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可观性。与文字相比,图形更加生动、有趣,在不同色彩的相互搭配下带给消费者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动漫人物设计更是结合人物性格选择不同色调,以良好的可观性强化食品宣传效果。
三是趣味性。与普通人物造型相比,动漫人物造型往往更加夸张,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感染力、趣味性,触发消费者购买行为。
四是文化性。将动漫人物引入食品包装设计过程中离不开文化思想的展现。动漫人物创作便具有一定文化性,如孙悟空武艺高强、勇敢机智。这种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动漫人物能够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为食品产品戴上“文化光环”。
五是“明星”效应。动漫人物是在动漫艺术基础上创作出的形象,属于艺术形式的一种精神符号,具有定位鲜明、渗透力强等优势。例如,迪士尼的米老鼠、唐老鸭、小熊维尼、白雪公主等动漫人物,具有超越地域的感染力与影响力,将其形象引入食品包装设计中,可形成颇具特色的包装风格。以精神符号的形式加深消费者对产品包装的认知,进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在消费升级的新时代,食品包装不再仅仅用于保护食物免受外界损害,而是逐渐成为一种宣传媒介。现阶段,动漫人物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直接将动漫人物印刷在食品外包装表面。通常而言,食品企业在设计食品产品外包装时,寻找动漫人物特点与食品产品定位之间的契合点,力求使动漫人物成为食品产品的代言人。二是将动漫人物外形特点与食品包装相结合。例如,米老鼠造型的棒棒糖;以正义联盟英雄为原形的英雄瓶,外形采用仿生瓶身设计,当把瓶内糖果食用完之后,瓶子本身可以当作摆件,趣味横生,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
结合当前动漫人物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误区,食品企业与设计师在设计食品包装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充分考虑消费者群体特征。消费者审美心理是社会消费实践的产物,会随着时代发展形成不同的审美观念。食品企业应根据年龄段与生活地区等对消费者进行群体划分,结合市场调研结果选择动漫人物。例如,老年人群体对动漫兴趣不高,因此针对老年人的食品产品设计应尽量避免使用动漫人物;针对Z世代群体的食品产品,动漫人物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如喜羊羊、海绵宝宝、哆啦A梦、虹猫蓝兔等;针对儿童群体的食品产品,可以选择益教动画片的动漫人物形象,如巴塔木系列、小老鼠雷迪克、朵拉等。考虑借助动漫人物之间的联动,吸引儿童兴趣,以个性化的设计优化食品包装。
以大众审美为基础进行个性化设计。在动漫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动漫人物形象层出不穷,设计师在使用已有动漫人物形象进行食品包装设计时,应以大众审美为基础进行选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审美观念发生明显改变,流向快感体验、视觉追求等方面。因此,设计师在将动漫人物引入食品包装设计中时,应突出视觉审美,使动漫人物线条流畅。同时,为避免出现同质化现象,应在大众审美的基础上,对结合食品特色对动漫人物进行加工再造。例如,三只松鼠品牌的“松鼠”形象,实质上借鉴孙悟空的特征,既能加强对消费者的感染力,又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