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餐食品行业近年来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成为健康饮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代餐食品是为了满足成年人在体重管理期间一餐或多餐的营养需求而设计的便捷食品,具有高纤维、低热量、易饱腹等特点,能够快速、便捷地为人体提供多种营养物质。
当前,中国代餐食品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市场主要分为日常代餐与功能代餐两大类,前者注重便捷饱腹,如谷物、麦片、饼干零食等;后者则聚焦于减肥、塑形等特定目标,如代餐奶昔、断糖食品等。随着消费者对体重管理、颜值管理、健康管理的诉求不断增加,功能代餐市场尤为火爆,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在消费群体方面,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成为了代餐市场的绝对主力,消费潜力在95后年轻群体中持续释放。同时,一二线城市是消费主力军,但下沉市场的份额也在不断增长,与高线城市的差距逐渐缩小。
代餐食品行业近期动态
市场报告发布: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数十位行业专家进行《中国营养代餐食品研究报告》的编辑工作,并在2024年第九届中国特殊食品大会期间发布。该报告深入探讨代餐食品的市场应用情况、全球代餐法规比较分析、代餐产品安全性与科学性深度评估,以及基于实证的食用指导。
品牌参与:知名健康公司如康宝莱等积极参与代餐食品行业的规范和发展,不仅参与编写和发布行业报告,还依托自身专业领域的实力,持续开展营养代餐全球临床研究。
代餐食品行业概括
产品:代餐食品种类繁多,包括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代餐粥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特点:高纤维、低热量、易饱腹,能够快速、便捷地为人体提供多种营养物质。
分类:按成分和使用场景可分为泛代餐、可完全代餐以及代餐零食三大品类。
代餐食品产业链分析
代餐食品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渠道和终端消费者等环节。其中,原材料供应环节涉及粮食、果蔬、肉类等食材的采购和加工;生产加工环节则包括代餐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销售渠道环节包括电商平台、实体店等;终端消费者则是代餐食品的最终使用者。
代餐食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代餐食品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出品牌多元化的特点。市场上既有康宝莱、雀巢等全球知名品牌,也有Ffit8、WonderLab等新兴品牌。这些品牌通过不同的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随着市场潜力的巨大吸引,众多企业涌入代餐食品行业,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代餐食品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直销模式:通过直销员直接向消费者推销产品,如一些国际知名品牌。
电商模式:利用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拓宽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效率。
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结合线下实体店和线上电商平台,提供全方位的购买体验和服务。
代餐食品行业企业运营情况分析
注重产品研发:企业不断投入资源进行产品研发,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拓展销售渠道:积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效率和市场份额。
代餐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中国代餐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数十亿元急剧增长至2023年的175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3534.9亿元。
过去增长的原因分析
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代餐食品因其高纤维、低热量、易饱腹等特点而备受青睐。
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不同消费者对代餐食品的需求各不相同,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代餐食品的营销和推广提供了广阔平台,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进一步拓宽了市场边界。
未来代餐食品行业趋势分析
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深入人心和消费者对便捷、高效饮食方式需求的不断增加,代餐市场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产品将更加多样化:企业将继续投入资源进行产品研发和创新,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线上线下融合趋势加速: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实体店、专卖店等渠道的有机结合将进一步提升代餐食品的市场渗透率。
竞争格局将更加多元化:随着更多企业的涌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代餐食品行业的竞争格局将更加多元化和激烈化。
查看详情→
据统计,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已超过2亿人,未来零工市场数量可能超过10000家。灵活就业也被称为灵活用工、它们分别是从劳动者和用人主体角...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利用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通信装置等,实现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和/或自动控制、协同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的汽车的...
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1.0版发布据报道,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组织召开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及质量提升“质量强链”交流推进会。会1...
80余种罕见病用药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从2024年中国罕见病大会获悉,近年来,我国加强罕见病研究、诊疗服务和用药保障,截至目前,已有80余种罕...
今年8月底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相比1949年的35岁,增长了一倍还多。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卫生健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