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强国工程”经典传播案例携手总台,中粮集团走出品牌高质量发展之路广告频道

-----------------------------------------------

媒介即信息,媒介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认知。近年来,中粮集团在通过企业改革、科技创新等方式不断提升经营实力的同时,也在相应地开展品牌建设,以期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大国品牌的形象。而承担起这一传播重任的当属国家媒体、国家平台。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环境日益白热化、消费者的媒介使用愈发碎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成为了各大品牌的要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之后,中粮与总台的合作更加紧密。2020年以来,中粮集团与总台达成“品牌强国工程”的战略合作,借助总台融媒体平台开展系统化、规模化的品牌传播。

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首先是要说,要发声,要系统性、靶向性地发声;其次是要多说、多传播,多内容、多渠道地传播。在进行品牌建设时,品牌需要抢占战略性媒体资源,总台这样的“大媒体”无疑是最为重要的选择,众多平台及账号上的大剂量内容输出才能有效对抗碎片化传播。

因此,近年来中粮进一步借助总台的多渠道、多频道、多栏目进行全面认知渗透。数据显示,2021年中粮粮谷依托总台累计触达了全国56.2%的人口,累计曝光量近百亿人次,平均每人收看13.7次,在触达高学历高收入等强购买人群的同时有效地扩大了受众基础,强势占领消费者心智。具体策略上,中粮借助总台“品牌行动”“品牌故事”等资源,展现更立体的中粮形象;依托总台重点新闻节目,在全国两会、建党百年等大事周期最大化传播声量;依托总台《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遇鉴文明》IP节目,以更立体形象的方式展现品牌理念,提升品牌美誉度。

《回家吃饭》作为总台的日播美食节目,节目调性与中粮粮谷高度契合,以美食为窗口,传递家的幸福。多个明星产品纷纷走入节目厨房,通过嘉宾对产品的优质评价和美食制作,打造“有家就有福临门”的体验场景,使产品的品质感和健康美味深入人心。

作为致力于高端、健康的品牌,中粮悦活携手总台央视财经高端访谈类栏目《对话》,作为栏目指定用水华丽亮相,广泛触达高端目标受众,传递“自然之源悦享生活”的品牌理念,品牌影响力实现新突破。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是中粮品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这既是一份责任,也是提升其品牌传播有效性、品牌发展可持续性的一种途径。基于此,中粮选择了文化传播的道路。

一是中粮及中粮旗下品牌在品牌建设时打造出了独特的文化内涵。“自然之源”的中粮集团拥有独特的自然之感、自然和谐感恩社会的文化;“有家就有福临门”的福临门饱含着国人特有的“福文化”“家文化”;以“骨子里的文化”为立身之本的酒鬼酒,更是将白酒文化与湖湘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白酒文化。

二是深挖中国文化特色,创新产品营销的同时提升品牌高度。例如,酒鬼酒结合生肖文化每年推出生肖文化酒,并融入如剪纸等文化元素,将多种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提升品牌的文化厚度以及产品的价值高度。长城葡萄酒聚焦我国传统色,用“中国色”重新定义葡萄酒,并从古建筑、经史子集等中获得命名灵感,如“牡丹醉”“宫墙霁”,代替了“威尼斯红”等西方话语描述,突出产品独特性的同时也彰显了文化自信。

三是联动体育大事件,以国民品牌见证国民荣耀。如中粮福临门通过聚焦2020东京奥运会、2022北京冬奥会两大国际顶级赛事,联动总台大屏以及央视频、央视网新媒体端,以“体育·训练局国家队运动员备战保障产品”、“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官方食用油”的身份与国民一起见证了拼搏时刻。

无论是国家对品牌发展的要求、市场竞争的要求还是企业自身经营发展阶段的要求,中粮集团都需沿着品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不断迈进。可以看到,中粮早已跨过传统国有企业“不愿说”“不敢说”的状态,积极依靠总台等大媒体建立强势品牌认知,不断完善新媒体传播矩阵、探索新的品牌传播方式,坚持用责任担当、文化沟通来强化品牌联结。

THE END
1.中粮集团旗下各上市公司2024年11月11日11月11 11月12 11月13 11月14 11月15 中国食品(香港)0506 2.52 2.55 2.51 2.42 2.38 中粮糖业600737 9.91 10.00 10.11 9.90 9.77 中粮科工 301058 12.32 11.99 12.24 11.84 11.50 中粮包装(香港)0906 6.84 6.95 6.94 6.92 6.93 中粮科技000930 6.04 6.00 6.00 5.84 5.76http://www.cofco.com/cn/News/Allnews/Latest/2024/1119/54947.html
2.中粮集团旗下36个品牌龙头?中粮集团旗...来自梦里繁花已散尽...《中粮集团旗下36个品牌龙头?》中粮集团旗下36个品牌龙头? 中粮系龙头股是指中粮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股票,代表了中国最具实力和竞争力的农业食品企业。下面小编带来中粮集团旗下36个品牌龙头,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带来参考。 中粮集团旗下36个品牌龙头 中粮的三十六个品牌是:中O网页链接 ?收藏 转发 评论...https://weibo.com/5555122435/O5reC7X33
3.中粮集团旗下品牌“悦活”推出“长白山”系列天然矿泉水...近日,中粮集团旗下食品饮料品牌“悦活”推出“长白山”系列天然矿泉水。 据介绍,该系列水源取自长白山,水质呈弱碱性,PH值保持在7.0至8.0的适中水平,低钠,口感甘醇。同时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偏硅酸,每升50至60毫克,高于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 https://www.foodtalks.cn/flash/13152
4.初萃CHUCUI中粮集团旗下的食品粮油品牌,以五谷杂粮、食用油等为营产品。 初萃(CHUCUI)是中粮集团旗下的食品粮油品牌,要以五谷杂粮、麦片、食用油、干货等为营产品的一家粮油品牌。中粮粮谷是中粮集团旗下从事大米、小麦和啤酒原料加工、贸易及销售的专业化公司,是中粮集团粮油棉糖核心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粮食产区拥有较为...https://www.7dingdong.cn/a/3239.html
1.酒业大事件中粮与1919合作欲改变中国酒世界同时,1919能够为中粮?名庄荟提供最真实的消费者大数据,为中粮?名庄荟产品采购提供参考;中粮?名庄荟旗下专卖店也可与1919在白酒方面展开合作,使品类多样化,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实现更大的销售与盈利。” 强强联合改变酒世界 对于此次经销商最关心的招商环节,记者查阅了1919的招商资料,据资料显示 1919在2014年...https://m.kafei.com/jiuyezixun/163615.html
2.中粮热门产品排行榜按行业 午餐肉 重置 确定 按商城 品牌旗舰店 京东商城 重置 确定 按销量 重置 确定家香味 老家土榨菜籽油(非转基因)3L 食用油 中粮福临门出品 中粮家香味自营旗舰店¥59.8 家香味 老家土榨菜籽油(非转基因)6.18L 食用油 中粮福临门出品 中粮家香味自营旗舰店¥104.9 家香味 沂蒙土榨花生仁油400mL...https://m.maigoo.com/brand/product_2344.html
3.中粮旗下品牌有什么?–960化工网问答中粮旗下品牌有中国食品、中粮控股、蒙牛乳业、中粮包装、中粮屯河、中粮地产、中粮生化等。 1、中粮控股 中粮控股(HK0606)全称为“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英文名为“China Agri- Industries Holdings Limited”,修各单是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于2006年11月在香港注册,2007年3月21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https://www.chem960.com/ask/q-bf9563364f8845a58fc396a0a7403da8
4.中粮集团旗下有什么品牌的食用油?中粮集团旗下的食用油品牌包括福临门、福之泉、滋采、福掌柜和香谷坊,这些品牌都符合国家的规定,没有...https://ask.zol.com.cn/x/19585814.html
5.中粮集团品牌研究2007年8月《财富》杂志(中文版)公布了2006年度“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行榜,中粮集团旗下的中国食品有限公司(HK:0506)以亿元的年收入列总排名第54位和食品行业排名第1位。 2007年9月中粮南王山谷君顶酒庄隆重揭幕,这是继“长城”品牌之后,中粮进军中国高端葡萄酒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又一重要战略举措。 2007年...https://doc.mbalib.com/view/6d91ed77048f0fb33fe84c7cd8622657.html
6.中粮的益生菌有哪些产品(粮益生菌:产品大盘点)益生菌品牌益生菌是指一类对人体有益的菌群,它们生长在体内能够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有助于消化吸收、促进免疫和防病。而粮益生菌是中粮旗下的品牌,目前推出了多个系列的益生菌产品,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了解。 1. Ifidus系列益生菌产品 Ifidus系列是中粮的大众品牌,拥有口腔溃疡、便秘、病毒感染、维护肠道健康等多种产品,适...https://www.xingfunancun.com/46288.html
7....一?京东,米面杂粮——快科技(驱动之家旗下媒体)说起中粮旗下品牌福临门与京东的重大时间点,2015年往后都十分重要:2015年3月,京东食品携手“福临门大米”,通过销售附捐的形式为参加“免费午餐”项目的学校募集优质大米并通过爱心快递直达学校;2016年,在京东超市“6·18”排名中,占据TOP10;2018年,双方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福临门、香雪品牌均成为2018年京东双百亿品牌...https://news.mydrivers.com/1/602/602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