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后者2023财年的年销售额突破130亿美元规模,总市值超过250亿美元,假如此项交易能够达成,将成为包装食品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案之一。
Kellanova家乐氏
Kellanova家乐氏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KelloggCompany,W.K.Kellogg先生于1906年创立了彼时的BattleCreek烘焙玉米片厂,主营早餐谷物产品,后慢慢将业务范围扩展至零食、冷冻食品等,一步步成为了人们熟知的KelloggCompany。
2012年,KelloggCompany宣布以26.95亿美元的价格从宝洁手中接过薯片品牌Pringles品客,标志着家乐氏于零食赛道的进一步扩张,也显示出其对零食业务未来发展的重视。考虑到早餐谷物与零食两大市场发展的区别,家乐氏于2022年对旗下业务启动新一轮的拆分重组工作,并于2023年10月2日完成。
至此,原先的KelloggCompany拆分为Kellanova与WKKelloggCo两家公司。原本的家乐氏公司更名为Kellanova,继续以“K”的股票代码于纽交所进行交易,主营零食与植物基食品;WKKelloggCo则是聚焦公司原本的早餐谷物业务,以“KLG”的新代码进行交易。
对于业务拆分的主要原因,Kellanova的首席执行官SteveCahillane曾多次表示,考虑到未来公司三大业务的发展,这是一个拆分的好时机——
家乐氏于早餐谷物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掌握可观的市场份额,但未来整体的增长空间较为有限。相比之下,零食与植物基食品拥有更为广阔的增长市场可供深挖,而公司于这些市场的品牌力则稍弱。
如果将公司业务做拆分,专注零食业务发展有助于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业务,也能更好地与亿滋国际、好时等零食巨头进行竞争。
Mars玛氏
Mars玛氏是由Mars家族于1911年创立的跨国公司,旗下设立有玛氏宠物护理、玛氏箭牌、玛氏食品和MarsEdge四大事业部,年净销售额超过450亿美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制造与销售商之一,拥有德芙、士力架、M&M's、益达、宝路、伟嘉、皇家宠物食品等国际知名品牌。
根据马上赢发布的数据显示,以线下零售市场监测数据为样本来看,巧克力和口香糖赛道的市场格局都较为稳定,CR5分别在60%和80%以上。而玛氏凭借优秀的品牌矩阵策略,在两个市场中合计市场份额均过半。
在此基础上,玛氏还对巧克力的高端市场做出新的布局。今年2月,玛氏官宣以5.34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英国高端巧克力品牌HotelChocolat。据悉,HotelChocolat是一家成立于1993年的高端巧克力品牌,最早通过电子零售的方式打入市场,后着手进行线下布局,如今在英国本土已有超过130家门店。
公司曾尝试过进行国际扩张动作,但受限于供应链建设等问题,整体并不顺利。此次玛氏收购HotelChocolat后,一方面能够一定程度填补自身高端巧克力市场的空缺,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自身强大的生产、分销、物流能力助力HotelChocolat的巧克力产品走得更远。
从玛氏近年来的许多举动不难看出,席卷全球的“减糖风”让玛氏这位深耕糖巧的老将倍感焦虑,在多次提出“更健康的零食和膳食市场”问题同时,旗下德芙、益达、士力架等品牌也已做出健康化布局。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目前,在体重管理、饮食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下,巧克力整体的销量肯定没有大的增长空间。而玛氏的这一战略布局符合玛氏未来发展的需求,也匹配了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
从Kellanova家乐氏最新披露的2024财年半年报信息显示,公司实现收入63.92亿美元,归母净利润约6.11亿美元。因此食品饮料绿皮书认为,玛氏多半是看中了Kellanova家乐氏旗下Cheez-It、Pringles品客、Eggo等多个零食、冷冻食品品牌的价值,旨在以更为丰富的产品矩阵对抗巨大的市场压力。
国内市场
最后让我们聚焦国内市场,设想一下此次可能到来的“大鱼吃大鱼”事件,会对国内的糖巧零食市场造成什么影响。
玛氏方面自然不必多说,虽然百年来未曾上市,也不参与《财富》等榜单的排名,但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其年销售额已突破450亿美元,德芙、M&M's、士力架等品牌遍布大街小巷,前文也已提及旗下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地位。
家乐氏方面一开始入局中国市场时曾陷入“水土不服”的困境,彼时的家乐氏(中国)有限公司与家乐氏(青岛)食品有限公司也已处于注销的状态。2012年,其携手益海嘉里开出合资公司,重启于中国市场的探索。如今,中国市场的家乐氏产品主要有谷物麦片与品客薯片两大业务。
不过这些年来,相比较其在海外市场的“风风火火”,家乐氏中国则始终未能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从此次Kellanova家乐氏披露的2024财年上半年度数据中可以看出,63.92亿美元的收入中有33.4亿美元来自北美市场,而中国市场所在的AMEA地区则只实现了11.6亿美元的销售额,相距甚远。
在食品饮料绿皮书看来,很大程度上,早餐谷物麦片产品对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而言还属“白人饭”范畴,受众较少、市场偏小。即便家乐氏于2016年将风靡日本的谷兰诺拉引入中国市场,也未能激起更大的浪花。
要说麦片业务或许受到中国饮食文化影响较大,难觅增长还可以理解,但旗下品牌Pringles品客的表现也称不上出色。品客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颇高,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其自内而外的“疯”,而且是从古“疯”到了今。
而转眼品客于国内市场的情况,早年间,其多批次产品曾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溴酸钾,在抢占消费者品牌认知的重要时期已有落后。在这之后,品客经历了易主、业务重组等繁复的过程,进一步拖累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错过了“黄金时期”。
此次玛氏如若成功实现并购,虽其与益海嘉里的协商结果暂不可知,但一定会为其在中国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待以上结果尘埃落定,零食市场或将上演新的竞争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