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XXXX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报告
1、简介
2、目的
3、范围
4、引用资料
5、风险管理小组组员及职责分工
6、质量风险管理流程
7、风险管理过程
8、风险管理总结及结论
9、风险管理回顾审核
1.简介:
1.1产品概述:XXXX胶囊为以化学原料药XXXX和适量等辅料制成的化学药胶囊剂制剂,为耳鼻喉科及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灼烧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和体征。规格为10毫克;贮藏:遮光,密闭保存;包装:铝塑泡罩包装。每板6粒,每盒1板;每板6粒,每盒2板;每板12粒,每盒1板,每板4粒,每盒1板。有效期:30个月。
1.2生产批量:35万粒,140万粒。
1.3主要生产工艺过程及参数:
1.3.1过筛:取XXXX、乳糖、硬脂酸镁及羟丙纤维素分别过100目筛。
1.3.3粘合剂15%聚维酮K30的乙醇溶液的配制:按聚维酮K30:95%乙醇量=1.5:8.5(重量比)进行配置,溶解完全100目滤布过滤。
1.3.4制软材:上述预混合好的细粉,用GHL-250型高效混合制粒机中(每次35万粒量),设定混合I和切割I开动设备混合10分钟后,徐徐加入粘合剂(15%聚维酮K30的乙醇溶液),加完后继续混合3-4分钟,收集软材。
1.3.4制粒:用YK-160型摇摆式颗粒机制粒,筛网目数为24目。
1.3.6整粒:干燥好的颗粒用YK-160型摇摆式颗粒机整粒,筛网目数为24目。
1.3.8充填、抛光:根据对总混颗粒XXXX的含量、总颗粒量、规格计算胶囊充填量。用NJP-1200C-1型全自动胶囊充填机,二号胶囊充填模具,用二号空心胶囊进行充填,装量差异控制在充填量的±8%范围内,充填速度为800~1200粒/分。充填过程中,每20分钟检查一次装量。将充填好的胶囊用HTP-Ⅱ型胶囊、片剂抛光机抛光。
1.3.8铝塑泡罩包装:用DPP-138A型平板式铝塑泡罩包装机或DPP-250型平板铝塑泡罩包装机进行泡罩包装,同时产品冲印批号、有效期。按4粒/板、6粒/板或12粒/板泡罩规格采用相应的二号胶囊泡罩模具,上、下封温度约为120℃,热封温度为160℃。
1.3.9外包装:每盒一张说明书,每个盒子及纸箱均打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电子监管码?;按6粒/板×1板/盒×200盒/箱或12粒/板×1板/盒×200盒/箱或6粒/板×2板/盒×200盒/箱或4粒/板×1板/盒×200盒/箱的包装规格进行包装。
1.4中间产品的贮存要求:XXXX胶囊颗粒(总混后)用洁净塑料袋盛装,扎紧袋口置洁净的不锈钢桶中密闭,在口服制剂车间中间站贮存,贮存期:天;XXXX胶囊(内包前)用洁净塑料袋盛装,扎紧袋口置洁净的不锈钢桶中密闭,在口服制剂车间中间站贮存,贮存期:天;XXXX胶囊待包装半成品在口服制剂车间中间站或外包间暂存区暂存,贮存期:天。
1.5生产环境条件:整个生产过程中外包装工序在一般生产区,称量、筛粉、预混合、配粘合剂、制粒、干燥、整粒、总混、充填、抛光、铝塑泡罩包装工序D级洁净区。
XXXX胶囊作为公司的主要产品,自2006年正式生产以来,生产产品批,产品均符合标准规定,未产生过质量事故,也发生过严重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2、目的:
2.1通过对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对其带来的质量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保证
面进行风险梳理识别。
7.1.2.2风险分析、评价及控制措施
(1)风险严重程度、发生几率、发现的可能性评分标准及风险级别评判标准及风险控制措施:见下表1.表2.表3.表4.
表中的“顾客”一词,可以是内部顾客,例如一下工序,也可以是最终用户。
表3.发现的可能性
注:风险可接受标准的制定:
严重程度:结果的严重性:中等,对生产线造成较小的破坏,可能有部分产品需报废(但无需挑选)或需对100%产品进行返工。顾客感觉到不方便或有些不满。得分:3分;
发生几率:中等:偶尔发生的失败。得分:3分;
发现的可能性:中等可能性:目前的方法有中等的可能性可以检测出失败模式,得分:3分;
最低可接受标准:3×3×3=27分
(2)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通过检索资料、产品质量回顾与总结历史经验等方法识别确定潜在的失效模式,列出每个失效模式的潜在结果,对每一个失效模式给出严重性分数,识别每个失效模式的原因,给出每个原因的发生几率分数,识别用于发现失效模式的当前控制手段,对每一个原因和控制手段给出发现的可能性分数。
计算FMEA中每一条风险分值:风险分值=严重性分数×发生几率分数×发现的可能性分数。
根据风险分值对照上表4.风险级别评判标准及风险控制措施的要求制定风险预防控制措施,具体见后附的《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评估与控制表》。
从后附的《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评估与控制表》可见,从XXXX胶囊生产过程所涉及到的人、机、料、法、环等各方面进行风险源梳理识别,对XXXX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及生产过程涉及的人员、厂房设施、设备等等45项风险进行评估。39项风险按现行控制措施进行管理其风险属于低风险级别,可以接受,只需按现行控制措施控制,不需要采取新的更多的控制措施。6项风险属于中等风险,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解决,控制措施见该表。
7.1.3风险控制措施实施计划制定审核批准
根据《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评估与控制表》制定风险预防控制措施制定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