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从财务报表中判断公司的问题(深度好文,建议收藏)

财报是分析公司的起点,投资者应深刻认识行业及企业的特性,再结合财报数据,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而认识行业和企业,阅读财报是必经之路,大量阅读行业内重要企业的财报,是取得投资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

首先看公司有多少家当(总资产),再看公司有多少钱是自己的(股东权益),多少钱是借来的(负债)。

其次看跟上年有何变化,总资产增加/减少多少,其中有多少是新借的,有多少是赚来的(差额可能是分红)。

1

1.1

负债分析

针对负债,需要问以下问题:为何借?向谁借?借多久?利息几何?

这几个问题,是帮助我们理清楚企业借款的原因及迫切程度。

【如果企业借款的代价比较高,通常都是一种危机信号。假如一个企业自有货币资金较多,但仍然以比较高的利率借款,肯定有鬼。】

观察负债的组成,属于有息负债(企业没啥钱才借的)还是无息负债。

1.1.1

负债率

有价值的负债率计算应该使用“有息负债/总资产”。负债率应该和同时期、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比较。

【警惕有息负债比率比较高的企业:如果有息负债超过了总资产的六成,企业算比较激进了。如果遇到宏观或行业的突变,企业陷入困境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看钱的去处,主要看两方面:原来的钱分布有何变化,新钱(新借的和新挣的)花哪儿去了。这两项都需要和前一年的财报对比。

资产项主要看四个要点:

(1)生产资产占比;(2)应收占比;(3)有息负债现金覆盖率;(4)非主业资产占比

这些比值可以考虑从三个角度看,即结构、历史、同行。

【其中生产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土地、长期待摊费用等】

1.2.1

生产资产占比

生产资产占比=生产资产÷总资产

【通过计算生产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可以评价公司类型。占比大的为“重公司”,占比小为“轻公司”(或重资产公司、轻资产公司)。】

1.2.1.1

重公司&轻公司

轻重公司划分标准

可以用“当年税前利润总额/生产资产”,得出的比值如果显著高于社会平均资本回报率(按银行贷款标准利率的两倍毛估),则属于轻公司,反之则属于重公司。

如茅台、腾讯属于轻公司,白云机场等属于重公司。

轻公司&重公司对比

重公司通常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维护、更新或升级,并产生大量折旧,因此必须有大量的产品来分摊,一旦产品销量下滑,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会使企业更容易滑向亏损的泥潭。

轻资产公司则避开了高固定成本,其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主要是可变成本。即使遭遇市场不景气,成本也会跟随销量下滑,使企业更容易在逆境中保持赢利能力。

若能确认显而易见的便宜,或处于行业高增长初期,重资产公司一样可以成为优质的投资目标。

【重资产行业的一大特点,就是一旦没有新需求后,已经投入的产能退不出来。要退的话,价值归零。因而在行业需求饱和的情况下,企业为了争夺市场,最常见的手段,就是以可变成本为底线,展开价格战,力求将固定成本救回一点算一点。】

1.2.1.2

历史分析和行业对比

历史分析

观察公司生产资产/总资产比例历年是如何变化的。然后思考为什么变重,或为什么变轻?企业加大的是哪块资产,减少的又是哪块资产,利弊分别是什么?

同行对比

【如果方向趋同,说明业内人士对行业发展的战略估计基本一致,所采用的策略也基本一致,大致说明行业维持原有方向,未发生突变或转折。如果不同,如一家更重,另一家更轻,可能说明行业内人士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出现了不一样的看法。其中就可能潜藏着投资机会或者猫腻。】

1.2.2

应收占比

营收占比=应收款/总资产

应收款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带“应收”两个字的科目数字总和,减去“应收票据”里银行承兑汇票金额(银行承兑汇票等于略打折的现金)。

(1)第一看是否过大。营收占比超过三成就很可能有问题。

拿应收账款余额除以月均营业收入,看应收账款大致相当于几个月的收入(应付账款也可以这么看),思考是不是过大了。

对比同行业其他公司数据,处于中位数以上的,可以暂时认为是偏大了。

(2)第二看是否有巨变。正常来说,不应该发生超过营业收入增幅的应收款增幅。

如果发生了,一般说明企业可能采用了比较激进的销售政策,这不是好苗头。这里要注意绝对数额,增幅很大但绝对数额小无需担心。

(3)第三看是否有异常。如某些应收款单独测试减值为零,应收款集中在少数几家关联企业,或者其他应收款科目突然大幅增加等。

1.2.3

有息负债现金覆盖率

有息负债现金覆盖率=货币资金/有息负债

这个比例主要看公司是否有债务危机。

【一个稳健的、值得信任的公司,其货币资金应该能够覆盖有息负债。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保证生存。至多可以放松至货币资金加上金融资产,两者合计能够覆盖有息负债。这个比值,是个刚性标准,可以和历史比较,看看企业发生的变化,但无须和同行比较。】

1.2.4

非主业资产占比

非主业资产占比=非主业资产/总资产

该比例是看一个公司是否将注意力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

【如果和主业经营无关的资产占比增加,如一家制造业企业,将大量的资金配置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或投资性房地产,说明该公司管理层在自己的行业内已经很难发现有潜力的投资机会。】

1.3

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

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阅读方法和合并资产负债表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在母公司报表中,旗下所有子公司拥有的资产、负债和权益,全部被归在一个长期股权投资科目里,且该科目只反映股份公司投资成本。

至于这些成本在子公司已经变成多少净资产、多少负债和多少总资产,母公司报表都不体现。母公司报表中,除了长期股权投资以外的科目,就是股份公司直接拥有的资产、负债和权益。

合并报表的各个项目(除了长期股权投资),减去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对应项目,差额就是属于子公司的部分。

2

2.1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展示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

2.1.1

营收增长方式

如果不考虑收购兼并式的增长,企业收入的增长通常有三种途径,即潜在需求增长、市场份额扩大和价格提升。

不同增长途径的可靠性不同。

潜在需求的增长,在行业内不会产生受损者(仅受益程度不同),不会遭遇反击,增长的可靠性最高;

份额的扩大,是以竞争对手受损为代价的,势必遭受竞争对手的反击,因而要评估竞争对手的反击力度及反击下增长的可持续性;

价格的提升,是以客户付出更多为代价,可能迫使客户减少消费或寻找替代品,需要评估的是消费的替代性强弱。

2.1.2

行业内营收对比

不仅要看企业营业收入绝对数的增长,还要看增速是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只有营收增长高于行业平均增速,才能证明企业市场份额在扩大,证明企业是行业中的强者。

反之,营收萎缩、持平或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幅,都是在提示你:企业的市场份额在缩小。

利基市场

持续的增长很困难

有个常识容易被人们忽略,那就是持续的增长相当艰难。数学会告诉我们,如果一家上年营业收入为10亿元的企业,保持20%的增长,大约在70年后,其营收就会相当于上年整个地球所有国家GDP的总和。显而易见这是不现实的。

因此,看待企业营业收入增长,需要防止自己过于乐观。

2.2

毛利率

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是毛利润,毛利润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例是毛利率。

2.2.1

毛利率与竞争优势

高毛利率意味着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其替代品较少或替代的代价很高。

而低毛利率则意味着企业产品或服务存在着大量替代品且替代的代价很低。产品价格上的微小变动,都可能使客户放弃购买。

此时,企业的利润空间,不仅取决于自己做得是否好,还要取决于对手是否做得更好。

【建议尽量选择高毛利率的企业。巴菲特说过:“我并不试图超过七英尺高的栏杆,我到处找的是我能跨过的一英尺高的栏杆。”投资不是竞技,投资者追求的不是克服困难的快感,而是稳定轻松的获利。】

选择低毛利率的企业,意味着要依赖管理层的运营能力或者冒高倍杠杆的风险。根据杜邦分析,获得高ROE的三种模式:高毛利率、高周转率、高杠杆。

高毛利如贵州茅台(SH600519)腾讯阿里巴巴海康恒瑞等、强运营如沃尔玛西南航空等、高杠杆如招商银行(SH600036)、兴业银行、融创中国(01918)等。

【一般来说,毛利率能保持在40%以上的企业,通常都具有某种持续竞争优势。A股中毛利率比较高的行业有信息技术、医药生物、食品饮料、餐饮旅游、文化传播、房地产等,基本也是牛股集中营。】

2.3

费用率

费用一般称为“三费”,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费用率指费用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

看费用率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守一点的策略,单独考虑财务费用。

【如果利润表财务费用是正数(利息收支相抵后,是净支出),就把它和销售、管理费用加总一起算费用率;如果财务费用是负数(利息收入相抵后,是净收入),就只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计算费用率。】

2.3.1

费用率也是用来排除企业的

任何一家企业运营过程中,必然要产生费用。投资人看费用率,是要警惕费用率高的公司和费用率剧烈变化的公司。

2.3.2

销售费用率

销售费用比较高的企业,产品或服务自身没有“拉力”,必须靠营销的“推力”才能完成销售。

最常见的就是有促销有销售,没有促销活动,销售额立刻降下来。

因而销售费用高的企业,在企业扩张过程中,不仅需要扩大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能力,同时还需要不断配套新的团队、资金和促销方案。

这对企业的管理能力边界要求极高,稍有不慎,企业可能会在规模最大的时候,暴露出系统性问题,导致严重后果。

2.3.3

管理费用率

管理费用,通常应该保持增长比例等于或小于营业收入增长。

如果出现大于营业收入增幅的变化,投资者就需要查出明细,挖掘究竟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尤其需要注意已经连续出现小额净利润的公司。

上市企业的常见习惯是,如果实际经营是微亏,一般会尽可能调整为微利。累积几年后,实在不能微利了,就索性搞一次大亏。

一次填完以前的坑,同时做低后面的基数,利于来年成功“扭亏为盈”。手段上,企业多喜欢用折旧、摊销、计提准备之类。

2.3.4

费用/毛利

费用率也可以用费用占毛利润的比例来观察,这个角度去掉了生产成本的影响。

2.4

净利率

把费用率和毛利率结合起来看,其实就是排除低净利润率的企业。

2.4.1

研发费用的辩证思考

如果企业研发费用比较庞大,其中蕴含的可能是机会也可能是风险。需要你真理解行业、理解企业后,才能做出判断。

保守的投资者,会因为企业研发费用占比比较大,而放弃该公司。

【不断投入巨额研发费用的公司,很可能经营前景不明,风险较高。如依靠专利权保护或者技术领先的企业,一旦专利到期或者新技术替代,公司的竞争优势就会丧失殆尽。为了维持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大量投入资金进行研究开发活动。】

投入资金不仅是减少企业净利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金钱的堆积并不意味着技术的成功。

相反,新技术研发,失败概率是大于成功概率的(如2014年因研发失败,在一个交易日内从超过11元跌成0.8元,随后一周跌破0.4元的美股GTAT)。

2.5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便是营业利润率,它是利润表的核心数字,完整地体现了企业的赢利能力。

投资者不仅要看数字大小,更要对比历史变化。

营业利润率上升了,要看主要是因为售价提升、成本下降,还是费用控制得力?

要具体思考以下问题:

提价会不会导致市场份额的下降?成本是全行业一起降了,还是该公司独降?原因是什么?

是一次性影响还是持续影响?费用控制有没有伤及公司团队战斗力?

是一次性的费用减少还是永久性的费用减少?竞争对手是否可以采用同样行动?等等。

2.6

利润含金量

确认净利润含金量的方法是,用现金流量表里的“经营现金流净额”除以利润表的“净利润”,这个比值越大越好,持续大于1是优秀企业的重要特征。

它代表企业净利润全部或大部分变成了真实的现金,回到了公司账上。

3

3.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的异常

1)持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

2)虽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净额为正,但主要是因为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增加。

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大量增加,可能意味着企业拖欠供应商货款,是企业资金链断裂前的一种异常征兆。

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远低于净利润,这一迹象在提示投资者需要注意企业利润造假的可能。

3.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的异常现象

1)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支出,持续高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说明企业持续借钱维持投资行为。

【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某项目给了管理层无敌的信心,要么就是某种特殊原因造成企业必须流出现金。】

2)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里面,有大量现金是因出售固定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而获得的。这可能是企业经营能力衰败的标志,是企业经营业绩进入下滑跑道的信号灯。

3.3

筹资现金活动现金流量中的异常现象

1)企业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远小于归还借款支付的现金。这可能透露银行降低了对该企业的贷款意愿,使用了“骗”回贷款的手段

2)企业为筹资支付了显然高于正常水平的利息或中间费用——体现在“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和“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两个科目的明细里。当然,这也可能意味着企业遇到必须江湖救急的生存危机。

3.4

通过现金流量表寻找优质企业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0;

2)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

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且主要是投入新项目,而非用于维持原有生产能力;

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0,可放宽为排除分红因素,该科目>0;

5)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有息负债,可放宽为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收票据中的银行承兑汇票>有息负债。

3.5

三张图分析现金流量表

1)净利润、经营现金流净额历年对比图:观察经营现金流净额是否为正,是否持续增长,净利润的含金量如何。

2)营收、销售收到现金历年对比图:观察营业收入的增长是否正常,营收的增长是否是通过放宽销售政策达到的。

3)现金余额、投资支出、现金分红、有息负债历年对比图:了解公司的现金是否足以支撑投资和筹资活动。

财务造假的核心思想

1.财务造假的核心思想是将不想进利润表的费用(收入)披上资产(负债)的外衣继续呆在或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中。

披上资产外衣的费用俗称资产的'水分',比如没提够的坏账准备,没折够的旧,没摊够的销以及直接将短期费用记作长期摊销费用,等等。

披上负债外衣的收入,就是用来隐匿收入的预收账款等负债类科目。

上面的内容告诉我们,资产负债表不但记录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而且也记录着费用和收入。

不但财务造假的企业如此,诚实做账的企业也是如此,难道不是吗?

原因就是会计估计没个真正的标准,多半只能是“毛估估”。这是你在大学课堂上永远也学不到的真知识。

枯行:财务造假的另一个思路是将原本没有的收入(费用)计入利润表。

马老师这条微博谈到了如何“节流”(减少费用和减少收入)的造假,再谈谈如何“开源”(增加收入和增加费用)的造假吧。

马靖昊说会计:调高利润,就是费用资产化,虚增收入;调低利润,就是资产费用化,收入负债化。

伟鑫啊伟鑫:学习了,换句话说这也是审计方法的核心指导思想

马靖昊说会计:是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应收票据、预付账款要计提坏账准备吗?】

应收票据本身不计提坏账准备,当应收票据的可收回性不确定时,应当转入应收账款后再计提坏账准备。

一般情况下,预付账款不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预付账款已经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时,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坏账准备。

vv小哇叫瘦瘦好好学习:每天看一看马老师的微博,既涨知识又不会犯困。

马靖昊说会计:做大家的一枚会计开心果!

3.【毛利率为负也可以盈利,牛逼吧!】

现金循环周期为负的情况下,确实有可能盈利。

现金循环周期为负,相当于企业不用投钱,靠供货商的钱就可以运营。只要它通过手中捏着的大笔应付给供货商的现金赚取的利润高于销售的亏损,就可以盈利。

比如它的毛利率为-10%,销售亏了1亿,但利用未支付的现金赚了2亿。

目前来看,京东是最有可能采用这个神奇的财务戏法去搞死竞争对手的,它最有胆量将销售毛利率变为负数,这是一把无敌的杀器!

跟这样的对手竞争是很惨烈的,就像和使用七伤拳的对手打架一样,你眼见对方不断掉血,但最后死的人却是自己……

4.有一位网友请上市公司回答:

根据第1季度财报,为什么有15.5亿的货币资金,还要短期借款16亿?第1季度产生财务费用4670万,第1季度净利润只有6587万,财务费用这么高,为什么不还银行借款?

上市公司没有回答他的问题!那只好我来回答了,该上市公司的货币资金已经被限制或者被冻结了或者干脆是个假数。

5.阿里巴巴的数据分析师在对女性内衣销售数据分析后发现

购买大号内衣的女性往往更败家。分析结果显示,65%B罩杯的女性属于低消费顾客,而C罩杯及以上的女性大多属于中等消费或高消费买家。

由此,可以判断C罩杯及以上的女人嫁的男人相对有钱,同理也可推出,有钱的男人多半娶走了C罩杯以上的女人。

虎狼兄的歪说:我说我怎么追不到D杯的女神,原来是这个原因。

马靖昊说会计:屌丝也是可以逆袭的!呵呵!

6.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按准则的规定不准许转回去了,但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在亏损时还要洗大澡,让它“一次减个足够”呢?

其实在亏损时多计提减值有两个好处:

1.可减少以后年度的折旧摊销费用,为盈利腾出空间;

2.为未来盈利作储备,当处置这些资产时,由于减值准备的转出,会导致其账面余额小于市价而盈利。

这实际上只是一场数学游戏:比如今年实际上亏了一个亿,但为了让它亏了够,通过资产减值再让它亏3000万,

实际上,这3000万是在未来亏的,但提早到了今年。未来是不是就少了3000万亏损,相应就多出了3000万的盈利。

7.岁月尚未老去,人却先怀上了旧。

有一种淡淡的抑郁,有一种善感的情愫,更有一种挥不去的失落。

判断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基本方法

判断财务造假存在的财务信号:

1)与同类公司或与公司历史比较,毛利率明显异常;

2)货币资金和银行贷款同时高企;

3)应收账款、存货异常增加;

4)估算的应交所得税余额与实际余额相比相差甚远;

5)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

6)突然出现主业以外的较大收益,如咨询、工程、软件等的利润贡献。

判断财务造假存在的非财务信号:

1)高管频繁更换,比如财务总监,董秘,独立董事,监事频繁更换;

2)会计师事务所频繁更换;

3)大股东或高管不断减持公司股票;

4)资产重组和剥离频繁。欢迎大家补充判断的方法。

如何利用毛利率指标分析财务造假?

除非经济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毛利率一般是比较稳定,不会大的波动,并且也很少会出现远远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

某拟IPO企业在2009年至2011年硬件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883.74万、3275.60万和8404.40万,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3.22%、39.00%和67.71%,计算出来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0.83%、4.73%和30.64%。

没有神功,毛利率一般不会大起大落。该公司毛利率大幅飙升,分明告诉大家,“toogoodtobetrue,俺做假账了”。

还有比这更狠的主,另一拟IPO企业在报告期的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毛利率却逐年上升,并且2009年、2010年净利润合计为48572万元,

而同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合计仅为24万元,笔者真想开骂,你丫真行,净利润与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天各一方,也敢这么傻大胆地上报。

服了!

毛利率是毛利润除以销售收入的比率。

什么是毛利润,毛利润是指销售收入减去成本(销售成本或主营业务成本)的差额,它是没有拔毛的利润,毛利润出来后,企业先拔一层毛,也就是将期间费用、损失、减值等抵销掉,这样,就拔出了利润总额了,这时,政府动手了,再拔点所得税,拔干净了,就成净利润。

判断一家公司的财报造没造假,分析其毛利率的真实性非常重要。

毛利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与行业平均值相差的幅度不大,如果公司毛利率向上波动大,就要具体分析了。

要是产品成本正常,主要是靠产品的定价高而导致的高毛利率,那是人家牛逼,产品有品牌、有定价权。要是靠降成本,可能就不太靠谱了。

但一般情况下,毛利率过高的现象不会持续,当然垄断行业例外,过低的现象也不会持续,因为正常发展的公司其毛利率一般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所以,毛利率忽高忽低的企业,特别是那些毛利率如同过山车的企业,可能是财务造假造成的现象。

如何通过毛利率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存在财务造假的现象,一般有:

1.如果分析公司财报时,出现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而毛利率逐年上升现象,一般可判断该上市公司可能做了假账。

存货周转率下降,表明公司存货项目的资金占用增长过快,超过了其产品销售增长速度,其毛利率应趋同下降才合理。

另外,存货周转率下降也说明产品竞争力可能下降,竞争力不强,毛利率必然下降。

2.如果分析公司财报时,出现高毛利率而现金循环周期也较高的现象,一般可判断该上市公司可能做了假账。

企业的高毛利率一般意味着它在产业链上拥有强势地位,企业会尽量占用上游客户的资金,而不给下游客户很长的赊账期,其现金循环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一般较小,甚至会出现负值。

如果高毛利率与这些特征持续背离,往往意味着它是不真实的,需要警惕企业的盈利能力。

对于毛利率异常的拟IPO企业,一般存在关联方交易非关联化的现象。

上市公司财报造假的乱象和方法

首先,为什么要造假?

造假是需要成本的,要多交税,要封口费,配合造假的公司要给好处费。所以财务造假都是目的性很强的造假,上市公司绝不会一味的把利润做高而造假。

IPO要包装,上市前三年利润要递增,否则保荐机构无法交待,后续融资会受到影响。增发有指标,股权激励有指标,不能连续三年亏损等等。

乱象一

在IPO时,很多公司要补很多税,这还好说,在账面会体现,更多的公关费是在账面没法体现的,这个钱一般是老板自已掏。

等上市后,公司是大家的了,这笔钱老板还得要回来,怎么办。

一是保荐机构把发票开大,把多出来的部分返回给老板,反正募集资金是要把中介费用去掉的。二是上市后想办法把这笔钱要回来。

乱象二

虚增收入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有的是将收入提前确认,有的是将收入推后确认,有的根本就是无中生有的收入,很多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不注明客户的名字,这样的公司问题最大,所以去年证监会专门就这个问题出了一个文件。典型公司如紫鑫药业,绿大地等。

乱象三

费用不入账

坏账不计提。有的公司预付账款一挂就是很多年,其实发票早就来了,因为利润的考虑,一直不入账。

坏账更容易,本来三年四年的坏账的,找一笔钱,做一个进账单,入一账,再转出去,账面余额还是那么多,但坏账准备少要计提很多。

乱象四

虚构存货

收入虚增,得有物流在账面体现。很好办,正常结的成本少结一点,把多出来的那一些作为虚增收入的成本。

要不就直接就他虚增在账面上,审计盘点时去借点货或直接借个仓库,开个假仓单就行了。

乱象五

虚降成本

结原材料时,采用适当手法,比如改变商品名称,将价格低的原材料先结转,这样销售成本就可以降低。

乱象六

虚构现金流

很多业内人士说,什么都可以调,现金流不能调。

其实是错的,现金流最好调,而且完全符合准则。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支付货款,这样本来负的现金流就变成正的了。

乱象七

虚增资产价格

老是十个坛子九个盖,最后肯定盖不住,怎么办。

资本性支出时,让对方把发票开大,然后多出来的钱转一圈,用于购买材料来补账面虚增的材料。

乱象八

假重组

公司资产肯定有优质资产及亏损资产之分。假账做多了,很多窟窿要补,怎么办?首先将亏损尽可能集中到一个公司,然后打包出售这个子公司。

当然,接盘的要付出代价。如何补偿,收购一家公司。评估价反正只要遵循了评估方法,评到天上去都说得过去。

乱象九

假重组之二

然后,公司减持和自然人减持税率是不一样的。然后,部分盈利不好的资产先不会装到上市公司里面。

待公司上市后,大力培育这部分未上市的资产,将利润想办法做高,将资产做大,然后再由上市公司进行收购。

现在很多重组证监会要求利润承诺。其实这完全没任何意义。

因为一是有承诺利润的要求,公司会想办法将利润做上来,很多该由重组资产承担的费用由其他公司承担,其次,就算未达到承诺,补就补啊,相对于重组所获得的收益,这一点血真不算什么。

乱象十

股价到底是谁在炒

证监会会将每月28号的股东名册发给公司。我跟踪过好久,说实在话,上市公司有时也根本不知道是谁在炒作股票。

但重大消息公布前,还是看得出哪些获得内幕消息的人在进票。知道内幕消息的都不会用自已的名字炒股票。

但从身份证地址,股东姓名有时可以猜出是谁的亲属在玩。还有一种情况是上市公司大股东自已在玩。

在限售解禁时,上市公司一定会释放利润和利好,有时甚至于会虚造利好来协助其他发起人股东出逃。

这种情况很明显,如果某一个公司,平时一两个亿的合同都不公告,有时几千万的合同都会公告,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形式大好等情况的公司最可疑。

乱象十一

1、研发支出。这是一个利润调节池。什么都可以往里装。需要利润时就将其资本化。

2、预付账款。不入账的费用通常用这个科目来调。

3、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不合理的往来一般在这个里面。

4、商誉。不要摊销,所以很多重组的公司看上去有利润,但你如果把当时收购时的商誉一摊,就变成亏的了。这是新会计准则最不合理的地方。减值测试是忽悠人的。

5、运费。运费的增长如果与销售的增长不一致,一般说明这个公司就造假了,当然公司解释为销售方式变化的原因。

财务造假最好用的科目:“在建工程”、“固定资产”

【财务造假最好用的科目:“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很多上市公司都需要建设厂房、购买固定资产,这些东西的价格往往很高,关键是难以定价。

因此,套取资金最安全的手法就是故意抬高它们的价格,然后转移出去高出来的那部分资金,一部分可能用于贪污,另一部分也可能通过购买自身产品,以做大利润的方式重新回到公司。

跟谁谁旺:马先生每次一小段文字足以让我学到不少知识。

马靖昊说会计: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就是充分利用了该科目。

它从在建工程中洗出的资金在回流企业时,增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资产黑洞”。

我为什么说财务造假最好的科目为“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非流动性资产科目,因为它们比在流动性科目上造假更隐蔽、更难以发现。

如果一开始就在长期资产上做假,只要做假的当年蒙过去了,以后基本就没问题了,比如对于在建工程、固定资产上的造假,以后可以通过折旧、减值的方式自然而然将黑洞化解于无形。

在会计核算中,利润在东西卖出去而不是在收到钱的时候就可以确认。

因此,我们看到财报中的'应收账款'时,要有这样的思考,就是将本年度新增的'应收账款'扣除'销项税额'后再乘以估计的利润率,这些就是在利润表中存在的却没有实际款项打进来的白条利润。

很多上市公司利用这个特点,通过'适当'的赊销来提高其利润额。

有一天sun:剔除以前年度的当年的应收账款。

马靖昊说会计:是的。

【如何判断企业上市前业绩是否注水!】通过对比上市前后的“销售利润率”,可以简单地判断企业上市前是否存在业绩注水的情况。

通常企业上市后,由于股权融资,ROE(净资产收益率)是下降的。

了解杜邦分析法的童鞋都知道,净资产收益率是由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决定的,即:ROE=销售利润率(净利润/总收入)×总资产周转率(总收入/总资产)×权益乘数(总资产/总权益资本),那么企业上市后ROE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总资产周转率下降(融资后总资产扩大,但营业收入增长不多)和权益乘数下降【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1/(1-资产负债率),融资后资产负债率下降】,而销售利润率应该保持相对稳定甚至小幅上升,因为上市后股权融资节省了大量的财务费用,从而增加了净利润。

所以,如果发现企业上市后销售利润率出现了大幅下降的情形,特别是降幅在4个百分点以上,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企业上市前的财务报表存在业绩注水的情形。

大家可以用这个办法,试试灵验不灵验?

对于那些通过隐瞒关联交易、实施无商业实质的购销交易、提前确认收入、虚假确认收入、虚构采购交易、阴阳合同、未计提足够资产减值准备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的上市公司,为什么审计机构自己发现问题进而出具非标意见的数量非常少?

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是聘请与被聘请的生意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机构必然丧失了独立性。

他们对上市公司出具非标意见绝大部分是在问题已经暴露、再也无法下掩盖的情况下出具的,如果此时还不出具,就会面临监管层的处罚和舆论的谴责,都是被逼的。

库存积压了企业的大量资金,尤其是呆滞库存,长期占用仓库空间,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对企业现金流及管理运作带来严重影响,受到企业老板的深恶痛绝。

除非销售出去,库存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而且库存商品的价值不断降低,尤其是在当今商品更新换代很快的年代,库存商品贬值很快,对于有保质期的商品就不用说了。

日本人40年前就说了:库存是万恶之源。虽然会计上还将“存货”记为资产,但这些记录确实掩盖了公司的经营问题。

库存出问题,说明企业变现能力较差,要么过度生产了,要么供应链环节有问题,要么生产线不平衡,要么残次品太多等等。

痛恨库存,除了黄金首饰加工企业,应该是企业老板的共识。日本人的惊人之处,是把这个问题放在战略层面来讨论,JIT方法和精益思想都源于此。

【案例】“十年一个样”的财报造假手法

第一

虚构产量放卫星

从臭名昭着的蓝田股份到新大地、万福生科等,农业公司始终是产量和利润“放卫星”的重灾区。

但耗用的主要原料茶粕仅118吨,远低于招股书中同类项目45%的原料比。

第二

阴阳合同当收入

10年销售收入增长45倍———这一数字曾造就了“郑百文神话”。

然而,辉煌背后却是一地白条:一边让进货厂家以欠商品返利的形式打欠条;一边约定不据此还款,欠条用于以应收款名目,做成账面赢利。

依靠这类“阴阳合同”,郑百文成为A股史上最大的造假个案之一。

被曝光后一度创下每股净亏2.54元的纪录,这意味着,该公司几乎无任何盈利能力,堪称前无古人。

如今,类似的手法依然被绿大地等造假“后辈”沿用,俨然成为销售类企业虚构交易的惯常技巧。

第三

资金进出成空转

与直接虚构收入、产量不同,海联讯的“账面盈余”却是真金白银。

记者查阅其招股说明书、审计报告发现,早在上市伊始,海联讯就从非客户方转入大额资金,以冲减账面应收账款,并于下一会计季度期初再转出资金。

借助资金的一进一出,该公司在2009年至2011年间,涉嫌造假的销售收入累计2.46亿元,仅2011年虚假冲抵应收账款约1.3亿元,堪称前述手法的“升级版”。

THE END

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主要从事肉制品的加工和销售。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21年度财务报表,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万元。审计报告日为2022年4月30日。资料一:2021年3月15日,媒体曝光甲公司的某批次产品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在计划审计阶段,A注册会计师就此事项及相关影响与管理层进行了沟通,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受食品安全事件影响,甲公司产品出现滞销。为恢复市场占有率,甲公司未因本年度成本大幅上涨而提高售价,销量逐步回升。(2)甲公司每年向母公司支付商标使用费300万元,2021年度母公司豁免了该项费用。(3)2021年,甲公司多名关键员工离职。管理层正在考虑一项员工激励计划,向服务至2024年末的员工发放特别奖金。因计划未确定,管理层未在2021年度财务报表中确认。(4)为对产品进行升级,2021年末,甲公司以其持有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从非关联方换入账面价值为400万元的专利权,并收到补价100万元。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5)为增收节支,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将管理人员迁至厂区办公,并自2021年12月1日起将二号办公楼出租给乙公司,租期10年。管理层在起租日将该办公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资料二: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甲公司的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资料三: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审计计划,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是:金额高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但存在舞弊风险的财务报表项目。(2)A注册会计师拟复核和评价甲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编制的内部控制说明和流程图,以了解内部控制是否发生变化,并对拟信赖的控制实施测试。(3)A注册会计师和项目组成员就甲公司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等事项进行了讨论。因项目组某关键成员无法参加会议,拟由项目组其他成员选取相关事项向其通报。(4)2021年有多名消费者起诉甲公司,管理层聘请外部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A注册会计师拟亲自向律师寄发由管理层编制的询证函,并要求与律师进行直接沟通。资料四:甲公司部分原材料系向农户采购。财务人员办理结算时应当查验农户身份证,并将身份证复印件及农户签字的收据作为付款凭证附件。2000元以上的付款应当通过银行转账。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与采购与付款交易相关的审计工作,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2021年10月,A注册会计师在观察原材料验收流程时发现某农户向验收员支付回扣,以提高核定的品质等级。A注册会计师认为该事项不重大,在审计完成阶段向管理层通报了该事项。(2)A注册会计师在实施控制测试时,发现一笔8000元的采购交易被拆分成八笔,以现金支付。财务经理解释该农户无银行卡。A注册会计师询问了该农户,对控制测试结果满意。(3)A注册会计师在实施细节测试时,发现有一笔付款凭证后未附农户身份证复印件。财务经理解释付款时已查验原件,忘记索要复印件。A注册会计师询问了该农户,验证了签字的真实性,并扩大了样本规模,未发现其他例外事项,结果满意。资料五: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重大事项的处理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2022年2月,甲公司因2021年的食品安全事件向主管部门缴纳罚款300万元,管理层在2021年度财务报表中将其确认为营业外支出。A注册会计师检查了处罚文件和付款单据,认可了管理层的处理。(2)审计过程中累积的错报合计数为200万元。因管理层已全部更正,A注册会计师认为错报对审计工作和审计报告均无影响。(3)甲公司2021年末营运资金为负数,大额银行借款将于2022年到期,存在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A注册会计师评估后认为管理层的应对计划可行,甲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无需与治理层沟通。

1.会计利润报表怎么做在现代企业运营中,会计利润报表的制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准确无误的报表不仅能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明智决策,还能提升企业的财务透明度。但你知道吗?很多中小企业因为缺乏专业的财务团队而头疼不已。今天,就来聊聊会计利润报表怎么做,手残党必备,建议收藏! https://hsy.chanjet.com/hsyzg/56730b76dc484a2587e.html
2.最新版利润表制作指南,步骤与要点解析家电回收利润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核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随着会计制度的更新,最新版利润表在内容和格式上也有所调整,本指南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制作最新版利润表,以便更好地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 准备阶段 1、收集资料:整理收入、费用、成本等财务数据,这些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的账簿、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 http://www.speeddevp.com/post/7158.html
3.新手怎么做财务报表三大报表?新手怎么做财务报表三大报表?投资币 · 2024-11-17 04:18 财务报表是指公司对经过财务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概括和分析,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情况的文件。财务报表共包括三大报表,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本文将从新手角度分别介绍这三大报表的概念、作用和编制 *** 。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https://m.touzibi.com/licai/18245.html
4.电算化环境下主要财务报表编制方法有哪些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主要会计报表,在实施电算化以后,通过财务软件来编制会计报表显得极为方便,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会计报表的编制却时常出现一些差错。下面华律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资产负债表编制出现的差错及原因分析 (一)利用资产负债表模板生成的报表,资产总计不等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https://m.66law.cn/laws/303518.aspx
5.谁知道财务报表怎么做啊?谁知道财务报表怎么–手机爱问财务报表主要包括三表一注,资产负责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一般小型企业都不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先编制损益表:从主营业务收入出发,减去为取得主营业务收入而发生的相关费用、税金后得出主营业务利润。 (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营业利润在主营业务利润的基础上,加其他业务利润,减营业费用、管理费...https://m.iask.sina.com.cn/mib/3a6x8lJFBp.html
6.启明社临高启明灰机wiki关于南海金兑换问题,并不知情,不过她透露,农庄近期联合食品厂将推出农作物加工系统,广大元老的作物可以选择进行食品加工,增加附加值。但是作者问及加工过的食品能否按流通券售卖时,其神色极不自然,言语不详。 截止至本文发表,我们仍未能联系到吴南海元老。希望不管是吴元老,还是执委会,能给广大元老们一个解释。https://www.huijiwiki.com/s/lgqm/p/5704
7.最新利润表制作步骤详解指南杭州律动电子科技摘要:,,最新的利润表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财务报表之一,用于展示企业的盈利状况。本制作步骤指南将帮助您了解如何制作最新的利润表,包括确定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等重要指标,以及遵循正确的格式和步骤来编制利润表。通过遵循本指南,您将能够清晰地展示企业的盈利状况,为企业的决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支持。 http://www.rhythmall.cn/post/17093.html
8.食品厂仓库出入库管理制度(精选23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食品厂仓库出入库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食品厂仓库出入库管理制度 1 一、对采购的食品及原料认真验货,做好登记,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保存。https://www.ruiwen.com/zhidu/5480621.html
9.食品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精选6篇)有形净值债务率主要是用于衡量企业的风险程度和对债务的偿还能力。与2015年同期相比,湖南红色食品贸易公司20xx年有形净值债务率一定程度降低,由2015年的103%,降低到20xx年的91%,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了,并且说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方面具有一定风险,将会影响企业的稳健发展。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ro4pr4.html
10.个人实习周记(通用12篇)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盘点完,出来感觉好失败,感觉都是他们在说,他们要是真想掩饰点什么,我根本发现不了的。也许是第一次做吧,有点紧张哈,不过感觉也就是那么回事。 前一阶段的时间主要是完善各式各样的电子表格,主要包括程序表、审定表、明细表、会计报表调整系统表、财务决算表、财务报表附注等。对前面三张表还是...https://www.yjbys.com/shixi/shixizhouji/1468823.html
11.食品厂用什么软件好管理(食品生产企业ERP系统)在现代化的食品厂中,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提升生产效率和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选择合适的软件管理系统,可以帮助食品厂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质量控制和成本管理。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适合食品厂使用的管理软件。 一、企业资源规划系统 (ERP) ERP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它将企业的财务、生产、销售、采购、人力资...https://m.guanmai.cn/classroom/2024070217204
12.管理学原理选择题要求指定计划时应留有余地的原理是C.怎样完成工作即工作过程 D.为什么做这项工作 11、下列不应使用程序化决策方法的是 ( B) A.企业纳税申报的安排 B.组织结构的调整 C.生产计划的安排 D.采购工作的开展 12、宜于分权的情况不包括 ( D) A.分散程度较低 B.决策数目少 C.组织规模小 D.决策数目多 ...https://blog.csdn.net/qq_40907977/article/details/108721389
13.财务管理财务报表食品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报告{财务管理财务报表}食品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贝因美 2013 年度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第 1 页,共 39 页 目录一、公司简介 2 1)公司信息 2 2)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2 3)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2 4)注册变更情况 2 5)其他有关资料 3 二、公司股东情况 3 1)公司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 3 2)公司控股股东情况 6 3)公司...https://doc.mbalib.com/view/13af9229041fefadfa98060e4a85b572.html
14.转正述职报告模板(通用15篇)我在公司主要从事财务工作,为此我从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建立健全公司财务制度。公司成立以来,我是兼职会计,所以只负责每月的帐务处理和财务报表的`报送,使得公司财务上的制度不够健全。自到公司正式上班后,我将财务人员的工作合理划分,在公司的财务方面按规定进行了要求,特别是发票管理方面,严格要求正确填开和...https://www.pinda.com/zhichang/shuzhibaogao/237447.html
15.餐饮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精选10篇)4、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财务收支计划,督促有关部门加强资金回流,确保资金的有效供应。 5、进行成本、费用预测、核算、考核和控制,督促有关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6、建立健全各种财务帐目,编制财务报表,并利用财务资料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分析,为公司领导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d/20210810105744_3977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