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度抽检量看,11、12月份抽检量较大,判断与元旦、春节之前监管部门加大抽检量有关;1月份正值春节假期,抽检量最少;从月度抽检合格率看,各月合格率变化平稳,没有较大波动。2023年各月份抽检量及合格率详见图1。
图12023年各月份抽检总量及合格率
纵观2018至2023年,2021年抽检量最多,2018年至2020年抽检合格率呈稳步增长趋势,2021年和2022年抽检合格率较2020年略有下降,2023年抽检合格率最高,详细见图2。
图22018-2023年抽检量及合格率统计
结合各类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及2023年食品安全抽检计划将抽检产品划分为32个品类,其中蔬菜及其制品、粮食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餐饮抽检比重较大。2023年各类食品抽检数量见图3。
2023年抽检中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农药残留超标、质量指标不合格和微生物超标。抽检不合格原因类别占比及数量见图4。
其中大肠菌群超标、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不合格、恩诺沙星残留超标、菌落总数超标等问题比较突出,具体不合格原因占比见图5。(仅展示排名前15位的不合格原因)
国内抽检产品产地覆盖了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基于产品品类及产业分布特点,各地区抽检数量差异较大,抽检产品数量较多的是华北、西南、西北地区和华中地区。从行政区域来看,山东省抽检数量最多,占总抽检量的6.40%,其次是广东(5.61%)、河南(4.69%)、四川(4.04%)等省份。各省份及地区抽检量及合格率统计表见表2。(注:不详是指官方未通报具体的生产省份)
表2各省份及地区抽检量及合格率统计表
注1:各省区市按照抽检合格率由高到低排序。
注2:产地为进口的是指在国内市场流通环节被国家或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抽检的进口产品。
针对2023年国家及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14658批次不合格样品抽检信息进行统计分析,2023年食品安全抽检共涉及流通环节、生产环节、餐饮环节3个环节,其中流通环节不合格抽检量最大,不合格占比也是最高的,为73.35%;其次是餐饮环节,不合格占比为19.93%,各环节抽检不合格占比见图6。
图62023年各抽样环节不合格占比
图72023年流通环节各类食品不合格占比
2023年国内食品安全抽检结果表明,各类食品整体抽检合格率较高,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针对抽检中发现的较为突出的问题,例如农药残留超标、质量指标不合格、微生物超标等问题,生产企业需要制定相应防控措施,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从原辅料验收,生产经营过程的环境卫生条件控制,配方及生产工艺的科学合理制定,出厂检验的落实等方面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