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许昌市发制品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发制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
上亿元的生意从“剪辫子”开始
建安区滨河路东侧的发制品产业集聚区入驻了多家发制品企业。该产业集聚区的金福源发制品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对发条、头套等进行包装。这些产品将通过海关销往世界各地,年产值上亿元。
金福源发制品公司董事长吴学章生于1965年,老家在建安区灵井镇泉店村。16岁时,他就开始跟着亲戚朋友收购“头发辫”或“泡发”,然后进行简单加工,并根据头发的长短分档形成档发。
从事档发这一行,对吴学章来说算是对祖辈谋生手段的继承。在他的记忆里,爷爷、父亲都曾从事档发加工。
“我16岁开始接触档发行业,19岁到湖北、云南、四川等地收购‘头发辫’或‘泡发’。”吴学章回忆,有一次,他和同伴一起到南阳西峡及内乡马山口等地的山区“剪辫子”。一路步行,草丛中时有蛇出没。他们走很远的路才能在山上见到几户人家。
第一天,他们边走边吆喝:“收头发!”但一天下来他们没有剪到一根辫子。晚上,他们回到住处问当地人才知道,当地人称“头发辫”为“毛杆”。第二天,他们吆喝时将“收头发”改为“收毛杆”,竟然收购了三四公斤头发。
改革开放以来,从泉店及周边村庄走出去收购“头发辫”和“泡发”的人成千上万。
他们由省内到省外,由国内到印度、缅甸、越南等地。“头发辫”的价格也从原来的20元/公斤左右上涨到近5000元/公斤。
由档发到成品,行业打破发展瓶颈
中国轻工业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发制品分会执行秘书长、许昌市发制品协会秘书长王喜祥,曾担任市外贸局土产科科长、土畜产品公司经理,对我市发制品行业的发展过程非常熟悉。他回忆,许昌市的发制品一直属于外贸类商品。20世纪80年代初,档发实行调拨制度,各县及乡镇收购站收购档发后通过省外贸部门集中调拨至青岛。当时青岛的发制品工艺厂掌握着档发加工的核心技术。
王喜祥说,20世纪80年代末,他们到青岛第一发制品厂考察时,档发加工技术仍在保密范围内,外人不能参观。20世纪90年代初,许昌县发制品总厂引进许昌第一台发制品生产机械——三连机,许昌的发制品生产开始由原材料向成品迈进。
进入21世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市发制品行业在质与量等方面进入发展高潮期。特别是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上市后,我市的发制品企业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吴学章说,从1982年至1996年,他的生意还是家庭作坊式生产;1996年,他在禹州创业;2005年,他在魏都民营科技园区投资建设盛源发制品公司,开始生产发条;2015年,他在建安区发制品产业集聚区投资建设金福源发制品公司,厂区面积增加到3万多平方米,安排2400多人就业。今年10月,中国轻工业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发制品分会授予他“中国发制品行业功勋人物”称号。
王喜祥说,许昌市发制品行业经历了由粗加工到深加工,由档发到成品,由单一品种到系列产品的转变。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发制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发制品企业有240多家,从业人员有30多万人,发制品出口份额曾占许昌市外贸总额的80%以上。
技术革新与电商加快了发制品行业发展
2009年,盛源发制品公司开始在阿里巴巴布局线上销售。金福源发制品公司外贸部经理张志德回忆道,2009年,他通过网络接到的第一张订单是一名美国客户订购的2000条发条。根据对方提供的产品规格,他们很快进行生产并发货。“电商销售模式由厂家直接与国外客户对接,省去了中间环节,利润比传统销售模式有所提高。”张志德说。
在技术革新方面,将“泡发”或“头发辫”加工成档发,其中的打发环节费时费力,需要工作人员拿着类似乒乓球拍的工具不停地拍打,最终使凌乱的头发变得整齐。如今,工人发明了打发机,拍打速度快、效果好。染发工艺以前全部由人工完成,现在由机器直接在锅内搅动进行染色。发条熨烫原来多由工人持电熨斗进行,现在变成由机器自动熨烫……随着发制品行业的发展,生产工艺流程更加科学,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每年开发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如今,许昌数百家假发企业加工的工艺发、化纤发销往世界各地。王喜祥说,随着跨境电商的崛起,发制品行业的订单开始呈现碎片化和私人定制的特点。这可能会引起行业重新洗牌,促使企业打破瓶颈。吴学章说:“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许昌市正在开展的‘四个一百’专项行动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发制品产业发展大事记
1902年,建安区泉店人白锡和与德国商人共同设立“德兴义发庄”,合伙做人发买卖。
20世纪40年代,建安区灵井镇泉店及周边村庄村民把人发按不同长度归档分类,档发由此得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泉店及周边村庄村民重操旧业。其加工的档发由外贸部门收购后销往国外。
20世纪80年代初,建安区灵井镇小宫村的郑有全开办“许昌县小宫工艺毛发厂”。
1989年,许昌县发制品总厂成立。
1993年,河南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2003年,河南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
至今,我市有发制品企业240多家,产品远销北美、欧洲、非洲、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