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家免检产品标志:免检标志属于质量标志。获得免检证书的企业在免检有效期内,可以自愿将免检标志标示在获准免检的产品或者其铭牌、包装物、使用说明书、质量合格证上。
(三)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英文缩写为:CCC。“3C”认证标志是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产品准许出厂销售、进口和使用的证明标志,由中国强制认证标志发放管理中心统一发放。强制性认证产品,不但需要取得认证证书,还必须在认证产品本体上施加CCC标准规格标志或经批准使用的CCC标志式样,其产品方可出厂、销售或进口,二者缺一不可。
(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证书上标注(1)获证企业名称;(2)获证产品名称;(3)获证产品的规格、型号;(4)生产许可证证书标记和编号;(5)发证日期;(6)证书有效期;(7)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章。
(五)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简称。ISO9000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族标准。管理体系认证是指依据管理体系标准,由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对管理体系实施合格评定,并通过颁发体系认证证书,以证明某一组织有能力按规定的要求提供产品的活动。在我国,现在有三种管理体系的认证:贯彻ISO9000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贯彻ISO14000国际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贯彻OHSAS18000国际标准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六)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制度包括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和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制度。对于检验合格的食品要加印(贴)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没有加贴QS标志的食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
(七)“C”标志
1、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
2、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
我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品供给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对于生产原料、生产环境、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都存在严重的不适应性,因此,由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仍然对我国食品安全构成了明显的威胁.
质量体系包含一套专门的组织机构,具备了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人力、物力,还要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力,以及规定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各项程序和活动。因此质量体系是一个组织落实有物质保障和有具体工作内容的有机整体。
质量体系按体系目的可分为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两类,企业在非合同环境下,只建有质量管理体系;在合同环境下,企业应建有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食品安全问题应当如何解决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具体如下:
(一)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力度政府应当切实履行好其监管职责,加强对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加强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应当成为政府的头等大事,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强对食品的准入市场管制,提高食品的准入市场门槛,严防“三无”食品流入市场;要有效规范食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无证加工食品的行为;要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更新检测装备,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对食品从生产、加工、管理、贮运、包装到销售的全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控;要全面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要规范食品采购渠道,从源头上控制不安全、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