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gatethemethodsappraisingthelabialpartmoisturizingeffectoflipstickcosmetics
YECong-xiu,LAIWei,YIJin-ling,WANMiao-jian,ZHANGYu-qing,YINsong-chao
(DepartmentofDermatology,theThirdaffiliatedHospitalofSunYat-SanUniversity,Guangzhou510630Guang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methodsappraisingmoisturizingeffectoflipstickcosmetics.MethodsThekeratodermamoistureoftentativeandcontrastonlabialpartandvolarforeamweretestedbyComeometerCM825beforeandafterusinglipstickcosmeticsrespectively.ResultsBothkeratodermamoistureoftentativeinlabialpartandvolarforearmwerehigherthanthatofcontrastafterusinglipstickcosmetics(P0.01),indicatingthattherewasaequivalenceofmoisturizingeffectbetweenlabialpartandvolarforearmkeratoderma.ConclusionIntheappraisalmoisturizingeffectoflipstickcosmetics,volarforeamcouldbeusedasthesubstitution.
Keywords:labialpart;cosmetics;moisturizingeffect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年龄在20~55岁,口唇和前臂皮肤干燥,能严格遵照研究方案的要求,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上肢和口唇有皮炎者;②有过敏体质或化妆品过敏者;③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及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④有精神疾病及严重内分泌疾病者或妊娠以及口服避孕药者。剔除标准:研究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或违反研究方案(如实验期间使用其他润唇膏或药物及其他特殊原因要求退出者)。
1.2一般资料:共纳入受试者30名,全部按要求完成试验,其中男性7人,女性23人,年龄在20岁至42岁之间,平均(28.3±5.82)岁。在使用产品前,试验侧和对照侧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可比性。
1.3试验方法
1.3.1分侧:采用开放、随机自身前后对照方法,随机选取并标记受试者双侧前臂屈侧对称部位(5cm×4cm)和双侧下唇(1cm×1cm)为受试部位或对照部位。受试部位均匀涂抹某品牌子润唇膏(2mg/cm2),对照部位不涂抹任何产品。
1.4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分析法进行分析,P
2结果
2.1试验前后唇部和前臂屈侧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的变化情况:唇部和前臂屈侧试验侧含水量在使用此保湿产品后第2h、4h、6h、8h和10h所测得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均较对照侧均有明显增加(P
2.3唇部和前臂屈侧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升高率的比较:根据公式: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升高率=〔(Th-T0)-(NTh-NT0)〕/T0,分别计算唇部和前臂屈侧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的升高率,结果显示,唇部和前臂屈侧的含水量均有较大的提高,但是前臂屈侧的升高趋势较唇部更加明显,见表4。
3讨论
目前,国内外评价保湿类化妆品保湿功效最常用无创性仪器测量法是利用ComeometerCM825仪测量靶部位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1-4],但是尚无评价润唇类保湿化妆品唇部保湿功效方法的报道。我们通过测定唇部和前臂屈侧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对某品牌的润唇膏进行了10h保湿功效的评价,结果显示使用产品后第2h开始,唇部和前臂屈侧试验侧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均比对照侧有明显增加,其差异均有显著性,表明唇部和前臂屈侧均能作为润唇类保湿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的靶部位。
综上所述,在润唇膏类保湿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中,测定唇部或前臂屈侧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的方法是可行的;前臂屈侧和唇部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在保湿功效评价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前臂屈侧可能成为润唇膏类保湿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方法更好的靶部位。前臂屈侧是否可以完全替代唇部用于这类保湿化妆品保湿功效的评价,我们将在后续的试验中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ZuangV,RonaC,DistanteF,etal.Theuseofacapacitancedevicetoevaluatethehydrationofhumanskin[J].JApplCosmetol,1997,15:95-102.
[2]BlichmannCW,SerupJ.Assessmentofskinmoisture:Measurementofelectricalconductance,capacitanceandtransepidermalwaterloss[J].ActaDermVenereol,1988,68(4):284-290.
[3]赖维,吕瑛,万苗坚,等.保湿类护肤品功效评价方法的探讨[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7):441-442.
[关键词]食品包装食品标签问题
食品包装的材料、包装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食品包装学发展成为独立于食品工艺学的一专门学科。这门学科日益受到重视,成为有关食品各类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按照国家教委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及农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课程应系统地介绍有关食品包装材料、工艺技术、机械设备和设计方法,并反映近年来世界各地在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
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教师要力图把一些食品包装的基本理论讲解的清晰易懂,从而使学生通过理论教学,能够掌握食品包装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包装方法的原理,学习和理解有关食品包装的材料运用、包装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包装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应介绍近年来世界各地在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
基于上述认识,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包装学”课程进行了教学研究,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在调查走访中,了解食品包装,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从食品标签入手,带着问题,在逛超市中学到知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能力目的。
1.通过各种方式,或走访食品厂,或逛超市,调查了解常见食品的包装。
比如,面包的包装,先让学生调查有几种包装形式,然后引导总结各种包装形态的优缺点,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再查阅有关资料介绍发展历史。通过调查学习认识到面包通常是采用软包装材料裹包的。主要包装材料有如下几种:
(1)蜡纸。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包开始采用蜡纸裹包。蜡纸是最经济的包装材料,在自动裹包机上也有足够的挺度,封合容易,能有效防止水分的散失,其缺点是透明度不好,而且折痕容易造成漏气,引起面包水分散失和发干。
(2)玻璃纸。1920年前后玻璃纸就开始作为面包的裹包材料。后来改用涂塑玻璃纸,解决了半防潮性和热封问题。1930~1955年,面包基本上改用玻璃纸包装。但是,玻璃纸的包装成本比蜡纸高得多,比较适合用作高档面包的包装。
(3)塑料薄膜。国外50年代开始采用聚乙烯薄膜包装面包。聚乙烯薄膜包装成本比玻璃纸低30%左右,但是,厚度较薄的薄膜的机械操作工艺性能差。聚丙烯薄膜透明度优于聚乙烯,而且挺度较大,机械操作工艺性能也好。不过,单纯的聚丙烯在-17.7℃时就会脆裂,而且热封困难。到1962年,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三层共挤材料出现,进一步满足了面包包装的需要。
(4)目前,大约90%的面包都采用聚乙烯塑料袋包装,其优点是,可反复使用,方便,面包的货架期较长,而且不需要捆扎,可采用热封或塑料涂抹的金属丝扎住袋口,也有采用聚丙烯塑料袋扭结袋口包装面包的。更讲究一些的是采用铝箔/纸复合材料或铝箔/聚乙烯复合材料。这类包装材料不透明,但可以保护面包中维生素B1免受损失。
经过这个过程后,从食品包装原理学总结出面包包装的要求主要是保持面包水分,防止老化和防止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侵染以及防尘。
2.联系实际,从食品包装技术应用及生活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提供一定的基础。
通过调查,学生了解到果蔬保鲜的包装方法:
(1)塑料袋包装
要求使用的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对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透过性适当,并有一定的机械加工性能,无毒副作用。大部分果蔬可采用此法包装保鲜。
(2)浅盘包装
将果蔬先放入浅盘中再进行裹包或装盒,浅盘主要有纸浆模塑盘、瓦楞纸板盘、塑料热成形浅盘等,包装时采用热收缩包装或拉伸包装固定产品。这种包装具有可视性,有利于产品的展示销售,消费者对内装产品一目了然。芒果、白兰瓜、香蕉、番茄、嫩玉米穗、苹果等都可以采用这种包装方法。
(3)穿孔膜包装
实施穿孔膜包装时,穿孔程度应通过实验确定,一般以包装内不出现过湿状态下所允许的最少开孔量为准。由于薄膜穿孔,这种方法很难再有气调作用。
(4)简易薄膜包装
对果蔬实行单个包装时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即用塑料薄膜对果蔬进行简单裹包拧紧,只能起到有限密封作用。
收回调查资料后针对其中穿孔膜包装进行重点讲解,用密封方法包装果蔬,在条件不适时包装内易出现厌氧腐败、过湿状态和微生物的侵染。因此某些果蔬的保鲜需用穿孔膜包装,即在薄膜上按要求刺穿一定数量和直径的小孔再进行包装,以避免袋内二氧化碳的过度积累和过湿现象。许多绿叶蔬菜和果蔬适宜采用此种方法,这样加深了对打孔膜保鲜包装贮藏方式的理解。
3.调查几种食品的标签,与国标规定的对照,看存在什么不足,应如何改进。比如,按照标签标准规定有必须标注的内容,推荐标注的内容,为提高学生能动性,可留课后作业:调查几个附近食品厂家的标签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注的内容有: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或/和保存期,贮藏指南,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特殊标注内容。当包装容器的最大表面积小于10cm2时,除香辛料和食品添加剂外,可免除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或/和保存期、质量等级、产品标号。产品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已明确规定保质期或保存期在18个月以上的食品,可以免除标注保质期或保存期。进口食品可以免除原制造者的名称、地址和产品标准号。推荐标注的内容是批号、食用方法、热量和营养素。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食品,必须在食品名称附近标注《辐照食品》;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任何配料,必须在配料表中加以说明。
参考文献:
[1]陈志周,于志彬,迟建,等.《食品包装学》的探索与实践[J].包装工程,2004,25(3):202-203.
[2]张平安,艾志录,赵秋艳,等.食品包装学的多媒体教学[J].现代食品科技,2005,21(2):145-147.
关键词:绿色设计理念;食品包装设计;绿色设计方法
1绿色设计理念概述
1.1绿色设计的概念
绿色设计强调环保与视觉冲突、理念内涵的完美统一。在设计之初,制定出预期指标,所要面对的目标群体,根据不同的目标群体制作不同的方案。环保,就是指设计之初的环境材料控制与设计之后的环保预防措施,这两方面是绿色设计的核心与关键。我们无法强调设计对环境的丝毫不影响,但必须通过测试是环境污染效果降到最低,对人类没有强烈的危害。我们通过最简单的原材料,最核心的设计理念使设计出来产品适合目标群体的口味。
1.2绿色食品包装的内涵与必要性
绿色食品包装强调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三重特性。但同时还包括对人体生理、心理结构没有副作用。能够在第一次用完之后经过降解程序再回收利用,对第二次利用没有副作用,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能够有效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功效。绿色食品包装在讲究环境效益的同时也需要设计的可视性强,对产品的宣传效果明显,反映出产品的经济社会价值。
绿色食品包装的必要性:绿色设计应该渗透在设计领域的每一个方面才能凸显其社会经济价值。绿色食品包装是产品绿色设计观念发展趋势的需要。在目前,社会一直在肯定绿色食品对人体的营养价值,但是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明白,缺少绿色食品包装的产品就不是真正意义的绿色产品。
2绿色设计理念在绿色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2.1绿色设计理念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体现
绿色食品包装首先强调正确的包装材料。正确的包装材料主要是指在材料的生产、使用、报废、回收处理再利用过程中,能够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设计理念强调环保与设计效果的完美结合,一方面选材环保可回收利用,另一方面设计出的产品内涵深刻,能够满足大众的需求。把绿色设计理念与绿色食品包装材料相结合,能够创造出再生循环利用率高、食品卫生有保障、设计意义独到的绿色食品包装,获取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2绿色设计理念在食品包装造型中的体现
食品包装强调造型与设计理念的统一。造型主要是通过材料与包装的结构来支撑与组合完成。在材料选取上,绿色设计主要采取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大的原材料。而食品包装的结构主要根据食品特定的功能选取特定的包装样式与形态。选择适当的包装容器形态。通过材料与包装结构的合理协调,构成了包装的强大阵容,合理的包装形态结构。完善的指导理念是包装绿色化的必然要求。
绿色设计的基本理念包括包装品的基本功能的保存、包装设计的艺术特色的渲染。包装容器的保护性、方便性、视觉性和工艺性等功能性要素决定了设计的成败。绿色设计理念要求包装设计在满足功能性和艺术性等基本需求的同时,体现简约设计思想和人文关怀理念。简约设计是直接从物质角度考虑的绿色食品包装设计思想,简洁而不简单,能够折射出设计者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人文关怀则偏重于体现非物质化绿色食品包装设计理念,给人一种以人文本的情感关怀,给物质世界以强烈的精神感知,体验人类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追求。
2.3绿色设计理念在食品包装色彩中的体现
绿色设计理念不仅强调产品包装显现绿色气息,更要求其充分反映人类的需求。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食品,需要什么样的包装,需要看到什么样的情感内涵。这就是一个“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一方面,包装色彩充分照顾大众的情感倾向。以消费者的需求为重点,通过调查包装设计的食品面对的受众,找出适合受众的情感色彩,不去过分追求色彩的绚丽与华美,关键在于色彩给人的舒适、愉悦、安全之感。只有平和的颜色方案才不至于给大多受众造成审美上的疲劳,也不会引起过多的社会争议。
另一方面,包装色彩设计要标新立异、大胆创新,从多种途径提炼更多的色彩,发掘更多的色彩表现方式,充分重视绿色设计的内涵,体现绿色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性。
(1)色彩选用准确,以少胜多。
(2)合理运用色彩对比,使包装醒目而不花哨。
2.4食品包装文字中的绿色设计理念
文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表现符号,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展现着独特的价值。它能够很真实的反映某一项设计理念也能很成功的吸引消费者对产品的追求,它甚至比图案、色彩对包装的表现力更加强势。包装上的文字是商品与消费者交流的基本要素,是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兼有装饰和表现商品特性两大功能。
作者所认为的现代包装的设计领域对文字的处理方式大概可以有这么几种:①字形的变体修饰。采用艺术化的手法,通过对文字的形象进行设计,可以从背景、效果等方面让整个图片突现文字本身,让文字所要表达的含义更直接的显现。②象征化手法形成标示系统。主要表现方法在于,根据设计的对象所要表达的内涵或者设计对象的厂家的形象,把字体象征化,反映某种特殊的意义。此方法类似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中VI标示的设计。③联想创造设计。就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出现一样,它是根据一些事物的表象创造出某个生字,然后一直沿用至今。我们可以抛弃某个字现在本身的含义,然后镂空我们的思维,根据我们需要表达的涵义对文字进行联想创造性的设计。这几种方式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分开存在于我们的设计视角中。
其实就作者个人而言,文字的设计是设计领域中最能引发我们思考与完善的部分。在绿色设计理念的贯穿我们当代设计领域的当代,如果我们能让文字充分显现其强大的内在涵养、内在表现性,让消费者从文字中体味到一种绿色的人文关怀。同时与设计者对食品包装上的文字与整体包装的效果有一个强烈的共鸣感,舒适、惬意,那么绿色理念设计所要追求的可持续发展便前景可观了。
3绿色食品包装的评价体系
我们对预期方案设定的目标是否达标,我们所要的预期效果是否达到,绿色设计实施之后目标群体对设计效果的作出如何的评价,专家学者对于绿色设计的评估与改进潜力的分析等是我们在绿色设计过程中所要关心的问题。
我们一般把常用指标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手段归纳为技术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两大部分。通过对方案实施手段进行技术评价,对方案产生的效果进行经济评价,最终确定该方案的在大范围内是否可行。对于本文所阐述的绿色设计理念,由于其特殊性,我们可以扩加另外一种评价指标,那就是环境评价指标,这项指标与技术性指标、经济性指标构成了绿色设计评价体系。在对绿色食品包装的设计中,我们一方面看我们的设计手段,设计是否创新,设计的理念是否突出;另一方面看设计出来的包装是否具有社会经济效益,节省经济成本,更为重要的还包括该设计是否符合国际环保标准,是否有利于节约资源,以最低的能源损耗创造出最有利于产品销售的包装成品,以小到大,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绿色设计方式作为一种对社会环保具有良好效益的设计方法,在目前已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企业形象的创造、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本优势,利用先进的技术与手段采取高校与国家研究基金会相结合的手段对该设计方式进行研究、创造、应用,将会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出不可估量的作用。绿色设计理念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将充分展现绿色设计的强大绿色功效和环保效益,通过赏心悦目的食品包装展现清新舒适的人本原则,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完美结合,将是我们绿色设计理念最需要表达的观点。当然,作为新的设计方法,在理论上还有所欠缺,在实践上更是困难重重,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烈需求必然会得到学术界与企业界的鼎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志峰,光复.绿色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安全为本
现在很多食品包装采用的都是多层复合软包装材料,安全性能的高低主要由印刷、复合等工序决定。
复合软包装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不安全因素来自印刷环节。目前复合软包装大多采用凹印工艺,使用的是溶剂型油墨,最大的安全隐患是有机溶剂的残留和超标。第二个不安全因素来自干式复合工艺中使用的胶黏剂,溶剂型胶黏剂同样存在残留问题。
要保证复合软包装的安全性,最治本的方法就是在印刷及复合环节采用无溶剂产品。
2011年底,我们公司研发的“复合薄膜用JY-I型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项目顺利通过成果鉴定,该胶黏剂的工艺适应性良好,用其制备的多种复合薄膜的初粘力、剥离强度均十分理想,且成本较低,在复合阶段没有任何残留溶剂产生,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我们曾经测算过,如果企业应用400吨JY-Ⅰ型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可替代约620吨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每年可减少消耗有机溶剂约1200吨。
除无溶剂胶黏剂外,在金誉包装,无溶剂油墨的研发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我们希望通过在无溶剂产品研发方面的努力,为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再添一层保障。
功能求新
食品软包装的功能性主要是通过基膜材料来实现的。总体来说,如下三个方面是功能性食品包装的主要研发方向。
首先是食品包装对光、水、氧气等环境因素的高阻隔功能。第二个研发方向是食品包装的抗菌功能。食品、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储运环境中充斥着大量细菌、霉菌,如果包装材料不具备较好的抗菌功能,就会影响食品的保质期。现在很多食品中都会添加防腐剂,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延长保质期。如果食品包装本身具有抗菌功能,就可以少加甚至不加防腐剂。另外,自选超市中的很多食品在陈列、展示的过程中会与不同的人发生接触,如果包装不具备抗菌功能的话,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叉感染,加速疾病的传播。
食品包装的第三个功能性研究方向,是选择性透过功能,有个形象的说法是“会呼吸的包装材料”,即包装材料会有选择性地透过某些气体,阻隔另外一些气体,以达到保鲜、防腐的功能。举个简单的例子,香蕉是热带水果,在南方吃到的香蕉和在北方吃到的口感很不一样。在南方,我们一般是等香蕉熟透了再吃,而由于担心香蕉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腐坏,一般都是在其没成熟的时候就运往北方了,因此在北方很难吃到“熟得刚刚好”的香蕉,不是未熟就是熟过了。如果我们选用了选择性透过功能的包装材料,能及时将乙烯等加速香蕉熟化的气体排出包装,就能有效延长香蕉的保质期。
上述三大功能,是许多食品包装企业正在技术攻坚的方向。总体来看,现在许多食品包装企业都能生产具备抗菌功能的包装材料,但这些材料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不具备清洁性和安全性。因为这类抗菌材料大多是把小分子抗菌剂添加到塑料制品里,虽然具有抗菌功能,但小分子抗菌剂容易迁移,对食品造成污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金誉包装正在研究一种“长效安全型/清洁型抗菌包装材料”,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基本成果,希望以后可以投入生产,运用到我们的包装产品上。
关键词:绿色包装减量化包装节庆食品
1什么是减量化包装
绿色包装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提倡产品包装整个生命周期都要做到尽量减少包装,并使用可重复利用、可回收或可降解的材料;即要确保包装的性能,又要有合理的结构,不俗的外观。“Reduce”即减量化是实现绿色包装的首要任务,各国都积极努力实现包装减量化。包装减量化,是指在保证盛装保护运输贮藏和销售的功能前提下,包装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尽量减少材料使用的总量。
欧盟各国将包装减量化作为发展绿色包装的的首要措施,欧盟94/62/EC指令规定,降低资源能源损耗首先要实行减量化,严禁过度包装。日本也大力倡导包装减量化,可通过减少容器厚度、减少包装层数、使用更轻薄的包装材料、改进包装结构设计等方法实现包装材料减量化。美国提倡商品无包装或简包装,礼品包装材料通常是环保材质的纸类、木材、纺织品,其优先顺序为:减量化、重复使用、循环再生、焚烧掩埋,包装减量化最为重要。
我国不少企业也积极推进包装的减量化,研发出了薄壁的包装材料并改进包装设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包装材料的消耗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但由于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在礼品包装和节庆食品包装这一领域,我们不但没能做到减量化,反而过度包装有愈演愈烈之势。
2减量化包装的主要技术
(1)薄壁化技术,在塑料包装和玻璃包装中应用广泛,更轻薄的包装容器不但节省运输成本,也可使产品看起来更精致细腻。(2)包装层数和包装体积减量化,在减少运输成本和减少浪费方面见效显著。(3)包装材料结构优化设计,减少内部剩余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4)同时,包装风格也要减量化,更轻型的材料和容器,更少的包装层数,理应搭配更加清新淡雅的设计风格。
3节庆食品包装中的过度包装现象及缘由
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是中国节日民俗中最重要的“三节”,元宵、粽子和月饼并称为中国三大节日食品。节庆食品的用途除了直接食用外,走亲访友,过节送礼同样必不可少。烟酒、茶叶、火腿熟肉制品,甚至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食品如朝鲜族打糕、江南口味的桂花糕等等都可作为节庆食品。商家企业纷纷抓住消费者购买节庆食品这一关键点,对节庆产品进行豪华包装,来吸引消费者。
现如今,国内的节庆食品包装从材料到设计到回收废弃上,每一环节都问题多多,主要表现在:(1)过度包装严重。月饼为例,天价礼盒月饼随处可见,最便宜几百元,而最贵的超过2万元。在杭州市茶叶批发市场,500克极品西湖龙井、碧螺春等茶叶,配以精美的檀木木盒包装,高档的紫砂茶具,售价高达1万元。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说“中国人讲礼,却只是虚礼――面子。”过度包装在我国有其特定的社会心理基础,“面子消费”、“身份消费”使商品超越了自身“物的属性”,礼品市场成为了过度包装的重灾区。(2)包装不人性化,结构繁复。在过度包装的设计中,结构不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产品,只是为了让包装显得更大,更有档次。实际忽略了包装的基本功能,甚至有些大而空的月饼包装被层层转送,打开时,发现由于没有很好的防潮防霉包装设计已经腐化变质。(3)包装无个性,包装设计趋同。同一种节庆食品包装设计趋同现象严重,如月饼包装,几乎无一例外采用大红色调,运用明月、牡丹、嫦娥等形象元素,毫无新意,令人生厌。
4努力促进节庆食品包装减量化
一是包装减量。在满足保护、方便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设计材料最少的适度包装;包装可重复利用或回收再生,提高资源利用率;包装废弃物可以分解腐化,对人体和生物无毒无害;在包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不应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或制造公害。二是包装装潢设计。要区别于庸俗的节庆食品包装设计,设计人员应杜绝设计的短期思维,致力于打造品牌,避免设计趋同化。努力使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很好地融合,找到节日气氛与现代简约更好的契合点。三是包装结构设计。从包装盒设计、盒内摆放、增加净含量、降低包装空隙率、包装的层数、包装的成本等方面对产品进行调整,避免包装“假大空”。以豪华为卖点的包装应逐步被以简约精致为卖点的包装取代。四是完善不同应用领域的节庆食品包装设计。节庆食品包装设计还要注重地方特色,并且满足餐饮业外卖,满足对外出口对包装功能方面的要求。五是从理念上转变对节庆食品包装的要求。提倡环保、节俭的包装,结构简单,设计清新的节庆食品包装,不一定就显得不够高档。相反,轻质的材料,配以考究的包装设计,巧妙地结构,反而会是包装看起来更用心更时尚,甚至会有收藏的冲动。
减量化包装不仅仅只应该在月饼、粽子、元宵三大节庆食品包装上应用,应该推广至白酒,糖果等过度包装严重的礼品中。减量化包装,在返璞归真的呼唤下和国家的立法规范大力支持下,逐渐摆脱过度包装不成熟的市场行为,走向一个健康发展的态势。一方面顺应国际化的潮流,采用和吸收一些国际化的标准和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重新传达传统节日给人们带来的淳朴的团圆理念和美好祝愿,让传统节日形式得到更持续健康的继承和发扬。
[1]闫丹丹.中国节庆食品销售包装的设计策略分析[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
[2]欧阳敏.绿色包装的可持续应用[J].今日科苑,2010-04-23.
[3]付中承.试论绿色包装[J].投资与营销,2007-06-01.
[4]许晨光,廖鹰翔.绿色包装―包装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包装工程,2002-08-15.
食品包装中添加荧光增白剂的原因
早在2005年,保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抽检的塑料袋产品中就发现了荧光增白剂,2011年上海查封了近十万只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爆米花桶,2012年几家大型方便面生产企业被曝出使用含有荧光增白剂的包装碗,2015年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食品用纸容器产品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结果称,在蛋糕盒中检测出了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在食品包装中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包装产品的美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青睐于具有洁白的表面和鲜艳的色彩的包装,这就对包装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迎合消费者及者的心态,包装生产企业及其上游企业必须改变生产工艺,而添加荧光增白剂是最为直接的方法。
其次,作为造纸原料的草浆或木浆纤维本身呈浅黄色或灰色,因此漂白和增白是造纸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两种工艺。相对于增白工艺,漂白工艺往往耗时长、用料多、产生的废弃物多,且工艺复杂,从而导致生产成本上升。而增白工艺操作简单,只需在纸浆、施胶剂或涂布剂中添加少量荧光增白剂就可以生产出洁白无瑕的纸张。因此,添加荧光增白剂已成为造纸企业普遍的做法。
另外,造纸企业通常认为,为了提高食品包装的耐水性和耐油性,纸张在制成食品包装之前通常要经过淋膜处理,因此制成食品包装之后的纸张不直接接触食品,大可不必担心荧光增白剂的添加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但他们忽略了荧光增白剂在不同介质间的迁移作用,以及人体手、嘴等部位对食品包装的直接接触,依然会导致荧光增白剂进入人体。
再次,某些不良商家使用明令禁止的回收料生产食品包装,为了掩盖回收料在颜色上发暗的缺点,便添加大量荧光增白剂,使包装变白或颜色变得鲜亮,以这样的方式逃避监管部门及消费者的质疑。
最后,消费者一味追求包装洁白外观的心态,也助长了荧光增白剂添加的风气。
食品包装中荧光增白剂的管理
通过分析荧光增白剂的添加原因,我们应该制定更加有效和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杜绝荧光增白剂在食品包装中的添加。
1.加强法律法规及产品标准的制定
2.加强对企业和最终产品的监管
有关部门应提高食品包装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并制定政策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开发新工艺,避免荧光增白剂的使用,同时加强对食品包装生产企业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其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对最终产品进行质量监督和风险监测,杜绝荧光增白剂的添加和回收料的使用。
3.开发先进检测手段,定性定量检测荧光增白剂
目前,国家地方监管部门对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手段主要依赖于紫外灯照射的方式,这是一种定性检测。但这种检测手段极易被某些工艺屏蔽,尤其对塑料包装的漏检率很高。定量检测方法目前也只能针对纸包装,而且由于荧光增白剂产品种类较多,定量检测也存在一定困难。
现阶段纸包装中采用的荧光增白剂一般为VBL,塑料包装中采用的荧光增白剂一般为OB。VBL是双三嗪氨基型荧光增白剂中的一种,可溶于水,在pH值为6~11时可发挥增白效应。荧光增白剂OB是2.5-双(5-叔丁基-2-苯并恶唑基)噻吩,难溶于水,但溶于烷烃、脂肪、矿物油、蜡及有机溶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醋酸纤维素、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树脂、聚酯纤维(涤纶)的增白。针对这两种物质的检测已是势在必行。目前,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已实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荧光增白剂进行定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