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保健食品产业链中游为生产和品牌运营环节,参与者包括生产商(制剂生产)和品牌商(品牌运营)。
1.营养保健食品品牌商
营养保健食品品牌商主要面向C端消费者销售自有品牌,优势重点在于市场研究、产品营销和推广以及市场渠道的拓展,典型公司有汤臣倍健、哈药集团等。
营养保健食品代表品牌商简介
营养保健食品多存在见效较慢和产品同质化问题,消费者难以建立较强的品牌忠诚度,导致中小品牌快速迭代、份额提升难度较大,龙头汤臣倍健经过近20年发展,目前国内市占率仍仅占10.4%。
2.营养保健食品生产商
经过多年来在研发和供应链方面的布局,生产商普遍积淀了较强的研发资源和批文储备,供应链发展也较为成熟。在品牌商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品牌商大多侧重于营销推广、渠道拓展等方面,产品生产研发优势并不突出,权衡之下多将研发制造交付于供应链发展成熟、注册备案经验丰富的生产商。随着行业扩容、品牌商竞争愈发激烈,产业链专业分工预计将更加明显,生产商有望承接更多代工需求。
根据覆盖品类、剂型的范围,营养保健食品生产商可分为综合型和专业型制造商,目前综合型厂商占据头部地位,其中仙乐健康中国市场营收达2.5亿美元,位居行业第一位。
营养保健食品生产商分类及简介
类别
企业名称
简介
综合型生产商
仙乐健康
仙乐健康成立于1993年,是全球主要的营养保健食品合同开发与制造商之一。产品涵盖软胶囊、VeggieSoft?素怡?植物胶软胶囊、营养软糖、片剂、硬胶囊、粉剂、健康饮品、益生菌等多个剂型。
艾兰得
艾兰得打通全球营养品生产、研发、销售全产业链,横跨亚、美、欧建立11个生产基地和4个国际研发中心,全球员工超过5000人。艾兰得构建全球销售网络,足迹和影响力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旗下有艾兰得、艾兰得威、Bloem、BioCare等10多个国内外品牌。
百合股份
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百合股份”)成立于2005年11月,专业从事营养保健食品和特膳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2022年1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证券代码:603102,是营养保健食品行业主板上市第一股。百合股份现拥有2大生产厂区,8大数字化智能生产工厂,可生产软胶囊、硬胶囊、片剂、粉剂、滴剂、瓶饮、软饮、口服液、软糖等10余种剂型,4000余种产品,产品出口欧美等70个国家。
专业型生产商
大江生医
TCI是委托研究开发暨生产服务的CDMO公司,具备差异化的产品设计与研发技术优势,TCI是成熟的ODM/代工/oem代加工厂家,目前已开发了保健食品、补水面膜、机能性饮料(益生菌)等。
亿超健康
广东亿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科研、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企业,生产范围涵盖软胶囊、营养软糖、片剂、粉剂/颗粒剂、液态饮、婴童营养、运动营养等。
三、营养保健食品产业链下游
营养保健食品产业链下游为销售环节,销售渠道包括线上渠道和商超、便利店、药店、母婴店等线下渠道。由于线下销售时保健品不得与普通食品和药品混放,需要设置专柜,营养保健食品以线上为主要销售渠道,包括天猫、京东、药店、直销等。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营养保健食品线下销售渠道占比44%,线上渠道占比56%。
营养保健食品终端为消费市场。近年来,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渐提高,推动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稳健快速增长。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营养保健食品市场规模为1827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4%,过去五年年均复合增速为4.6%,预计未来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速为5.7%,至2028年全球营养保健食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411亿美元。
伴随着我国医疗制度、体系改革持续深化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市场快速扩张。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为662亿元,较上年增长4.75%;预计2024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达693亿元,较上年增长4.68%。
近几年来,我国连续血糖监测(CGM)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有望成为血糖仪市场主流产品。根据数据显示。2015-2023年我国连续血糖监测(CGM)市场规模由31百万美元增长至430百万美元,预计2024年我国连续血糖监测(CGM)市场规模达505百万美元。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共有儿童医院158所,妇幼保健机构3082家。全国每千名儿童床位数达到了2.7张,和2015年相比,增加了0.27张。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在保障儿童健康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儿科医疗资源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市场竞争方面,我国精麻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CR9接近80%,其中人福医药市占率25.9%,恒瑞医药12.2%,恩华药业5.4%。从麻醉镇痛大品种市场格局来看,市场份额多被麻醉龙头(人福、恩华、恒瑞、扬子江等)所占据。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06.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5.5%;2023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36.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8%。预计2024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6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9%。
数据显示,2020-2023年全球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45亿美元增长至100亿美元,预计2024年全球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121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
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2001年),益生菌是一类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可对宿主发挥有益作用。
近年来随着宠物医疗器械市场向好,迈瑞医疗、乐普医疗、GE医疗、东软医疗等多家从事人医设备、器械的品牌纷纷进入宠物医疗器械赛道,使得国产替代加速。目前,国产宠物医疗器械已超过进口,医院使用占比超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