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乘联会公布了最新的销量,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3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58.7万辆,同比增长0.3%,环比增长14.3%;第一季度累计销量为426.2万辆,同比下降13.4%。在此之中,轿车的销量为75.9万辆,同比下降0.8%,环比增长15.7%。3月份汽车市场受降价潮的影响,一部分消费者持观望态度,所以销量增长有限。
1、轿车销量TOP15中,前三名分别是比亚迪秦家族、海豚和埃安AIONS,可见随着电动化的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放弃选择燃油车,转而投向新能源车型的怀抱;
2、朗逸和轩逸的排名相比之前均有所下滑,分别跌至第四名和第五名,未来是否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还需要打一个问号;
3、奥迪A6L成为销量TOP15中唯一的C级车,我们猜测或许是和3月份汽车市场的降价潮有关。
在2月份的时候,秦PLUSDM-i2023冠军版改款上市,9.98万—14.58万元的售价要比之前的2021款车型低不少,已经和同级别的燃油车相差无几。尤其是售价9.98万元55KM领先版,不仅做到了油电同价,配置方面也并没有为了降低成本而抠抠搜搜。买来平时上下班基本能够做到纯电出行,中长途的话又可以当油电混动的车来开,用车成本也要比燃油车更低,对于消费者来说颇具吸引力。
而在4月7日,秦PLUSEV2023冠军版也迎来上市,12.98万—17.68万元的价格同样比2021款降低不少。秦家族的这两款新车推出之后,势必令其市场竞争力再次增强,未来的销量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作为比亚迪e平台3.0的首款车型,海豚上市之后的销量便节节攀升,如今更是在轿车销量排行榜中名列前茅。这款车和五菱宏光MINIEV一样,也开拓出一个新车的细分领域,即11万—14万元区间的小型纯电动车市场,同级别当中这款车的竞争对手可以说寥寥无几,并将原本属于本田飞度、大众Polo等燃油车的潜在消费者也给抢占过来。对于许多预算只有10万出头的一线城市消费者来说,买辆燃油车不仅需要拍牌照,还需要加油,这些问题海豚都可以解决,比较适合拿来买菜代步或者送给女孩子练手。
埃安AIONS跃居销量排行榜第二名还是挺令人意外的,这款车由于拥有不错的续航里程和性价比,被不少消费者选来当网约车。除此之外,拿来家用的话也完全可以胜任,因此每个月的销量都比较可观。放眼整个纯电紧凑型车市场,除了比亚迪秦PLUSEV之外,貌似也只有埃安AIONS的产品力还算比较不错,因此这款车也成为大家在考虑这一级别车型时的唯二之选。
虽然新能源车型抢去了燃油车不少的市场份额,但朗逸作为上汽大众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一款特供车型,“德原朗”的称号已经深入人心,在消费者当中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每个月的销量还算比较稳定。
中期改款之后的朗逸提供经典版和星空版两种风格的前脸可选,避免被消费者吐槽套娃,加上内饰换装悬浮式中控屏,令这款车的档次感再次回到主流水平,不得不说,大众在迎合国内消费者喜好方面还是非常有一手的。不过,随着同级别竞争对手的优惠幅度不断扩大以及新能源车型的步步紧逼,朗逸不知能否继续稳住阵脚。
中期改款轩逸已于3月10日正式上市,新车外观再次向其“大哥”天籁看齐,并且车内还换装了12.3英寸悬浮式中控屏,这些升级无疑令其更加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同时也会进一步增强轩逸的市场竞争力。
在3月初的时候,由东风系率先打响的价格战得到了众多车企的纷纷响应,后续还演变成了降价潮,让3月份的汽车市场变得颇为热闹。不过,本着买涨不买跌的原则,降价潮只是在小范围内掀起了抢购风波,许多消费者还是持观望态度,因此销量并未得到明显增长。随着降价促销政策的褪去,以及国六车型的环保停售延期确定后,消费者的买车信心也会有所增强,加上即将开幕的上海车展,大概率会推动4月份的汽车市场销量回归常态。(文/舒心)
汽势Auto-First|柴小娜看销量,一看数量,二看含金量。
若一个品牌兼而有之,大体便是金字塔塔尖的位置,位置稳固,品牌价值稳固。新能源车市销量含金量差异巨大,背后是技术、营销、商业模式、研发、补能等任何一个环节的品牌生态。
随着3月新能源销量新造车销量率先公布,比亚迪、特斯拉、五菱依然稳坐Top3,且市占率超50%以上,属于妥妥的赢家。而在Top3之外,才是新造车的主战场,战局混乱,不断有新品牌加入,有人含金量十足,有人才露尖尖角,有人明显掉队。
新能源车市的洗牌在每月销量的冲刷下,快鱼吃慢鱼,大乱斗周期正式拉开帷幕,离场已经开启,只是离终局尚远。
具体来看,3月新造车谁“含金量”最高?谁表现不佳,谁又掉队和最拉胯。
谁的销量“含金量”最高?
理想腾势蔚来
从3月销量表现来看,“含金量”最高的品牌当属理想、腾势、蔚来,属于风浪越大,鱼越肥。
单从销量看,理想2.08万辆、腾势1.03万辆、蔚来1.03万辆,均属于破1万和破2万辆的规模,但背后的含金量十足。
先来看理想。
首先,理想当初备受争议的增程技术如今已是行业主流之一,且理想从开始便与蔚来一样将燃油车BBA作为对标,如今,理想再度实现2万辆月销量。
更有重要意义的数据是,在中国30-50万SUV市场中,理想汽车已经拥有将近20%的市场占有率。
其次,理想已稳坐“蔚小理”销量第一的位置,且进一步拉大了与蔚来和小鹏之间的销量差距。理想汽车3月销量20823辆,环比增长了25.29%,同比增幅达88.72%。截止到3月底,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309918辆。理想L7Air和理想L8Air车型也将在4月份开启交付。
尽管“蔚小理”成立至今累计亏损高达700亿元,但理想正在走出亏损扩大的新造车普遍困境,以主力三款车型有望实现2023年交付30万辆,且成为新造车首家实现盈利的车企。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刚刚结束的3月疯狂输出,他认为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越30%之后将加速替代燃油车,二线自主品牌、合资品牌、豪华品牌、一线合资品牌、一线豪华品牌,都将相继受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增长带来的影响,到2025年年底,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70%。
因此,理想汽车的3月销量实打实含金量十足。
另外一个3月销量含金量十足的品牌是腾势。
腾势D9在3月成功交付量破万达到10398台,环比增长41.95%,市占率约为2%,累计33965台。
而腾势D9的价值体现在,作为一款国产纯电MPV车型,单一爆款车型破万,且是纯电MPV车型,车型前的每一个“定语”都是含金量十足的关键因素。
起售价33.58万元,均价41.5万元,强势逆袭的腾势D9正在创造国产MPV车型的新历史。与此同时,在比亚迪官方海报上,标注腾势热销大订订单6万+,这是行业内能看到MPV豪华纯电最大的订单数据。
再来看腾势D9最大的竞品,来自这一领域长期的王者别克GL8,1999年国内第一辆GL8下线,到2021年GL8一直保持了较快增长。但事情发生变化在2022年,GL8卖了126838辆,同比下滑21.4%,2023年1月和2月,GL8只卖出了11328辆,同比大跌55%。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别克GL8恐怕将就此跌落神坛,曾经的王者GL8在这一轮冲击中还手乏力,背后正是电动化和智能化对于细分市场的巨大冲击能力。未来腾势品牌将推出两款全新车型,腾势N7和腾势N8,继续布局中高端SUV领域。
蔚来原本表现一般,如果仅看数据,难免给人表现不佳的错觉,车型众多,除了一款ET5支撑主要销量,其余车型表现乏力,且在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表示,蔚来汽车不会参与价格战。
但有三个数据含金量值得一看,是销量数据所遮掩的部分。第一,蔚来汽车平均交付的终端价格达到43.7万元;第二,在去年四季度蔚来在30万以上的高端纯电的市场份额达到54.8%;第三,在40万以上的高端纯电的市场份额达到75%。
这意味着每一台蔚来见证了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的历程。李斌认为,去年蔚来确实赔了一些钱,但主要还是赔在研发上,这是一种投资。
谁又是3月最让外界惊喜的品牌
埃安
埃安是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中走的最稳,销量表现最好的品牌,没有之一。进入2023年,埃安一路开挂,终于在3月迎来销量破4万。今年第一季度,广汽埃安累计交付量为80308辆,同比增长79%。
在销量榜单上,20万辆以上属于比亚迪,5-10万辆之间属于特斯拉和上汽通用五菱,3-5万辆之间属于埃安。
因此,在10万辆-20万辆之间品牌断层,长期是巨大空缺,哪个品牌销量能补上这个区间,毫无疑问,将是下一个比亚迪或者比亚迪第二。目前来看,特斯拉后续ModelX或者蔚来第二品牌阿尔卑斯,以及埃安、五菱MiniEV+五菱宾果都将有可能补上这个区间。
因此,埃安在3月破4万辆之后,的确是表现最惊喜的品牌。
3月整体表现不佳的品牌较多,包括小鹏、零跑、极氪、极狐、岚图、高合、赛力斯等,不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预计二季度,小鹏和极氪将进一步释放销量,迎来回暖,其他品牌还需继续观察。
至于独立后的深蓝,在执行新的价格策略后,销量迅速得到反弹,但要完成年度销量40万辆的目标,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总体来看,理想和腾势的成功延续了市场单一爆款车型的成功策略,特斯拉也是如此,车型高度聚焦,主打爆款,聚集细分市场。对于蔚来,则更多体现在品牌护城河的加强,这是其他品牌难以望其项背的地方,尤其在补能体系不计代价的投入,正在进一步扎篱笆。按李斌的话说,即“蔚来没有保守,向死而生,坚决做长期对的事情,为将来的能力做投资。”
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列举所有的新造车3月销量表现,但有一点,新造车品牌正在加速分化,在每一次内卷中加速消亡,直至最后活下来的极少数品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