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羊城晚报记者近日收到多位消费者反映,妙可蓝多不仅售卖生产日期不“新鲜”的奶酪棒,甚至部分还出现不明异物、疑似发霉的现象。有家长质疑,“难道给小孩子吃的零食都不过关?”
———
存货周转难?在售商品日期不“新鲜”
直到7月初,黎先生拿出来才留意到盒上的生产日期是2022年11月3日,商品详情页面注明保质期为6个月。“奶酪棒已经过期,不能给孩子吃了。”同时,他表示不解,“为什么旗舰店售卖有效期仅剩两个月的产品,也没有提醒告知。是否有意隐瞒‘临期’食品信息?”
在联系店铺后,客服解释称:“有效期还有2个月不算是临期产品,都是在正常适用范围内,没有过期也没有马上过期。”经过多次沟通,客服最后表示可为黎先生申请“仅退款处理”,并希望他帮忙撤销投诉。
记者按照黎先生提供的购买链接查询,发现该产品目前在妙可蓝多母婴旗舰店已经下架。当向该店铺客服咨询生产日期时,对方只提到“因为库存产品的批次不同,这边没有拍品的大概日期,生产日期以收到实物为准”“好日期呢”。
质量不过关?出现不明“霉点”“异物”
相比出售临近保质期的商品,出现不明异物则更让家长忧心。
“在(我们当地)八佰伴买了一杯‘酸奶’,在保质期内长霉了,小朋友还喝了一口!”根据网友“小鱼”提供的视频,她所购买的妙可蓝多芝心原味慕斯奶酪杯,生产日期为2023年7月1日,保质期6个月。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掀开杯盖后的奶酪上方却漂浮着10个左右的绿色块状“霉点”。
为此,“小鱼”把视频和照片都发到了妙可蓝多小红书官方群,希望妙可蓝多给出明确解释和处理方案。她告诉记者,“可能是我向官方投诉了,过了几天后有人来私聊,约我到当时购买的超市进行线下处理。8月见面时还对我说所有同批号都下架撤回检测,但到现在9月了还未给出情况说明,难道给小孩子吃的零食安全都不过关?”
来自浙江的蔡先生(化名)向记者表示,他在多多买菜平台下单了妙可蓝多水果味奶酪棒,收货后拆开其中一支,发现竟然有一个黑色小“异物”嵌在里面。他当即拨打了妙可蓝多客服热线反映情况,直到第五天才有一位自称“经理”的人联系,并上门回收存在“异物”的商品。
总体来看,在上述投诉中,虽然有不少消费者已经得到售后处理,但妙可蓝多却并未进一步解释,是产品生产品控有问题,或是运输贮存不当而导致“异物”出现。
据其官网介绍,妙可蓝多实行的是“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全产业链质量管理”,同时特别强调,“一支奶酪棒的上市要经过25道工序,102个质量监测点,215项监测内容,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
律师:如不符合安全标准应及时召回和通知
那么,究竟有效期仅剩两个月是否为“临期”食品?
《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制度(试行)》规定,保质期在一年以上的(含一年),临近保质期为45天;保质期在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临近保质期为30天;保质期在9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临近保质期为20天。资深乳业分析师宋亮向记者表示,“按照规定,像妙可蓝多奶酪棒这类产品,有效期仅剩两个月其实不算作临期食品。奶酪通常低温冷藏保存,比如保质期六个月,临近保质期还能灵活看待,大概7天到14天。”
“但是,在售商品日期不‘新鲜’的现象,在目前的奶酪行业比较常见。”宋亮分析称,“近年来儿童再制奶酪生产量大,需求又有一定萎缩,市场存量大,整体市场动销不畅,进一步导致库存处理不及时。”
刘旭辉还提到,如购买食品时发现不明“异物”,消费者可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向生产者和经营者主张赔偿责任。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