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可供选择的食用油更加琳琅满目,有人认为土榨花生油是纯天然无添加的健康好油,有人认为菜籽油、玉米油和橄榄油等是植物性油热量低更健康,到底哪种油更好,应该如何用油?
一、超50万人的研究发现:玉米、菜籽油更健康
《BMCMedicine》上刊登了一项由浙江大学开展的关于黄油、人造黄油、猪油、玉米油、低芥酸菜子油和橄榄油等6种常见食用油与心脏代谢、全因等死亡率间关联的研究。
此外,经常食用黄油和人造黄油,会提升心脏代谢、癌症、慢性肝病、呼吸系统疾病(RD)、阿尔茨海默氏病(AD)等疾病的死亡率。
关于猪油方面,与不食用猪油的人相比,食用猪油的人全因死亡率和呼吸系统疾病分别高出4%和13%。
总的来说,黄油、人造黄油、猪肉等固体脂肪油相对危险,而玉米、菜籽油、橄榄油更健康,大家可酌情选择。
二、两种油危害大,最好不要吃
食用油种类繁多,最好的食用方法是根据需求选择,但是选用食用油时,这2种油最好不要吃。
1、作坊式的土榨花生油
另土榨花生油烟点低,烹调是容易产生有毒物质丙烯醛;小作坊在设备和工艺方面也较为落后,没有标准规范的流程去除当中的杂质,包括胶质、游离脂肪酸、色素、砷、汞等有害物。因此,谨慎选择作坊式的土榨花生油。
2、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含有反式非共轭双键结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坏”脂肪,多出现在加工油脂的过程中,如氢化植物油、、氢化棕榈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物奶油、油炸食品等。
长期食用过量的反式脂肪酸,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除了不要食用以上两种食用油外,市面上的油那么多,应如何挑选呢?
看种类
建议优先选择单一成分油,比如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等,当中饱和脂肪酸较高,对健康更有益。另外,调和油当中的脂肪酸的比例为1(饱和脂肪酸)︰1(单不饱和脂肪酸)︰1(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脂肪酸的比例,也可以选择。
看等级
尽量选择一级烹调油,这类油工艺、技术要求更加严格,能更好的去除杂质及毒害成分,所以油相对健康。
看日期
挑选油,也是有技巧的,大家注意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样才可挑到较为优质的食用油。
三、不管吃哪种油,都要注意一下5点
1、每天摄入量要合理控制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天的烹调油摄入量为25-30g,减少食用动物脂肪油,可采取蒸、煮、炖、焖和凉拌等省油的烹饪方式。
2、开封后最好3个月内吃完
油开封后,最好3个月内吃完,建议大家可以购买小瓶装的油,即买即用。不然放太久,尤其是没有做好密封处理,很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一些有害物,食用这样的油是有健康风险的。
3、不要等到油冒烟了才放菜
高温烹饪的方式很容易产生丙烯酸、苯等有毒物质,最好是热锅冷油的方法,或者放一小条葱丝,当葱丝四周冒出较多小气泡时,就放菜。
4、不要反复使用加热食用油
不少人都有这个习惯,比如油炸完剩下的油,用来继续炒菜等,可反复煎炸的油很容易产生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致癌物,会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反复煎炸的油,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过量摄入这种脂肪酸可提升肥胖、心脏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疾病的风险。
5、不要把油壶放到灶台旁边
油壶如果放置在灶台旁或能照到阳光的窗户边,受高温影响,食用油很容易变质,所以最好要原理灶台。
食用油,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因此对它的选择、食用方法上要花点心思,掌握正确的食用方法,这样才可以在保证健康的基础上,更好的享用美食。
参考资料:
[1]《52万人16年研究:黄油更危险,玉米、菜籽油更健康》.医诺维.2021-04-30
[2]《富含「致癌毒素」的油,千万别再让爸妈吃了》.菠萝因子.2021-01-16
[3]《注意!这3种食用油最好别吃》.科普中国.2022-12-29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擅长领域:直肠疾病、胃肿瘤、小肠肿瘤、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及软组织肿瘤的诊疗
擅长领域: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小肠肿瘤、胃肠间质瘤外科治疗肠瘘、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的综合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食管,胃肠,胰腺,肛门疾病等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对食管癌、食管反流性疾病、胃癌、结直肠癌、肠瘘、溃疡病、消化道出血、短肠综合征等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