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百度颇有微词的是,投放到百万的量级,今日头条会有总监级别的人来拜访,还配代理商协助操作投放的后台。百度什么服务都没有,转化效果也非常一般。“我跟百度销售说开价太高了,对方说,上面有死命令。”
一家百度五星级代理商负责人刘述则感觉到了来自百度的巨大压力:完不成任务要扣钱。刘述说,今年前两个季度都没完成任务,下半年也看不到完成的希望。
刘述做的主要是传统行业客户,十几年前他刚开始做百度代理时,百度还是新媒体的代表,受到客户追捧。彼时报纸和杂志逐渐被冷落,但现在,他觉得自己的境遇越来越像曾经的传统媒体。
刘述本来准备向客户介绍百度的投放策略,他却发现对方也投放百度很多年,对所有细节已了如指掌,自己并没有那么必要。
百度财报也反映出这家公司不妙的境况。
今年第一季度,百度上市14年来首次亏损,网络营销营收为人民币177亿元,同比增长仅为3%。8月20日,百度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百度第二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263亿元(约合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4亿元,同比下降62%。其中,网络营销营收为人民币192亿元,同比下降9%。
一位百度高管告诉界面新闻,百度高层去年就意识到了今年营收增速放缓的问题,除了外部因素,商业团队思维比较老旧,产品和服务意识都没有进行迭代,也是比较大的问题。
躺着赚钱的日子结束了
在内部人士看来,百度的舒服日子确实过得太久了。
代理商的说辞往往是:如果你不投放,别人可能在百度上都搜不到你——这个理由让中小企业主难以拒绝。
毕竟百度曾是PC时代最主要的流量入口。
最终,百度内部将营收增长的问题归咎于原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并于5月17日发布第一季度财报时宣布向海龙离职。
百度搜索公司转型为移动生态事业群,在人事上变动频繁,沈抖成为移动生态事业群负责人,原负责商业产品副总裁吴海峰、负责创新业务的副总裁郑子斌以及负责销售的副总裁顾国栋离职,老将史有才被召回负责销售体系,向沈抖汇报。
据上述高管表示,百度目前在业务方面的改变主要在产品和销售服务态度上。在产品上,百度发布了爱番番CRM管理平台,面向CRM服务提供商提供企业CRM开发全流程服务解决方案。在销售服务上,要求销售更具服务意识,更懂客户。
今年年初,张远发现竞对已经基本停止了搜索投放,他的策略也转向一些常规的投放,让真正有需求的人看到即可,“这几个月我们的账户非常稳定,钱充多了也花不出去。”
据张远的测算,目前百度获取一个有效线索的成本在200元左右,其对手今日头条则在130元左右。
根据百度官方公布的数据,2017年6月,百度信息流日活用户突破1亿。2017年11月,百度App累计激活次数突破20亿。
据《财经》援引知情人士称,今年3月,在李彦宏和马东敏都参加的月度会上,二人曾一起责问搜索公司销售主管,营收这么差,为什么不早说。
无奈的代理商
但看起来,这些代理商正在逃离百度。
“百度现在有32家代理公司,一大半都完成了资本化,他们可以用资本去做别的事了,像我们这样没有资本化的,也从去年开始慢慢转型了。”刘述表示,前几年开始,百度代理商的日子已经不太好过了,但大家还在为了上市或者出售硬撑着,毕竟资源好一些的代理商,一年流水也能达到几十亿。
“再不转型真的活不下去了。”刘述这样描述当前百度代理商的处境。
界面新闻查询其他几家已经挂牌的百度代理商财报发现,情况的确不容乐观。主要客户来自莆田系医院的山东开创集团2019年上半年营收3.97亿元,同比下降27.21%,净利润仅为365万,同比下降85.95%;微网通联2019年上半年营收2.14亿元,同比下降4.38%,亏损561万元,同比扩大29.86%。
“百度渠道部每个人负责管理几个代理商,根据你手里的客户按季度下任务,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也不管现在的实际情况。完不成任务,就要从其交给百度的几千万押金中扣钱。”刘述表示,他和百度的负责人沟通过现在的困难,但百度方面采取冷压态势,表示想做就做,不想做就可以不做了,态度傲慢。
去年,刘述的公司从百度拿到的返点是1000多万,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被扣了几百万,从百度代理业务上赚的钱不足千万。他预计,今年被扣的钱只会更多,赚到的钱会更少。
按照目前的政策,百度每年会给代理下固定的任务量,每年任务都有增长,完不成任务则克扣代理商的押金,算下来平均一年的返点大约在3%~4%。
更坏的消息是,目前百度的竞品都在挖角其代理商,一些代理商已经把业务重心转移到其他信息流产品上。刘述今年也收到了字节跳动的橄榄枝,虽然因为资金周转的问题放弃了,但他也把重心放在了公关业务上。
刘述表示,尽管百度内部在人事上已经进行了很大调整,但对代理的政策没有任何积极地改变。
据上述百度高层透露,百度内部认为其在销售体系上是比较成熟的,目前还在沿用之前的管理模式。
难以突破的天花板
谈及百度在移动端产品的表现,前百度员工贺峰表示,PC时代长期占有流量入口的优势,让百度内部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是流量思维,而不是用户思维。这导致在做新产品或者开辟新市场的时候,都会出现问题。
此前,百度在开辟新市场时,就因为没有用户思维的问题碰过钉子。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3年,百度进入巴西搜索市场,并把国际化业务作为新的营收增长点。但据贺峰透露,百度在巴西的搜索在2014年就停了,转去在PC上做“全家桶”,让当地用户很反感。
当地电视媒体甚至花了一个小时教用户如何卸载百度“全家桶”,后来当地的商务代表觉得百度名声不好,停止了合作。去年7月,巴西当地媒体报道称,百度结束了在巴西的业务。
百度Q1财报显示,好看视频日活跃用户达2200万,同比增长768%,但Q2已经不再公布好看视频的数据。
一位内部员工认为,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源自百度文化。大家都不关心未来会怎么样,只看当前的数据指标怎么样,把数据指标包装的漂亮一点拿去汇报,让自己升职再说,从基层员工到总监都是这样的心态。
对于产品矩阵,百度App业务部总经理平晓黎在8月8日的媒体沟通会上也给出了回应。她表示,百度App是百度最核心的旗舰产品,除此之外,好看视频是去年短视频领域增长的黑马,还有百度贴吧、百度网盘、百度地图。
当被问及除了百度App为什么没有更多产品出来时,她表示,百度APP是百度最核心的战略使命,百度把最重要的资源全部投入其中。
显然,百度已经没有决心在短视频或其他产品领域进行生态建设,他们还是把未来押在了百度App上。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百度内部认为,目前当务之急是把百度搜索覆盖的用户尽可能多的导入到百度App——用户进入百度App,才有提升商业化收入的可能。
但百度高管在内部传达的是,现在已经到了百度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