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寡头垄断的吃货世界。不信留心观察一下,几乎每样小吃,都能找到三大巨头。
吃金宏兴烤鸭的不会吃章云,吃章云的拒绝金宏兴。我爱的是中华门砂锅,为什么你要提议一起去吃胖子砂锅?
以前,我有个朋友爱吃金陵大肉包,而我选择中山。后来,我们就闹掰了。
鸭子三巨头
在鸭都南京当鸭王是什么体验,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不多。
韩复兴据说清朝就是“贡鸭”了,逼格是够的,南京人探亲访友必备好礼。但是,你要是在韩复兴只买烤鸭不买盐水鸭,会有人默默尊称一声代笔。
相反的,要是在章云和金宏兴只买盐水鸭不买烤鸭,也会有同等待遇。越是小众,越是站在鄙视链顶端。
鸭子鄙视链:金宏兴鸭子店>章云板鸭>韩复兴
奶茶三巨头
1點點,只有繁体字,才能彰显它的逼格。一点点其实就是台湾的50岚,因为50岚的名字被抢注了,它只能委屈地叫1點點。这不妨碍它的火爆,在南京1點點开一家店排一家店,简直就是奶茶界的网红霸主了。
网上流传着各种1點點的隐藏菜单、免费加料的秘笈攻略,以前可是只有星巴克才能引发这样的大讨论。朋友圈里,除了晒娃晒宠物晒电影票根,晒1點點可能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一杯1點點捧在手心里的幸福,奶茶控不会错过。
coco,代表着一个奶茶2.0时代。奶茶的原来里,开始有茶叶了。奶不再是奶精,而是牛奶。coco不仅店多,口味之多,也是别家难以企及的。桂圆红枣口味的也就算了,酒酿口味的你能想象吗?
口渴了虽然老了,但毕竟是南京土生土长的奶茶呀。
奶茶鄙视链:1點點>coco>口渴了
麻辣烫三巨头
南京并非麻辣烫的故乡。可南京人与其他地方的人一样,在麻辣烫的问题上,站到了统一的阵营。
大宝、王贵仁、杨国福,麻辣烫界的三大巨头。几乎每家麻辣烫都会对外宣布,各地寻访,秘密调制,才有了自家的麻辣烫。其实,辣椒、花椒、麻椒,这三样的配比决定了好吃指数。
根据大数据统计,麻辣烫界的菜品也有四大天王,分别是:香菜、培根、鱼豆腐、鹌鹑蛋。反香菜党看到这里,是不是很想掀桌?香菜也能当菜品天王,滚粗……
麻辣烫鄙视链:王贵仁>大宝>杨国福
砂锅三巨头
中华门砂锅是一家有着21年历史的苍蝇馆子。它原本是一家无名小店,默默开在中华门城堡旁边,才有了中华门砂锅的名字,第一次去找,看到黑皮砂锅招牌就对了。这家是难得吃到的甜口砂锅,入味的卤蛋是加分项。
龙屋砂锅一直蜗居在长乐路的一个楼梯间,越晚越排队,对面是大名鼎鼎的海底捞。夜游神们一走到附近,就会被浓郁的砂锅味道吸引。
胖子砂锅最早开在莫愁湖南审旁边,后来搬去了南湖。老板还是那个老板,店还是破店。
砂锅鄙视链:中华门砂锅>龙屋砂锅>胖子砂锅
大盆鱼锅三巨头
南京什么时候有第一盆酸菜鱼的?当年,忘不了、金良、小爽曾经承包了许多人对酸菜鱼的回忆。一连十几年吃下来,酸菜鱼也是时候迎来了一场大盆鱼的革命。
鱼无双是南京眼下正受宠的大盆鱼。激情椒麻味、番茄鱼,重口味和小清新分庭抗礼。热爱椒麻的,过阵子吃不到,还会有点想念花椒在嘴巴里炸裂的兴奋感。
柠檬鱼忽然一夜间开满了南京。这种改良的鱼,也曾掀起过小旋风。陶瓷的锅,吃完鱼可以吃涮菜。
南京人在吃鱼这件事上,从不会放弃上进心的。石锅鱼算是大盆鱼里的小鲜肉。蒸汽石锅鱼,草帽石锅鱼,鱼还是淡水鱼,吃鱼的表现形式一直在更迭。
大盆鱼鄙视链:鱼无双>石锅鱼>柠檬鱼
生煎三巨头
每个南师大学子,大概都有一种吴家生煎情结。吃惯了他家偏甜的汤汁,就有了跟小杨生煎撕逼的理由。但宁海路拆迁后的吴家,只能靠情怀刷存在感了。
苏州美食坊的生煎,凭借一贯的水准,再有情怀的加持。老南京人咬一口脆中带酥的皮,熟悉的甜汁水,恩,小杨生煎就是个渣……
在生煎产业并不发达的南京,来自上海的外码小杨,刷新了南京人的生煎观。从大洋第一家店开始,迅速在南京遍地开花。夏天的时候,吃货是这么打招呼的,今天去吃小杨的龙虾生煎吗?已然承包了南京生煎半壁江山。
小杨生煎:网红没情怀?别闹,我也是90后。
生煎鄙视链:小杨生煎>苏州美食坊>吴家生煎
呵呵,屌丝才讲情怀。先是回味在分店数量上碾压,接着鸭得堡在碗的大小上吊打,都逼着金原叫爸爸。
到底哪家味道最好?我选长得最白的那个。
汤包三巨头
2001年,鼓楼地区改造,让南京人伤心的不仅是行道树的厄运,还有拆掉的鸡鸣酒家。汤包江湖风波四起。
徐建萍据说是鸡鸣酒家主厨女儿,DNA唯一认证传人。很多人跑过去,吃得百感交集,汁多肉紧,除了皮有点厚,确是小时候的味道。徐建萍常说,我们做的是手艺,不是生意。
呵呵,屌丝才讲匠人精神。鸡鸣汤包先是在店名上给自己扶正,在开连锁店这件事上,就奉行两个字,铺张!反正在汹涌的游客眼里,随便哪家鸡鸣汤包都开了有一百年。
甜到忧伤的尹氏汤包,没有鸡鸣的血统,身份自降一个等级。不过不能否认,它肯定是省中医和市妇幼旁边最好吃的汤包。
汤包鄙视链:徐建萍汤包>鸡鸣汤包>尹氏汤包
馄饨三巨头
南京人对馄饨有执念,好吃的馄饨虽藏在犄角旮旯,也会全被挖掘出来,在心里排出个一二三。
汪家馄饨从一个馄饨摊,变成了三个店。蓝底白字的招牌上,“源于1983年”几个字顿生贵气,有眼一瞎就看成1893的效果。靠着皮薄肉多及超赞的辣油,汪家常年爆满。金栗庵的老板留着莫西干头,开挂的摆碗绝活,为汪家馄饨更添一哥风范。
能抗衡的只有安庆馄饨了。粗略数了一下,南京的安庆馄饨店有一百五十家左右,直追七家湾锅贴。安庆馄饨什么味道?说不清,大概有一百五十种味道吧。
吉祥馄饨:我有全家福,全国统一口味,你们要不要来一碗?
馄饨鄙视链:汪家馄饨>安庆馄饨>吉祥馄饨
肉包子饨三巨头
你没看错,在南京,就连肉包子就能刷出存在感。金陵大肉包是傲娇的,因为它最贵,每次调价都会上一次头条。哪怕已经涨价到4.5元一个,南京人仍然对它趋之若鹜,仿佛吃上了金陵大肉包,就能跟金陵饭店扯上几块钱的关系。
两块钱一个的炒螺蛳大肉包,绝对是包子界的奇葩存在。在肉馅里吃到螺蛳的心情,就像在饺子里吃到硬币。一口咬下去,不仅能吃到多汁的肉,还有吃到一颗颗螺蛳肉。
三块钱一个的中山大厦大肉包,怎么看也算个贵族。皮薄馅大,面皮松软,肉馅实在劲道。住在附近的,一吃就是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