透后才能食用的食物是O。
A.山药B.花生C.四季豆D.红薯
答案:C科学解析:食用生四季豆中毒的病因可能与皂素、植物
血球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物有关。中毒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
泻、腹痛、头痛等。四季豆食用时必须通过烹调使它熟透。
2.缺碘会引起碘缺乏病,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缺碘情况,
所以国家强制在食盐中加入少量的碘强化剂(如碘酸钾)。下列对加
碘盐摄入描述错误的是()
A.所有人都应该食用加碘盐,碘含量越高越好B.甲亢患者不需
食用加碘盐
C.碘过量和碘缺乏都会引起健康问题D.非缺碘地区的居民不需
要食用加碘盐
答案:A科学解析:《食用盐碘含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在食用盐中加入碘强化剂后,食用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
计)为2030毫克/千克。有些人群无需食用加碘盐:(1)非缺碘地
区的居民不需要食用加碘盐。如:山东省荷泽地区的一些县区,属于
高碘地区,不需要强制补碘;还有以海鲜为主食的渔民,据计算,日
摄入海鱼750克以上的人群,就不需要再补碘了。(2)甲亢患者不
需食用加碘盐,因为补碘会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加剧病情。(3)
甲状腺炎患者不要食用加碘盐,补碘会加重炎症症状。(4)患有甲
状腺疾病的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3.下列关于鸡蛋的食用方法,正确的是O。
A.鸡蛋生吃可以获得最佳营养,最好生吃B.开水冲鸡蛋食用最
有利于营养吸收
C.鸡蛋一定要熟吃D.半生半熟的煎蛋是科学的食用方法
答案:C科学解析:吃生鸡蛋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其一,生鸡
蛋中含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蛋白。抗酶蛋白阻碍人体肠胃中的蛋白酶
与蛋白质接触,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抗生物蛋白能与食物中的
生物素结合,形成人体无法吸收的物质,经蒸熟煮透后可以将抗酶蛋
白和抗生物蛋白破坏掉,不再影响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同时煮熟了
的鸡蛋蛋白质的结构变得松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其二,一些生
鸡蛋带有致病菌、霉菌或寄生虫卵,未经蒸煮加工可能会引起腹泻和
寄生虫病。因此,鸡蛋一定要煮熟吃。
4.食物过敏是在摄入食物时由于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引起免疫应
答,导致消化系统内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以下食物成分容易引起过
敏的是()。
A.纤维素B.维生素C.蛋白质D.脂肪
答案:C科学解析:蛋白质具有致敏作用,会使机体产生抗原抗
体的免疫应答反应,造成皮肤红肿、经常性腹泻、消化不良、头痛、
咽喉疼痛、哮喘等过敏症状。常见的过敏原有牛奶、鸡蛋、牛羊肉、
海鲜等。
5.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
毒性等疾病。以下举措不可用于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是O。
C.煮熟食物D.利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加工食物
答案:B科学解析:食源性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食品安全
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为此发起呼吁:保持洁净,生熟分开,
煮熟食物,在安全温度下储存食物,利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冰箱
储存食物是可以起到保鲜的作用,因为低温能够抑制多数细菌的繁
殖,但有些嗜冷菌仍可继续生长。例如,有一种耶氏菌在零下4℃仍
属于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措施。日常生活中不要过分依赖冰箱保藏
食物和饮料,要注意冰箱的定期清理、消毒,同时注意冰箱内存放的
食品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6.微波炉加热食品时一定要选用微波炉适用的餐具盛放食品,
以下餐具可在微波炉加热的是O。
A.不锈钢餐具B.仿瓷(密胺)餐具C.代号为5的塑料制品餐
具D.代号为6的塑料制品餐具
答案:C科学解析:每个塑料容器都有一个小小“身份证”,那
就是一个三角形的符号,一般就在塑料容器的底部。在我国国家标准
GB/T16288-2008《塑料制品的标志》中,代号为1T40的塑料制品
都有详细的材料术语及对应的缩略语,它们的制作材料不同,使用也
不同,代号为5(聚丙烯)的塑料制品餐具耐热性较好,可以在微波
炉中高温加热。2009年9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
三聚鼠胺-甲醛成型品卫生标准》已经明确规定了仿瓷(密胺)类产
品应标注“严禁在微波炉内加热使用”。还有金属容器和餐具、部分
塑料容器和餐具(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酯(PET)等)等
均不可在微波炉加热。不锈钢餐具是密闭的金属,金属对微波只能反
射,不能穿透和吸收,如果放进微波炉,里面的饭菜是热不了的,而
且容易微波打火。
7.不锈钢是在钢铁中加入合金元素制成的,相对于其他金属,
不锈钢容器更加坚固、耐锈蚀。关于不锈钢容器的使用,下列做法是
正确的是()。
C.用强碱性的化学药剂洗涤和浸泡D.可以在火上空烧
锈钢同样会像其他金属一样与这些电解质起电化学反应,使有毒金属
元素被溶解出来。(2)不能用不锈钢容器煎熬中药,因为中药含有
很多生物碱、有机酸等成分,在加热条件下,难免会与不锈钢容器发
生化学反应,不但使药物失效,还可能生成某些毒性更大的化合物。
(3)切勿用强碱性或强氧化性的化学药剂,如苏打、漂白粉、次氯
酸钠等进行洗涤和浸泡,因为这些物质都是电解质,同样会与不锈
钢起化学反应。(4)不能空烧不锈钢容器,不锈钢容器较铁制品、
脱落,减短其使用寿命,同时也会增加安全隐患。
成影响。下面不可以长期作为食品容器的是()。
A.陶瓷制品容器B.玻璃制品容器C.铝制品容器D.以上三项
答案:C科学解析:铝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长期过量摄入铝,
可干扰大脑意识和记忆功能,引起认知、记忆和逻辑推理能力下降,
严重者可导致痴呆。因此不宜长期用铝制品作为食品容器。
9.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
产或加工,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绿色
食品可细分为两个等级,即()。
A.安全级和优质级B.A级和AA级C.合格级和优质级D.A级
和B级
答案:B科学解析: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
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
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
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可细分为A级和AA级两个等级。A级绿色食
品标准要求为: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
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
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
物理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AA级绿色食
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
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而是通过使用有
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
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
品产品标准要求。
10.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
物质为目的的食品,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
疗疾病为目的,不能替代药品。识别正规保健食品时,应注意识别外
包装上是否有()标志的图案。
A.“QS”B.“蓝帽子”C.“红帽子”D.条形码
答案:B科学解析:保健食品标志为天蓝色图案,下有“保健
食品”字样,俗称“蓝帽子”。
11.食品标签上的“QS”的意思是()。
A.有机食品B.无公害食品C.绿色食品D.企业食品生产许
可
答案:D科学解析: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
做好企业食品生产许可工作,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按照有关法规,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0年发布了《关于使用企业食品生产
许可证标志有关事项的公告》,该公告规定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
以“企业食品生产许可"的拼音"QiyeshipinShengchanxuke”的缩
写“QS”表示,并标注“生产许可”中文字样。
由此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失,该明星应承担的责任是O。
A.共同责任B.刑事责任C.赔偿责任D.连带责任
答案:D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社会团
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13.食品行业协会是促进食品产业发展,实施行业自律管理的社
会团体,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力量。食品行业协会不应开展的活动
是()。
A.推动行业诚信建设B.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者依法生产经营
答案:C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七条规定,食品行业协
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
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第五十四条规定,食品安全
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
14.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
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A.食品污染B.食品营养成分C.食品添加剂D.食品消费状况
答案:A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建立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
害因素进行监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实
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
政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
况,组织制定、实施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
15.《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发
现其生产的食品出现()的情况,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
A.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B.技术明显落后于业界水平C.食品口
感受到公众质疑D.食品严重滞销
答案:A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建
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
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
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食品生产者认为应当召回的,
应当立即召回。食品生产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
销毁等措施,并将食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向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报
告。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照本条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
安全标准的食品的,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16.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公众可以O查阅食品安
全国家标准。
A.付费B.免费C.付费,但应予优惠D.付费,但收费价格可
以协商
答案:B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食品安
全标准应当供公众免费查阅。
17.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自事故发生之时起()小时内向
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2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
答案:A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
及原料、工具、设备等,应当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并自事故发
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8.《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其中不包括()。
A.食品生产许可B.食品流通许可C.食品消费许可D.餐饮服
务许可
答案:C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对食
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
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取得食品
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不需要取
得食品流通的许可;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
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生产和流通的许可;
农民个人销售其自产的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
19.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以下不属于标签应当标明
事项的是()o
A.保质期和贮存条件B.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C.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D.食品生产经
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答案:D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预包装
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一)名称、
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二)成分或者配料表;(三)生产者的
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四)保质期;(五)产品标准代号;(六)
贮存条件;(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A)
生产许可证编号;(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
明的其他事项。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
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20.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下列信息不属于统
一公布的是()。
A.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B.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
C.食品生产经营行政许可信息D.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
安全风险警示信息
答案:C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国家建
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下列信息统一公布:(一)国家食品
安全总体情况;(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
息;(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四)其他重要的食品
安全信息和国务院确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
、多选题10道。
1.对餐饮用具进行消毒,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A.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
B.煮沸、蒸汽消毒保持85℃,5分钟以上
C.使用消毒柜的红外线消毒时一般温度控制在120℃以上,保持
1520分钟
D.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在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答案:ACD科学解析:根据《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热
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等。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
作用10分钟;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作用1520分钟;
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2.农药残留是指农药施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
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的代谢物、分解物和杂质等。去除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的方法有()。
A.浸泡洗涤B.整洗C.切碎后冲洗D.去皮
答案:ABD科学解析:用淡盐水浸泡去除农药效果最佳,用果
蔬洗洁精浸泡也能部分去除农药,但效果不如淡盐水,要注意将洗洁
精冲洗干净;蔬菜不要切碎再洗,而应该整洗,因为农药都在蔬菜表
面,切碎后易使农药污染其他部位,并且会使营养成分丢失;有些能
去皮的蔬菜、瓜果尽量去皮后再食用,可将皮表的农药残留去除。
3.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性、集体性暴发,多数表
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食物中毒时以下
急救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催吐B.洗胃C.及时就医D.禁止再食用可疑有毒食物
答案:ABCD科学解析:中毒后首先要催吐,用人工刺激法,可
用手指或钝物刺激中毒者咽弓及咽后壁,引起呕吐,减少毒素吸收,
减轻中毒症状。同时注意避免呕吐误吸而发生窒息。其次,有条件的
情况下,以5%碳酸氢钠溶液或清水彻底洗胃,清除残存在胃内的有
毒物质。同时,妥善处理可疑食物,对可疑有毒的食物,禁止再食用,
收集呕吐物、排泄物及血尿送到医院做毒物分析。轻症中毒者应饮淡
盐水、米汤等。重症中毒者要禁食812小时,应尽早就医,可静脉
输液,待病情好转后,再进食米汤、稀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
4.食品添加剂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其主要作用有O。
A.防止变质B.保持营养价值C.改善感官D.满足特殊需求
答案:ABCD科学解析:食品添加剂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其
主要作用如下: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作为某些特殊膳食
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
性;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
5.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应当()。
A.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明确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
安全管理责任
B.定期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
C.发现食品经营者有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的行为时,及时
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部门
D.在本市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承担连带责任
答案:ABCD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二条规定,集中
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应当审查入场食品
经营者的许可证,明确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
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发现食品经营者有违反
本法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
理部门或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
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未履行前款规定义务,本市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6.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应向()部门投诉。
A.生产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投诉
B.进口食品安全问题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投诉
C.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D.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答案:ABCD科学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四条,国务院质
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
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
管理。《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境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
能对我国境内造成影响,或者在进口食品中发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
的,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及时采取风险预警或者控制措施。
7.下列对感染疾病死亡的家禽或家畜的处理,正确的是()。
A.不准食用B.不准运输C.不准销售D.不准随意乱丢弃
答案:ABCD科学解析:如果家禽或家畜感染疾病出现了死亡,
养殖户一定要严格遵守“四不准”原则,即“不准食用;不准运输;
不准销售;不准随意乱丢弃”。
8.以下人员中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的是O。
A.患有痢疾的人员B.患有病毒性肝炎的人员C.患有活动性肺
结核的人员D.患有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人员
答案:ABCD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食品
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
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
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
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9.从事下列活动,必须遵守《食品安全法》的是()。
A.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B.食品添加剂的生产
经营
答案:ABCD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一)食品生产和加工
(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二)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三)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
于农业的初级产品(以下称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中
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但是,制定有关食用农产
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应当遵守本法的
有关规定。
10.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
三类主要危害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
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这三类主要危害包括()。
A.生物性危害B.化学性危害C.物理性危害D.气候性危害
答案:ABC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
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
评估工作,成立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食品
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三、判断题20道。
1.市场销售的食用油根据加工工艺主要可分为“浸出油”和“压
榨油”。“浸出油”的加工工艺是“化学浸出法”,是通过选用某种
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与油料的接触萃取出来的食用油。“压榨油”
的加工工艺是“物理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分离的食用油,因
此压榨油比浸出油更加安全。()
答案:错误科学解析:“浸出油”和“压榨油”的加工方法不
同,“浸出油”是应用化学萃取的原理,选用某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
机溶剂,通过与油料的接触,使油料中的油脂被萃取出来。“压榨油”
是用物理压榨法,油料经去杂、去石后进行破碎、蒸炒、挤压,让油
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这个过程生产的油脂只是“毛油”,还需经过
2.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
味精等食品标签上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
答案:正确科学解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
则》(GB7718-2011)中第4.3.1条规定“下列预包装食品可以免除
标示保质期: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
糖类、味精”。这几种食品由于产品自身的特性使其质量不易变质,
因此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但是,免除标示保质期并不代表对产品质
量的放松。相反,生产企业所承担的责任更大,因为生产企业必须保
证这类产品只要存在于流通领域中,就要一直对产品质量负责。
3.牛初乳是乳牛产崽后7天之内的乳汁,营养成分高,同时含
有大量的免疫蛋白,适合用于加工婴幼儿配方食品。()
答案:错误科学解析:牛初乳是乳牛产崽后7天之内的乳汁,
属于生理异常乳,其物理性质、成分与常乳差别很大,产量低,工业
化收集较困难,质量不稳定,不适合用于加工婴幼儿配方食品。我国
对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原料采取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制度,列入婴幼儿配
是安全性。长期食用牛初乳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国内外科学研究较
少,缺乏牛初乳作为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资料。目前,牛初
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我国进口的牛初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新
西兰。澳大利亚将牛初乳作为补充类药物管理,新西兰规定添加牛初
乳的膳食补充剂类食品不得用于04个月婴儿。根据以上情况,卫
生部作出了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
产的乳制品的规定。
4.稻谷加工精度越高,制成的大米的外观和口感越好,但营养
价值却越低。()
答案:正确科学解析:加工精度越高,制成的“精米”外观亮
度更高,含糠更少,含其他杂质也更少,做成的米饭更白,口感也更
好。但稻谷加工精度越高,将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米胚和皮层去除的越多,因此,“精米”的营养物质含量明显降低。
间稍长会变绿,这说明已经产生毒素,不能食用。()
解、叶绿素逐渐占据上风而变成绿色,属正常现象,并不会因此变得
有毒,可以放心食用。
6.在餐厅、食堂公示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动态等级”中大笑
和微笑两种笑脸表示:监管部门最近一次检查中,此餐厅、食堂食品
安全等级分别被定为优秀和良好。()
答案:正确科学解析: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2年
发布的《关于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
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等级分为动态等级和年度等级。动
态等级为监管部门对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状况每次监督检查
结果的评价。动态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分别用大笑、
微笑和平脸三种卡通形象表示。年度等级为监管部门对餐饮服务单位
食品安全管理状况过去12个月期间监督检查结果的综合评价,年度
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分别用A、B、C三个字母表
zj\O
7.野生鱼自然成长,无需担心非法添加剂等人为食品安全风险,
因此一定比人工养殖的更安全。()
答案:错误科学解析:评价鱼的安全性要考虑鱼自身是否含有
毒素,鱼生长环境中的重金属、化学物质的污染情况,受寄生虫感染
以放心食用的。
8.保质期不是判断食品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可能由于存放方
式、环境变化等引起过早变质,所以食品应在保质期内尽早食用。()
答案:正确科学解析: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
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如果未按照标签注明的食品存放方式和条
件对食品进行贮存,或者包装被开启,那么食品的保质期将会缩短。
9.食用油在高温、阳光照射、与空气长期接触等条件下极易发
生氧化反应,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应当尽量密封,放在干燥、避光、
低温的环境保存。()
答案:正确科学解析: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强的不稳定
性,在高温、阳光照射、与空气长期接触等条件下极易发生氧化反应、
缩合反应,产生有害物质;另外,植物油中水分脱除不彻底,或不慎
混杂入水分,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反应。
10.生吃海鲜味道鲜美,是最好的食用方式。()
答案:错误科学解析:生吃海鲜容易因其所携带的病菌引发食
源性疾病。海鲜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热性比较强,80℃
以上才能杀灭。除了水中带来的细菌之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
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来说,在沸水中煮45分
钟才算彻底杀菌。因此,在吃“醉蟹”、“生海胆”、“酱油腌海鲜”
之类不加热烹调的海鲜时一定要慎重,吃生鱼片的时候也要保证鱼的
新鲜和卫生。
11.在我国一些地方,民间有食鱼胆可治疗高血压、慢性支气管
炎和眼病的说法。日常饮食中可以食用鱼胆来保健。()
答案:错误科学解析:在我国南方,经常有人因食用鱼胆而发
生中毒,甚至导致死亡。食用青鱼、草鱼、鲤鱼、鲤鱼、端鱼等的鱼
胆后,均有中毒的报道。这些鱼类的胆汁中含有一种胆汁毒素,毒性
较大。这种毒素进入人体后,首先损害肝细胞,在它的排泄过程中又
可使肾小管受损,引起肾小管的急性坏死,集合管阻塞,导致急性肾
功能衰竭。鱼胆毒素不易被加热和乙醇破坏,无论生熟均可使人中
毒,而且毒性又异常剧烈,因此建议切勿食用鱼胆。
食物直接放在上面,这样做是不安全的。()
答案:正确科学解析: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过餐盘纸上面的一
行字:“此餐盘纸为一般印刷品,不可与食品直接接触。”越精美、
越鲜艳的图案,可能含有苯类物质、重金属,为了身体健康,应让食
品远离彩色印刷品。
13.产品质量长期稳定,企业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市场占有
率高,产品标准达到或严于国家标准要求的食品企业生产的食品可予
以免检,对于其他企业生产的食品应免费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答案:错误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六十条规定,食品安
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