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5日被曝光淀粉肠里含有“人不能吃”的鸡骨泥后,这个顶流网红小吃在5天内登上微博热搜近40次,其中7次话题热度登顶,堪称史上波及人数最广的塌房事件之一。
不少围观网友在线破防:“我都吃淀粉肠了,你还往里面放什么肉!”
几乎是一夜之间,热闹的淀粉肠摊位无人问津,路人们望而却步,不少摊主一晚上0收入。曾经的“朝阳产业”,转眼就似乎要夕阳末路。
不过故事没有就此结束,淀粉肠也并没有因此被彻底打入冷宫。
一些“溺爱”淀粉肠的网友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后,没有就此抛弃,而是奔走为淀粉肠澄清。他们引用专家的观点,指出“鸡骨泥可以给人吃,要看加工条件”,以及出现问题的或许只是个别厂家,不能打死所有淀粉肠。
淀粉肠厂家们也没有坐以待毙,他们晒出产品合格证书力证清白,面对质疑有人甚至在直播间2小时吃掉10根肠。
前往新榜搜索“淀粉肠小王子”查看抖音直播更多数据
多方努力之下,淀粉肠的口碑触底反弹,#肠粉回宫#话题一度引爆热搜。就连“东方甄选”的自营烤肠账号都赶上了这波热度,近期开始首场直播,镜头对准了烤肠工厂生产流程。
前往新榜搜索“东方甄选考场”查看抖音直播更多数据
一根小小的淀粉肠,不过两三元,为什么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波?这场风波背后,淀粉肠究竟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淀粉肠出事,心碎的是网友,而真正受到损失的,是这条产业链上的各个角色——夜市卖淀粉肠的摊贩、提供货源的经销商,以及生产厂家。
“蓝鲸新闻”报道称,有淀粉肠经销商这几天遭遇批量退货,并重点提到了“夫宇”这个牌子的淀粉肠,因为比其他牌子看起来更大,利于销售,因此颇受摊贩欢迎,但经销商表示“我们自己都不吃,里面有狠活”。
“央广网”原报道中提到淀粉肠品牌与配料表
图源:央广网
失望的网友们并未买账,他们涌进卖夫宇淀粉肠的直播间与主播对峙,刷屏淀粉肠的质量问题,甚至攻击起了主播本人。
抖音主播“淀粉肠小王子”也没有幸免。这是一个专门卖夫宇淀粉肠的直播账号,IP地址与夫宇一样都位于山东枣庄,到目前为止已经直播卖了一年多的淀粉肠。
淀粉肠“塌房”风波后,“淀粉肠小王子”在直播间被几万人指责抨击,客服也被殃及,几个月前卖出去的货都被要求退款。他本人表示:“我把这辈子的骂都挨过了。”
前往新榜搜索“夫宇淀粉烤肠”查看抖音直播售卖更多数据
一些食品营养领域的科普大V比如“中国食品报融媒体”、“营养师顾中一”也为淀粉肠发声,顾中一指出淀粉肠添加鸡骨泥并无实锤,且即使添加也不是违规行为,鸡骨泥可以用于人的食品,因此“没必要一刀切把淀粉肠划成不能吃的‘毒食品’”。
在这种趋势下,越来越多“溺爱”淀粉肠的网友选择了“原谅”,抖音上几天之间冒出了数十个跟风直播夫宇淀粉肠的账号,“淀粉肠小王子”也因此销售额暴涨。
新抖数据显示,3月18日-3月20日连续三天“淀粉肠小王子”的日均销售额均超过10万元,热度最高的单场直播观看流量超过130万人次,销售额达到10万-25万元。此前他单场直播销售额大多为2500-5000元,直接暴涨近10倍。
淀粉肠到底还能不能吃,目前仍处于各家举证阶段,不能一杆子打死,也无人敢打包票。
从目前趋势来看,这根淀粉肠引发的风波和论战,短期内可能还将持续。
不过,一根成本几毛钱、售价两三元的淀粉肠,究竟为什么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波,还有无数“溺爱”的网友主动为之证明“清白”?
这大概就是夜市圈“顶流”的影响力吧,有网友表示“我比流言蜚语更早认识它”,虽只是玩梗调侃,但也不无道理。
作为不少人从小吃到大的夜市小吃,淀粉肠这两年风头不减,加上摆摊经济爆火的加持,话题热度始终居高不下。
对于许多想将摆摊作为副业的年轻人来说,淀粉肠是一门门槛低、上手快、又很容易有即时回报的生意。
有摆过摊的网友透露,淀粉肠找经销商拿货,一根便宜点的五六毛、贵点也就9毛不到一块,摆摊一般卖3元一根,贵一点的卖5元,一个晚上挣个小几百问题不大。
今年2月他又在视频里表态“香肠没有纯淀粉,纯淀粉做不了香肠”,大厂家用的肉可能好一些,小厂家就是鸡皮鸭皮鸡架子加淀粉调料色素之类的混一混。
如今淀粉肠出事,辛吉飞的视频片段又被重新翻出来,他本人也跟上了这波热度,再次发视频称这种淀粉肠“狗都不吃”,还为自己曾经因点评淀粉肠被扣上制造焦虑的帽子喊冤。这条视频获赞3.7万次。
当然,可以预见的是,按照眼下这势头,315之后的淀粉肠短期内热度还不会凉。
前往新榜搜索“爱做饭的多多妈”查看小红书账号数据
时到今日,淀粉肠的“塌房”风波还没有大结局,关于淀粉肠的争议依旧存在。
经历这一切后,淀粉肠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从如今的话题走向来看,淀粉肠生意应该不会彻底走向末路,流量在,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夜市小摊仍有生意。
一个20万人投票的调查显示,超五成的网友表态自己还会持续吃淀粉肠。
一批生产厂家正在通过工厂车间直播方式接受网友监督、挽回淀粉肠口碑,“东方甄选”等头部品牌也在试探性介入,有报道称淀粉肠的行业标准或许因这一次事件被推动建立。
又一次,短视频直播成为了商家阵地,也为他们带来“泼天的富贵”和流量,一些品牌和商家也日渐习惯了且越发熟练地用这种方式来为自己发声。
但掌握了流量不代表就掌握了真理,流量本是双刃剑,食品安全也无小事。
淀粉肠风波不该只在流量玩梗中过去,即使无条件“溺爱”淀粉肠,网友也需要一个尘埃落定的答案: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