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之滨,钟灵毓秀;广袤大地,郁郁葱葱……
在这片海河奔腾的辽阔大地上,孕育着830万盐城人民共谋发展、携手致富的美好梦想,那波澜壮阔的潮起云涌,始终是激励我们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澎湃力量。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鲜明地确立了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动员全省上下更加自觉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战略部署,将“聚焦富民”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最应干、能够干、必须干好的事情”,群策群力做好富民这张答卷已经成为制定和实践盐城谋略过程中最“暖心”的风标。
上篇
农业农村是富民主战场。省委书记李强在基层调研时强调,对大多数农民来说,现阶段要致富,还是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大农业”。
一只瓜、一篮菜、一棵树,调结构使土地长出“金娃娃”。
东台·三仓西瓜
东台市三仓镇联南村七组西瓜种植户陈建:“今年的行情太好了,全国各地基本全部过来了,北边到辽宁嘛,西边到甘肃,南边到深圳,还有成都。”
响水·南河西兰花
响水县南河镇积极引进推广西兰花新品种、新技术,常年西兰花种植面积2.2万亩,日供应市场50万斤,“灌江”牌西兰花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单季亩均效益超4000元,达到“一亩花十亩粮”。
响水县南河镇现代农业示范园西兰花种植户罗会兵:“没种西兰花之前就打散工,一年苦个万把块钱收入,(种西兰花)从栽到收到卖,75天就行了,一年忙两季,一年纯收入大概在10万块钱左右。”
响水·运河大葱
响水县运河镇发展大葱产业,从事连片大葱种植1.2万亩,亩产量达5000公斤,将109户低收入农户与党员结对种植,每户每年增收近万元,彻底摘下了“穷帽子”。
射阳·特庸果桑
桑蚕是射阳县特庸镇的特色产业,全镇80%以上的农户从事养蚕、育苗等生产,去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300元。
射阳·洋马菊花
射阳县洋马镇为江苏省中药材生产专业镇、华东地区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全县菊花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辐射带动周边6个镇农户种植菊花,全镇6万亩菊花,高峰时段每天采摘菊花需要15万个劳动力,日工资在120元左右,为周边群众增加近2000万元劳务收入。
滨海·岭山村蜜梨
地处黄河故道的滨海县现代农业园老梨园内,一株株虬枝盘曲的老梨树枝繁叶茂,黄梨、鸭梨、雪花梨、无名梨等多个品种的梨树幼果挂在枝头摇曳。园区与南农大等科研院校加强合作,和“银发专家”签订技术服务协议。行走在岭山村,各家各户门前屋后的空地上都种了各种树苗,宛如每家都是一个小果园。村民种植的蜜梨树,一棵可挂果千余斤,效益接近6000元。经济条件改善后,村民更加重视教育,该村80%的农家学子都考上了大学,有着“状元村”的美誉。
盐都·泾口村菱角套养
董大水生蔬菜设施生产基地位于盐都区秦南泾口生态农业产业园,该大棚基地轮种了50亩菱角、60亩荷藕。同时,该基地还在大棚菱角田里套养了泥鳅、大棚藕田里套养了龙虾、甲鱼等,尝试生态立体高效种养模式。据初步估算,菱角田亩均纯收益可达10000元以上,藕田亩收益也在5000元左右,基地带动30多人就业,人均年收入两万五千元。
东台·方东村苗木
王陶培,东台市新街镇方东村陶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他抢抓“互联网+”机遇,让新街苗木搭上现代“电商快车”,先后创建了“东台苗木网”、“苗木58网”,并在网络上打造“东台女贞”品牌,他不忘带动当地农户一起创业致富,让大家共享苗木“财富蛋糕”,在他的带动下,新街苗木有1000多人的庞大经纪人队伍,并借助电子商务,将苗木市场扩大到13个省份,带动周边8000多人增收致富。
响水·韩家荡浅水藕
响水韩家荡天荷源一万五千亩莲藕碧波荡漾,该基地共有荷花莲藕品种151个,产品出口加拿大、日本、迪拜等国家,“连万家”牌莲藕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基地还创办江苏天荷源食品饮料有限责任公司。藕田套养龙虾、鱼蟹,共安置就业岗位450多个,户平增收8000元以上,万亩荷田已成为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景点。
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大农业开辟农民“新财源”。
近年来,全市涌现出一大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亭湖·佳美嘉家庭农场
亭湖区佳美嘉家庭农场,座落在亭湖区南洋镇,拥有耕地320亩,主要从事蓝莓、冬桃等高端水果的生产与经营,其中蓝莓亩效益可达4万元。
亭湖区佳美嘉家庭农场益农信息社负责人仇春辉:“做农业的人不仅仅只注重于生产这一块,我们积极引进了时下比较潮流的互联网+的一些理念。”
经济开发区·顾兵家庭农场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顾兵家庭农场,从事优质粮食规模经营,现有耕地3500亩,年出售粮食4000多吨,纯收入近200万元,带动了步凤镇60多个粮食经营大户每亩节约成本168元。
射阳·峰琴辣椒专业合作社
射阳县峰琴辣椒专业合作社,创办于2009年4月,现有成员151人,示范基地3000亩,200吨冷藏库一座,注册了“鹤湘”牌商标。该合作社从起初种植规模不到100亩、销售额不到1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辐射6万亩、带动8000多成员、增收2亿元的规模。
射阳县峰琴辣椒专业合作社薛峰琴:“目前我们的辣椒已经初具规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带动更多农户致富。”
东台·时堰模式
夏日的田头,东台市时堰供销合作社主任、东时为农服务合作联社理事长陈礼银正带着合作联社的高级技师为农户“生病”的秧苗诊治,并给出解决方案,这也是合作联社“时堰模式”其中的一项服务。
东台市时堰供销合作社主任、东时为农服务合作联社理事长陈礼银:“我们提供了有五个方面的,从农业技术,农资供应到农业机械化的服务,到包括我们整个生产过程中全过程的服务,后来又扩展到资金服务。”
东台市时堰镇东时为农服务合作联社,目前成员单位53个,社员2618人,全年受托农田6万多亩,受益农户1.3万户。
大丰·新丰荷兰花海
休闲观光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蓬勃兴起。大丰区新丰镇着力打造的荷兰花海,占地3000亩,已形成种植郁金香300多个品种、3000多万株的规模。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实现经营总收入近5000万元,示范带动花海所在地周边8个村、3000多农户发展花卉苗木种植,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0%。
盐都·杨侍休闲观光
盐都区郭猛镇杨侍村依托杨侍农业生态园,成功打造千亩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区,常年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带动了农民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二万五千多元。
盐都·仰徐村
盐都区仰徐村大力发展城郊旅游业,吸引民间资本,建设秀城生态园、洪圣风情园,积极引导农户利用自家居住的房屋办起了六家具地方特色的农家乐,创建成具有里下河风情的省四星级“都市乡野、快乐仰徐”一日游项目,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0元。
建湖·九龙口大闸蟹
建湖县恒济镇的九龙口大闸蟹有限公司,靠产供销一条龙指导服务,实现销售1.5亿元,带领200多户养殖户,其中贫困户30多户,走上发家致富小康路。
建湖县恒济镇苗庄村蟹农:“多亏来了蟹老板,带着我们养大蟹,连年有钱赚。以前年年亏,一屁股债,就剩一个穷了。现在多好,苦到钱了,也算是有房有车喽。”
盐都·大纵湖大闸蟹
陈长荣,盐城市大纵湖大闸蟹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联合当地118名养殖户成立大闸蟹养殖专业合作社,安排就业人员350人,间接带动剩余劳动力转移730人,带动920户农民户均增收达5000元,大闸蟹圆了致富梦。
建湖·九龙口冲浪鱼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生态循环养殖以及综合服务等新模式促进种养业效益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座落在建湖县恒济镇的盐城正荣生态渔业有限公司,由水产养殖大户陈正华于2015年创办,两年来,公司流转土地700亩,新建了全国最大的池塘循环水养殖基地,养殖鲫鱼、草鱼、鲈鱼、鳜鱼、鳊鱼、鮰鱼、黄颡鱼等高效养殖品种,并注册“九龙口冲浪鱼”商标,2016年实现总产值1140万元、利润280万元,亩均效益达6000元以上。
盐城正荣生态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正华:“我们引进了美国奥本大学‘气推学’技术,加以改进,搞了80条槽,让鱼24小时不停的冲浪运动,每条鱼都像“运动健将”。”
大丰·圩东村林权改革
返乡创业、回乡创业、下乡创业,凤还巢奏响富民“新乐章”。
东台·森虎商贸
创业是富民之源。东台森虎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网上营销的电商企业,2016年交易额达4亿元,2017年将突破5亿元,是东台地区B2C电商销售龙头企业。
东台森虎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伟:“东台市这个地方呢,是我们的家乡,而且发展非常的快,不管从成本方面也好,或者从人才方面也好,都是一个比较好的开始,所以我们就决定,以东台为基地,作为我们创业的开始。”
受家乡创业热潮的感染,从荷兰赫尔辛基大学硕士毕业的吴伟和身为陕西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飞机制造师的丈夫梅虎进毅然辞去薪酬优厚的工作,回到家乡东台,创立“森虎”商贸,从起步时的小网店,发展到目前拥有2万平方米仓储中心、日均线上销售2万多单的规模。
阜宁·金丰源蔬菜育苗专业合作社
姜官俊,系阜宁县金丰源蔬菜育苗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早年在苏州从事蔬菜、花卉种苗培育、种植。2009年返乡创业,承包了位于阜宁县新沟镇新南春华秋实农业示范园内的育苗中心,为全县各镇区种植户及周边市、县种植户提供优质的育苗服务。全年育苗量达1000多万株,其中西瓜自生苗和嫁接苗500余万株、辣椒200余万株,番茄、花菜等300多万株,年效益达150万元,纯收益30万元以上。
阜宁县金丰源蔬菜育苗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官俊:“当时我们建这个大棚基础设施的时候,有25%的(设施)政策补贴。种植户供应种苗也有补贴政策,西瓜嫁接苗,政府直接补贴8毛钱,不收老百姓1分钱。”
政策一活天地宽,加快富民,要发挥出政策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效。
建湖·江苏军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军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火鸡养殖、销售为主导,集生态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循环生态种植、羽毛工艺品研发制作为一体,占全国火鸡市场份额近3成。该公司生产的火鸡及其加工制品,90%以上通过其创办的“乡旮旯众创空间”电商平台销售,2016年实现销售8000多万元,并带动所在的建湖县高作镇陈甲村312户农民利用网络销售,使该村荣获全省首批“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公司总经理鲁曼被媒体称为“乡旮旯飞出的火凤凰”。
大丰·退伍军人创业
单首甲,1992年入伍,退伍回乡后放弃了机关就业机会,扎根大丰区白驹镇农村,2009年创办新鑫蔬菜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近1000亩,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领办“锦绣大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启创业之路。
退伍军人大丰区白驹镇“锦绣大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负责人单首甲:“首先,我第一个字就是不怕苦不怕累。”
2012年以来,带动周边100多户村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青椒、线椒、茄子、西甜瓜等蔬菜瓜果,不仅上了超市的货架,而且打入了上海西郊国际、青浦、朱家角、金泽等农贸市场。目前,辐射带动发展大棚蔬菜近2000亩,人均增收2500元。
退伍军人大丰区白驹镇“锦绣大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负责人单首甲:“一年年的发展以后,我们从3辆车,13辆车,20辆车,到现在发展到40多辆车,每车都十多吨货,每一天我们销售400多吨货,我们现在的收入达到了六七千万元一年。”
搭平台、厚家底、立标杆,好榜样带领百姓共奔小康路。
大丰·恒北村早酥梨
大丰区大中镇恒北村党委书记李晓霞:“我们通过合作社,首先是带动我们老百姓发展果树种植产业,第二点呢是为我们果农提供这个技术服务小组,我们还发展恒北以梨为元素的旅游创意产品,带动他们进一步增收,同时村集体这块,我们还保护性地注册我们恒北系列品牌,通过这些品牌我们进行这个贴牌生产,发展延伸的加工产业。”
滨海·天场电子商务
滨海县天场镇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支部+电商”模式,构建组织引领、典型示范、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村级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镇已有32家电商企业入驻,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被评为“省级电商示范镇”。
东台·甘港村实体经济
东台市五烈镇甘港村党组织书记刘怀仁,原在镇属企业担任负责人,1993年组织上要他回家乡甘港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当时的甘港村负债较多,而且矛盾纠纷不断。不少人劝他,厂长当得好好的,何必趟这个浑水。
东台市五烈镇甘港村党总支书记刘怀仁:“但是我想,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服从组织安排。没有做不好的事,只有做不好事的人,要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喊破嗓子,不如放好样子”
到村后他果断对几家资不抵债的村办企业进行改制,大力发展工业主体经济,先后建成串场河沿河经济带、东廉公路沿线工业区、333省道沿线工业区三个工业集中带,全村大小企业100多家,纺织、麦芽、机械等企业形成规模,初具特色。同时发展高效农业、观光农业。目前,甘港村实现三业总产值10多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万元,村集体积累700万元。富民路上,村“两委”是农民的主心骨,村书记是推动发展的“领头雁”。
下篇
产业是富民之基,是必须做好的富民加法。近年来,全市上下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市战略,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端起“金饭碗”“银饭碗“,奏响产业富民新乐章。
打造园区、集聚产业,搭建富民增收“大平台”。
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产业园区项目载体”集中观摩活动,推动各板块积极打造特色产业。盐城韩资工业园、盐都高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园等一批园区载体,在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吸纳更多产业工人、夯实富民增收基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台·安丰镇电子信息产业园
东台安丰镇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总面积4.3平方公里,启动区域2平方公里,已入园精密电子制造关联企业近30家,新引进1200台CNC数控加工中心智能设备。目前,园区就业人员近4000人,其中本地人员占80%,每年新增300个以上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在外技术人员返乡就业、大中专技术学生当地就业、下岗工人培训再就业。职工月平均工资3500元以上。其中,蓝领工人凭借较高的职业技能和操作水平,成为企业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工资收入水平均比普通工人高1000元左右。
滨海·东坎产业园
作为市一类园区的滨海东坎产业园,园区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入园企业36家,现代高效农业园占地3000亩。近年来,园区在促进富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吸纳2000多人就业,另一方面为回乡人士创业搭建了平台。园区经济竞相发展,带动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三个口袋”更加充实。
培育商圈、创造商机,拓宽增收致富“新财路”。
城南新区·聚龙湖商务区
在中心城市加快发展的同时,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应运而生。聚龙湖商务区,是城南新区着力打造的第一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目前区内已建成单体建筑120余幢(包含各类商务、商贸建筑),完成建设投入超200亿元。吸引了包括金融城、凤凰汇、国际创投中心、金鹰天地、华邦国际等一批商务、金融、商贸、文化重大项目落户,已成为当前盐城商务环境最高端、综合配套最齐全、文化特色最鲜明的板块,新增创业就业岗位超5000个。
盐城市城南新区经济发展局商务条线负责人王勇平:“城南新区目前有中南、聚龙湖、宝龙三大商圈。今年我们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新型业态发展,最主要是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已经招引100多家电子商务企业,2016年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突破十亿元。”
城南新区·中南城购物中心
中南城购物中心,秉承“吃喝玩乐购,时尚中南城”的品牌理念,致力打造一站式全生活时尚圈,更为有志创业的年轻人提供了难得的创业机会。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超5亿元,税收1200多万元,创造创业就业岗位2000多个。仅仅是启用半年多的中南城B座,目前已集聚创业商户60多家,增加创业就业岗位800多个。现代商圈创造了无限商机、带动了大量就业,城市因之更繁华,生活因之更美好。
培大育强、龙头带动,开拓富民增收“活源泉”。
东台·富安茧丝绸
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实行“公司+蚕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桑园面积12.7万亩,养蚕农户6.5万户。1998年以来,累计向蚕业基地内农户兑现“二次分配”款1.5亿元。2016年,富安镇蚕农亩平收益近万元。
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卢克松:“每一个产业有一个龙头企业,他就能带好一片,农民的一家一户搞的东西,如果没有合作社,没有龙头企业带动的话,农民有东西卖不掉是不行的。”
盐都·江苏中恒宠物用品公司
江苏中恒宠物用品公司,是专业从事宠物用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宠物用品制造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多种宠物用品,85%出口美国、欧盟、东南亚、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现有职工1100人,99%以上为本地职工,平均工资达3500元左右。
射阳·辉山乳业
辉山乳业,计划总投资100亿元,落户于射阳港经济开发区,涵括牧草种植、饲料加工、奶牛养殖、乳制品生产、观光牧场、工业旅游等系列子项目。围绕建立“牛”产业链,一个三口之家农民可以在承包土地租赁上净增年收入3.6万元。如果农民自己种植牧草,按照10万头肉牛、10万头奶牛养殖规模,可增加收入1.8亿元。
阜宁·阜宁大糕
阜宁县益林镇发挥传统品牌优势,做大“阜宁大糕”产业,成立阜宁大糕产业协会,吸纳从业人员5600多人,年产值达10亿元,带动全县21000多人增收致富。
亭湖·温氏养猪模式
亭湖区盐东镇三忠生猪养殖场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养猪致富,发展和壮大养猪业。目前,全镇共有700多户生猪养殖户,年出栏12万头生猪,产值2亿元。生猪养殖“温氏模式”享誉大江南北,正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推广,正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受益。
特色引领、创新路径,开辟富民增收“新天地”。
帮助有特殊需求的人群,立足本地挖潜,加快发展屋顶经济、劳动密集型、就业灵活型产业,最大限度用足、用好劳动力资源,促进生活、就业、发展“三不误“。
东台·万户屋顶光伏工程
东台万户屋顶光伏工程,以打造示范项目来带动全市分布式光伏发展,分类有序推进家庭屋顶光伏项目,让光伏发电走进千家万户,摸索出一条光伏富民新途径。截至今年5月底,共完成家庭屋顶光伏安装2000多户,投资超过1.9亿元。计划到2020年建成万户家庭屋顶光伏,最低可实现电力销售和电价补贴达2800万元,户均收益超1.4万元。
亭湖·龙庙村羽毛收购与加工
亭湖龙庙村,是全国出了名的羽毛收购专业大村,全村有300多个羽毛收购专业户,年收购羽毛总量近3000吨,收购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羽毛年均交易额超百万元和超千万元的农户越来越多,年均交易额也跨过亿元大关。小小羽毛飞上天,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产业,带动了全村近790户群众发家致富。
阜宁·古河陪读家长就近就业
阜宁古河镇,针对在读学生多、陪读家长多“两多”这个特点,将促进陪读家长就业与服务企业用工有机结合起来,为洛克铸造等7家规模企业以及镇内家庭作坊式加工点提供招工服务。今年新增盐城永烁服饰有限公司、盐城森友木业有限公司等返乡人员创办企业6家,学校周边新增家庭作坊式集中加工点7个,另外还有若干零散加工点,可提供适合陪读学生家长就业的岗位600个。目前,已有192人进厂就业。按照古河镇目前2000元/月的工资水平,人均年增收25000元左右。
盐都·盐龙街道建筑业
盐都区盐龙街道以建筑业为主业带动群众致富,当地的江苏金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做优精品工程,积极拓展省内外市场,全年预计实现建安产值40亿元,成为江苏建筑企业中为数不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带动1.5万人就业,人均收入达6万元。
聚焦富民,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答题”。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科学布局,以“强富美高”为蓝图,以“两聚一高”为主题,把“百姓富”浓墨重彩地写在盐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篇章中。始终坚持放大政策效应,围绕省“富民33条”政策,研究出台有较大突破和含金量的“富民十条”,紧扣“江苏路径”设计“盐城方案”;始终坚持共建共享,有效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用基本公共服务开支的“减”,换取收入含金量的“增”,增加群众的“隐形财富”,让人民生活更有质感。始终坚持创新体制机制,破除影响富民的制约和束缚,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的富民红利。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今天的盐城,新兴产业拔地而起,创新创业风生水起,资源要素加速汇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到处欣欣向荣,一派生机勃勃,一幅全面小康的生动画卷正在盐阜大地徐徐展开。我们坚信,盐城的明天会更加美好,盐城人民的生活必将一天更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