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全体员工的健康,根据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制定食物中毒应急救援计划。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公司
1.4应急工作基本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第一、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以人为本、善待生活的原则,以预测和预防突发事件为重点,以快速准确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为目标,统一指挥和分级负责。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效率有序地实施救援,实现信息传顺畅,反应迅速。
二、事故风险分析
2.1.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较多,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多年来居首位。
2.1.2真菌毒素中毒: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物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代谢物,人类和动物食用这种有毒物质。
2.1.3动物性食物中毒:食用动物性食物中毒引起的食物中毒为动物性食物中毒。如河豚鱼中毒、猪甲状腺中毒。
2.1.4植物性食物中毒:一般由于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植物种子,或烹饪方法不当,植物中的有毒物质没有去除。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是蔬菜豆类中毒和有毒蘑菇中毒;有毒蘑菇、土豆、曼陀罗、银杏、苦杏仁、桐油等。
2.2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和后果
食品中毒可能对员工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影响安全生产。
三、事件分级
3.1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Ⅰ等级:一次食物中毒超过10人,死亡。
3.2食大的食物中毒事件
Ⅱ等级:一次食物中毒超过10人,或食物中毒导致死亡。
3.3一般食物中毒事件
Ⅲ等级:中毒人数3-9没有死亡病例的人;
四、应急组织和职责
4.1应急组织体系
4.1.2项目部应急救援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应急救援工作组职责:
(1)贯彻国家和上级关于食品中毒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协调食品中毒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监督食物中毒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审查应急救援工作报告。
(3)协调与外部应急部队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及时要求外部援助,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组织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食品中毒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部办公室
应急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1)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
(2)组织和督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和演练。
(3)负责监督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的实施。
(4)掌握应急处理和恢复,组织善后处理。
(5)负责汇总和报告事故(事件)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其他有关单位报告。
应急救援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
成员:*****
职责:
(1)接受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命令,负责现场的组织、指挥和调度。
(2)对未入院患者进行现场呕吐,尽快通知或积极将同一食客送往医院治疗,防止食客病情恶化或人身死亡;
(3)根据食品中毒事故的发展趋势,及时全面了解食品中毒人员的数量、地点和范围,及时调整救援计划。确保科学、有效、有序的救援,尽量减少损失。
(4)密封食品、库存食品和本单位常用有害物品,配合职能部门对事件进行调查。
(6)调动协调应急工作组参与救援工作。
(7)具体负责后期应急处置,制定现场恢复措施,保护现场食品和食品容器。
现场保安组成员及职责:
后勤保障组成员及职责:
职责:组织救援运输车辆,联系当地医院,准备救治资金,护送被救治人员。
五、预防与预警
5.1风险监测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食物中毒事件的日常监测,监测重点食品、生活用水和食源性疾病。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日常管理办公室收到食物中毒报告后,应详细询问事件发生情况,填写记录,并按报告程序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
5.2预警发布和预警行动
5.2.1预警级别
一般分为三级预警:Ⅰ级(重大)、Ⅱ等级(大),Ⅲ具体情况如下:
⑴一般:中毒人数3-9没有死亡病例的人;
⑵大:一次食物中毒超过10人,或死亡。
⑶重大:食物中毒一次超过10人,死亡。
5.2.2预警发布
根据监测获得的信息,根据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对员工身心健康的危害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2.3应对程序和措施
发现食物中毒事件后,病例部门应立即向应急办公室人员报告,并定期向应急救援办公室人员报告食物中毒事件(是否有食物中毒患者或与食物中毒患者共同进食),医院对疑似患者进行筛选和治疗。应急救援办公室根据上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发出预警通知,通知各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5.2.4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应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上级部门报告食物中毒患者的医学观察和治疗。
5.3预警结束
疑似患者经医学观察排除中毒病例,或疑似患者经治疗后确认康复,无新病例。应急办公室根据情况发布预警结束通知。
六、信息报告
6.2即时报告
6.2.2发生Ⅲ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及时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公司、局项目部上级单位。
6.2.3发生Ⅱ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管理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将信息通知公司、局项目部上级单位。
6.2.4发生Ⅰ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在一小时内向公司、局项目部等有关单位报告响应条件。
6.2.5报告内容
6.2.5.1内部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2)事件的原因、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
(3)事件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6.2.5.2向上级单位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2)事件简要情况。
(3)中毒、伤亡和财产损失。
(4)已采取的措施和救援请求。
七、应急响应
7.1响应分级
7.1.1一般、大、重大中毒事件:发现食品中毒事件,应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报告,救援领导小组领导立即命令启动食品中毒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救援办公室人员应通知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和应急救援机构部门人员参与应急处理。
7.2响应程序
7.3应急处置
7.3.1在医务人员到达前,当患者意识清楚时,可以用舌板、勺柄、筷子、硬羽毛刺激咽弓或咽壁,使患者呕吐。但患者意识不清、昏迷时,不得使用。
7.3.2现场人员应做好可疑有毒食品食品的保护工作,尽快找出中毒原因。
7.4紧急结束
八、训练和练习
8.1培训计划
8.1.1将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8.2预案演练
8.2.3应急机构每年组织食物中毒应急救援演习(包括桌面演习)。演习结束后,应及时总结,修改和改进应急处理计划,以保持可操作性。
8.3训练和演练要求
各级应急小组每年组织一次食品中毒知识培训和应急救援演练。演练结束后,应及时总结,修改和改进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以保持可操作性。
九、附则
9.1追究责任
为加强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事故单位必须及时向项目部应急办公室和项目部安全质量部报告。恐慌、迟到、隐瞒事故的单位将追究领导责任,并根据事故的经济损失给予经济和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