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桦甸市经济运行实现稳增长:新建项目18个,续建项目17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4个,总投资144.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4亿元,同比增长32%;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10%;规模工业实现产值20.3亿元,同比增长10%。
这份“稳增长”的经济答卷背后,是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强力支撑。一个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让桦甸项目丛林愈发枝繁叶茂;招商引资捷报频传,为桦甸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项目振翼汇聚发展最强动能
暑期,热浪滚滚。走进桦甸经开区再生资源产业园区项目施工现场,只见几台重型卡车往来奔忙,随着园区项目进入收尾阶段,绿化工人“跑步”进场,挥汗如雨……吉林地区首家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成在即,标志着桦甸市将从此拥有废品深加工能力。
随着一个又一个节点性工程陆续建成,延长高速桦甸段线下工程也于近日全部完成,进入路面摊铺作业、房建装修、机电、交安工程施工阶段。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80余亿元。
2023年,该市拟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50个,总投资16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4.7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35个,下半年将开工项目15个。
筑巢引凤建设招商最强磁场
“我们吸引企业的优势是什么?”“怎么让企业来?”“我们还能为企业提供怎样的优质服务?”这三个“拷问”始终响在桦甸招商人员耳畔。在实践中,他们拿出更加有力的举措服务经营主体,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自我加码、持续蓄力。
走出去、请进来,桦甸开局就发力,积极包装各类项目,筑巢引凤,努力建设一个招商引资的最强磁场。
年初以来,他们锁定重点央企、行业领军企业,紧盯重点区域,依托国内外重大活动契机,密集精准赴北京、珠海、大连等地,开展招商引资经贸活动,重点洽谈推进木其河抽水蓄能电站、中国桦甸吉澳中草药产业融合项目、年产5万吨核桃乳二期项目、南楼山桦甸区域三期滑雪场等项目。
招商成绩单的背后是一次又一次的双向奔赴:在北京举办的省招商引资座谈会上,与北京优而康榛芯食品加工项目实现集中签约;组织圆方机械、金牛牧业、田谷酸菜等域内龙头企业参加进博会走进吉林活动,展示宣传特色产品,与多家外资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先后5次对接邀请重庆联庄公司来桦实地考察肉牛饲料加工产业园,洽谈反刍动物饲料、宠物食品生产线入驻园区,达成合作意向……
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桦甸把一幅幅“施工图”变成了“实景图”;精准对接,真抓实干,桦甸项目之巢正吸引着多方俊鸟飞来,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力。
倾情服务打造营商最美环境
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是“气候”,资金是“候鸟”。营商环境好不好、优不优,直接决定着市场要素聚不聚得来、发展动能强劲不强劲。
“推动县域经济振兴发展争先晋位,就必须一心一意打造便民利企的一流营商环境。以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促进招商项目更快落地,以更好服务落地项目拓展营商环境优化成果,才能形成营商环境之‘纲’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之‘目’的纲举目张良好局面。”这是桦甸党委、政府的共识。
在这个共识之下,桦甸还交上这样一份答卷:今年上半年,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587962件,办结587962件,办结率100%。
如果给这份答卷一个注脚,可以是“倾情服务,奋力追赶”。今年以来,桦甸市深入开展“九解一协调”服务企业工作,在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上积极争先。
以效为先。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动态调整政务服务事项1633项,全部事项实现网上可办,全程网办政务服务事项达612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事项1597项,进驻率达97.8%;即办事项947项,即办比重58%;持续压减办理时限,平均压缩82.29%。
以质为果。持续推进“收件即受理”事项办理,应用“收件即受理”办理11285件;推动不动产抵押权登记业务、二手房交易即时申请即时办结,实现2个小时内即时取证。
以商为重。扎实开展创新举措,对申报中有难度的建设单位,协调审批部门主动上门服务,能容缺受理的容缺受理,能承诺办理的承诺办理,多种途径解决申报审批堵点难点问题,加快项目审批进度。截至目前,线上办理52个项目163个审批事项,项目审批平均用时21个工作日。
锚定航向,向远而行。
如今,奔行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桦甸这个重要的县域经济增长极策马扬鞭,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两辆马车满载着发展重任,正跑得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