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泉州市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在食品生产许可领域探索与推进改革,持续简化材料、优化环节、下放审批、靠前服务,不断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助推我市食品生产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放管结合有序下放食品生产许可权限
为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市市场监管局结合食品风险分级管理和泉州食品生产监管工作实际,将品种明细均为静态风险低、较低的12个食品类别的生产许可权限分期分批下放给县级市场监管局实施。通过循序渐进、分期下放,并辅之以集中业务培训、跟班现场核查、定期卷宗评查等措施,让县级市场监管部门能够“接得住,办得好”,在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的同时,方便食品生产者就近办理食品生产许可,提升审批效率。食品生产许可权限下放至今,县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办理食品生产许可432件。
引入承诺简化许可核查环节
三是结合我市食品生产监管工作实际,动态调整食品生产许可延续免于现场核查的条件,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兼顾食品安全,有序开展食品生产许可证延续工作。
精简材料推行变更免申即办
靠前服务深入基层开展指导
主动把服务窗口前移,通过“请上来”“走下去”等多种方式开展送技术进企业、下基层指导系列活动。
一是政务服务下基层。依托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开展的“轻骑兵”“大篷车”政务服务下基层活动,为在申证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企业提供现场服务,指导企业优化生产设施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等,助力企业尽快获证投产。
二是开展审查工作“传帮带”。市局每周将下一周拟开展现场审查的食品生产企业名单发到县级市场监管部门,县级审查员可以根据工作安排情况选择到现场跟班学习。同时,市局还结合县级局的需求,对下放后基层未接触的新项目,派员深入现场指导县级审查员开展核查,提升基层审查员的审查质量及服务水平。
三是纾困解难服务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动态调整食品生产许可延续换证政策,避免疫情防控期间食品生产许可证无法按时延续给企业造成损失。在超强台风“杜苏芮”登陆后,针对受灾情况迅速响应,出台“允许食品生产主体因灾保留许可证号”政策,并主动摸排辖区受灾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和受灾情况,加强市、县、所三级联动和登记审批、食品生产、工许中心三个业务部门联动,联合为企业提供灾后复产重建指导服务,并督促企业落实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