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大纲

本课程是草业科学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本课程首先介绍各种营养物质及其营养功能,以及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各种畜禽的营养需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饲料业概况;饲料成分;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方法体系;饲料原料的分类方法和依据;各类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加工调制方法、饲用价值和使用中注意的问题;以及配合饲料的概念、种类、组成和配方设计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本课程对于开阔草业专业学生的专业视野,了解熟悉动物营养、饲料原料、配合饲料以及饲料行业的发展趋势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动物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主要饲料的营养价值特点。要求学生掌握畜禽的营养原理(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及其营养功能,以及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各种畜禽的营养需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了解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各种方法,掌握常见评定方法和饲料营养价值表的使用;了解各类饲料的营养价值特点,熟悉每类饲料中常用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加工调制方法、饲用价值和利用注意事项;了解我国目前配合饲料的发展现状、产品形式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为饲料配方技术打好良好的基础。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实践

合计

绪论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目的、任务、发展

2

第一章

动物营养学基本知识

第二章

水的营养

1

第三章

蛋白质营养

4

第四章

碳水化合物营养

第五章

脂类营养

第六章

能量代谢

第七章

矿物质营养

第八章

维生素营养

第九章

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第十章

各类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概述

第十一章

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

第十二章

饲料分类

第十三章

青绿饲料

第十四章

粗饲料

第十五章

青贮饲料

第十六章

能量饲料

第十七章

蛋白质饲料

第十八章

矿物质饲料

第十九章

饲料添加剂

第二十章

饲料配合与配方设计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一、本课程学习意义

二、课程基本内容及与其它课程关系

三、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现状、发展方向

习题要点:营养、养分、饲料概念,动物生产特点与饲料学的基本要求

本章重点、难点: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的含义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熟悉动物营养的基本概念,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目前饲料工业现状及发展方向;掌握动物营养学、饲养学的概念。

第一章动物营养学基本知识

一、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组成

二、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习题要点:营养物质的种类、概念,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

本章重点、难点:论证饲料是动物生产的物质基础,阐述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和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阐明动物是饲料营养成分的转化器。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各类动物的消化系统及消化方式,理解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从而掌握影响饲料消化的因素。使学生了解动植物在食物链中的地位,掌握动植物化学成分的异同,从而理解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转化。

第二章水的营养

一、水的性质和作用

二、动物体内水的平衡及调节

三、动物的需水量

本章重点、难点:阐述水的生理作用和动物体内水的平衡及调节。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理解并掌握影响不同动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蛋白质营养

第一节蛋白质的组成和作用

一、蛋白质的组成

二、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

第二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一、单胃动物的蛋白质消化吸收

二、反刍动物的蛋白质消化吸收

第三节氨基酸的营养

一、氨基酸的营养代谢及其调节

二、氨基酸的品质: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和理想蛋白

第四节非蛋白氮的利用

一、反刍动物利用非蛋白氮的机理

二、反刍动物利用非蛋白氮的能力

习题要点: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和理想蛋白质的概念。

本章重点、难点:阐述各类动物蛋白质消化利用过程。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单胃和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理解并掌握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和理想蛋白质的概念。

第四章碳水化合物营养

第一节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和作用

一、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

二、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

三、粗纤维和非淀粉多糖的营养与抗营养作用

第二节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一、单胃动物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利用

二、反刍动物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利用

三、体内糖类的代谢

习题要点:比较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在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和利用方式与效率的异同

本章重点、难点:比较阐述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在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和利用方式与效率的差异。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理解粗纤维和非淀粉多糖的营养与抗营养作用,掌握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脂类营养

一、脂类化学及其营养作用

二、脂类消化、吸收和代谢

三、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和种类

习题要点: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和种类

本章重点、难点:阐述脂类的特性、消化代谢和营养作用。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脂类的营养作用,理解并掌握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和种类。

第六章能量代谢

二、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利用过程

三、动物能量需要量表示方法和转化效率

习题要点: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利用过程

本章重点、难点: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利用过程和能量需要量的表示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利用的过程,理解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损失,掌握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途径。

第七章矿物质营养

第一节矿物质概述

一、动物体内的矿物元素

二、必需矿物元素的判断依据

三、矿物质营养的特点

四、必需矿物元素的分类

第二节常量矿物元素

一、钙和磷

二、钠、钾和氯

三、镁和硫

第三节微量元素

一、铁、铜、锰和锌

二、钴、硒和碘

三、其他微量元素

习题要点: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概念。

本章重点、难点:主要矿物元素的营养功能、影响需要量的因素和常见缺乏症。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主要矿物元素的营养功能,理解并掌握影响需要量的因素和常见缺乏症。

第八章维生素营养

第一节维生素概论

一、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二、维生素的分类

三、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的区别

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的功能和供给

二、维生素D的功能和供给

三、维生素E的功能和供给

四、维生素K的功能和供给

第三节水溶性维生素与类维生素

一、B族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吡哆醇、烟酸、泛酸和钴胺素的作用

二、维生素C的功能与供给

三、类维生素(胆碱和肌醇)的作用

习题要点:比较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本章重点、难点:VA、VD、VE和VK四种脂溶性维生素,VB1、VB2、VB6、VB12、烟酸和泛酸六种水溶性维生素的功能和供给。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水溶性、脂溶性维生素的概念和种类,理解并掌握主要维生素的功能、缺乏症和供给。

第九章动物营养需与饲养标准

第一节饲养标准

一、饲养标准的概念

二、饲养标准的发展历史

三、饲养标准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饲养标准的内容与应用

一、饲养标准的内容概述

二、饲养标准的作用

三、应用饲养标准的基本原则

习题要点:营养需求、饲养标准的概念

本章重点、难点:饲养标准的基本特性、内容和应用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营养需求、饲养标准的概念,理解饲养标准的科学性,掌握其应有的基本原则。

第十章各类动物的营养特点概述

第一节维持需要的概念及意义

一、维持和维持需要

二、维持需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维持的能量需要

四、维持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

第二节各种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与需要量确定

一、生长肥育动物的营养需要

二、繁殖畜禽的营养需要

三、泌乳动物的营养需要

四、产蛋禽的营养需要

习题要点:维持需要的概念及意义。

本章重点、难点:维持营养需要的概念,影响畜禽维持需要的因素。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与需要量确定,理解并掌握维持营养需要的概念,影响畜禽维持需要的因素。

第十一章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体系

第一节饲料常规成分分析

1.概略养分的内容和测定方法

2.牧草洗涤剂体系的内容与测定方法

3.饲料总能的测定方法

第二节饲料纯养分含量的测定

第三节养分含量分析结果的综合评价

1.粗蛋白含量与氨基酸总含量的比较

2.粗纤维含量与非淀粉多糖含量的比较

3.必需氨基酸指数和蛋白质的化学评分

第四节饲料消化代谢性评价的内容

1.消化率与代谢率的概念

2.饲料养分可消化性与可代谢性的区别

3.消化能与代谢能

第五节测定饲料消化率的常用方法

1.体内消化试验:全收粪法、指示剂法和回肠末端瘘管法

2.体外消化试验:小肠液冻干粉法、人工瘤胃法和产气法

3.饲料消化率和消化能的各种表达方式和计算方法

4.各种方法间优缺点比较

第六节代谢试验

1.代谢试验与消化试验的区别

2.饲料代谢能和代谢率的各种表达方式和计算方法

第七节饲料养分的生物学效价

1.绝对生物学价值: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净蛋白比、总蛋白利用率、净蛋白利用率和饲养试验

2.相对生物学价值:斜率比法

第八节净能的评定

1.饲料净能的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2.体增热的测定方法

3.净能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优缺点

第九节反刍动物饲料评价新体系

1.反刍动物和单胃动物在饲料利用过程中的比较

2.传统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对反刍动物的局限性

3.反刍动物新评定体系的基本内容:瘤胃降解率和瘤胃稀释率、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量、小肠可消化蛋白

4.新体系的优越性

5.新体系的应用价值

习题要点:消化能、代谢能、净能、消化试验、代谢实验、反刍动物新评定体系的基本内容;瘤胃降解率及稀释率的概念;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与小肠可消化蛋白。

本章重点:全收粪法和指示剂法的技术要点,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表观代谢率和真代谢率的区别,代谢性粪氮/能、内源性尿氮/能和氮校正的概念。净能的概念与测定方法,绝对生物学效价和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的概念、区别和测定方法及其对试验条件的要求。饲料瘤胃降解率的测定、瘤胃氮能平衡对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的影响与饲料整体营养价值的关系

本章教学要求:讲解各种养分消化率的方法,重点阐述全收粪法与指示法的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比较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表观代谢率与真代谢率的区别;讲解生物学效价等测定方法及有关基本概念;列举有关测定结果并进行分析。净能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等。详述新体系的评定方法与应用;比较新旧方法;评价新体系的优越性与应用价值。

第十二章饲料的分类

1.饲料分类的目的

2.我国和国际饲料分类体系,分类判别标准和编码方法

习题要点我国与国际饲料分类方法,分类的基本依据;饲料编码的识别。

本章重点:我国和国际饲料分类体系

本章教学要求:饲料分类的意义,我国与国际饲料分类的方法不同点与相同点;饲料编码识别。

第十三章青绿饲料

1.青绿饲料的种类和营养特性

2.常用青绿饲料及其利用

3.青绿饲料的加工及提取叶蛋白的方法

习题要点:青绿饲料概念,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青绿饲料使用注意事项

本章重点:青绿饲料的种类和营养特性。常用青绿饲料的利用及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防止亚硝酸盐等中毒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青绿饲料使用时注意事项

第十四章青贮饲料

1.青贮的原理、种类、青贮发酵的过程

2.制作青贮饲料的注意事项

3.青贮饲料的营养特点和利用方法

4.提高青贮饲料品质的技术措施

习题要点:青贮饲料概念与青贮的原理;一般青贮与半干青贮方法。青贮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及营养物质变化;青贮饲料的营养特性;优质青贮饲料制作条件与制作方法;青贮饲料的质量评定与提高青贮饲料品质的技术措施

本章重点:常规青贮饲料的制作和利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青贮原理与概念;青贮过程的一次发酵与二次发酵过程;优质青贮饲料的制作条件与要求;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的方法与技术。

第十五章粗饲料

1.粗饲料的种类和营养特性

2.干草的调制方法、营养价值及影响因素

3.秸秆、秕壳和糠麸类农副产品的特点和利用方法

4.提高粗饲料营养价值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加工调制方法

习题要点:粗饲料的基本营养特性;干草制作方法;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秸秆等农副产品特点及利用注意事项;提高粗饲料利用的方法与技术

本章重点:粗饲料的种类和营养特性,提高粗饲料利用率的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粗饲料的基本营养特性;粗饲料利用注意事项;优质干草调制方法;掌握提高粗饲料利用率的方法与技术

第十六章能量饲料

第一节谷物籽实类饲料

1.玉米及其加工副产物的营养特点、利用时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标准

2.小麦和稻谷及其加工副产物的营养特点、利用时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标准

第二节块根块茎和糖蜜饲料

1.甘薯干、马铃薯干的营养特点以及利用时的注意事项

2.糖蜜的营养特点以及利用时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油脂

1.各种油脂的理化性质和营养特性比较

2.饲料中添加油脂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习题要点:能量饲料的概念;谷实类能量特性;麦类饲料使用时注意事项;农副产品营养特性与使用时注意事项;饲料油脂营养特性与使用注意事项。常见真菌毒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本章重点:玉米、小麦和稻谷及其加工副产物的营养特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能量饲料的概念及营养特性;谷实类能量饲料及谷实原料加工副产品的利用特点及使用时注意事项。储藏与加工对营养价值的影响。霉菌毒素对营养价值的影响与动物生产的影响

第十七章蛋白质饲料

第一节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1.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种类和一般特性

2.大豆和大豆饼粕的营养特点及其质量标准

3.菜籽和棉籽饼粕的营养特点以及利用时的注意事项

4.植物性蛋白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第二节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1.常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种类

2.鱼粉的加工过程和营养特点

3.鱼粉的质量鉴别

4.肉骨粉等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营养特点和利用

第三节其它蛋白饲料

1.单细胞蛋白质饲料的生产与利用

2.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种类和利用

习题要点:蛋白质饲料分类与概念;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营养特性;非蛋白质的合理使用;大豆、豆粕、鱼粉营养特点与质量的评定与鉴别。饲料抗营养因子。非常规蛋白原料的合理利用。

本章重点:大豆、大豆粕和鱼粉的营养特点与质量鉴别。非常规蛋白原料的使用。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蛋白质饲料分类与概念,大豆及豆粕的营养价值及质量评定方法;非常规原料的利用及注意事项。掌握植物性蛋白质原料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及消除方法。动物性蛋白质原料的特性以及加工方法。真假鱼粉的鉴别。非蛋白的合理利用以及新型蛋白质原料开发与利用

第十八章矿物质饲料

1.石粉和贝壳粉等钙源矿物饲料

2.磷酸氢钙和骨粉等钙磷平衡饲料

3.食盐和碳酸氢钠等电解质原料

4.沸石粉、凹凸棒土和膨润土等天然矿物质在饲料中的应用

习题要点:矿物质饲料概念;常用矿物质饲料使用与注意事项;天然矿物质饲料原料的特性与在饲料中应用价值。

本章重点:钙源矿物饲料和钙磷平衡饲料的质量和利用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矿物质饲料概念,矿物质饲料使用时注意事项;天然矿物质原料的合理使用

第十九章饲料添加剂

1.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概念

2.饲料添加剂的分类

3.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4.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习题要点:饲料添加剂概念,饲料添加剂分类与作用;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本章重点:营养性和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饲料添加剂的分类与作用;掌握饲料添加剂使用方法与使用时注意事项

第二十章饲料配合与配方设计

1.国内外配合饲料的生产现状和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历程

2.配合饲料的产品种类及原料组成

3.配合饲料的优点

4.各类配合饲料的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

习题:饲料产品分类与类型;配合饲料的优点;配方设计

本章重点:各类配合饲料的原料组成和适用对象,配方设计。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饲料产品分类,各种饲料产品实际应用的优势与存在问题;掌握配方设计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动物营养学》,杨凤主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标准书号:ISBN7-109-066615-0。

《饲料学》,王成章/王恬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标准书号:ISBN7-109-08292。

参考书:《饲料学》,陈喜斌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标准书号:ISBN7-03-010988-0。

THE END
1.畜牧兽医科学:饲养与饲料生产试题及答案(每日一练)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畜牧、兽医科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畜牧、兽医科学:饲养与饲料生产》题库,..http://www.91exam.org/exam/87-3479/3479597.html
2.实验动物的配合饲料的设计动物学技术生物实验技术食品专题由于所含营养物质的限制,单一的饲料原料无法全面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这就应选取不同的饲料原料,按各种动物的营养要求及每种原料的营养物质含量互相搭配,使其所提供的各种营养素均符合饲养标准所规定的数量,这样的设计步骤称为日粮配合。但在实际运用中是按日粮的饲料百分比配制出大量混合饲料,即按生产目的相同的动物群...https://www.foodmate.net/topic/163/2/33807.html
3.武汉轻工大学2023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902《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武汉轻工大学902《动物营养与饲料学》202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已出,考察学生对基本动物营养学理论知识、各类饲料原料特性、科学利用、养分评定、卫生安全及科学配合等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及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疑解惑>>>考研预报名与正式报名有什么区别?考研预报名答疑来啦 ...https://www.kaoyan365.cn/dongtai/336763.html
4.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基本要求及考试大纲能根据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进行数、式、方程的正确运算和变形;能熟练地使用一般的函数型计算器进行运算、处理数据;通过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能想象出空间图形;通过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http://www.huaue.com/kssm/2010128113033.htm
5.()是指根据饲养动物的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按饲料配方经工业化...()是指根据饲养动物的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按饲料配方经工业化生产的均匀混合物。 A.配合饲料 B.浓缩饲料 C.添加剂预混料 D.代乳饲料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是指粗纤维含量不足18%,或每...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4151692.html
6.畜牧学概论3.4动物生产力(下)[18] 2.6 配合饲料的计算方法(上) 2600播放 05:49 [19] 2.6 配合饲料的计算方法(下) 1309播放 05:54 [20] 3.1 遗传基本规律 3327播放 09:29 [21] 3.2 品种基础知识 2512播放 05:48 [22] 3.3 生长发育规律 2419播放 07:13 [23] 3.4 动物生产力(上) ...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pid=KHIIC3OHF&mid=HHIID0M4V
7.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配合饲料生产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符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饲料行业产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饲料生产加工技术既能直接影响饲料产品的质量,也是饲料、养殖企业等https://www.xuetangx.com/course/sdmy5103zw1/19320022
8.首页秸秆生物活性饲料。秸秆生物活性饲料因其在成本、动物保健、畜禽水产产品品质改善等方面的优异表现,可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动物的饲养,单胃动物可节约饲料用粮20%-50%,反刍动物可节约饲料用粮80%以上,同时生产出无抗生素绿色肉、蛋、奶产品。 银杏叶生物饲料添加剂合生元的制备技术。首次以银杏叶为原料进行固态发酵和生物...http://www.gzcno.com/instance-detail.php?CaseId=25
1.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政策法规第三十条 销售的种畜禽、家畜配种站(点)使用的种公畜,应当符合种用标准。销售种畜禽时,应当附具种畜禽场出具的种畜禽合格证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证明,销售的种畜还应当附具种畜禽场出具的家畜系谱。 生产家畜卵子、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应当有完整的采集、销售、移植等记录,记录应当保存二年。 http://www.fsxzf.gov.cn/zh/web/snmyj/-116/-/articles/18786244.shtml
2.湖南自考02797家畜饲养管理学考试大纲了解饲料的营养特性,最后结合动物的饲养标准和动物饲养实践配合饲料。通过 各个章节的学习,逐步掌握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最后融会贯通。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一门阐明饲料原料营养特点、配合饲料配方设计与 动物生产实践之间相互关系的课程,要求考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各种饲料 ...https://www.zikaosw.com/jcdg/ksdg/6508.html
3.实验动物学题库22、《湖北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适用于。 A湖北省行政区域内用于实验的动物的生产活动。 B隶属湖北省各组织、个人与实验动物有关的科学研究活动。 C湖北省行政区域内与实验动物有关的管理与监督。 D湖北省行政区域内与动物有关的经营活动。 23、从事实验动物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2635320
4.实验用禽类动物种群(鸡鸭)的建立与标准化2017年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发布了团体标准T/CALAS 16-2017实验动物SPF鸡遗传质量控制,规定了SPF鸡的繁殖和遗传质量监测方法,适用于封闭群和MHC单倍型鸡群的遗传质量控制。 3.配合饲料标准 SPF鸡的饲育的目的是为了在保证无微生物污染的前提下生产无疫病抗体、无抗生素残留、活性强的受精卵,而商品化蛋鸡养殖场追求的是...https://www.lascn.net/Item/75768.aspx
5.养殖合作社实施方案(通用10篇)①配合饲料生产,其营养水平不低于《猪的饲养标准》。 ②配合饲料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符合饲料卫生标准。 ③配合饲料中不添加抗生素及其它药物。 5.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 阳光猪舍养猪在按照各类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饲养的同时,还要加强阳光猪舍的管理,特别是夏季防暑降温和冬季防寒保暖。 https://www.ruiwen.com/hezuofangan/6125166.html
6.畜牧站工作总结1、我站有干部职工5人(其中女职工1人),退休人员3人,村聘乡管防疫员7人,在职干部职工服务范围7村47个组。在狠抓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同时,重点认真抓好动物防检疫工作,尤其是产地检疫,打好两针一标;并着力做好医疗、饲料饲养、新科技推广、科技下乡宣传等服务工作。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3885737.html
7.动物微生态制剂在养猪生产中的科学使用关乎动物降当前,在养猪生产中,使用的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和激素类药物等,用于预防保健与促生长,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越用越多,越用越滥,不仅造成严重的药物残留与生态环境的污染,而且造成病原体耐药性增强,导致“超级细菌”的出现,严重危害动物性食品与人类健康的安全,应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http://zgdwbj.com/archives/32264
8.饲料分析范文11篇(全文)这些情况一方面推动配合饲料产量同比大幅度提高, 另一方面也使得商品饲料生产结构出现调整, 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销量同比下滑。据统计, 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配合饲料占饲料总产量比重达到76.7%左右, 比2009年同期高近3%。 三、2010年一季度不同动物品种饲料产量...https://www.99xueshu.com/w/ikeyo7hq712j.html
9.养殖场饲养管理制度大全四、有休药期规定的兽药用于食用动物时,饲养者应当向购买者或者屠宰者提供准确、真实的用药记录;购买者或者屠宰者应当确保动物及其产品在用药期、休药期内不被用于食品消费。 五、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禁用药品。经批准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的兽药,应当由兽药生产企业制...https://www.jy135.com/guanli/281113.html
10.畜牧兽医站工作总结1、我站有干部职工5人(其中女职工1人),退休人员3人,村聘乡管防疫员7人,在职干部职工服务范围7村47个组。在狠抓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同时,重点认真抓好动物防检疫工作,尤其是产地检疫,打好两针一标;并着力做好医疗、饲料饲养、新科技推广、科技下乡宣传等服务工作。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j/20220816200104_5461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