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近日的一则消息令人震惊!警方在位于瑞士罗蒙的雀巢Nespresso(雀巢子品牌浓遇咖啡)工厂现场发现了500多公斤的可卡因,纯度超过80%,毒品被藏在从巴西运到工厂的集装箱里,其市场销售价值估计超过5000万法郎(约3.4亿人民币)。一经曝出瞬间引发网友热议,并冲上微博热搜。
这样一家世界级的食品制造商,谁能想到竟然能够和毒品扯到一起?!
面对调查人员的反馈,网友们却是按耐不住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网友表示,“怪不得多喝了雀巢会上瘾”、“难怪雀巢咖啡提精神呀,原来是因为里面加了可卡因”。有不少网友开始猜想,如果这500公斤或者更多的可卡因被放到生产的雀巢咖啡里面的话,谁能保证自己喝到的咖啡不是含有毒品的那一杯呢?
随着事件的发酵,雀巢公司立马做出回应称,目前,作为调查的一部分,警方已封存并扣押了整批货物。“该物质未与我们任何产品或用于制造我们产品的生产设备接触。由于警方正在进行调查,我们无法提供更多细节。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安全的。”
那么大家关心的问题来了,我们喝的雀巢咖啡里面到底是不是一直都有可卡因?可卡因到底是什么呢?
据资料显示,可卡因又称古柯碱,提取自古柯叶,是继大麻之后在欧盟范围内第二受欢迎的毒品,其会对人体消化、免疫、心血管和泌尿生殖等系统造成损伤,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全球多个国家对可卡因均明令禁止。在医疗中,它被用作局部麻醉药或血管收缩剂,可以帮助人减轻痛苦,由于其麻醉效果好,穿透力强,主要用于表面麻醉,但因毒性强,不宜注射。同时,因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而导致滥用,可卡因曾一度拥有“药物界的香槟”、“用药者的劳斯莱斯”等美喻。
值得注意的是,可卡因走私并不鲜见,多年来,这种非法物质通常被藏在冷冻洋葱圈、玉米片、葡萄酒、冷冻鱼、南瓜中贩运。
这也不是第一次在大品牌工厂发现可卡因:2016年,法国南部一家可口可乐工厂的员工在从南美运来的货物中意外发现了价值5000万欧元的可卡因。其实,在可口可乐刚刚被研制出来的时候,它的配方中确实有少量的可卡因和咖啡因,那时候可口可乐基本上都是在药店销售,它的标签不是饮料,而是一种健脑补剂。当时可口可乐的宣传语都是说喝了可以提神醒脑,甚至可以治疗吗啡鸦片麻醉药成瘾症状,那时候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只不过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方法。
雀巢咖啡毒品事件曝光以后,有网友表示这件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疯人”马斯克早在前两天就已经扬言要在收购可口可乐后,将可卡因重新加入可乐中。接下来他要收购可口可乐公司,再把可卡因重新加进去。注意,他说的是把可卡因重新加进去!
当时他的这一番话引起了巨大风波,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大家都开始猜测他到底能不能成功,但是没想到可口可乐还没成功,雀巢却“先行一步”了。
雀巢再次被推到了食品安全的风口浪尖上。过去多年,这家全球食品巨头有多批次产品被中国拒绝入境,此外,在全球雀巢还发生过多起召回事件。最近的一起是今年3月,雀巢法国旗下比萨涉嫌大肠杆菌污染,导致70多人感染,多国下令召回涉事比萨,涉事工厂也被勒令停产。雀巢最近的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在今年2月,一位消费者在购买雀巢能恩幼儿配方奶粉后,发现奶粉罐有一块长约2厘米的絮状物。对此,雀巢方面坚称奶粉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去年7月,雀巢旗下有至少46种冰淇淋,由于含有可能致癌的环氧乙烷而被召回。
去年1月,雀巢在美国等地召回了数百吨零食,原因是意式披萨卷里可能含有玻璃碎片。
2020年12月,雀巢召回了超9.2万磅鸡肉土豆泥套餐,原因是被顾客投诉发现混入了小块硬塑料……
更匪夷所思的是,去年6月,一封雀巢内部信在网络上流传。报道称,雀巢在该内部文件中承认,公司60%以上的主流食品和饮料产品都不符合一种“公认的健康”定义,而且“我们的一些品类和产品永远都做不到‘健康’,无论我们怎么革新”。雀巢发言人说:“像健康之星系统这样的指标,使消费者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但是,它们并不能涵盖一切”。前脚说自己的食品不够健康,后脚就在中国市场爆出食品安全事件。
2018年,英国路透社报道称,雀巢宣布在德国召回一批生产批号为80250346GA的400克恩敏舒氨基酸罐装奶粉,原因是其部分产品的矿物质含量过高。此事导致雀巢品牌名誉受损,在网民的心目中认可度降低。雀巢方面回应确认了在德国出现问题奶粉一事,但表示这次事件并不影响德国以外的市场。
但在2017年,雀巢能恩奶粉又卷入“有毒纳米门”事件。据“地球之友”曾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其委托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StateUniversity)检测了7款受欢迎的澳洲婴幼儿配方奶粉,结果发现其中5款含有“没有被批准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纳米粒子”,其中雀巢能恩1段、佳思敏1段含有针状羟基磷灰石纳米微粒。报告称,这种针状羟基磷灰石纳米微粒已经被发现能导致小白鼠的肝肾细胞死亡,所以它们是“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澳洲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对于此事,雀巢在澳洲的发言人曾表示,“针状纳米微粒可能是天然存在的,或者是(在生产过程中)附带产生的”。
在百度上搜索“雀巢被禁止入境”,出现了上百万个搜索结果。有媒体统计,仅雀巢旗下婴幼儿营养品牌嘉宝,从2018年到2021年2月,就有40批次产品因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原因被中国海关拒绝入境。2005年至2015年期间,曾有多家媒体报道,雀巢系列产品吃出虫子。对此雀巢回应称,“活虫”报道内容有严重失实部分,在严格的生产程序和质保措施下,任何活的生物包括虫害都不可能生存。
然而作为统治了大多数人学生时代的咖啡品牌,雀巢在很多叙述语境中,常常是以一个“没落者”的形象出现的。今天的咖啡时代,似乎不再属于雀巢。
在雀巢的众多板块中,绝大多数消费者熟知的还是雀巢咖啡,确实,雀巢咖啡是世界上第一个速溶咖啡品牌,拥有悠久的历史与传承。但咖啡只是雀巢商业帝国的冰山一角。雀巢是世界上最大的快消公司之一,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工厂。奶粉、冰激凌、巧克力、调味品、矿泉水、茶饮料、保健品,甚至是宠物食品,几乎所有人和宠物能吃能喝的雀巢都生产售卖。雀巢不仅有不到1块钱的速溶咖啡,高达20元左右一瓶的高端矿泉水,巴黎水和圣培露,也是雀巢的。它也是星巴克最大的代理商之一,拥有其袋装零售业务在全球的永久销售权。雀巢甚至还是欧莱雅几十年的小股东,前不久刚通过减持套现640亿元。
即便是咖啡业务,雀巢2021年财报显示,咖啡品类是带给雀巢去年业绩增长的最大贡献者。艾媒咨询对中国咖啡爱好者购买咖啡品牌分布调查显示,在选择购买咖啡的品牌上,有57.2%咖啡爱好者还是首先选择购买雀巢咖啡,其次有52.3%消费者购买星巴克,也有消费者选择购买蓝山咖啡和瑞幸咖啡,占比分别为34.1%和31.8%。2020年雀巢净销售额远超百事、联合利华等大牌快消,一直稳坐食品饮料市场第一把交椅。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雀巢旗下的咖啡业务包含了雀巢咖啡、浓遇咖啡和星巴克(店外零售)三大业务。其中,浓遇咖啡主营业务是销售胶囊咖啡,及配套的胶囊咖啡机,主要布局店外和家庭咖啡消费这一领域。
据了解,在雀巢的财务报表中,浓郁咖啡作为独立业务板块进行核算。根据雀巢2022年一季报数据,浓遇咖啡在全球范围内为雀巢带来了16.02亿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108亿元)销售收入,相比去年同期(15.71亿元瑞士法郎)增加了约1.9%。根据雀巢方面解释,今年一季度,浓遇咖啡在北美地区取得两位数增长,且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但欧洲因为去年一季度的高基数影响,出现销售额下滑,而在其他地区(包括大中华大区),浓遇咖啡增长为两位数。
目前,雀巢咖啡在全球咖啡市场占有率超过22%,每分钟可售出5500杯咖啡。但是,随着互联网和人口红利结束,咖啡品牌想要抢占市场,似乎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有业内人士认为,就目前咖啡市场来讲,中国咖啡还处于“爬坡期”。
此次雀巢“涉毒”事件确实是很大的食品安全危机,此次事件估计也会对雀巢的品牌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注意的是,雀巢不仅生产咖啡,同样也生产婴幼儿食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老百姓热议的话题。监管部门也曾多次强调,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只有“零容忍”。不管雀巢里面究竟有没有加入过毒品,也注定会失去很多忠实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